第十章 刺明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隻怕是寸步難行,難有勝算。
但若能将計就計,再有我擒天堡暗中配合,裡應外合之下大功可成。
我相信憑着明将軍的智慧,權衡利弊後必會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許驚弦越聽越驚,此刻方知丁先生在三香閣所說的“大變故”必是明将軍兵發南疆的消息。
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丁先生竟會暗中聯合滇蜀境内的幾大勢力,趁機除去明将軍! 這幾年将軍府在江湖上掀起無數血雨腥風,去年秋天一舉掃平江南五劍山莊等幾大幫會,刀王斷臂、落花宮龍騰空身死、新一代少年高手碎空刀葉風也從此不知所蹤。
唯有白道盟主夏天雷率江湖第一大幫會“裂空幫”與将軍府隐成分庭抗禮之勢。
将軍府的仇家越結越多,怨聲載道。
在這等情況下,誰能夠殺了明将軍,必會獲得極高的江湖聲望,博得各方面勢力的支持,甚至有可能從此一統武林,直至争霸天下。
不過明将軍權傾朝野,又是手握兵權,隻要不出京師,誰也無法動其分毫。
唯有明将軍揮師南疆讨伐泰親王之際,才是殺他的最好時機。
數月前憑天行與“金字招牌”镖局運送“天脈血石”至錫金,途經玉髓關時被鶴發童顔師徒所奪,顧思空與“金字招牌”的幾名镖頭執意追回“天脈血石”與童顔設下賭命之局,最終死在丹宗寺前。
憑天行卻早早脫身,他暗奉明将軍的命令,離開錫金後一路南下,察探地勢、搜集情報,并結交各大勢力,比如與鐵楫會主歐陽永、馳骥會主杜漸觀等人訂下同盟,以便戰時借用當地船隻、馬匹等運送物資,就是為大軍南下做準備。
憑天行在南疆數月,無意之中探得一個驚人的消息。
正是在丁先生的籌劃下,泰親王、烏槎國以及川滇幾大武林勢力聯合密謀,要趁明将軍揮兵南下遠離京師之際,把将軍府的勢力一網打盡。
若能成功,下一步就是重整兵馬,助泰親王殺回京師,登基九五…… 憑天行得到情報後立刻返程回京,沿途不斷受到阻擊,終于被丁先生追上,雖力戰突圍,卻被丁先生擊中一掌,身負重傷。
而陳長江本是将軍府安插在川蜀境内的卧底,救下憑天行後輾轉來到涪陵城,便将他藏在杜漸觀的府上養傷。
丁先生豈肯放虎歸山,立刻布下周密的計劃,假借三香閣會談之際,暗殺歐陽永,軟禁杜漸觀,一夜之間涪陵城形勢大變,已被擒天堡掌控。
陳長江見勢不妙,趁丁先生在三香閣難以分身,派出飛鴻幫弟子将憑天行偷運出杜府,卻不料被許驚弦無意撞見。
為恐洩密,所以陳長江才誘許驚弦上船暗施偷襲。
但這一切終于還是沒有騙過丁先生,派出葉莺前來追殺……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葉莺将要得手之際,擒天堡主龍判官竟會出手相救。
憑天行聽罷龍判官一番解釋,疑心漸消:“雖蒙龍堡主相救,但我身受丁先生一掌,武功最多隻剩下一成。
何況那葉莺姑娘也決不會就此袖手,隻怕還是難逃其毒手。
” “不必擔心那個小丫頭,她來擒天堡不久,一直跟着丁先生,與我照面不多。
我故意隐去面目,又不用自身武功,應該認不出我來,而等她回報丁先生後再追你已不及。
我相信将軍府在川蜀境内肯定另有接應,隻要助天行兄明早平安到達渝州,往後的事情由你自做安排吧。
” “丁先生老謀深算,萬一知道是龍堡主救了我,表面上隐忍不發,但暗中或許會對龍堡主不利……” “丁先生膽敢對明将軍下手,莫說将軍府,就是我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龍判官輕松地一聳肩膀∶“不過現在他還是一枚有用的棋子,等到完成擒天堡與将軍府的大事後,我自會斟酌處理。
” 憑天行沉默不語。
如果在龍判官與丁先生之間進行選擇,他一定會把賭注押在後者身上,不過這番話當然不便說出來了。
龍判斷官對憑天行一拱手:“此去京師路途艱險,天行兄保重。
”目光轉向陳長江,厲聲道,“我最恨叛徒,今日為了天行兄的安全先留你—條性命,以後最好不要讓我再見到你。
”說話間大掌疾出,在空中虛按數下,竟淩空渡氣,已替陳長江把脫臼的右臂接好。
陳長江倒也頗有骨氣,不卑不亢地一笑:“龍堡主有所不知,我本就是将軍府的人,若是真心投靠了擒天堡,那才算是叛徒。
”活動一下右臂,完好無虞,暗暗佩服龍判官的武功。
至于他的左臂已被葉莺生生折斷,非十數日之功不能痊愈。
龍判官大笑:“此話也有道理。
最好早些遣散你那一撥飛鴻幫的兄弟,免得因為你冤枉送命。
”他手中一擺一送,已将那長長的釣絲從小船上解開,望着許驚弦道,“天行兄早些趕路,吳少俠請下船吧。
” 許驚弦乍聽到丁先生欲對付明将軍的消息,一時心中紛亂如麻。
無論丁先生的計劃能否成功,這都是殺死明将軍的最好機會,不由令他怦然心動,恨不能立刻去找到丁先生一問究竟。
可是,他從來隻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報仇,如此做法實是大違本性,就算能夠殺了明将軍,也愧對林青在天之靈…… 他腦中天人交戰,一派茫然下了船,亦落足在江心那方礁石上。
陳長江雖隻有右臂好使,但他慣于水上生涯,操槳行舟并無障礙。
小船緩緩離開礁石,行出數尺,憑天行忽回頭道:“吳少俠今日救命之恩沒齒難忘,日後如有難處,盡可找我憑天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許驚弦聽憑天行說得誇張,唯有苦笑,小聲嘀咕一句:“我倒真希望沒有救過你。
”憑天行未聽到這句話,龍判官卻聽得清清楚楚。
目送小船遠去後,龍判官問道:“吳少俠為何來到涪陵?欲往何處去?” 許驚弦随口道:“晚輩隻是路過涪陵,正打算回鄉而去。
” 龍判官陰沉沉一笑:“我勸你一句,最好不要對我有任何隐瞞。
”直到這一刻,許驚弦才驚覺自身處境不妙。
無論龍判官是何立場,至少目前還不願意與丁先生反目,所以才趁夜色的掩護相救憑天行。
而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大有可能被他殺人滅口…… 在這狹小的江中礁石上,既無退路,又無回旋的餘地,還要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許驚弦沒有一點信心。
他陷入沉默中,知道自己隻要回答稍有不慎,立刻就會送掉性命。
龍判官語氣更加冰冷:“我的耐心有限,吳少俠最好盡快回答問題。
嘿嘿,若不是瞧在将軍府的面子上,根本不會給你說話的機會。
” 許驚弦回想起方才憑天行臨别之言,才明白他有意誇張自己的救命之恩,為得是讓龍判官心生顧忌,殊為不易。
他雖是自己的敵人,但行事光明磊落恩怨分明,确是可交之士,自己救他一命倒并不後悔。
許驚弦心念電轉,揣測着龍判官的想法。
如果說實話回家鄉清水鎮,表明自己獨來獨往,無所依靠,反倒更有可能惹得龍判官下殺手,隻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人棄屍于江中,事後也無人追查……生死關頭靈光—閃,抓住—根救命稻草:“實不相瞞,晚輩受人所托,欲去焰天涯給封冰女俠帶一句話。
”擒天堡、媚雲教與焰天涯為滇蜀境内的三大勢力,龍判官當有顧忌。
龍判官盯緊許驚弦,瞧出他神情不似作僞:“權且信你一次,先跟我走吧。
” 許驚弦見這江心的礁石距江岸有四五丈的距離,勢必無法—躍而過,不知龍判官要自己跟他去往何處?正疑惑間,忽見龍判官猛然騰躍而起,在空中已脫下身上的蓑衣撕做兩半,先将半邊丢往江中,身形落下時足尖向那浮在水面的蓑衣上一點,再度縱高,随即又擲出剩餘的半邊蓑衣……兩個起落後,穩穩停在江岸邊。
許驚弦暗暗咂舌,這些年龍判官名望雖跌了不少,但畢竟是一代宗師級高手,内力、輕功皆是登峰造極,自己與他相差太遠,如何能跳過這滔滔江水?若是脫衣下水遊往岸邊,豈不是太過丢臉……忽見岸邊的龍判官一擲釣杆,長長的釣絲直往自己身邊飛來,連忙一把抓住。
也不見龍判官如何用力,一擺一提,已将許驚弦甩至岸邊。
許驚弦又驚又佩,一面猜想龍判官成名兵刃“還夢筆”會有何巨大威力。
剛剛站穩身體,就聽龍判官沉聲道:“吳少俠犯了一個錯誤。
” 許驚弦暗吃一驚∶“龍堡主何出此言?” 龍判官淵渟嶽峙,衣衫無風自動:“焰天涯是将軍府的敵人,也就是我的敵人。
”語氣中隐露殺機。
許驚弦暗撫劍柄,戒備道:“晚輩隻是替人傳信,并非焰天涯的人。
” “瞧你剛才對憑天行的神态,已可猜出幾分。
為求活命你自然可以編出理由,但若是條漢子就不要否認……” 許驚弦受龍判官一激,挺胸揚聲道:“不錯,明将軍是我的仇人。
但這隻是我與他之間個人的恩怨,龍堡主犯不着為此出頭。
你若是條漢子,殺人滅口前也不需要找什麼借口,我武功雖不及你,卻也不是怕死之徒”他天性倔強,明知此言必會激怒龍判官,卻是不吐不快。
掌聲從一旁傳來,一人大笑道:“我果然沒有看錯吳少俠,如此臨危不懼,果有凜傲風骨,實是可敬可欽。
”河岸邊樹林中走出兩人,撫掌之人頭戴鬥笠,脅挾竹杖,正是丁先生。
葉莺緊随在他身後,面上重又蒙起黑紗,黑衣尚濕,露出玲珑腰身,望着許驚弦的眼神中恨意不減。
許驚弦怔住了,眼前的一幕令他極度不安。
龍判官哈哈大笑∶“吳少俠不必疑心,我剛才隻是故意試探于你,否則你根本沒有機會走下那塊礁石。
” 丁先生笑道:“面臨龍堡主威脅,生死關頭吳少俠仍然直承是明将軍的仇敵,自當信得過你。
如得少俠相助,剌明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幾分。
” “剌明計劃?!” 丁先生漠然一笑,暗啞的聲音更顯陰郁:“明将軍雄踞天下第一高手寶座二十餘年,若無精密周詳的計劃,殺之談何容易?實不相瞞,葉莺姑娘上船剌殺憑天行,龍堡主出手相救全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隻是吳少俠卷入此事确令我始料不及,不過如此亦更能取信于憑天行。
” 許驚弦感覺自己像個傻瓜一樣被人肆意操縱,心頭極不舒服,靜默不言。
丁先生又道:“吳少俠與我等都有共同的敵人,若能聯手勝算更大幾分。
” 許驚弦轉向龍判官:“原來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丁先生的計劃。
” 龍判官負手望天,神情傲然:“我這幾年韬光養晦,隐忍于地藏宮不出,等得就是這一天。
” “你與明将軍有何仇怨?” “雖無私怨,但他卻是我擒天堡稱雄江湖的一塊絆腳石,必須除掉!” “我不明白,你們既然秘密制訂了‘刺明計劃’又為何放走憑天行?等他回到将軍府後告知情報,明将軍怎可不防?率軍南下時就會有所戒備,行刺計劃豈不更難成功?” “那隻是計中之計,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丁先生神情倨傲,“明将軍何等精明,就算沒有憑天行的情報,亦會對滇蜀一帶武林勢力的動态了如指掌,隻有先讓他看到表面上的圈套,才更有可能掉入隐蔽的陷阱之中。
我們在京師中安插的耳目對大軍行程路線皆了然于胸,隻要明将軍敢來,便讓他永遠回不了京師!” “但如果明将軍有所疑心,因此改變行軍日程與路線,豈不前功盡棄?” 丁先生成竹在胸:“第—,此次剌明計劃得到各方面勢力的合作,泰親王在烏槎國日夜操練士兵,演習陣法,放出欲要重返中原的煙幕,皇上務必令明将軍先發制人,不日内即将揮軍南下,由不得他做更改;第二,軍中亦藏有我們的眼線,明将軍的每一個号令都将在第一時間傳達于我,何況數十萬大軍就算想掩蓋行藏亦無法做到。
” “明将軍大可派出先鋒提前掃平反對勢力……” “你太不了解明将軍了,他出來都是一個直面挑戰的人,越是艱難的事情越能激發他的鬥志……”丁先生悠然一笑,“所以,他必然會親自參與這一場刺殺與反刺殺的盛宴,或許才能給他帶來些許的興味。
” 許驚弦心頭暗凜,丁先生如此了解明将軍的性格,由此可見“刺明計劃”定是預謀已久。
這一切隻是為了幫助龍判官稱霸江湖嗎?還是别有用意?龍判官是真的信任丁先生,還是暫時利用?猜不透其中微妙的關系,隻是隐隐有一種感覺,丁先生就像是當年的甯徊風,甚至更勝一籌! “憑天行精明果斷,或許他已發現蛛絲馬迹,瞧破計劃的真正核心。
” 龍判官笑道:“這一點盡可放心,憑天行得到的情報都是經過我們精心篩選後故意留下的,甚至不惜犧牲幾名在京師的卧底。
更何況憑天行身受丁先生奪命一掌,回到将軍府後也沒幾日好活,縱有懷疑,亦無命去追查了……”憑天行雖處于敵方陣營中,但許驚弦對他頗有好感,聞言不由暗地惋惜。
丁先生搶過話題道:“吳少俠能提出這許多疑問,足見高明。
但你盡可放心,丁某雖不敢自誇算無遺策,但‘神算’之名亦非妄言,一切早都安排就緒。
還盼少俠能施援手,既報自家仇怨,亦可在江湖上做出一番事業。
” 刹那間,許驚弦心底忽然産生了一絲懷疑:丁先生雖然心計深沉,但表面上向來都是彬彬有禮,何以會突然截斷龍判官的話?龍判官那一段關于憑天行的話中是否有什麼是丁先生不願意讓自己聽到的? 他心裡盤算着,知道若不答應丁先生的要求,多半難以活命:“承蒙丁先生如此看重,晚輩願效犬馬之勞。
隻不過擒天堡兵強馬壯,而晚輩初出江湖,無德無能,隻怕會令龍堡主與丁先生失望了。
” 丁先生略一沉吟:“焰天涯與将軍府勢不兩立,卻是潔身自好,獨立于江湖恩怨糾紛之外。
龍堡主曾數次派出信使與焰天涯聯絡,但都被拒之門外。
既然吳少俠有話帶給封女俠,正好可替擒天堡做引見之人……”轉頭望向葉莺道,“莺兒,就讓你随吳少俠走一趟吧。
” 許驚弦一驚,有這個女“魔頭”同行,非但事事不便,一旦惹得她不高興,自己定是大吃苦頭,脫口道:“不要!”誰知葉莺亦抱着與他同樣的想法,跺腳不依:“丁大叔……”
但若能将計就計,再有我擒天堡暗中配合,裡應外合之下大功可成。
我相信憑着明将軍的智慧,權衡利弊後必會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許驚弦越聽越驚,此刻方知丁先生在三香閣所說的“大變故”必是明将軍兵發南疆的消息。
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丁先生竟會暗中聯合滇蜀境内的幾大勢力,趁機除去明将軍! 這幾年将軍府在江湖上掀起無數血雨腥風,去年秋天一舉掃平江南五劍山莊等幾大幫會,刀王斷臂、落花宮龍騰空身死、新一代少年高手碎空刀葉風也從此不知所蹤。
唯有白道盟主夏天雷率江湖第一大幫會“裂空幫”與将軍府隐成分庭抗禮之勢。
将軍府的仇家越結越多,怨聲載道。
在這等情況下,誰能夠殺了明将軍,必會獲得極高的江湖聲望,博得各方面勢力的支持,甚至有可能從此一統武林,直至争霸天下。
不過明将軍權傾朝野,又是手握兵權,隻要不出京師,誰也無法動其分毫。
唯有明将軍揮師南疆讨伐泰親王之際,才是殺他的最好時機。
數月前憑天行與“金字招牌”镖局運送“天脈血石”至錫金,途經玉髓關時被鶴發童顔師徒所奪,顧思空與“金字招牌”的幾名镖頭執意追回“天脈血石”與童顔設下賭命之局,最終死在丹宗寺前。
憑天行卻早早脫身,他暗奉明将軍的命令,離開錫金後一路南下,察探地勢、搜集情報,并結交各大勢力,比如與鐵楫會主歐陽永、馳骥會主杜漸觀等人訂下同盟,以便戰時借用當地船隻、馬匹等運送物資,就是為大軍南下做準備。
憑天行在南疆數月,無意之中探得一個驚人的消息。
正是在丁先生的籌劃下,泰親王、烏槎國以及川滇幾大武林勢力聯合密謀,要趁明将軍揮兵南下遠離京師之際,把将軍府的勢力一網打盡。
若能成功,下一步就是重整兵馬,助泰親王殺回京師,登基九五…… 憑天行得到情報後立刻返程回京,沿途不斷受到阻擊,終于被丁先生追上,雖力戰突圍,卻被丁先生擊中一掌,身負重傷。
而陳長江本是将軍府安插在川蜀境内的卧底,救下憑天行後輾轉來到涪陵城,便将他藏在杜漸觀的府上養傷。
丁先生豈肯放虎歸山,立刻布下周密的計劃,假借三香閣會談之際,暗殺歐陽永,軟禁杜漸觀,一夜之間涪陵城形勢大變,已被擒天堡掌控。
陳長江見勢不妙,趁丁先生在三香閣難以分身,派出飛鴻幫弟子将憑天行偷運出杜府,卻不料被許驚弦無意撞見。
為恐洩密,所以陳長江才誘許驚弦上船暗施偷襲。
但這一切終于還是沒有騙過丁先生,派出葉莺前來追殺……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葉莺将要得手之際,擒天堡主龍判官竟會出手相救。
憑天行聽罷龍判官一番解釋,疑心漸消:“雖蒙龍堡主相救,但我身受丁先生一掌,武功最多隻剩下一成。
何況那葉莺姑娘也決不會就此袖手,隻怕還是難逃其毒手。
” “不必擔心那個小丫頭,她來擒天堡不久,一直跟着丁先生,與我照面不多。
我故意隐去面目,又不用自身武功,應該認不出我來,而等她回報丁先生後再追你已不及。
我相信将軍府在川蜀境内肯定另有接應,隻要助天行兄明早平安到達渝州,往後的事情由你自做安排吧。
” “丁先生老謀深算,萬一知道是龍堡主救了我,表面上隐忍不發,但暗中或許會對龍堡主不利……” “丁先生膽敢對明将軍下手,莫說将軍府,就是我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龍判官輕松地一聳肩膀∶“不過現在他還是一枚有用的棋子,等到完成擒天堡與将軍府的大事後,我自會斟酌處理。
” 憑天行沉默不語。
如果在龍判官與丁先生之間進行選擇,他一定會把賭注押在後者身上,不過這番話當然不便說出來了。
龍判斷官對憑天行一拱手:“此去京師路途艱險,天行兄保重。
”目光轉向陳長江,厲聲道,“我最恨叛徒,今日為了天行兄的安全先留你—條性命,以後最好不要讓我再見到你。
”說話間大掌疾出,在空中虛按數下,竟淩空渡氣,已替陳長江把脫臼的右臂接好。
陳長江倒也頗有骨氣,不卑不亢地一笑:“龍堡主有所不知,我本就是将軍府的人,若是真心投靠了擒天堡,那才算是叛徒。
”活動一下右臂,完好無虞,暗暗佩服龍判官的武功。
至于他的左臂已被葉莺生生折斷,非十數日之功不能痊愈。
龍判官大笑:“此話也有道理。
最好早些遣散你那一撥飛鴻幫的兄弟,免得因為你冤枉送命。
”他手中一擺一送,已将那長長的釣絲從小船上解開,望着許驚弦道,“天行兄早些趕路,吳少俠請下船吧。
” 許驚弦乍聽到丁先生欲對付明将軍的消息,一時心中紛亂如麻。
無論丁先生的計劃能否成功,這都是殺死明将軍的最好機會,不由令他怦然心動,恨不能立刻去找到丁先生一問究竟。
可是,他從來隻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報仇,如此做法實是大違本性,就算能夠殺了明将軍,也愧對林青在天之靈…… 他腦中天人交戰,一派茫然下了船,亦落足在江心那方礁石上。
陳長江雖隻有右臂好使,但他慣于水上生涯,操槳行舟并無障礙。
小船緩緩離開礁石,行出數尺,憑天行忽回頭道:“吳少俠今日救命之恩沒齒難忘,日後如有難處,盡可找我憑天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許驚弦聽憑天行說得誇張,唯有苦笑,小聲嘀咕一句:“我倒真希望沒有救過你。
”憑天行未聽到這句話,龍判官卻聽得清清楚楚。
目送小船遠去後,龍判官問道:“吳少俠為何來到涪陵?欲往何處去?” 許驚弦随口道:“晚輩隻是路過涪陵,正打算回鄉而去。
” 龍判官陰沉沉一笑:“我勸你一句,最好不要對我有任何隐瞞。
”直到這一刻,許驚弦才驚覺自身處境不妙。
無論龍判官是何立場,至少目前還不願意與丁先生反目,所以才趁夜色的掩護相救憑天行。
而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大有可能被他殺人滅口…… 在這狹小的江中礁石上,既無退路,又無回旋的餘地,還要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許驚弦沒有一點信心。
他陷入沉默中,知道自己隻要回答稍有不慎,立刻就會送掉性命。
龍判官語氣更加冰冷:“我的耐心有限,吳少俠最好盡快回答問題。
嘿嘿,若不是瞧在将軍府的面子上,根本不會給你說話的機會。
” 許驚弦回想起方才憑天行臨别之言,才明白他有意誇張自己的救命之恩,為得是讓龍判官心生顧忌,殊為不易。
他雖是自己的敵人,但行事光明磊落恩怨分明,确是可交之士,自己救他一命倒并不後悔。
許驚弦心念電轉,揣測着龍判官的想法。
如果說實話回家鄉清水鎮,表明自己獨來獨往,無所依靠,反倒更有可能惹得龍判官下殺手,隻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人棄屍于江中,事後也無人追查……生死關頭靈光—閃,抓住—根救命稻草:“實不相瞞,晚輩受人所托,欲去焰天涯給封冰女俠帶一句話。
”擒天堡、媚雲教與焰天涯為滇蜀境内的三大勢力,龍判官當有顧忌。
龍判官盯緊許驚弦,瞧出他神情不似作僞:“權且信你一次,先跟我走吧。
” 許驚弦見這江心的礁石距江岸有四五丈的距離,勢必無法—躍而過,不知龍判官要自己跟他去往何處?正疑惑間,忽見龍判官猛然騰躍而起,在空中已脫下身上的蓑衣撕做兩半,先将半邊丢往江中,身形落下時足尖向那浮在水面的蓑衣上一點,再度縱高,随即又擲出剩餘的半邊蓑衣……兩個起落後,穩穩停在江岸邊。
許驚弦暗暗咂舌,這些年龍判官名望雖跌了不少,但畢竟是一代宗師級高手,内力、輕功皆是登峰造極,自己與他相差太遠,如何能跳過這滔滔江水?若是脫衣下水遊往岸邊,豈不是太過丢臉……忽見岸邊的龍判官一擲釣杆,長長的釣絲直往自己身邊飛來,連忙一把抓住。
也不見龍判官如何用力,一擺一提,已将許驚弦甩至岸邊。
許驚弦又驚又佩,一面猜想龍判官成名兵刃“還夢筆”會有何巨大威力。
剛剛站穩身體,就聽龍判官沉聲道:“吳少俠犯了一個錯誤。
” 許驚弦暗吃一驚∶“龍堡主何出此言?” 龍判官淵渟嶽峙,衣衫無風自動:“焰天涯是将軍府的敵人,也就是我的敵人。
”語氣中隐露殺機。
許驚弦暗撫劍柄,戒備道:“晚輩隻是替人傳信,并非焰天涯的人。
” “瞧你剛才對憑天行的神态,已可猜出幾分。
為求活命你自然可以編出理由,但若是條漢子就不要否認……” 許驚弦受龍判官一激,挺胸揚聲道:“不錯,明将軍是我的仇人。
但這隻是我與他之間個人的恩怨,龍堡主犯不着為此出頭。
你若是條漢子,殺人滅口前也不需要找什麼借口,我武功雖不及你,卻也不是怕死之徒”他天性倔強,明知此言必會激怒龍判官,卻是不吐不快。
掌聲從一旁傳來,一人大笑道:“我果然沒有看錯吳少俠,如此臨危不懼,果有凜傲風骨,實是可敬可欽。
”河岸邊樹林中走出兩人,撫掌之人頭戴鬥笠,脅挾竹杖,正是丁先生。
葉莺緊随在他身後,面上重又蒙起黑紗,黑衣尚濕,露出玲珑腰身,望着許驚弦的眼神中恨意不減。
許驚弦怔住了,眼前的一幕令他極度不安。
龍判官哈哈大笑∶“吳少俠不必疑心,我剛才隻是故意試探于你,否則你根本沒有機會走下那塊礁石。
” 丁先生笑道:“面臨龍堡主威脅,生死關頭吳少俠仍然直承是明将軍的仇敵,自當信得過你。
如得少俠相助,剌明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幾分。
” “剌明計劃?!” 丁先生漠然一笑,暗啞的聲音更顯陰郁:“明将軍雄踞天下第一高手寶座二十餘年,若無精密周詳的計劃,殺之談何容易?實不相瞞,葉莺姑娘上船剌殺憑天行,龍堡主出手相救全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隻是吳少俠卷入此事确令我始料不及,不過如此亦更能取信于憑天行。
” 許驚弦感覺自己像個傻瓜一樣被人肆意操縱,心頭極不舒服,靜默不言。
丁先生又道:“吳少俠與我等都有共同的敵人,若能聯手勝算更大幾分。
” 許驚弦轉向龍判官:“原來從一開始,你就知道丁先生的計劃。
” 龍判官負手望天,神情傲然:“我這幾年韬光養晦,隐忍于地藏宮不出,等得就是這一天。
” “你與明将軍有何仇怨?” “雖無私怨,但他卻是我擒天堡稱雄江湖的一塊絆腳石,必須除掉!” “我不明白,你們既然秘密制訂了‘刺明計劃’又為何放走憑天行?等他回到将軍府後告知情報,明将軍怎可不防?率軍南下時就會有所戒備,行刺計劃豈不更難成功?” “那隻是計中之計,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丁先生神情倨傲,“明将軍何等精明,就算沒有憑天行的情報,亦會對滇蜀一帶武林勢力的動态了如指掌,隻有先讓他看到表面上的圈套,才更有可能掉入隐蔽的陷阱之中。
我們在京師中安插的耳目對大軍行程路線皆了然于胸,隻要明将軍敢來,便讓他永遠回不了京師!” “但如果明将軍有所疑心,因此改變行軍日程與路線,豈不前功盡棄?” 丁先生成竹在胸:“第—,此次剌明計劃得到各方面勢力的合作,泰親王在烏槎國日夜操練士兵,演習陣法,放出欲要重返中原的煙幕,皇上務必令明将軍先發制人,不日内即将揮軍南下,由不得他做更改;第二,軍中亦藏有我們的眼線,明将軍的每一個号令都将在第一時間傳達于我,何況數十萬大軍就算想掩蓋行藏亦無法做到。
” “明将軍大可派出先鋒提前掃平反對勢力……” “你太不了解明将軍了,他出來都是一個直面挑戰的人,越是艱難的事情越能激發他的鬥志……”丁先生悠然一笑,“所以,他必然會親自參與這一場刺殺與反刺殺的盛宴,或許才能給他帶來些許的興味。
” 許驚弦心頭暗凜,丁先生如此了解明将軍的性格,由此可見“刺明計劃”定是預謀已久。
這一切隻是為了幫助龍判官稱霸江湖嗎?還是别有用意?龍判官是真的信任丁先生,還是暫時利用?猜不透其中微妙的關系,隻是隐隐有一種感覺,丁先生就像是當年的甯徊風,甚至更勝一籌! “憑天行精明果斷,或許他已發現蛛絲馬迹,瞧破計劃的真正核心。
” 龍判官笑道:“這一點盡可放心,憑天行得到的情報都是經過我們精心篩選後故意留下的,甚至不惜犧牲幾名在京師的卧底。
更何況憑天行身受丁先生奪命一掌,回到将軍府後也沒幾日好活,縱有懷疑,亦無命去追查了……”憑天行雖處于敵方陣營中,但許驚弦對他頗有好感,聞言不由暗地惋惜。
丁先生搶過話題道:“吳少俠能提出這許多疑問,足見高明。
但你盡可放心,丁某雖不敢自誇算無遺策,但‘神算’之名亦非妄言,一切早都安排就緒。
還盼少俠能施援手,既報自家仇怨,亦可在江湖上做出一番事業。
” 刹那間,許驚弦心底忽然産生了一絲懷疑:丁先生雖然心計深沉,但表面上向來都是彬彬有禮,何以會突然截斷龍判官的話?龍判官那一段關于憑天行的話中是否有什麼是丁先生不願意讓自己聽到的? 他心裡盤算着,知道若不答應丁先生的要求,多半難以活命:“承蒙丁先生如此看重,晚輩願效犬馬之勞。
隻不過擒天堡兵強馬壯,而晚輩初出江湖,無德無能,隻怕會令龍堡主與丁先生失望了。
” 丁先生略一沉吟:“焰天涯與将軍府勢不兩立,卻是潔身自好,獨立于江湖恩怨糾紛之外。
龍堡主曾數次派出信使與焰天涯聯絡,但都被拒之門外。
既然吳少俠有話帶給封女俠,正好可替擒天堡做引見之人……”轉頭望向葉莺道,“莺兒,就讓你随吳少俠走一趟吧。
” 許驚弦一驚,有這個女“魔頭”同行,非但事事不便,一旦惹得她不高興,自己定是大吃苦頭,脫口道:“不要!”誰知葉莺亦抱着與他同樣的想法,跺腳不依:“丁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