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七煞神魔
關燈
小
中
大
激鬥中,一灰一青兩條人影突自莊中一閃而出,灰衣人猛一揮手,将三獨神君震出丈餘,挾起老孩子,青衣人也拉着聶燕荪的胳膊,疾向無名峽外馳去。
四月,初夏的季節,早晚雖仍是涼風飕飕,冷意襲人,但在正午前後,卻烈日炎炎,炙人發膚,無殊盛暑。
這天午末未初的時候,太陽正驕傲地把他那酷熱的光芒,無情地向地面投擲,焚烤着地面上的一切。
在外奔波跋涉,仆仆風塵的行旅們,這時如不是有什麼急事的話,誰也不願讓自己露在驕陽之下,任它煎熬。
大都在打尖之後,覓地小息,準備俟酷熱的日頭威力稍減之後,再踏上漫漫的征途。
從潛山往西嶽的山道上,往來的行旅本來就少,這時更顯得空蕩蕩的,難得一見行人的影蹤。
在道邊的一座樹林之中,散聚着一對古怪的商旅,林邊的一株大樹下,圍坐着四個彪形大漢。
雖都是一身商人打扮,但言表之間卻洋溢出一片粗豪的氣息,往裡面進去不遠,是一輛裝飾富麗堂皇的馬車。
天氣雖是恁般地炎熱,車上的簾窗仍是嚴密地垂下,把車内外間隔成兩個不相通的世界。
車轅上坐着一個衣着華麗,鷹鈎鼻子,面色陰鸷的老者,正在閉目養神,另外有十餘個夥計打扮而精悍之色形于眉宇之間的漢子,三三兩兩地散處林中,毫無顧忌地縱聲大笑,所談的都是不堪入耳的下流話語。
四個大漢中的一個張口道: “那新人教的獨孤壇主可真會折騰人,其實就是讓那妞兒在分壇主上多呆兩日又有何妨,我就不相信像無名峽那等隐密的地方,青狼老人能在短時期内尋上門來。
” 他身邊另一個大漢不同意地搖首道: “老四,話不是這麼說,青狼老人委實不可小視,連副教主那麼高的身手,當年都會在他手底下吃過虧,其厲害可知,再說那妞兒身上又帶有白傘那老怪物的表記,顯然她必和那老怪物淵源甚深。
如那老怪物也聞訊尋上門來,更是不了得,還是小心點,早日把她送返總壇,卸下擔子的好。
” 被稱作老四的大漢滿面不服之色,正欲說話,那鷹鼻老者蓦然睜目起立,目中精芒四射,電閃也似。
足見他内功造詣,已有了相當深的火候,那些夥計打扮的漢子對他甚是懼怕,見他起身,連忙噤聲,林中頓時靜了下來。
鷹鼻老者向林中巡視了一下,緩緩地道:“厲大香主……” 先前答話的那個大漢急起身來到車前,恭謹地問:“白壇主,有何吩咐?” 鷹鼻老者仍是緩緩地道:“我看弟兄們大概都已休息夠了,該啟程上路了。
” 原來這一群人正是“枯木教”押解聶燕玲,自浙西分壇返管涔山總壇的隊伍,鷹鼻老者叫三陰絕戶掌白晏,乃江湖中有數的魔頭,三十年前即已響震武林,現在是“枯木教”五位壇主之一。
那四個大漢則是“枯木教”中的一等香主,“厲氏四龍”,厲金龍、厲天龍、厲青龍、厲玄龍四兄弟。
厲金龍恭謹地應了一聲:“是。
” 正欲轉身傳命,山道上突傳來一陣急遽的蹄聲,黃塵起處,一個身着黑羊皮短襖,背負一口奇大黑鍋的怪老人,騎着一匹矮瘦的黑馬,飛馳而來。
這一人一騎的長像雖然都是狼狽不堪,但看在厲金龍的眼中,卻不禁使他為之陡然一震。
因為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之下,那老怪人仍穿着羊皮襖這一點,他已看出這怪老人的武功已臻上乘,達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極目當今武林,能有此造詣者,寥寥無幾,這叫他怎能不為之心驚。
原來補鍋怪人馬三魁在甘新一帶,名頭雖大,但他生平足迹多限在西北一帶,難得履中原一步,是以江南武林中人多僅聞其名而未見其人,厲金龍自是睹面不識。
三陰絕戶掌白晏一見補鍋怪人之突然出現,面也不禁為之一變,而且口中連呼奇怪不已。
厲金龍見狀問道:“白壇主可是識得這怪老人?” 三陰絕戶掌白晏道: “這怪老人我也沒有見過,不過從他這副打扮看來,極似在甘新道上享有盛名的補鍋怪人,但他數日前還在金陵,與‘天網少年’及翼人公冶良在一起,不知他怎會一人走上這條道來?” 補鍋怪人胯下那匹黑驢腳程奇速,就二人說着話這會兒功夫,已經來到林前,補鍋怪人勒住缰繩,在林邊一株大樹下停了下來。
他好奇地向林内打量了兩眼之後,悠閑地從背上取下那口黑鍋,一面用鍋為黑驢扇風,一面笑吟吟地道:“老家夥,這下可苦了你了。
” 那黑驢也煞是作怪,竟似識得人言,把個驢頭擺動不休,似是說:“不累,不累。
” 厲金龍低聲對三陰絕戶掌白晏道:“補鍋怪人既已現身,‘天網少年’也必在附近,此地不可久留,以速離為宜。
” 三陰絕戶掌同意地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山道山上又響起了一陣急遽的銮鈴聲,古沛和翼人公冶良并辔而來。
還隔着老遠,補鍋怪人就已得意地高聲笑道:“沛娃兒,怎麼樣,我這老伴果然不凡吧?” 轉瞬間,古沛和翼人公冶良已馳馬來到近前,就在林邊勒住了缰繩,二人同時翻身下馬。
古沛笑道:“爺爺,您這老伴确是天生異種,孫兒服了。
” 原來那晚三人在玄武湖中巧遇,出手驅走赤發靈官,救了落英峪主公孫子顔後,計議今後行止。
古沛決定先随補鍋怪人赴新疆,祭掃亡母陵墓,略盡人子之道,然後再赴青靈上人處,看他有沒有辦法為古沛根除那老毛病。
翼人公冶良也正好沒事情,遂一并同行。
上路後,因三人中隻有補鍋怪人有坐騎,同行甚為不便,遂又買了兩匹駿馬,供古沛和公冶良乘坐。
這天,走在路上,補鍋怪人無意中談起他胯下那匹老黑驢,樣子雖然不堪,但即是天生異種,腳程奇速,遠非一般良馬可比。
古沛不信,乃有比賽之舉。
三陰絕戶掌白晏雖不識得古沛,但見他與補鍋怪人和翼人公冶良一道同行,也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暗念此行任務,不覺心情沉重,本來毫無表情的臉上,漸現出了陰暗之容,厲金龍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不敢擅自發問,隻得默默地待立一旁。
古沛向林中打量了一番,他雖然閱曆淺薄,但也看出有些不對,好奇地問道:“爺爺,林中那些人是何來頭?” 補鍋怪人不願多管閑事,以免又生麻煩,道:“人家走人家的路,管他什麼?” 古沛碰了一個軟釘子,不覺發起小孩脾氣,一賭氣也就不再說話了。
翼人公冶良在旁轉圈道:“馬老弟,我們走吧。
” 翻身上馬,一抖缰繩,就當先馳去。
三陰絕戶掌白晏見狀不禁心中r一寬,這時林的另一邊突傳來一聲極慘厲的呼聲,衆人聞聲不禁駭然回視。
隻見一個身材奇矮,雙臂卻其長過膝,身着一件葛布長衫,面目猙獰的怪人突在山林中出現。
身邊躺着一個“枯木教”徒,胸部破了一道大口子,殷紅的血液汨汨流出,心肝均被怪人取出,正津津有味地大嚼着。
三陰絕戶掌如同見了魔鬼也似,面上倏現恐怖之容,目中流露出驚惶的光輝,戰栗地喃喃自語道:“七煞神魔……七煞神魔……” 原來那怪人乃是四十年前号稱宇内第一兇人的“七煞神魔”。
這七煞神魔七十年前突然在江湖上出現,誰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來曆,因他武功奇高,兼又兇狠無比,不但殺人不眨眼,而且喜食生人心肝腦髓,且喜怒無常,逢他不高興時,不管親疏,概在誅戳之列。
因此不數年間,即已兇名遠播,武林中不論黑白兩道中人,對他無不畏若蛇蠍,望風遠避,誰也不敢和他親近。
他在武林中橫行近三十年之久,其問武林中雖曾屢次合力聲讨,但他武功實在太高,結果不但奈何不了他,反被他傷了不少成名高手。
直到四十年前,“黑白雙傘”因為
四月,初夏的季節,早晚雖仍是涼風飕飕,冷意襲人,但在正午前後,卻烈日炎炎,炙人發膚,無殊盛暑。
這天午末未初的時候,太陽正驕傲地把他那酷熱的光芒,無情地向地面投擲,焚烤着地面上的一切。
在外奔波跋涉,仆仆風塵的行旅們,這時如不是有什麼急事的話,誰也不願讓自己露在驕陽之下,任它煎熬。
大都在打尖之後,覓地小息,準備俟酷熱的日頭威力稍減之後,再踏上漫漫的征途。
從潛山往西嶽的山道上,往來的行旅本來就少,這時更顯得空蕩蕩的,難得一見行人的影蹤。
在道邊的一座樹林之中,散聚着一對古怪的商旅,林邊的一株大樹下,圍坐着四個彪形大漢。
雖都是一身商人打扮,但言表之間卻洋溢出一片粗豪的氣息,往裡面進去不遠,是一輛裝飾富麗堂皇的馬車。
天氣雖是恁般地炎熱,車上的簾窗仍是嚴密地垂下,把車内外間隔成兩個不相通的世界。
車轅上坐着一個衣着華麗,鷹鈎鼻子,面色陰鸷的老者,正在閉目養神,另外有十餘個夥計打扮而精悍之色形于眉宇之間的漢子,三三兩兩地散處林中,毫無顧忌地縱聲大笑,所談的都是不堪入耳的下流話語。
四個大漢中的一個張口道: “那新人教的獨孤壇主可真會折騰人,其實就是讓那妞兒在分壇主上多呆兩日又有何妨,我就不相信像無名峽那等隐密的地方,青狼老人能在短時期内尋上門來。
” 他身邊另一個大漢不同意地搖首道: “老四,話不是這麼說,青狼老人委實不可小視,連副教主那麼高的身手,當年都會在他手底下吃過虧,其厲害可知,再說那妞兒身上又帶有白傘那老怪物的表記,顯然她必和那老怪物淵源甚深。
如那老怪物也聞訊尋上門來,更是不了得,還是小心點,早日把她送返總壇,卸下擔子的好。
” 被稱作老四的大漢滿面不服之色,正欲說話,那鷹鼻老者蓦然睜目起立,目中精芒四射,電閃也似。
足見他内功造詣,已有了相當深的火候,那些夥計打扮的漢子對他甚是懼怕,見他起身,連忙噤聲,林中頓時靜了下來。
鷹鼻老者向林中巡視了一下,緩緩地道:“厲大香主……” 先前答話的那個大漢急起身來到車前,恭謹地問:“白壇主,有何吩咐?” 鷹鼻老者仍是緩緩地道:“我看弟兄們大概都已休息夠了,該啟程上路了。
” 原來這一群人正是“枯木教”押解聶燕玲,自浙西分壇返管涔山總壇的隊伍,鷹鼻老者叫三陰絕戶掌白晏,乃江湖中有數的魔頭,三十年前即已響震武林,現在是“枯木教”五位壇主之一。
那四個大漢則是“枯木教”中的一等香主,“厲氏四龍”,厲金龍、厲天龍、厲青龍、厲玄龍四兄弟。
厲金龍恭謹地應了一聲:“是。
” 正欲轉身傳命,山道上突傳來一陣急遽的蹄聲,黃塵起處,一個身着黑羊皮短襖,背負一口奇大黑鍋的怪老人,騎着一匹矮瘦的黑馬,飛馳而來。
這一人一騎的長像雖然都是狼狽不堪,但看在厲金龍的眼中,卻不禁使他為之陡然一震。
因為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之下,那老怪人仍穿着羊皮襖這一點,他已看出這怪老人的武功已臻上乘,達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極目當今武林,能有此造詣者,寥寥無幾,這叫他怎能不為之心驚。
原來補鍋怪人馬三魁在甘新一帶,名頭雖大,但他生平足迹多限在西北一帶,難得履中原一步,是以江南武林中人多僅聞其名而未見其人,厲金龍自是睹面不識。
三陰絕戶掌白晏一見補鍋怪人之突然出現,面也不禁為之一變,而且口中連呼奇怪不已。
厲金龍見狀問道:“白壇主可是識得這怪老人?” 三陰絕戶掌白晏道: “這怪老人我也沒有見過,不過從他這副打扮看來,極似在甘新道上享有盛名的補鍋怪人,但他數日前還在金陵,與‘天網少年’及翼人公冶良在一起,不知他怎會一人走上這條道來?” 補鍋怪人胯下那匹黑驢腳程奇速,就二人說着話這會兒功夫,已經來到林前,補鍋怪人勒住缰繩,在林邊一株大樹下停了下來。
他好奇地向林内打量了兩眼之後,悠閑地從背上取下那口黑鍋,一面用鍋為黑驢扇風,一面笑吟吟地道:“老家夥,這下可苦了你了。
” 那黑驢也煞是作怪,竟似識得人言,把個驢頭擺動不休,似是說:“不累,不累。
” 厲金龍低聲對三陰絕戶掌白晏道:“補鍋怪人既已現身,‘天網少年’也必在附近,此地不可久留,以速離為宜。
” 三陰絕戶掌同意地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山道山上又響起了一陣急遽的銮鈴聲,古沛和翼人公冶良并辔而來。
還隔着老遠,補鍋怪人就已得意地高聲笑道:“沛娃兒,怎麼樣,我這老伴果然不凡吧?” 轉瞬間,古沛和翼人公冶良已馳馬來到近前,就在林邊勒住了缰繩,二人同時翻身下馬。
古沛笑道:“爺爺,您這老伴确是天生異種,孫兒服了。
” 原來那晚三人在玄武湖中巧遇,出手驅走赤發靈官,救了落英峪主公孫子顔後,計議今後行止。
古沛決定先随補鍋怪人赴新疆,祭掃亡母陵墓,略盡人子之道,然後再赴青靈上人處,看他有沒有辦法為古沛根除那老毛病。
翼人公冶良也正好沒事情,遂一并同行。
上路後,因三人中隻有補鍋怪人有坐騎,同行甚為不便,遂又買了兩匹駿馬,供古沛和公冶良乘坐。
這天,走在路上,補鍋怪人無意中談起他胯下那匹老黑驢,樣子雖然不堪,但即是天生異種,腳程奇速,遠非一般良馬可比。
古沛不信,乃有比賽之舉。
三陰絕戶掌白晏雖不識得古沛,但見他與補鍋怪人和翼人公冶良一道同行,也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暗念此行任務,不覺心情沉重,本來毫無表情的臉上,漸現出了陰暗之容,厲金龍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不敢擅自發問,隻得默默地待立一旁。
古沛向林中打量了一番,他雖然閱曆淺薄,但也看出有些不對,好奇地問道:“爺爺,林中那些人是何來頭?” 補鍋怪人不願多管閑事,以免又生麻煩,道:“人家走人家的路,管他什麼?” 古沛碰了一個軟釘子,不覺發起小孩脾氣,一賭氣也就不再說話了。
翼人公冶良在旁轉圈道:“馬老弟,我們走吧。
” 翻身上馬,一抖缰繩,就當先馳去。
三陰絕戶掌白晏見狀不禁心中r一寬,這時林的另一邊突傳來一聲極慘厲的呼聲,衆人聞聲不禁駭然回視。
隻見一個身材奇矮,雙臂卻其長過膝,身着一件葛布長衫,面目猙獰的怪人突在山林中出現。
身邊躺着一個“枯木教”徒,胸部破了一道大口子,殷紅的血液汨汨流出,心肝均被怪人取出,正津津有味地大嚼着。
三陰絕戶掌如同見了魔鬼也似,面上倏現恐怖之容,目中流露出驚惶的光輝,戰栗地喃喃自語道:“七煞神魔……七煞神魔……” 原來那怪人乃是四十年前号稱宇内第一兇人的“七煞神魔”。
這七煞神魔七十年前突然在江湖上出現,誰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來曆,因他武功奇高,兼又兇狠無比,不但殺人不眨眼,而且喜食生人心肝腦髓,且喜怒無常,逢他不高興時,不管親疏,概在誅戳之列。
因此不數年間,即已兇名遠播,武林中不論黑白兩道中人,對他無不畏若蛇蠍,望風遠避,誰也不敢和他親近。
他在武林中橫行近三十年之久,其問武林中雖曾屢次合力聲讨,但他武功實在太高,結果不但奈何不了他,反被他傷了不少成名高手。
直到四十年前,“黑白雙傘”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