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痛殲群魔

關燈
水天一色的海心深處駛去。

     船舵的旁邊,坐着船老大,年紀雖已在六十開外,但仍壯健得很,一張滿是皺紋的老臉,一雙布滿了粗繭的巨掌,還有他那流露着堅毅有光芒的眸子,使人一眼看過去,就對他投以充分的信賴。

     前面艙面上,散立着幾個身體精壯的船夫,一個個臉上都顯露出輕松安逸,歡欣愉悅的樣子。

     本來嘛,天氣這麼好,又順風,船駛起來要省力氣得多,客人出手又大方,教他們怎能不滿懷興奮? 艙中的三位年輕的搭客,兩男一女,正是半個月以前在天柱山莊痛殲血仇的古沛和聶氏兄妹。

     天柱山莊事了之後,衆人以仇敵大都就殲,隻有蒼鷹叟濮勳一個元兇巨惡仍未落網,但他行蹤不明,尋找不易,遂同意暫時先把事擱置下來。

     藍惜菇新遭父喪,傷痛欲絕,又要料理亡父之後事.無意遠行,洗明鑒也就留下來相伴。

     古沛心懸外祖父,遂決定先返普陀參谒掌門人無名大師,告以智旭大師留言,再赴莫幹山青衣醫隐處探視療傷的琵琶老人和七煞神魔後,即徑赴新疆探親。

     聶氏兄妹正好無事,遂也結伴同行。

     艙中,古沛和聶燕荪談笑風生。

     但聶燕玲卻是落落寡歡,像是有什麼心事似的。

     哪個少女不善懷春?聶燕玲自和古沛初次相識起,就對他情深一往,古沛對她卻一直是淡淡的,始終沒有什麼特别的表示,叫她怎能不抑郁難舒。

     聶燕荪冷眼旁觀,雖把這情形完全看在眼内,可是男女之間的事情,無法勉強得來,他一個局外人怎好插手? 除了不時善言勸慰聶燕玲以外,再也沒有别的辦法。

     古沛聰明絕頂,怎會不知聶燕玲對他的情意。

     但他自問禅宗對他恩重如山,早就立下決心,于去新疆探視補鍋怪人以後,就披剃出家,以報禅宗對他重恩,再無家宅之念,因此他對聶燕玲隻得抱着一種歉疚心情,衷心默祝她能早日找得一個如意郎君。

     風漸漸地小了起來,終而完全靜止,天氣也變得燠熱異常。

     古沛自幼在普陀長大,對海上天氣變化知道得甚詳,因此他迅速地感覺到這必是一場空前的大風暴即将來襲的前兆。

     正想告知聶氏兄妹小心時,船老大已驚惶失色地跑了進來說:“客官,不好,暴風就要來了。

    ” 聶氏兄妹雖然不習水性,但對海上暴風的威力可聽人說過,深知隻要暴風一起,不要說自己坐的這條小船,就是再大一點的巨型樓船在驚濤駭浪之中也難保萬無一失,不由同時驚慌地望着船老大,希望他能憑着多年的經驗,導引着他們,脫出這場劫難。

     古沛聽了卻是極為鎮定,隻是冷靜地問船老大:“老丈,這時候掉頭回航,可來得及?” 船老大絕望地搖了搖頭,說: “來不及了,現在一點風都沒有,光憑搖橹,這船決跑不了多快,且這暴風的方向又正對着我們的來路,那風勢何等勁疾,再快也跑不掉!” 古沛知道船老大決不會虛言,信任地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就盡力而為,聽天由命好了。

    ” 遠處的天邊突然出現了一朵雲,漸漸擴張,然後急速地奔騰而來,頃刻之間,就已遮蔽了大半邊天空。

     風狂,雨驟,小山也似的巨浪一個接一個地擊向船首……船身……船尾…… 古沛等乘坐的這艘雙桅船就如一片浮萍也似,随着起伏不定的波濤,在海面上蕩來蕩去。

     船老大和幾個船夫用繩子把身縛住,以免被風浪卷去,合力把着舵,使船在搖擺不定中,仍能大緻地保持着一個固定的方向。

     艙内,聶燕玲蜷縮在一角,臉色蒼白,雙目中流露出恐怖的光芒。

     古沛和聶燕荪默然相對,各抱着一分沉重的心情,不發一言。

     倏然,一個小山似的巨浪,越過船首,重重地擊向艙頂,船身一陣激烈的震蕩,三人雖都身懷上乘武功,也自立足不住,滾跌在一起。

     海水從闆壁上隙縫,艙門等地方不住向艙内湧入,把三人弄得像落湯雞似的。

     巨浪過後,船身好像是穩了一點,三人同時抱着慶幸更生的心情,踉跄地扶着闆壁,勉強爬起。

     剛剛站穩,又是一個巨浪襲來,三人再度滾跌在地上。

     風力越來越勁,淩厲的風聲和澎湃的海浪聲,震耳欲聾。

     聶燕玲失神呆望古沛,似是在這個時候,隻有古沛還能夠給予她一些安定的力量。

     倏然,一陣凄厲地,仿如鬼叫的異嘯聲,夾在風聲中隐隐傳來。

     本來還力持鎮定的古沛,聽了這嘯聲後,竟也為之面色大變,雙目中不覺流露出絕望的顔色。

     聶燕荪對海上之事本無所知,見狀不禁駭異萬分,驚懼地問:“古兄,風勢可是有什麼變化?” 古沛搖搖頭,低沉地說: “我們遇到的是龍卷風。

    看樣子這船是難以保全的了,聶兄和玲妹可先在船上尋一塊大一點的木闆縛在身上,以備萬一不幸船沉時,可以藉其浮力,或能保全生命。

    ” 說着話,随手把艙中一張長桌面掀了下來,劈作兩半,分擲給聶氏兄妹,自己卻向後艙門走去。

     聶燕玲驚懼地叫着說:“古沛,你要到哪裡去?” “我到後面船舵那邊去看看。

    ” “風浪這麼大,你怎麼能出去!”聶燕玲的語聲裡透露出無限的關切。

     “我也知道外面危險,可是我非去不行。

    ” “為什麼?” “在這驚濤駭浪中要想渡過難關,最要緊的是把穩船舵,使船身不至于傾覆,現在風力絕大,船老大等人雖也有幾斤蠻力,可是他們沒習過武功,怎能持久,故此我非去幫忙不可。

    ” 古沛鄭重地說。

     聶燕荪霍然站起,道:“我也去。

    ” 古沛搖首道:“不必了!” 聶燕荪說:“我對船上之事雖不太熟悉,可是賣賣力氣,把住船舵,卻還可以。

    ” 古沛道:“聶兄有所不知,在這大風浪之中把舵不能夠全靠蠻力,一定要順着風浪來勢,随時轉動船舵方向。

    若一味将船舵把定,一個人就算武功再高,也難以大自然的力量抗衡,我在普陀多年,對行船之道知之頗詳。

    聶兄雖也略明操作之道,在這情形之下,卻是恐難勝任。

    ” 聶燕荪默默地點了點頭。

     古沛正欲邁步外出,前面艙面上倏然轟隆一聲巨震,兩雙粗可合抱的船桅竟被風力折斷,卷入海中,随波而去。

     跟着船身震蕩不休,三人又立腳不住,滾跌作一堆。

     俟震蕩稍定,緩緩地站起身來。

     古沛從懷中掏出一個玉瓶,擲給聶燕玲,道: “這瓶中盛的是青靈上人所贈裹腹丸,每服一粒,可保一日不饑,你且收下,以備不時之需。

    ” 說着話,挨着船壁,緩緩地一步一步向艙外移去。

     将到艙口,又是一陣巨浪襲來,這次竟将後艙門擊破,大量的海水從破口迅速地一湧而入。

     古沛急施“金剛禅指”,十指深深地嵌入闆壁,腳下再暗運“金剛柱地”神功,才勉強穩住身形。

     驚魂稍定,古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