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重任在身,卻又期期不可為之。

     那名小武官形色嚴謹地向着來人抱拳執禮道:“卑職已經查過了,什麼都沒有,大人請放心。

    ” 唐飛羽那一雙細長的眸子掃向公子錦,後者抱拳躬身,一副生意人膽小怕事模樣。

     拿人錢财,為人消災。

     小武官上前一步說:“回大人,他是做綢緞生意……是去辦貨的,因為怕——” 才說了一半,“唐大人”一伸手就止住他,不叫他再往下說了。

     公子錦人長得斯文,由于前此在揚州混迹商場,多少學了些生意人的習性,對于綢緞市場,頗不陌生,眼前面對着唐飛羽這等十足官場卻又不脫江湖黑道習性的人物,卻是要十分的仔細小心,略有不慎,萬難逃脫對方那一雙觀察精銳的眼睛。

     “這幾天打……仗,不好走……小人才起了個早。

    ”趕忙又低下頭來。

     唐飛羽哼了一聲,舉步向艙内步入。

     小小蓬船,一目了然,隻有疊置的鋪蓋,别無長物,他卻偏偏還不放心,邁着方步,在艙内來回走動起來。

     登時,小船在他的走動之下,開始大大搖動起來。

     公子錦心裡為之一驚,一時弄不清對方這是在幹什麼,卻不禁為對方深湛的内力暗暗贊歎。

    不要看這小小一個動作,若無三四十年精湛内功造詣,萬難施展。

     這艘船,雖說吃水不大,亦可載客二三十人之多,一個人即使施展全身之力,也難能使之在水上搖動,眼前唐飛羽竟然在走動舉步之間,使之動蕩如此之劇烈,功力之精湛,可想而知。

     眼看着這艘蓬舟在他走動下左右搖動,忽而又改為前後搖動,總之随着他腳下不同的踩踏方位,船身即作出不同方位的搖動,起先不過是微微晃動,随之越來越劇,竟至浪花飛卷,船身一如在驚濤駭浪中的大肆搖動起來。

     唐飛羽忽然停止了走動腳步,卻是搖擺的船身并不因為他腳下的停止而中止動蕩。

     唐飛羽雙腳分跨,右手平伸,漸漸地止住了船身的搖動,那一雙細長的眼睛如睜似閉,臉上神采分明似在細細品味感覺着什麼…… 公子錦忽然明白了。

     原來這老頭兒是在借助船身的起伏搖動之勢,運用特殊的感官能力在測判船身眼前的載重量如何,換句話說,如果這艘船上載有任何過重的東西,透過船身上下左右的起伏搖動,絕不同于一艘空船那般輕松,從而也就能自其中猜測出些什麼…… 所幸,眼前這艘船上除了幾個人外,什麼東西了也沒有。

     小武官幾乎栽倒了,一臉莫名其妙的樣子。

     “大人……這是……”他吃吃地道:“是不是還要到艙底下去瞧瞧?隻怕底下太小又濕……” “用不着。

    ”唐飛羽搖頭說:“下面什麼也沒有。

    ” 目光一轉,盯向公子錦,緩緩走近道:“這裡的綢緞生意我都熟,你是哪個号上的?” 公子錦道:“蘇州太和興、下南村的張三爺都有來往。

    ” 唐飛羽點點頭表示知道,一雙眼睛隻是在公子錦臉上打轉,他似乎已警覺到了對方的不落凡俗,偏偏公子錦的一雙眼睛就是避免與他眸子接觸—— 這其間,正是公子錦留下了仔細小心。

     一個武功精湛的“練家子”,大都有一雙深邃明亮,菁華内蘊的眼睛,外人或許并無所覺,内行人卻是一望即知,所謂,“氣練天庭,神藏日月”,日月者眸子也。

     眼前唐飛羽何許人也,公子錦焉能不對他心存小心? 唐飛羽哼了一聲:“你姓什麼?叫什麼?” “小人姓常,常大春。

    ” “常大春,口音不是本地人呀!” “小人是福建泉州人,一直在外面跑,口音也就雜了。

    ” 唐飛羽點點頭,不動聲色道:“你剛才說到太和興,當然知道這家買賣眼前已經盤給了外人。

    ” “小人知道。

    ” “嘿嘿!”唐飛羽進而探刺道:“新主子是……” 公子錦心裡一驚,這風聲他曾有耳聞,那些日子在揚州假充綢緞商人,經四方茶樓管事與麻四先生的暗中安排,也曾與本地商人有過幾度酬酢,是以有所耳聞。

    眼前商場,最是嚣張,足跨綢緞鹽市黑白兩道,最吃得開并且最引人測目的當屬那位徐七爺了。

     “大人指的是徐七爺?”公子錦賠着笑臉,依然不與他眼睛正面接觸:“他老人家足跨鹽綢兩市,如今的買賣可是越來越大了。

    ” 這麼一說,頓使這位大内神鷹衛士首領不再多疑了。

    事實上那個叫徐七的人,正是依仗與他有着一份特殊的交情,這兩年黑白通吃,就連附近州府,也因“十三飛鷹”的特别招呼,無不青眼相加,聽令其買賣坐大,财源廣進。

     徐七爺知恩圖報,唐飛羽坐收漁利,這一份關稅的銀子,也就可想而知,當然不是小數目了。

     公子錦察言觀色,也就知道自己所猜不錯。

     唐飛羽目光注視着他說:“跟你打聽個人你可知道?” 公子錦垂首彎腰,連聲稱是。

     “燕子姑娘,”唐飛羽說:“這位姑娘你可知道?” 公子錦心裡一動,立刻點頭道:“聽說過——大人說的是小揚州那個賣唱的姑娘?” “對了,就是她!”唐習羽說:“你們認識?” 公子錦搖頭說:“小人哪裡認識,那是七爺相好……聽說他常去捧場聽唱。

    ” “不對吧。

    ”唐飛羽冷笑着說:“這位姑娘大非尋常之輩,據我所知,她——哼哼,你可知道她如今的落腳處?我倒想看看。

    ” 公子錦故作不解道:“咦——她不是一直在小揚州的‘八音畫舫’上賣唱麼?” “嘿嘿,姓常的。

    ” 忽然唐飛羽往前走了一步,蓦地右手探出,直向着公子錦肩上直拍下去。

     公子錦一驚之下,本能地向後一縮,唐飛羽掌式落空,不禁為之一怔,卻在這一霎,耳聽着一旁大船上人聲喧嘩。

     有人大聲喊着:“救火呀!拿奸細。

    ” 即見先時唐飛羽所乘坐的大船上冒出大片火光,随着火光起勢濃煙裡,一條人影倏地拔空直起,燕子般地輕巧,直向着另艘船上落去。

     公子錦眼光犀利,隻見來人青巾紮頭,身材曼妙,由于平日相交甚撚,相知最深,雖隻是驚鴻一瞥,也已認出她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不是那位燕子姑娘又是哪個? 設非是這位姑娘,别人也萬難有如此身法。

     眼看着她騰起空中的身子,一起而落,随着妙手輕累揮哧——地打出了一掌火藥暗器,直向着對方水師陣營的船上落去,一時間火光迸射,人聲大亂。

     唐飛羽爆喝一聲:“好丫頭。

    ” 腳下力點,嗖地縱身而起,直循着對方乍然現身的身影追了過去。

     一追一蹑,霎時間已是百十丈外。

     船上各人俱看花了眼,公子錦卻是心裡有數,向着看直了眼的小武官道:“總爺— —你老行行好,讓我走吧。

    ” 小武官“嘿”了一聲,不耐煩地揮着手:“都是你惹的事,快走吧……走走走。

    ” 一面揮動手上小旗,喝令前面拉開浮栅,公子錦有驚無險,就這麼乘亂出來了。

     老周小江不待招呼,扯起風帆,加速前行。

     前行數十丈,才不聞身後人聲。

     公子錦心知肚明,設非是燕子姑娘的及時現身,誘開了唐飛羽這個大敵,自己還真是一時不易脫身。

    看來這位姑娘一直都不曾離開自己左右,必要時現身為餌,引開了敵人,不早不晚,恰到好處,真好險也。

     小江臉現驚喜道:“好險呀,那位姑娘好本事,要不是她忽然出現,我們就走不了啦!” 公子錦說:“剛才那個姓唐的,是當今朝廷大内十三名飛鷹衛士中最厲害的一個,雖然受了傷,依然了得,幸虧是杜姑娘及時出現,要不然,動起手來,我們雖然不見得怕他,可是卻為此壞了大事。

    ” 小江怔了下說:“那位姑娘她也是咱們廟裡來的?” 公子錦點頭笑說:“她就是我們剛才說到的那個燕子姑娘,她的輕功極好,姓唐的未必能追得上她。

    ” 小江“啊”了一聲說:“原來她就是燕子姑娘,嘿!她的大名這裡無人不知,我們隻知道她歌唱得好,出了大名,卻不知道她還有這麼好的功夫。

    ” 公子錦說:“這位姑娘是一位了不起的俠女,唱歌隻是她的一個掩飾……不過經此一來,她是再也不會去唱歌了,你沒聽見嗎?剛才那個姓唐的正在打聽她呢,看來他們已經對她留意了。

    ” 老周在一邊答腔道:“那可怎麼辦?燕子姑娘要是落在他們手裡那可就危險了。

    ” 公子錦一笑說:“她的本事大了,你們大可放心。

    ” 話聲方頓,即見一艘快舟自身後拍浪而至,速度至為快捷轉瞬間已來至眼前。

    三人先以為是官兵追趕來了,再仔細一看,才知道不是的。

     ——那是一艘平頭高帆時下流行的快速漁舟。

     何謂快速漁舟? 原來本地水面,因江速流湍盛産一種行速極迅的梭子魚,為捕此魚,附近漁民因而特别設置了此種快舟,漁捕方式花樣翻新,不是用“網”而是用“釣”,釣魚方式亦非用傳統的魚餌,靜待魚兒上鈎,而是采取快速甩竿,随釣随起,魚線上多至數鈎,既無魚餌,全仗釣者身手利落,眼明手快。

    梭子魚群出沒之時,多在黎明日出前後一個時辰之内,錯過此時,再不會出現,釣者為捕此魚,第一要務,便是對時間的至切把握。

     往日,這類快舟多為精于此道的老手十數人,人手一竿,沿舟散立,中間亦由精于此道的“快手”多人,專司接魚起魚,所謂的“切斬”,釣者快速起竿後甩,接者眼明手快,“切斬”亦須恰到好處,兩者配合,天衣無縫,江舟快速,緊跟着魚群,蹑追不舍,此刻紅天碧水,銀鱗波刺,可謂奇觀。

     卻是眼前快舟“釣者”僅為一人,“切斬”一人,舟子一人,全舟一共就此三人。

     站立在船頭的這個釣者,瘦高鹘立,上身着一件盤領茶色粗布敞衣,下身着皮圍裙,一雙大袖高高挽起,妙在雙手持竿,一路急行,緊追着梭子魚群已至眼前。

     公子錦原以為清軍快舟追來,心裡還有些緊張,俟到看清了是隻漁捕快舟,才自放心。

     過去在太湖這類漁捕,他也曾見過幾次,釣者人手一竿,魚群來時,長竿飛卷,銀鱗躍空,那等場面,确是生平少見之奇觀。

    卻是像眼前身後漁舟,釣者雙手持竿,獨自一人追蹑釣魚的場面,還是前所未見的新鮮,不覺一時大大引發了興趣。

     旭日東升,光彩绮豔,直渲染得水面萬紫千紅。

    忽然傳出,“魚來了!”即見打身後上遊疾流處,蓦地湧現出一片色澤碧綠黑忽忽的東西,才見時不過方圓丈許,定眼再看,已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