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痛殲群魔
關燈
小
中
大
遊目打量艙中情景。
見聶燕荪還好,猶能力持鎮定,正對着自己做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苦笑,聶燕玲卻已吓得面無人色,渾身顫抖。
不由憐憫地輕籲一聲,想要過去安慰她一下,倏又改變心意,徑自向艙外行去。
一路跌跌撞撞,短短地一丈來長的路徑,竟走了一盞茶時光,才到得舵邊,隻見幾個船夫都已使脫了力,軟綿綿地癱瘓在船面上。
如不是巨索緊身,恐早就被浪卷去,隻有船老大老當益壯,仍自拼命苦撐,勉力把住船舵。
船老大見古沛過去,臉上微現喜色,倏又轉成一種難以描述的慘笑。
古沛默默地接過船舵,二人合力操作,于是船身漸漸地穩定下來,不再像先前那麼震蕩不定了。
風越來越急,浪越來越大,舵也愈來愈重。
船老大終于也不支倒了下去了,隻留下古沛一個人在竭盡全身的力量和大自然搏鬥着。
蓦然,一陣巨浪襲來,一根粗如兒臂巨索竟在這一擊之下折斷了。
于是系在這根巨索上的那個船夫,立即無助地被卷入海中,在洶湧的波濤中翻滾兩下,然後消逝不見。
古沛空具一身絕世武功,在這情形下,也隻有呆望,無能相助。
時間一分一秒的滑了過去…… 終于古沛也漸感到撐持不住了。
一陣巨浪恰恰擊在舵柄上,咔嚓一聲,船舵的上端立即折斷,古沛隻覺一股無可抗拒的大力襲上身來,眼前一黑,人就暈迷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古沛始悠悠醒來,朦胧間,隻覺身上暖洋洋地,風浪之聲,俱已不知到何處去了。
他緩緩地睜開雙目,隻見碧空一望如洗,風和日麗,那大風暴竟已成過去,自己正躺在舵旁的艙面上。
身邊聶氏兄妹那四道無比關切的目光,正凝射在自己的身上。
“聶兄,我們莫非是在夢中相會?”古沛對目前情況奇疑地說。
聶燕荪含笑道:“叨天之幸,暴風已成過去,我們是安渡難關了。
” 原來見古沛出艙以後,聶氏兄妹二人,無助地留在艙中,隻覺風浪愈來愈大,船身動蕩的也愈來愈是厲害,砰然一聲巨震過處,大量的海水從艙的兩端源源湧人,二人也就昏迷過去。
倏二人先後醒來,風浪已止,他倆慶幸地站了起來,相偕行出艙外,隻見後甲闆上一片淩亂,古沛、船老大和幾個船夫俱已失去蹤影。
聶燕玲以為古沛必也葬身海底,不由悲從中來,黯然淚下。
聶燕荪和聶燕玲雖也有同感,但他為免玲妹過分悲戚起見,隻得勉作違心之言,強自善言勸慰說: “古兄武功高絕,看像貌也非夭折之人,常言道,天道無常,常佑善人,想必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不必為他過慮。
” 聶燕玲那裡肯信,仍是悲泣不休。
聶燕荪空自惶急萬分,卻是束手無策。
蓦一擡頭,見舷邊一堆碎木下,有一角衣衫隐隐露出,不由燃起一線希望,慌忙上前揭起碎木,果是古沛暈迷不醒地卧在下面。
原來古沛不支暈倒後,被海浪卷至船舷邊,恰夾在舷邊一隙縫之中,竟未為波浪卷去。
聶燕荪在他胸前探視了一下,覺胸頭伏有餘溫,知未死去,遂運功在古沛周身重穴上推了一番,又為古沛服下了一顆靈藥,他才悠悠醒來。
古沛緩緩起立,稍稍整理衣衫。
聶燕玲倏驚叫一聲,指着左方海面上一個載浮載沉的物體說:“你們快看,那是什麼呢?” 古沛微噫一聲,從船上拾起一塊碎木,擲人海中,飛身躍上,展開“一葦渡江”神功,向那物體馳去。
到得近前,伸手提起,不由又驚噫一聲。
原來那物體竟是不見多年的老孩子司徒悠悠。
古沛把老孩子司徒悠悠提回船上,驅出他腹中之積水,不久之後,老孩子悠悠蘇醒過來了。
老孩子看了看周圍的情形,憑着他那豐富的閱曆,很快就判斷出當前的情形,不由感激地望着古沛,說:“小古,想不到我們竟能在此相會,而你又救了我一命。
” 古沛笑吟吟地問:“老孩子,你怎麼跑到海上來,遇上這場風暴?” 司徒悠悠緩緩坐起,道出别後境況。
原來他雖小孩心性,可是好勝心奇重,對于三獨神君和赤發靈官合力把他擒獲,困在無名峽中,視為奇恥大辱,當那晚脫險之後,沒和聶燕荪等同行,卻一人留在無名峽附近山中,伺機報複。
但三獨神君自那晚出事後,特别提高警覺,加倍嚴防,把個無名峽守護得如鐵桶一般,水洩不通。
直把老孩子耗得心灰意冷,仍無法下手。
正欲廢然離去,卻遇見青衣醫隐,原來青衣醫隐已然察出殺害愛徒的兇手,正是枯木教浙西分壇中的幾個一等香主,立意報複。
二人幾度合力入峽尋仇,可是三獨神君戒備森嚴,使得二人徒勞無功,反而幾度遇險,幾又陷身谷中。
後來無極島上枯木修羅等俱遭屠戮的消息傳來。
三獨神君知道大援已去,憑浙西分壇之力,決難與白道中衆多高手抗衡,遂解散部衆,自行他去。
老孩子記仇之心持強,锲而不舍,二人幾度惡戰,因武功相埒,老孩子卻是始終沒占到便宜。
但三獨神君也被他逼得在中原無法立足,再度揚帆出海。
老孩子也就賣棹出海,繼續追蹤,不料在途中遇上暴風覆船,如非巧遇古沛相救,幾遭滅頂之危: 古沛檢視了一下船上什物,不禁兩道修眉緊緊皺起,道:“水,糧俱已随波而去,舵又俱都折斷,行駛不得,七日之内,如遇不了别的船隻,我們恐都要亡于饑渴。
” 老孩子笑道:“小古,不要這麼快就洩氣,天無絕人之路,看海水顔色可知我們停身的所在距岸并不太遠。
且橹帆并未損壞,隻要船舵能夠修好,雖然行駛速度嫌慢,但我相信七日之内必能告抵岸邊,不要再耽誤了,我們就此動手吧。
” 又檢視了一下船舵的情形,見幸好隻是舵柄折斷,别處并沒什麼大損傷。
四人合力之下,不過是半日功夫,就已修好,遂由古沛掌舵,老孩子和聶燕荪輪流搖橹,這艘遍體創傷的破船遂緩緩地向岸邊駛去。
晚上又起了一陣好風,把船迅速地向岸邊推進了一大段路程。
次日拂曉,古沛披衣起視,隻見船的右首,迷霧之中,隐隐現出幢幢黑影,知道必是陸地,不由欣喜萬分,急忙人艙,通知各人。
老孩子出到艙外,對那霧中黑影,注視有頃,臉卻微露失望的顔色,道: “這絕不是陸地,我對這一帶海風頗為熟悉,就算船行再快,一日夜之間,決不可能到岸邊,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霧中黑影該是三獨以前居住的韭山島。
” 古沛道:“管他是大陸也好,是韭山島也好,反正到了上面,食水不愁,再伐下兩根巨木,做成船桅,再往回走,也就容易得多。
” 二人說着話,朝日已然升起,海上迷霧頓即消失不見,那霧中黑影清晰地顯現在眼前,果然是老孩子猜測中的韭山島。
見聶燕荪還好,猶能力持鎮定,正對着自己做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苦笑,聶燕玲卻已吓得面無人色,渾身顫抖。
不由憐憫地輕籲一聲,想要過去安慰她一下,倏又改變心意,徑自向艙外行去。
一路跌跌撞撞,短短地一丈來長的路徑,竟走了一盞茶時光,才到得舵邊,隻見幾個船夫都已使脫了力,軟綿綿地癱瘓在船面上。
如不是巨索緊身,恐早就被浪卷去,隻有船老大老當益壯,仍自拼命苦撐,勉力把住船舵。
船老大見古沛過去,臉上微現喜色,倏又轉成一種難以描述的慘笑。
古沛默默地接過船舵,二人合力操作,于是船身漸漸地穩定下來,不再像先前那麼震蕩不定了。
風越來越急,浪越來越大,舵也愈來愈重。
船老大終于也不支倒了下去了,隻留下古沛一個人在竭盡全身的力量和大自然搏鬥着。
蓦然,一陣巨浪襲來,一根粗如兒臂巨索竟在這一擊之下折斷了。
于是系在這根巨索上的那個船夫,立即無助地被卷入海中,在洶湧的波濤中翻滾兩下,然後消逝不見。
古沛空具一身絕世武功,在這情形下,也隻有呆望,無能相助。
時間一分一秒的滑了過去…… 終于古沛也漸感到撐持不住了。
一陣巨浪恰恰擊在舵柄上,咔嚓一聲,船舵的上端立即折斷,古沛隻覺一股無可抗拒的大力襲上身來,眼前一黑,人就暈迷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古沛始悠悠醒來,朦胧間,隻覺身上暖洋洋地,風浪之聲,俱已不知到何處去了。
他緩緩地睜開雙目,隻見碧空一望如洗,風和日麗,那大風暴竟已成過去,自己正躺在舵旁的艙面上。
身邊聶氏兄妹那四道無比關切的目光,正凝射在自己的身上。
“聶兄,我們莫非是在夢中相會?”古沛對目前情況奇疑地說。
聶燕荪含笑道:“叨天之幸,暴風已成過去,我們是安渡難關了。
” 原來見古沛出艙以後,聶氏兄妹二人,無助地留在艙中,隻覺風浪愈來愈大,船身動蕩的也愈來愈是厲害,砰然一聲巨震過處,大量的海水從艙的兩端源源湧人,二人也就昏迷過去。
倏二人先後醒來,風浪已止,他倆慶幸地站了起來,相偕行出艙外,隻見後甲闆上一片淩亂,古沛、船老大和幾個船夫俱已失去蹤影。
聶燕玲以為古沛必也葬身海底,不由悲從中來,黯然淚下。
聶燕荪和聶燕玲雖也有同感,但他為免玲妹過分悲戚起見,隻得勉作違心之言,強自善言勸慰說: “古兄武功高絕,看像貌也非夭折之人,常言道,天道無常,常佑善人,想必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不必為他過慮。
” 聶燕玲那裡肯信,仍是悲泣不休。
聶燕荪空自惶急萬分,卻是束手無策。
蓦一擡頭,見舷邊一堆碎木下,有一角衣衫隐隐露出,不由燃起一線希望,慌忙上前揭起碎木,果是古沛暈迷不醒地卧在下面。
原來古沛不支暈倒後,被海浪卷至船舷邊,恰夾在舷邊一隙縫之中,竟未為波浪卷去。
聶燕荪在他胸前探視了一下,覺胸頭伏有餘溫,知未死去,遂運功在古沛周身重穴上推了一番,又為古沛服下了一顆靈藥,他才悠悠醒來。
古沛緩緩起立,稍稍整理衣衫。
聶燕玲倏驚叫一聲,指着左方海面上一個載浮載沉的物體說:“你們快看,那是什麼呢?” 古沛微噫一聲,從船上拾起一塊碎木,擲人海中,飛身躍上,展開“一葦渡江”神功,向那物體馳去。
到得近前,伸手提起,不由又驚噫一聲。
原來那物體竟是不見多年的老孩子司徒悠悠。
古沛把老孩子司徒悠悠提回船上,驅出他腹中之積水,不久之後,老孩子悠悠蘇醒過來了。
老孩子看了看周圍的情形,憑着他那豐富的閱曆,很快就判斷出當前的情形,不由感激地望着古沛,說:“小古,想不到我們竟能在此相會,而你又救了我一命。
” 古沛笑吟吟地問:“老孩子,你怎麼跑到海上來,遇上這場風暴?” 司徒悠悠緩緩坐起,道出别後境況。
原來他雖小孩心性,可是好勝心奇重,對于三獨神君和赤發靈官合力把他擒獲,困在無名峽中,視為奇恥大辱,當那晚脫險之後,沒和聶燕荪等同行,卻一人留在無名峽附近山中,伺機報複。
但三獨神君自那晚出事後,特别提高警覺,加倍嚴防,把個無名峽守護得如鐵桶一般,水洩不通。
直把老孩子耗得心灰意冷,仍無法下手。
正欲廢然離去,卻遇見青衣醫隐,原來青衣醫隐已然察出殺害愛徒的兇手,正是枯木教浙西分壇中的幾個一等香主,立意報複。
二人幾度合力入峽尋仇,可是三獨神君戒備森嚴,使得二人徒勞無功,反而幾度遇險,幾又陷身谷中。
後來無極島上枯木修羅等俱遭屠戮的消息傳來。
三獨神君知道大援已去,憑浙西分壇之力,決難與白道中衆多高手抗衡,遂解散部衆,自行他去。
老孩子記仇之心持強,锲而不舍,二人幾度惡戰,因武功相埒,老孩子卻是始終沒占到便宜。
但三獨神君也被他逼得在中原無法立足,再度揚帆出海。
老孩子也就賣棹出海,繼續追蹤,不料在途中遇上暴風覆船,如非巧遇古沛相救,幾遭滅頂之危: 古沛檢視了一下船上什物,不禁兩道修眉緊緊皺起,道:“水,糧俱已随波而去,舵又俱都折斷,行駛不得,七日之内,如遇不了别的船隻,我們恐都要亡于饑渴。
” 老孩子笑道:“小古,不要這麼快就洩氣,天無絕人之路,看海水顔色可知我們停身的所在距岸并不太遠。
且橹帆并未損壞,隻要船舵能夠修好,雖然行駛速度嫌慢,但我相信七日之内必能告抵岸邊,不要再耽誤了,我們就此動手吧。
” 又檢視了一下船舵的情形,見幸好隻是舵柄折斷,别處并沒什麼大損傷。
四人合力之下,不過是半日功夫,就已修好,遂由古沛掌舵,老孩子和聶燕荪輪流搖橹,這艘遍體創傷的破船遂緩緩地向岸邊駛去。
晚上又起了一陣好風,把船迅速地向岸邊推進了一大段路程。
次日拂曉,古沛披衣起視,隻見船的右首,迷霧之中,隐隐現出幢幢黑影,知道必是陸地,不由欣喜萬分,急忙人艙,通知各人。
老孩子出到艙外,對那霧中黑影,注視有頃,臉卻微露失望的顔色,道: “這絕不是陸地,我對這一帶海風頗為熟悉,就算船行再快,一日夜之間,決不可能到岸邊,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霧中黑影該是三獨以前居住的韭山島。
” 古沛道:“管他是大陸也好,是韭山島也好,反正到了上面,食水不愁,再伐下兩根巨木,做成船桅,再往回走,也就容易得多。
” 二人說着話,朝日已然升起,海上迷霧頓即消失不見,那霧中黑影清晰地顯現在眼前,果然是老孩子猜測中的韭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