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龍豎指破神功

關燈
站将起來,搖手叫道:“這東西小弟不來了!小弟原是腹儉得很,尤其少涉說部詞曲之類,小弟負手認輸……” 座中一人挺身道:“小弟提議另行酒令,那簽牌都模熟了,無甚新意——”衆人看時,卻是嶽州人馮謙。

    德貝勒和孫懷王首先贊成,于是衆人也齊聲附和。

     馮謙道:“小弟這酒令也簡單,各人舉四書一句,下接古人名,合者免飲,否則罰依金谷……”衆人聽罷,齊聲叫好。

     卻有一人大聲道:“小弟忽有河魚之疾,乞客告退,請諸公見恕!” 另一人站将起來,長得頭如包鬥,形狀滑稽,隻見他搖頭擺腦道:“适才懷玉公子已有食無魚之歎,陳綸兄何得有河魚之疾乎?”座中衆人都不覺大笑,因為他們都肚子雪亮,那個詐稱腹痛而想避席的人,從來少務正學,卻于雜着說部曲子等無所不精。

    這個酒令要四書一句,又要有古人名相合,可将他難倒了。

    這後來站起來的人,姓陳名直夫,為人素常滑稽,光是那面貌,已能引人發笑了。

    陳直夫又道:“小弟與兄有同宗之誼,是故直言無隐,尚析勿罪……”衆人又嘩笑起來。

     德貝勒道:“大家高興來行酒令,焉得托詞避席之理,陳給兄不得多言,否則先罰三大航!” 陳給無奈坐下,孫懷玉充任令官,一數人數,共有十人。

    當下首先念道:“孟子見梁惠王,魏征。

    ” 德回勒贊道:“武子度詞,漢儒射策,不過如是,我可萬萬不及。

    他頓一下,念道:“可使治其賦也,許由。

    ” 座中請人同聲贊美,下首一人接令道:“五谷不生,田光。

    ” 又一人道:“載能幹戈,畢戰。

    ” 第五人道:“坐于塗炭,黑臀。

    ” 面孔最紅的申伯德應聲道:“寡人好勇,王猛。

    ” 孫懷玉笑道:帕德兄果然才捷,胸中氣一吐矣!”伯德聽了,呵呵大笑,引獻而盡。

     下首的人暫歇一刻,道:“泰怕其可謂至德也矣!豫讓。

    ”德貝勒笑着向他舉杯,道:“吳見台引老本家出來欺人,應罰一篇。

    ”那吳人笑着喝了一杯,原來泰伯乃周文王之伯父,知周文王賢,逃至今吳地,建吳國,将位讓于文王之父,于是再傳至文王,率有周朝之盛。

    後人以國為性,故此德貝勒說他搬引出老本家。

     下面便是滑稽惹笑的陳直夫,他站起來,搖頭晃腦地道:“小弟有一極妙之令,請各位雅士擔當——”衆人忙凝神傾聽,陳直夫斂掉笑容,正色念道:“其直如矢,陽貨。

    ”此令一出,立刻哄笑四座。

     輪到下面那人之時,陳直夫已讓衆人灌了好幾杯,罰他出言污穢。

    那人道:“雖千萬人,吾往矣!楊雄。

    ” 這時輪到陳綸,衆人見他抓耳思索,俱都屏息以待,不敢擾亂他文思。

    隻聽他前前念道:“雖千萬人,吾往矣!楊雄……雖千萬人…… 楊雄……” 衆人瞠目相看,都不敢笑出來。

    忽聽他“呀”地大叫一聲,道:“有了!有了!牛山之木嘗美矣,石秀。

    ”說完,滿面是得意之色,向衆人顧盼。

     衆人爆出笑聲,令官孫懷王起座道:“陳綸兄用古人名不合,依例罰三大就!”話聲甫歇,早有人捧上三隻特大的酒獻,盛滿了酒。

     陳綸嘩然辯道:“小弟何以不合,請令官一解茅塞。

    ” 孫懷玉道:“規定要合古人名,但你不合舉出《水講傳》人名,故此要罰。

    ” 陳緒又嘩然大叫,道:“張兄道得病關索楊雄,小弟何以不能舉擠命三郎石秀?不公,不公!” 衆人不禁又批掌大笑,孫懷玉正色道:“陳綸兄喝了酒,竟然誤會。

    張兄說的是草元亭的楊子雲,并非病關索也。

    ” 陳直夫笑聲震瓦,叫道:“還是陽貨辦……”語意雙關,暗消陳給,孫懷王道:“陳給兄咦曉置辯,加罰一就!”正是令出如山,家人一旁又斟了一獻。

     陳綸出乖露醜,無奈引長脖子,将四就酒飲下。

    陳直夫在一旁學他舉航鲸飲之狀,又惹起一場轟笑。

     陳綸抹抹嘴巴,起立道:“直夫,你還說什麼同宗之誼,這樣譏消捉弄,于理不合……”其勢洶洶然,大有動手之意。

     衆人忙着勸解,扯他坐下。

    陳直夫起立道:“陳緒兄千萬莫生氣,小弟自知不合,說個故事與兄解氣……”他停住口,見閻座傾聽,便道:“昔有遷史,年紀六十餘,方才生得一子。

    周歲之時,繼室耿氏,為鄰女相招,共赴白衣會。

    耿氏将兒子交給迂良抱顧,知他性迂,再四叮囑後,才登輿而去。

     迂史抱着兒子人書室,讀秦漢幻略。

    當他讀到始皇焚書一段,拍案而怒道:‘拙哉,祖龍。

    汝欲天下人都盲愚,那琳紀德碑又教誰人識得?’懷中的兒子讓他拍案大叫,驚得哭起來。

    迂史恍如不聞,繼續讀下去,讀至博浪沙錐擊不中,又拍案大怒道:“借哉!天不絕秦,僅中副車。

    否則鮑魚遺臭,那須等到三十六年之後?’他的兒子更加大哭不止。

    但還是仍然不理,再讀到沛公人關,鴻門擲鬥,勃然大怒拍案立道:“此時縱沛公走卻,後患無可收拾。

    項羽不聽範亞父之計,重臉子應該剜掉!’這時,他仍不理會兒子嘶聲大哭,繼續讀下去,至劉邦謂項羽,要分烹甕鼎中一杯勇,怒不可遏,翻案而起,咆哮道:“父子如此,君臣可知。

    走狗之烹,夫何怪哉!夫何怪哉!’怒氣未息,瞥見懷中兒子,面清氣塞,連哭聲也沒有了。

    耿氏适好回家。

    見了驚慌欲死,奪)l覓醫救治。

    可是迂史還磨拳擦掌,對書大呼道:“斬蛇劍何在?吾當取赤帝子(漢高祖劉邦)斬之。

    ’一旁耿氏延醫不及,兒子已死。

    也是怒恨已極,取架中書盡投火中。

    迂史大怒,與其如分室而居,其嗣遂斬。

    ” 廳中哄起笑聲,卻怪陳綸為何聲息寂然,不尋陳直夫晦氣,因為直夫分明是再譏消他生氣發怒,齊齊轉目去看陳綸,隻見他口角流誕,醉倒席上。

     衆人再洗盞而飲,德貝勒用手肘輕輕撞孫懷玉一下,道:“你忘了昨日之約麼?那姑娘真出于我意料之外……”這時,席上人多,不便說話,便拉了孫懷玉出廳,把昨夕暢談的經過說出來,話鋒中頗有眷眷之意。

     孫懷玉軒然笑道:“這是快事,小弟立刻随兄到府上,一睹斯人。

    ”原來他們早已拜為兄弟,在人背後,總以兄弟相稱。

    又道:“兄長别草草放過,須要下點工夫,至于如何做法,兄長自有分寸,無待小弟饒舌!” 兩人哈哈大笑,徑自走出選雅小苑。

    孫懷玉令人備馬,便與德貝勒一同馳到裕王府。

     他們是打後園門進府,沒有碰到誰,直到履賢精會回廊中一人坐在卧椅上,對着假山出神,卻是小閻羅屈軍。

     德貝勒悄聲問道:“屈兄,昨晚沒有什麼動靜吧?我也起來幾次哩!” 小閻羅屈軍和孫懷玉拉拉手,答道:“沒有動靜,貝勒爺放心,倒是府外四周眼線,依然嚴密監視。

    ” 德貝勒不豫地哼一聲,領着孫懷玉徑人卧室。

    珠兒早聽到履聲,睜眼等待。

    兩人人室,使她眼前一亮,尤其那孫公子,豐神如玉,一對傻眼,自然而然含情流盼。

     德貝勒道:“姑娘,這位便是我的好朋友孫懷玉,你若不服,盡管當面指教批評!” 孫懷玉謙遜地笑一下,素秋端了兩張椅過來,便一同坐下,珠兒媚人地笑了,道:“小女子豈敢得罪國士,貝勒爺言重了!” 孫懷玉向她抛個眼色,心中一陣陶然。

    德貝勒大笑道:“姑娘這忽兒謙遜了,可知我這位兄弟,比之賀老定場,更有過之。

    ”德貝勒所謂賀老定場,乃是指唐時一位極著名的老樂工,每一出場,全場肅然傾耳。

     珠l道:“貝勒爺昨夜品題得好,但見人更勝似聞名,小女子心折不已!” 孫懷玉道:“姑娘口角風生,故意推重,其實區區俗士,豈堪清賞,求姑娘舌下留情吧!” 三人同聲一笑,德貝勒道:“可見姑娘厲害,我這位兄弟有名的玉金剛,一見姑娘,也化作垂眉菩薩了!” 當下德貝勒将方才飲酒時的趣事說給她聽,把珠兒笑得花枝亂展,捧腹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