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巷遇險
關燈
小
中
大
透了一口氣,面上反而流露出沮喪的神色,暗暗忖道:“我今日對付周、譚兩人,全靠龐公度賜贈的三寶以及那顆靈丹,内力增強了不少。
如若不然,我今日萬萬難逃大劫。
若問何以有此驚險,不外是我武功還是太差了,所以别說冷于秋這等當代一流高手,我無法抗衡,即使是周、譚這等無名之輩,我也不能憑仗真實武功取勝。
” 這個念頭使他十分自卑自憐起來,接着又尋思道:“我雖是矢志以身取國,不惜一死,可是假如死在像周、譚這等無名之輩手中,真是死得一錢不值。
我何不設法抽點時間,使武功有所精進?” 他自出道以來,今天還是第一次深感武功未精,須得趕快進修。
在他心中,也有了一個比較的對象,那便是東廠三大高手之一的無情仙子冷千秋。
隻須精進到可以赢得她的地步,大概此生就夠用了。
譚老二還是像木頭人一般靠牆而立,公孫元波過去略一查看,發現那周老大的點穴手法甚是普通平常。
當下出掌連拍他三處穴道。
譚老二“啊”了一聲,不但能夠出聲說話,并且也能動彈了。
譚老二暗中動功一試,發現穴道仍然受制,無法提起丹田那口真氣,故此他雖是能說能動,卻不能施展武功拼鬥。
他率直地道:“公孫元波,你救了咱老譚一命,這個大恩咱一定要報答的。
你就算不另行點我的穴道,咱也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 公孫元波反而不好意思,道:“我并沒有認為你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話雖如此,事實上他另行點穴之舉,卻是這等用意。
譚老二岔開這個話題,沉痛地道:“周老大的手段,真教咱寒了心。
唉!我和他一道出生入死,并肩奮戰,熬到今日還沒有死在關外的原野中,卻想不到他會反面無情,為了一點銀子,不惜加害于我。
” 公孫元波道:“這個人的确可怕得很。
” 譚老二道:“咱從今以後,再也不相信任何人啦!” 公孫元波道:“那也用不着變得這麼偏激。
這世上的忠臣烈士以及仁孝俠義之人,還是多得很,況且一般的人大都屬于善良,像周老大如此惡毒無情的,就算是日日刀頭舐血的行業中,也很少見。
” 譚老二搖搖頭道:“不,為了錢财出賣朋友的人,咱見得多啦!可是以周老大與我這等交情,實在沒想到他也能對我下手。
你說咱能不寒心麼?” 公孫元波道:“你們一開始之時,就是基于利害一緻而聯合在一起,目的隻為了生存下去,并不是由于感情,亦不是為了共同的信仰結合在一起,所以當利害沖突時,難免會有這種可怕之事發生。
” 他笑了一下,又道:“當然我也承認周老大這種人,實在是惡毒得世間罕見。
别的人經過長久的交往之後,總會生出感情,對不對?” 譚老二連連領道,道:“咱正是這個意思。
” 公孫元波走開,擡回那口緬刀,盤在腰間,然後又向譚老二道:“根據我所了解的,你已違反了合約,我就算放過了你,你也得趕快逃生,是也不是?” 譚老二道:“是的,咱也實在不知道雇主是什麼人。
” 公孫元波道:“不要緊,反正我不是存心來查探的。
我瞧我也得遠遠躲開上算些。
” 譚老二道:“對,你得走遠遠的。
咱老譚縱是被他們擒獲,也決計不供出你這一節。
” 公孫元波迅快作個決定,當下道:“好,我先走一步。
”他出手在譚老二胸口連擊三掌,又道:“再過片刻,你便可恢複如常,我走啦!” 公孫元波果然頭也不回地走了,胡同内隻剩下譚老二一個人。
他獨自尋思了一下,決定不動老大的屍身,也就是說,他放棄周老大所積聚的财産。
這個決定,對他實在不容易,他呼吸了一陣,感到氣力恢複之後,便迅即擡回藏刀的木盒,走出胡同。
公孫元波走在街上之時,心下大感茫然。
他既不敢到宣武門外大街休老爹的店鋪,亦不敢回到店後那座木樓,因為這些地方,冷于秋都知道了。
但他亦不敢投店歇宿,一來時間尚早,二來沒有行李,不免惹人疑惑注目。
他百般無奈之下,隻好使出萬不得已的一着,急急走到一處人家,舉手拍門。
在他等候開門之時,他曉得有些左鄰右舍正在注意地看他。
屋門迅即打開,一個少婦驚詫地打量他。
公孫元波施禮道:“你敢是李大嫂麼?” 那少婦皺眉點頭,道:“是的。
” 公孫元波雖然瞧出她有不歡迎之意,仍然硬着頭皮,說道:“在下公孫元波,從前和李大哥是同事,現在我急于找個地方躲避一下。
” 那少婦雙眉又皺了幾下,終于歎一口氣,道:“進來吧!” 公孫元波道謝一聲,跨入屋内。
李大嫂把屋門關上,還小心地闩好,這才瞧看正在四下打量的公孫元波,道:“我是個守寡的年輕婦人,卻被你這樣一個男人進來,還關上了大門,你可知道鄰居怎樣想麼?” 公孫元波難為情地點點頭,道:“我本不敢打擾大嫂,可是今天的情況很特殊,逼得我不能不求援于大嫂。
” 李大嫂不悅地說:“你們總是有很多的理由。
李良在世之日,有時一去好幾個月,全無音訊,有時躲在家裡,整天疑神疑鬼的。
這些活罪,我已受得夠啦!” 她顯得大為激動,又道:“最後李良的性命都丢了,你們怎麼說呢?而我卻一輩子為你們守寡。
” 公孫元波道:“這等情形,實在怪不得李大嫂耿耿于心。
我來得不是時候,多有打擾了。
” 他舉步向門口行去,李大嫂皺起眉頭,道:“你往哪裡走?” 公孫元波道:“我另外找一個地方藏身。
” 李大嫂道:“你不是說你已走投無路,才上我這兒來的麼?” 公孫元波忙道:“我在街上之時,心中情急,竟忘記了還有一個穩妥地方。
” 李大嫂道:“你用不着撒謊了,也用不着難過。
我既然開門給你送來,就沒有趕你走的道理。
” 公孫元波道:“李大嫂,你的盛情,我決不敢忘記,但我的确另有去處。
” 李大嫂道:“亂講,我知道你的意思。
” 她歎一口氣,泛起一派楚楚可憐的表情,又道:“我剛才實在忍不住發了幾句牢騷,難道你也擔待不起麼?” 她這麼一說,莫說公孫元波并無其他更好去處,縱然是有,亦不能走了。
他連忙賠笑道:“李大嫂萬勿多心,我留下就是了。
”李大嫂指指左側,道:“那邊廂房空着,而且床鋪被褥皆全,你先去休息一下,我給你準備一點吃的喝的。
” 公孫元波道:“你不要張羅了,家裡還有什麼人?” 李大嫂道:“沒有别的人啦!” 公孫元波訝道:“隻有你獨自一人住在這兒?” 李大嫂道:“原先還有丫鬟和老媽子。
” 公孫元波一愣,心想:“她如何便落得如此凄涼景況?”念頭一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道:“李大嫂沒有孩子麼?” 李大嫂搖搖頭,談到這等事情,總是不大好意思,因此她粉須微紅,略略垂下頭。
公孫元波又問道:“隻不知李大嫂娘家還有些什麼人?” 李在嫂道:“我本是南方人氏,先父二十年前來京當差之時,我才七八歲。
直到十年前我嫁到李家,不久,父母都亡故了,亦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真可以說是舉目無親。
” 公孫元波道:“那麼你對故鄉的印象也很模糊啦?” 李大嫂道:“是呀!所以我根本不打算回到鄉下,反而不及在京裡,還有幾個小時候的朋友。
” 公孫元波道:“恕我多嘴追問,李大哥也沒有什麼親人麼?” 李大嫂道:“是的,當年他答應長居我家.所以先父才答應這門親事。
” 公孫元波恍然大悟,敢情這風韻動人的少婦昔年乃是獨女,所以她的雙親看中了李良這等無親無故之人,好留在家中,等如招贅一般。
他終于說出心中疑慮,道:“大嫂年紀尚輕,獨自居住在如此寬大的屋宅中,就算不膽小害怕,卻也得防範宵小以及一班歹徒。
” 李大嫂道:“這一層倒不必過慮,一來左鄰右舍都相熟,二來我本來有一個老媽子和兩個丫鬟,兩個丫鬟長大先後嫁了,老媽子昨天有事回到鄉下,一兩天就會回來。
我已另外托人買個丫鬟使喚。
” 公孫元波釋然道:“原來李大嫂并不是拮據得遣散了婢仆,我聽了這就安心啦!” 他們一面說着,一面走到廂房。
但見這間客房收拾得幹幹淨淨,一應用物俱全。
李大嫂黯然道:“李良在世之日,不時有朋友借宿,所以準備一個客房。
他過世之後,我仍然保存着原來樣子。
” 公孫元波感到很難搭腔,隻好唯唯以應。
李大嫂又道:“李良已遇害了一年多啦!從此以後,他以前那些朋友,再沒有一個來過。
我時時想起那些人,難道都和李良一樣慘遭不幸麼産公孫元波心知這是安全措施之一,由于李良是身份暴露後被殺的,所以他的家列為禁區,從前那批人,自然不能上這兒來,以免被監視之人發現。
況且她是個年輕俏麗的寡婦,最是惹人注目,那些男人豈可登門造訪? 不過若是作此解釋,在李大嫂聽起來,一定感到李良的朋友們太過寡情無義,她以女人的看法,安全的意義與一個組織的看法完全不同。
他隻好順着她的口氣,點頭道:“據我所知,那一次株連了很多人,所以李大嫂的猜想大概錯不了。
” 李大嫂歎一口氣,道:“我弄點熱水給你洗洗。
” 她不等公孫元波回答,轉身去了。
公孫元波望着她亭亭而又豐滿的背影,心中泛起難以形容的滋味。
他深知像她這種處境,恐怕終身已注定了是一個悲劇。
一來以她不大不小的年紀,不易找到對象再嫁;二來在她觀念中,隻怕亦沒有再釀之心。
如果生活發生困難,為環境所迫,情況便不相同。
目下她豐衣足食,不愁生活,極可能矢志不嫁。
這是因為公孫元波受過訓練,觀察力特強,是以從細微之處可以看出她的心意。
例如這間客房,還一直保持着她丈夫在世時的樣子,可見得她對亡夫還是念念不忘的。
不久工夫,李大嫂出現在天井,說道:“公孫先生,熱水沖好啦!” 公孫元波走出來,道:“李大嫂何必麻煩呢?”卻見她遞過幾件衣服,便又訝道:“這是什麼?” 李大嫂道:“你須得好好洗個澡,這些替換衣服大概還合身。
等你洗完,便有得吃啦!” 公孫元波隻好接過那些衣服,自去洗澡。
如若不然,我今日萬萬難逃大劫。
若問何以有此驚險,不外是我武功還是太差了,所以别說冷于秋這等當代一流高手,我無法抗衡,即使是周、譚這等無名之輩,我也不能憑仗真實武功取勝。
” 這個念頭使他十分自卑自憐起來,接着又尋思道:“我雖是矢志以身取國,不惜一死,可是假如死在像周、譚這等無名之輩手中,真是死得一錢不值。
我何不設法抽點時間,使武功有所精進?” 他自出道以來,今天還是第一次深感武功未精,須得趕快進修。
在他心中,也有了一個比較的對象,那便是東廠三大高手之一的無情仙子冷千秋。
隻須精進到可以赢得她的地步,大概此生就夠用了。
譚老二還是像木頭人一般靠牆而立,公孫元波過去略一查看,發現那周老大的點穴手法甚是普通平常。
當下出掌連拍他三處穴道。
譚老二“啊”了一聲,不但能夠出聲說話,并且也能動彈了。
譚老二暗中動功一試,發現穴道仍然受制,無法提起丹田那口真氣,故此他雖是能說能動,卻不能施展武功拼鬥。
他率直地道:“公孫元波,你救了咱老譚一命,這個大恩咱一定要報答的。
你就算不另行點我的穴道,咱也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 公孫元波反而不好意思,道:“我并沒有認為你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
”話雖如此,事實上他另行點穴之舉,卻是這等用意。
譚老二岔開這個話題,沉痛地道:“周老大的手段,真教咱寒了心。
唉!我和他一道出生入死,并肩奮戰,熬到今日還沒有死在關外的原野中,卻想不到他會反面無情,為了一點銀子,不惜加害于我。
” 公孫元波道:“這個人的确可怕得很。
” 譚老二道:“咱從今以後,再也不相信任何人啦!” 公孫元波道:“那也用不着變得這麼偏激。
這世上的忠臣烈士以及仁孝俠義之人,還是多得很,況且一般的人大都屬于善良,像周老大如此惡毒無情的,就算是日日刀頭舐血的行業中,也很少見。
” 譚老二搖搖頭道:“不,為了錢财出賣朋友的人,咱見得多啦!可是以周老大與我這等交情,實在沒想到他也能對我下手。
你說咱能不寒心麼?” 公孫元波道:“你們一開始之時,就是基于利害一緻而聯合在一起,目的隻為了生存下去,并不是由于感情,亦不是為了共同的信仰結合在一起,所以當利害沖突時,難免會有這種可怕之事發生。
” 他笑了一下,又道:“當然我也承認周老大這種人,實在是惡毒得世間罕見。
别的人經過長久的交往之後,總會生出感情,對不對?” 譚老二連連領道,道:“咱正是這個意思。
” 公孫元波走開,擡回那口緬刀,盤在腰間,然後又向譚老二道:“根據我所了解的,你已違反了合約,我就算放過了你,你也得趕快逃生,是也不是?” 譚老二道:“是的,咱也實在不知道雇主是什麼人。
” 公孫元波道:“不要緊,反正我不是存心來查探的。
我瞧我也得遠遠躲開上算些。
” 譚老二道:“對,你得走遠遠的。
咱老譚縱是被他們擒獲,也決計不供出你這一節。
” 公孫元波迅快作個決定,當下道:“好,我先走一步。
”他出手在譚老二胸口連擊三掌,又道:“再過片刻,你便可恢複如常,我走啦!” 公孫元波果然頭也不回地走了,胡同内隻剩下譚老二一個人。
他獨自尋思了一下,決定不動老大的屍身,也就是說,他放棄周老大所積聚的财産。
這個決定,對他實在不容易,他呼吸了一陣,感到氣力恢複之後,便迅即擡回藏刀的木盒,走出胡同。
公孫元波走在街上之時,心下大感茫然。
他既不敢到宣武門外大街休老爹的店鋪,亦不敢回到店後那座木樓,因為這些地方,冷于秋都知道了。
但他亦不敢投店歇宿,一來時間尚早,二來沒有行李,不免惹人疑惑注目。
他百般無奈之下,隻好使出萬不得已的一着,急急走到一處人家,舉手拍門。
在他等候開門之時,他曉得有些左鄰右舍正在注意地看他。
屋門迅即打開,一個少婦驚詫地打量他。
公孫元波施禮道:“你敢是李大嫂麼?” 那少婦皺眉點頭,道:“是的。
” 公孫元波雖然瞧出她有不歡迎之意,仍然硬着頭皮,說道:“在下公孫元波,從前和李大哥是同事,現在我急于找個地方躲避一下。
” 那少婦雙眉又皺了幾下,終于歎一口氣,道:“進來吧!” 公孫元波道謝一聲,跨入屋内。
李大嫂把屋門關上,還小心地闩好,這才瞧看正在四下打量的公孫元波,道:“我是個守寡的年輕婦人,卻被你這樣一個男人進來,還關上了大門,你可知道鄰居怎樣想麼?” 公孫元波難為情地點點頭,道:“我本不敢打擾大嫂,可是今天的情況很特殊,逼得我不能不求援于大嫂。
” 李大嫂不悅地說:“你們總是有很多的理由。
李良在世之日,有時一去好幾個月,全無音訊,有時躲在家裡,整天疑神疑鬼的。
這些活罪,我已受得夠啦!” 她顯得大為激動,又道:“最後李良的性命都丢了,你們怎麼說呢?而我卻一輩子為你們守寡。
” 公孫元波道:“這等情形,實在怪不得李大嫂耿耿于心。
我來得不是時候,多有打擾了。
” 他舉步向門口行去,李大嫂皺起眉頭,道:“你往哪裡走?” 公孫元波道:“我另外找一個地方藏身。
” 李大嫂道:“你不是說你已走投無路,才上我這兒來的麼?” 公孫元波忙道:“我在街上之時,心中情急,竟忘記了還有一個穩妥地方。
” 李大嫂道:“你用不着撒謊了,也用不着難過。
我既然開門給你送來,就沒有趕你走的道理。
” 公孫元波道:“李大嫂,你的盛情,我決不敢忘記,但我的确另有去處。
” 李大嫂道:“亂講,我知道你的意思。
” 她歎一口氣,泛起一派楚楚可憐的表情,又道:“我剛才實在忍不住發了幾句牢騷,難道你也擔待不起麼?” 她這麼一說,莫說公孫元波并無其他更好去處,縱然是有,亦不能走了。
他連忙賠笑道:“李大嫂萬勿多心,我留下就是了。
”李大嫂指指左側,道:“那邊廂房空着,而且床鋪被褥皆全,你先去休息一下,我給你準備一點吃的喝的。
” 公孫元波道:“你不要張羅了,家裡還有什麼人?” 李大嫂道:“沒有别的人啦!” 公孫元波訝道:“隻有你獨自一人住在這兒?” 李大嫂道:“原先還有丫鬟和老媽子。
” 公孫元波一愣,心想:“她如何便落得如此凄涼景況?”念頭一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道:“李大嫂沒有孩子麼?” 李大嫂搖搖頭,談到這等事情,總是不大好意思,因此她粉須微紅,略略垂下頭。
公孫元波又問道:“隻不知李大嫂娘家還有些什麼人?” 李在嫂道:“我本是南方人氏,先父二十年前來京當差之時,我才七八歲。
直到十年前我嫁到李家,不久,父母都亡故了,亦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真可以說是舉目無親。
” 公孫元波道:“那麼你對故鄉的印象也很模糊啦?” 李大嫂道:“是呀!所以我根本不打算回到鄉下,反而不及在京裡,還有幾個小時候的朋友。
” 公孫元波道:“恕我多嘴追問,李大哥也沒有什麼親人麼?” 李大嫂道:“是的,當年他答應長居我家.所以先父才答應這門親事。
” 公孫元波恍然大悟,敢情這風韻動人的少婦昔年乃是獨女,所以她的雙親看中了李良這等無親無故之人,好留在家中,等如招贅一般。
他終于說出心中疑慮,道:“大嫂年紀尚輕,獨自居住在如此寬大的屋宅中,就算不膽小害怕,卻也得防範宵小以及一班歹徒。
” 李大嫂道:“這一層倒不必過慮,一來左鄰右舍都相熟,二來我本來有一個老媽子和兩個丫鬟,兩個丫鬟長大先後嫁了,老媽子昨天有事回到鄉下,一兩天就會回來。
我已另外托人買個丫鬟使喚。
” 公孫元波釋然道:“原來李大嫂并不是拮據得遣散了婢仆,我聽了這就安心啦!” 他們一面說着,一面走到廂房。
但見這間客房收拾得幹幹淨淨,一應用物俱全。
李大嫂黯然道:“李良在世之日,不時有朋友借宿,所以準備一個客房。
他過世之後,我仍然保存着原來樣子。
” 公孫元波感到很難搭腔,隻好唯唯以應。
李大嫂又道:“李良已遇害了一年多啦!從此以後,他以前那些朋友,再沒有一個來過。
我時時想起那些人,難道都和李良一樣慘遭不幸麼産公孫元波心知這是安全措施之一,由于李良是身份暴露後被殺的,所以他的家列為禁區,從前那批人,自然不能上這兒來,以免被監視之人發現。
況且她是個年輕俏麗的寡婦,最是惹人注目,那些男人豈可登門造訪? 不過若是作此解釋,在李大嫂聽起來,一定感到李良的朋友們太過寡情無義,她以女人的看法,安全的意義與一個組織的看法完全不同。
他隻好順着她的口氣,點頭道:“據我所知,那一次株連了很多人,所以李大嫂的猜想大概錯不了。
” 李大嫂歎一口氣,道:“我弄點熱水給你洗洗。
” 她不等公孫元波回答,轉身去了。
公孫元波望着她亭亭而又豐滿的背影,心中泛起難以形容的滋味。
他深知像她這種處境,恐怕終身已注定了是一個悲劇。
一來以她不大不小的年紀,不易找到對象再嫁;二來在她觀念中,隻怕亦沒有再釀之心。
如果生活發生困難,為環境所迫,情況便不相同。
目下她豐衣足食,不愁生活,極可能矢志不嫁。
這是因為公孫元波受過訓練,觀察力特強,是以從細微之處可以看出她的心意。
例如這間客房,還一直保持着她丈夫在世時的樣子,可見得她對亡夫還是念念不忘的。
不久工夫,李大嫂出現在天井,說道:“公孫先生,熱水沖好啦!” 公孫元波走出來,道:“李大嫂何必麻煩呢?”卻見她遞過幾件衣服,便又訝道:“這是什麼?” 李大嫂道:“你須得好好洗個澡,這些替換衣服大概還合身。
等你洗完,便有得吃啦!” 公孫元波隻好接過那些衣服,自去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