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回 金毛犼愛财設巧計 山西雁貪功墜牢籠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徐良問那婆子,因何自缢。
那老婦人說:“我娘家姓石,婆家姓尹。
我那老頭子早已故去,所生一子,名叫尹有成,在光州府知府衙門伺候大人。
老爺很喜愛我那兒子,前日派他上京,與老爺辦事。
皆因夫人有一頂珍珠鳳冠,有些損壞之處,咱們本地沒有能人,派他上京收拾。
遂給了他一匹馬,賞了他幾十兩銀了盤費。
皆因出衙天氣就不早了,又因我這兒沒出息,喝了會子酒,天氣更晚,他拿着老爺要緊的東西,天晚就不敢走了。
回到家中,次日早晨起身收拾,不料就在夜晚之間,連馬匹帶這頂珍珠風冠盡被賊人偷去,就是老爺賞的盤費沒去。
我兒急得要死。
我們街坊,有一位老人家,問他昨日出衙門時節,喝酒還是自己一人,還是同着朋友。
我兒一生就是好交朋友,進酒鋪時節是一個人,後來有一個朋友把他那酒搬在一處,二人同飲,還是那人會的酒鈔。
” 徐良問說:“那個朋友姓什麼?素常是好人歹人?可曾對他提這風冠的事情沒有?”婆子說:“你老人家實在高明,我們街坊也是這樣問他。
這個人是在馬武舉家使喚的,名叫馬進才。
我兒也曾對着他提講上京給老爺辦的事情。
我們街坊就叫我兒找他去。
我兒去找那人,别的倒沒問着,看見他老爺給他的那匹馬,由馬武舉家出來,另換了一副鞍辔,有人騎着走了。
我兒一追問他這些事情,他反倒打了找兒子一個嘴巴。
我兒揪住他上知府衙門去,怎奈人家的人多,反倒把我兒子打了。
我兒一賭氣,上衙門去,見老爺回話。
老爺不但不與我兒子作主,反倒把我兒子下到監中去了。
”徐良說:“既然有這匹馬的見證,怎麼老爺會不與你兒子作主?”老婆子說:“他們都是官官相護。
這個馬武舉,又有銀錢,又有勢力。
”徐良問:“這個馬武舉,他在哪裡住家?”婆子說:“就在這南邊,地名叫馬家林。
先前他在東頭住,皆因他行事不端,重利盤剝,強買強賣,大鬥小秤,欺壓良善,可巧前幾年有二位作官的告老還鄉,他在那裡住不了啦,搬在西頭住了,東頭如今改為二友莊,西頭仍是馬家林。
”徐良問:“這個人叫什麼名字?”婆子說:“他叫馬化龍,外号人稱金毛犼。
” 徐良一聽,就知道八九準是一個賊。
按說自己還有要緊的事,哪有工夫管旁人之事,隻是天然生就俠肝義膽,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遇不平之事,就要伸手。
便說:“老太太,你隻管請回家去。
我自有主張,保你的兒子明天就能出來,一點餘罪沒有。
你可别行拙志。
”那婆子道:“你說這話,我也明白。
你攔着我不叫我死,隻好給我一句寬心話聽,這還是素不相識路遇之人,我娘家的人盡自不管。
”徐良問:“你娘家還有什麼人?為什麼不管?”那婦人說:“我有一個叔叔,當初作過遼東遊府。
皆因龐太師專權,辭職還鄉,在家中納福。
因我母子家業凋零,素不甚來往。
今日早晨我去找他,他說:‘這個事情非同小可,不見确實,焉能說人偷盜?你暫且回家等着,我慢慢尋問明白,我自有道理。
’我一想我叔叔這套話,他要不管,我兒是準死。
我兒既死,我還活個什麼意思?故此我才來這裡上吊。
”徐良說:“你老人家暫且回家去罷,全有我哪。
”婆子說:“爺台這話是真是假?有什麼方法救我兒的性命?如果真能搭救我兒,慢說是我,就是我去世的夫主,在九泉之下也感恩不盡。
”随說着話,眼淚汪汪的,就與徐良下了一跪。
山西雁最是心軟的人,看老太太這個光景他也要哭,彎着身打一恭,說:“也罷。
老太太,我送你回家去罷。
”伸手把那根繩子抖将下來,用自己的刀砍得爛碎,抛棄于地,同着石氏回家。
那婆子讓他到家中獻茶,徐良執意不肯,臨走時節,緊緊的囑咐,就怕她尋了拙志。
等着婦人進門之後,徐良才奔馬家林而來,見着人,打聽明白馬化龍的門首,繞着他周圍的牆,探了探道,預備晚間從那裡進去。
此時天色甚早,又到二友莊看了一看,原來是一個村莊,起了二個地名,都是前中後三條大街。
莊内隻有一個小小的茶鋪,帶賣烙餅拉面。
徐良将就着在那裡吃了一頓飯,會了飯錢,也不肯走,假裝着喝茶,為的是耗時候。
等到初更,堂官要上門了。
徐良暗道:“是時候了。
”立起身出得店門,直奔馬化龍門首,到了後牆,縱身蹿将上去。
他并沒換夜行衣靠,就把衣襟吊起,袖子一挽,把大環刀插在獅蠻帶裡。
他在牆頭上往下一看,是一座花園子景象,就蹿下牆頭,往前撲奔。
越過兩段界牆,正是五間廳房。
至後窗戶,見裡面燈光閃爍,有男女說話的聲音。
徐良就在窗棂紙上用指尖戳了個月牙窟窿,一目往裡窺探,但見有個婦人,年紀四十多歲,滿臉脂粉,珠翠滿頭,衣服鮮明。
上首坐着個男子,也夠四旬光景,寶藍緞子壯中,藍箭袖袍,黑紫面皮,粗眉圓眼,壓耳兩朵黃毛,外号人稱金毛犼,卻是一腦袋黃頭發。
他這個外号,因頭發所取,身高八尺,膀闊三停,不問可知準是馬化龍。
他那裡吩咐,叫婆子把那東西取出來看看。
就見婆子拿出一個藍布包袱來,解開麻花扣兒,裡面還有一個油綢子包袱,打開露出一個帽盒,
那老婦人說:“我娘家姓石,婆家姓尹。
我那老頭子早已故去,所生一子,名叫尹有成,在光州府知府衙門伺候大人。
老爺很喜愛我那兒子,前日派他上京,與老爺辦事。
皆因夫人有一頂珍珠鳳冠,有些損壞之處,咱們本地沒有能人,派他上京收拾。
遂給了他一匹馬,賞了他幾十兩銀了盤費。
皆因出衙天氣就不早了,又因我這兒沒出息,喝了會子酒,天氣更晚,他拿着老爺要緊的東西,天晚就不敢走了。
回到家中,次日早晨起身收拾,不料就在夜晚之間,連馬匹帶這頂珍珠風冠盡被賊人偷去,就是老爺賞的盤費沒去。
我兒急得要死。
我們街坊,有一位老人家,問他昨日出衙門時節,喝酒還是自己一人,還是同着朋友。
我兒一生就是好交朋友,進酒鋪時節是一個人,後來有一個朋友把他那酒搬在一處,二人同飲,還是那人會的酒鈔。
” 徐良問說:“那個朋友姓什麼?素常是好人歹人?可曾對他提這風冠的事情沒有?”婆子說:“你老人家實在高明,我們街坊也是這樣問他。
這個人是在馬武舉家使喚的,名叫馬進才。
我兒也曾對着他提講上京給老爺辦的事情。
我們街坊就叫我兒找他去。
我兒去找那人,别的倒沒問着,看見他老爺給他的那匹馬,由馬武舉家出來,另換了一副鞍辔,有人騎着走了。
我兒一追問他這些事情,他反倒打了找兒子一個嘴巴。
我兒揪住他上知府衙門去,怎奈人家的人多,反倒把我兒子打了。
我兒一賭氣,上衙門去,見老爺回話。
老爺不但不與我兒子作主,反倒把我兒子下到監中去了。
”徐良說:“既然有這匹馬的見證,怎麼老爺會不與你兒子作主?”老婆子說:“他們都是官官相護。
這個馬武舉,又有銀錢,又有勢力。
”徐良問:“這個馬武舉,他在哪裡住家?”婆子說:“就在這南邊,地名叫馬家林。
先前他在東頭住,皆因他行事不端,重利盤剝,強買強賣,大鬥小秤,欺壓良善,可巧前幾年有二位作官的告老還鄉,他在那裡住不了啦,搬在西頭住了,東頭如今改為二友莊,西頭仍是馬家林。
”徐良問:“這個人叫什麼名字?”婆子說:“他叫馬化龍,外号人稱金毛犼。
” 徐良一聽,就知道八九準是一個賊。
按說自己還有要緊的事,哪有工夫管旁人之事,隻是天然生就俠肝義膽,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遇不平之事,就要伸手。
便說:“老太太,你隻管請回家去。
我自有主張,保你的兒子明天就能出來,一點餘罪沒有。
你可别行拙志。
”那婆子道:“你說這話,我也明白。
你攔着我不叫我死,隻好給我一句寬心話聽,這還是素不相識路遇之人,我娘家的人盡自不管。
”徐良問:“你娘家還有什麼人?為什麼不管?”那婦人說:“我有一個叔叔,當初作過遼東遊府。
皆因龐太師專權,辭職還鄉,在家中納福。
因我母子家業凋零,素不甚來往。
今日早晨我去找他,他說:‘這個事情非同小可,不見确實,焉能說人偷盜?你暫且回家等着,我慢慢尋問明白,我自有道理。
’我一想我叔叔這套話,他要不管,我兒是準死。
我兒既死,我還活個什麼意思?故此我才來這裡上吊。
”徐良說:“你老人家暫且回家去罷,全有我哪。
”婆子說:“爺台這話是真是假?有什麼方法救我兒的性命?如果真能搭救我兒,慢說是我,就是我去世的夫主,在九泉之下也感恩不盡。
”随說着話,眼淚汪汪的,就與徐良下了一跪。
山西雁最是心軟的人,看老太太這個光景他也要哭,彎着身打一恭,說:“也罷。
老太太,我送你回家去罷。
”伸手把那根繩子抖将下來,用自己的刀砍得爛碎,抛棄于地,同着石氏回家。
那婆子讓他到家中獻茶,徐良執意不肯,臨走時節,緊緊的囑咐,就怕她尋了拙志。
等着婦人進門之後,徐良才奔馬家林而來,見着人,打聽明白馬化龍的門首,繞着他周圍的牆,探了探道,預備晚間從那裡進去。
此時天色甚早,又到二友莊看了一看,原來是一個村莊,起了二個地名,都是前中後三條大街。
莊内隻有一個小小的茶鋪,帶賣烙餅拉面。
徐良将就着在那裡吃了一頓飯,會了飯錢,也不肯走,假裝着喝茶,為的是耗時候。
等到初更,堂官要上門了。
徐良暗道:“是時候了。
”立起身出得店門,直奔馬化龍門首,到了後牆,縱身蹿将上去。
他并沒換夜行衣靠,就把衣襟吊起,袖子一挽,把大環刀插在獅蠻帶裡。
他在牆頭上往下一看,是一座花園子景象,就蹿下牆頭,往前撲奔。
越過兩段界牆,正是五間廳房。
至後窗戶,見裡面燈光閃爍,有男女說話的聲音。
徐良就在窗棂紙上用指尖戳了個月牙窟窿,一目往裡窺探,但見有個婦人,年紀四十多歲,滿臉脂粉,珠翠滿頭,衣服鮮明。
上首坐着個男子,也夠四旬光景,寶藍緞子壯中,藍箭袖袍,黑紫面皮,粗眉圓眼,壓耳兩朵黃毛,外号人稱金毛犼,卻是一腦袋黃頭發。
他這個外号,因頭發所取,身高八尺,膀闊三停,不問可知準是馬化龍。
他那裡吩咐,叫婆子把那東西取出來看看。
就見婆子拿出一個藍布包袱來,解開麻花扣兒,裡面還有一個油綢子包袱,打開露出一個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