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天近四鼓,公子錦盤膝座舟,一路順水直下,舟行暢速,直放太湖。
為了安全起見,一路舟行車馬都要十分小心,敵人的打擊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原來臨江寺為應付全寺數百僧人的龐大開銷,不能不從俗經營一些買賣,多年來與當地市商,聯營了兩處客棧和一家船号,賺些微薄利潤。
公子錦眼前所乘座舟,正是本寺所聯營“江馬驿号”所屬,由兩名方外和尚操舟,天尚未明,約摸在“寅”中時分,即便啟程上道。
葉老居士一直送他登舟看行之後,才獨自返回。
為了顧忌敵人的可能跟蹤,特别選擇在這個時候出發,即使那兩個操舟的外方和尚,也是由老居士親自指定。
天色既早,船行又暢,習習江風,尤其是夜雨之後,更似有幾分寒意。
遼闊的江面上,時有魚兒的潑刺,公子錦打量着一江秋色,心裡盤算着此行措施,倒也興起了一些豪情壯志。
由于此行計劃精密,各路英豪策應得力,敵人一面雖是大舉出動,看來也未見得便能得逞,公子錦心裡充滿了自信,大可從容應付。
舟子送上了早餐,清粥小菜,兩隻肉粽。
他随即吃喝起來,風卷殘雲,一掃而光。
那舟子随即進前道:“天有些冷,先生裡面坐吧!” 公子錦站起來笑道:“不礙事,小師父法号怎麼稱呼?” 一面向對方舟子打量,見他瘦高挺直,英姿飒爽,連同持篙操舟的另一和尚,二人俱已換了裝束,各人一頂鬥笠,外加蓑衣,十足的舟子打扮,再無出家人痕迹。
“小僧智勇。
”指了一下操舟和尚說:“他是我師兄智柔。
”一笑又說:“早時在達摩堂服侍,年前派來了外方,改在水面上工作,都改了名字,我叫小江,他叫老周,從俗家姓,先生這麼招呼就是了。
” 公子錦點頭答應。
小江說:“這一程路很遠,葉老先生已開了船錢,到哪裡停,有什麼事,先生隻管吩咐就是。
” 一面收拾着公子錦身前的碗筷。
公子錦随即明白,這兩個小僧隻是奉命載送自己而已,對于自己此行所負的重大任務,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也就不欲多說。
再想葉老居士既然特别指派他二人随行,想來是有原因的。
他于是向二人打量一下,隻見老周黑粗壯實,膀開有力,小江猿臂蜂腰,身輕體健。
二人既是臨江寺達摩院出身,忍大師授徒一向謹慎,如非武術功力達到一定境界,決計不會讓他們出來問世,可以想知當是具有一定身手。
随即站起,踱向船首。
在一片煙霧彌漫的水面上,江鷗翩跹,翠羽翻飛,襯着東方黎明前的雲氣氲氤,淡淡的魚肚白色,确實景緻如畫。
船行漸速,江水既深,老周與小江收拾了長篙,即将風帆升起。
姑在高處理帆的老周忽然“咦”了一聲,說:“前面有官人盤查——” 公子錦心裡一動,一長身,拔起八尺來高攀住了帆柱,向前方望了望——即見裡許以外,霧氣翻騰裡,排有燈火璀燦,旗幟鮮明的一列官船,将大江自中攔截為二,自是南來北往的船隻都必将停下來,在接受過官人上船檢查盤問之後,才得通過中間的狹小水道放行。
此刻天色過早,來往的船隻并不甚多,卻也因此一來,排列成行,等候檢查之後才得通行。
公子錦将此一番情況看在眼時,飄身落下,起落間翩若驚鴻,輕若飛燕,看在擅武者老周小江眼裡,一時心存敬仰,好不欽佩。
二人立時趨近,就教。
老周說:“先生好身手,前幾天寺裡來人說起先生與兩位年輕姑娘如何了得,我們還不信,今日才見識了。
” 小江亦是滿面欽慕,頻頻向着公子錦上下打量道:“這一手輕功,像是‘太極門’的,就是和方丈老師父比起來也是不差。
” 公子錦一笑說:“你二人先莫說這些,眼下官人查船,卻要好好應付,不要露了馬腳。
” 老周說:“怕什麼,我們是規規矩矩的水上買賣,又能怎樣?” 公子錦暗自一怔,問:“這幾日清軍與廟裡開火的事你們可知道?” “聽到過。
”老周說:“風聲很緊,說是死了很多人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麼大的事,他二人竟還不知道,可見清軍消息封鎖之嚴謹。
一般老百姓固然得見大軍之交戰,卻不知為何而戰,其它細節就更不用說了。
小江說:“這幾天通往廟裡的路都被封了,水路也封死了,我們這邊還看見清軍打仗,可就弄不清楚為了什麼打仗?傳說是有土匪藏在我們廟裡,有這回事沒有?” 公子錦微微一笑,這事情一半時可是說不清楚,隻冷笑道:“要是這樣,我就是土匪了。
” “啊——”二人一驚。
小江說:“先生真會說笑,我們早知道,你是天南堡的人,是反清複明的義士……” “這就對了。
”公子錦一笑說:“這就是清軍為什麼要攻打臨江寺的原因了,他們要抓的就是我這樣的人。
” 二人恍然大悟地又“哦”了一聲,一時臉現義憤。
老周點頭道:“原來如此,先生隻管放心,這一路有我與小江護送,保你平安無事,有什麼事你隻管吩咐,我們不怕。
” 小江說:“管船的師父說了,要我們一路上聽候先生的招呼,有事隻管吩咐。
” 公子錦點頭說:“好。
”随道:“回頭官人問話,隻聽我的,見機行事就是。
” 說話的當兒,座船已來到了眼前。
卻見前面江面已吃清軍水師一字攔江封死,隻留下正中一處隘口供來船于盤查後放行,道口兩側,清軍劍拔弩張,殺氣騰騰。
此時天光近曙,卻是水面上霧氣彌漫,依然看不甚清,清軍船上燈火輝煌,渲染着水面一片血紅,襯着刀劍出鞘的清軍,更增無限猙獰氣勢。
公子錦心裡暗暗盤算,萬一被對方識破,在這裡動手開打,自己三人都有武功,對付這些清軍,當然是毫無問題,自可全身而退,可是如此一來興師動衆,身份暴露,可就壞了大事,總是不好。
心裡盤算着,忙把一錠五兩銀子取在手中。
即見一名頭戴紅纓的武官,帶着兩名手持長槍的兵棄,自前船靠近,大聲吆喝着:“過來,過來。
” 老周施舵,忙把小船靠了過去。
那名武官不待來船靠近,即行躍身而過,一臉蠻橫樣子,瞪着公子錦道:“是幹什麼的?這麼早上哪裡去?” 公子錦拱身抱拳,一臉笑态道:“給總爺問好,是做小生意的,到揚州去,請行個方便。
” 小武官睜着一對紅眼,上下打量着對方說:“小生意,什麼生意?說。
” 公子錦說:“綢緞生意,小買賣。
” “貨呢?”小武官大聲叱着:“做綢緞生意用得着起這麼早?” 公子錦益發賠笑道:“這兩天不是打仗嗎?不起早,怕走不了。
” 那武官一聲喝叱道:“胡說!” 剛要轉身招呼船上兵士,公子錦已上前打躬道:“船上沒有貨,總爺你行行好,回頭船一多,可就走不了啦。
” “胡說!”小武官瞪着眼說:“走不走得了是你的事,關我屁事,你這小子——” 眼睛一轉,可就看見公子錦手裡的那錠銀子,登時神色急轉,咳了一聲:“走,帶我到裡面瞧瞧去,真是做生意的,我們也不難為你。
” 公子錦連稱是是,轉身帶着這名武官走進蓬艙。
“一點小意思,給總爺喝茶。
” 公子錦雙手把銀子奉上。
小武官拿在手裡掂了一下,說:“就這麼些?” 公子錦隻得又取出一錠,小武官一把抓過來,快速揣在懷裡,哼了一聲:“小夥子還算長眼,得,沒事啦,這兩天江上不太平,沒事少出門,這是忠告。
” 身子一轉,步出艙外,把插在腰上的一面小小紅旗拿出來,向着關隘一方大聲道: “放行。
” 前道清軍,拉起了浮栅,剛要放行,隻聽見一聲喝叱:“慢着。
” 即見隘口左側一艘極顯氣派的官船上,走出來一個身子瘦俏,長發披肩的濃眉老者。
這人身着藍色錦衣,卻把前面長襟下擺折起來遮在一根杏黃色的絲縧上,一雙褲腳緊紮着得十分精神。
卻是左邊胳膊顯得不大利落,用一條綢子兜着。
在場各人目睹着官船上濃眉老者的現身,俱顯現出恭謹神态,紛紛打躬請安,執禮甚恭。
公子錦心裡一怔,一時弄不清什麼路數,卻見自己船上先時盤查的那個小武官已向着來人老者大禮唱諾,打千請安—— “唐大人,您老親自來了。
” 濃眉老人哼了一聲,不待移船靠近,身勢輕起,呼……一片雲彩樣的輕飄,已到了對方般上。
起如飛雲落似白鶴——好俊的一身輕功。
公子錦由不住心裡一驚,那是因為老者身手堪稱驚人,初臨乍見,怎麼也沒有料想到,對方陣營裡竟然還隐藏着如此高明的人物。
思忖中,這位“唐大人”已邁着鶴步來到近前。
公子錦乃得看清了對方那一副大異常人的長相。
雙顴高聳,兩耳招風,黑如墨的一雙濃眉之下,那一雙細小的眼睛如睜似閉,襯着過大的一個獅子鼻,模樣可真有些“不俗”。
四目相對之下,公子錦頓時心裡一驚,盡管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然而眼前老者的這副尊容,他可是記憶清晰,一個念頭随地自心底升起—— “飛天鹞子”唐飛羽。
那一年在福建武夷山武林盛會,此人鋒頭甚健,由于其出身所代表的大内皇差身份,緻使與會者無不測目,敬鬼神而遠之,此人也就越發嚣張招搖,最後逼使“鐵馬神木門” 的頭子“雲飄飄”親自現身,乃得将此人擊敗,負傷而遁。
公子錦其時随師與會,目睹經過,留有深刻印象,是以一望即知,此人乃大内“十三飛鷹”之首,平素為清朝皇室效忠,專為其主子幹那鏟除異已,殺害漢人的勾當,對于一些前朝不甘臣服的孤臣遺老尤其心狠手辣,趕盡殺絕,江湖道上無論黑白兩派,隻要略存義氣,無不惡其伎倆,視為雠仇,想不到竟會在這裡見着。
因知此人日前為攻打臨江寺,親布“六六出水”陣勢,設非為杜先生等一幹高人識破,聯手對付,後果不堪設想。
猛老方丈在此役為其毒藥暗器所傷,幾至性命不保,可見其人之毒惡伎倆無所不用其極。
傳說此人在與猛、忍二位方丈大師的聯手對抗裡不慎負傷挂了彩——觀諸眼前對方這般模樣,當知傷在左臂,言之不差了。
面對着對方這個元兇大惡的忽然現身,公子錦内心大為激動,真恨不能立時動手,施展全力将之斃于船下,既知其左臂負傷,自是機會難得。
無如眼前公子錦
為了安全起見,一路舟行車馬都要十分小心,敵人的打擊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原來臨江寺為應付全寺數百僧人的龐大開銷,不能不從俗經營一些買賣,多年來與當地市商,聯營了兩處客棧和一家船号,賺些微薄利潤。
公子錦眼前所乘座舟,正是本寺所聯營“江馬驿号”所屬,由兩名方外和尚操舟,天尚未明,約摸在“寅”中時分,即便啟程上道。
葉老居士一直送他登舟看行之後,才獨自返回。
為了顧忌敵人的可能跟蹤,特别選擇在這個時候出發,即使那兩個操舟的外方和尚,也是由老居士親自指定。
天色既早,船行又暢,習習江風,尤其是夜雨之後,更似有幾分寒意。
遼闊的江面上,時有魚兒的潑刺,公子錦打量着一江秋色,心裡盤算着此行措施,倒也興起了一些豪情壯志。
由于此行計劃精密,各路英豪策應得力,敵人一面雖是大舉出動,看來也未見得便能得逞,公子錦心裡充滿了自信,大可從容應付。
舟子送上了早餐,清粥小菜,兩隻肉粽。
他随即吃喝起來,風卷殘雲,一掃而光。
那舟子随即進前道:“天有些冷,先生裡面坐吧!” 公子錦站起來笑道:“不礙事,小師父法号怎麼稱呼?” 一面向對方舟子打量,見他瘦高挺直,英姿飒爽,連同持篙操舟的另一和尚,二人俱已換了裝束,各人一頂鬥笠,外加蓑衣,十足的舟子打扮,再無出家人痕迹。
“小僧智勇。
”指了一下操舟和尚說:“他是我師兄智柔。
”一笑又說:“早時在達摩堂服侍,年前派來了外方,改在水面上工作,都改了名字,我叫小江,他叫老周,從俗家姓,先生這麼招呼就是了。
” 公子錦點頭答應。
小江說:“這一程路很遠,葉老先生已開了船錢,到哪裡停,有什麼事,先生隻管吩咐就是。
” 一面收拾着公子錦身前的碗筷。
公子錦随即明白,這兩個小僧隻是奉命載送自己而已,對于自己此行所負的重大任務,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也就不欲多說。
再想葉老居士既然特别指派他二人随行,想來是有原因的。
他于是向二人打量一下,隻見老周黑粗壯實,膀開有力,小江猿臂蜂腰,身輕體健。
二人既是臨江寺達摩院出身,忍大師授徒一向謹慎,如非武術功力達到一定境界,決計不會讓他們出來問世,可以想知當是具有一定身手。
随即站起,踱向船首。
在一片煙霧彌漫的水面上,江鷗翩跹,翠羽翻飛,襯着東方黎明前的雲氣氲氤,淡淡的魚肚白色,确實景緻如畫。
船行漸速,江水既深,老周與小江收拾了長篙,即将風帆升起。
姑在高處理帆的老周忽然“咦”了一聲,說:“前面有官人盤查——” 公子錦心裡一動,一長身,拔起八尺來高攀住了帆柱,向前方望了望——即見裡許以外,霧氣翻騰裡,排有燈火璀燦,旗幟鮮明的一列官船,将大江自中攔截為二,自是南來北往的船隻都必将停下來,在接受過官人上船檢查盤問之後,才得通過中間的狹小水道放行。
此刻天色過早,來往的船隻并不甚多,卻也因此一來,排列成行,等候檢查之後才得通行。
公子錦将此一番情況看在眼時,飄身落下,起落間翩若驚鴻,輕若飛燕,看在擅武者老周小江眼裡,一時心存敬仰,好不欽佩。
二人立時趨近,就教。
老周說:“先生好身手,前幾天寺裡來人說起先生與兩位年輕姑娘如何了得,我們還不信,今日才見識了。
” 小江亦是滿面欽慕,頻頻向着公子錦上下打量道:“這一手輕功,像是‘太極門’的,就是和方丈老師父比起來也是不差。
” 公子錦一笑說:“你二人先莫說這些,眼下官人查船,卻要好好應付,不要露了馬腳。
” 老周說:“怕什麼,我們是規規矩矩的水上買賣,又能怎樣?” 公子錦暗自一怔,問:“這幾日清軍與廟裡開火的事你們可知道?” “聽到過。
”老周說:“風聲很緊,說是死了很多人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麼大的事,他二人竟還不知道,可見清軍消息封鎖之嚴謹。
一般老百姓固然得見大軍之交戰,卻不知為何而戰,其它細節就更不用說了。
小江說:“這幾天通往廟裡的路都被封了,水路也封死了,我們這邊還看見清軍打仗,可就弄不清楚為了什麼打仗?傳說是有土匪藏在我們廟裡,有這回事沒有?” 公子錦微微一笑,這事情一半時可是說不清楚,隻冷笑道:“要是這樣,我就是土匪了。
” “啊——”二人一驚。
小江說:“先生真會說笑,我們早知道,你是天南堡的人,是反清複明的義士……” “這就對了。
”公子錦一笑說:“這就是清軍為什麼要攻打臨江寺的原因了,他們要抓的就是我這樣的人。
” 二人恍然大悟地又“哦”了一聲,一時臉現義憤。
老周點頭道:“原來如此,先生隻管放心,這一路有我與小江護送,保你平安無事,有什麼事你隻管吩咐,我們不怕。
” 小江說:“管船的師父說了,要我們一路上聽候先生的招呼,有事隻管吩咐。
” 公子錦點頭說:“好。
”随道:“回頭官人問話,隻聽我的,見機行事就是。
” 說話的當兒,座船已來到了眼前。
卻見前面江面已吃清軍水師一字攔江封死,隻留下正中一處隘口供來船于盤查後放行,道口兩側,清軍劍拔弩張,殺氣騰騰。
此時天光近曙,卻是水面上霧氣彌漫,依然看不甚清,清軍船上燈火輝煌,渲染着水面一片血紅,襯着刀劍出鞘的清軍,更增無限猙獰氣勢。
公子錦心裡暗暗盤算,萬一被對方識破,在這裡動手開打,自己三人都有武功,對付這些清軍,當然是毫無問題,自可全身而退,可是如此一來興師動衆,身份暴露,可就壞了大事,總是不好。
心裡盤算着,忙把一錠五兩銀子取在手中。
即見一名頭戴紅纓的武官,帶着兩名手持長槍的兵棄,自前船靠近,大聲吆喝着:“過來,過來。
” 老周施舵,忙把小船靠了過去。
那名武官不待來船靠近,即行躍身而過,一臉蠻橫樣子,瞪着公子錦道:“是幹什麼的?這麼早上哪裡去?” 公子錦拱身抱拳,一臉笑态道:“給總爺問好,是做小生意的,到揚州去,請行個方便。
” 小武官睜着一對紅眼,上下打量着對方說:“小生意,什麼生意?說。
” 公子錦說:“綢緞生意,小買賣。
” “貨呢?”小武官大聲叱着:“做綢緞生意用得着起這麼早?” 公子錦益發賠笑道:“這兩天不是打仗嗎?不起早,怕走不了。
” 那武官一聲喝叱道:“胡說!” 剛要轉身招呼船上兵士,公子錦已上前打躬道:“船上沒有貨,總爺你行行好,回頭船一多,可就走不了啦。
” “胡說!”小武官瞪着眼說:“走不走得了是你的事,關我屁事,你這小子——” 眼睛一轉,可就看見公子錦手裡的那錠銀子,登時神色急轉,咳了一聲:“走,帶我到裡面瞧瞧去,真是做生意的,我們也不難為你。
” 公子錦連稱是是,轉身帶着這名武官走進蓬艙。
“一點小意思,給總爺喝茶。
” 公子錦雙手把銀子奉上。
小武官拿在手裡掂了一下,說:“就這麼些?” 公子錦隻得又取出一錠,小武官一把抓過來,快速揣在懷裡,哼了一聲:“小夥子還算長眼,得,沒事啦,這兩天江上不太平,沒事少出門,這是忠告。
” 身子一轉,步出艙外,把插在腰上的一面小小紅旗拿出來,向着關隘一方大聲道: “放行。
” 前道清軍,拉起了浮栅,剛要放行,隻聽見一聲喝叱:“慢着。
” 即見隘口左側一艘極顯氣派的官船上,走出來一個身子瘦俏,長發披肩的濃眉老者。
這人身着藍色錦衣,卻把前面長襟下擺折起來遮在一根杏黃色的絲縧上,一雙褲腳緊紮着得十分精神。
卻是左邊胳膊顯得不大利落,用一條綢子兜着。
在場各人目睹着官船上濃眉老者的現身,俱顯現出恭謹神态,紛紛打躬請安,執禮甚恭。
公子錦心裡一怔,一時弄不清什麼路數,卻見自己船上先時盤查的那個小武官已向着來人老者大禮唱諾,打千請安—— “唐大人,您老親自來了。
” 濃眉老人哼了一聲,不待移船靠近,身勢輕起,呼……一片雲彩樣的輕飄,已到了對方般上。
起如飛雲落似白鶴——好俊的一身輕功。
公子錦由不住心裡一驚,那是因為老者身手堪稱驚人,初臨乍見,怎麼也沒有料想到,對方陣營裡竟然還隐藏着如此高明的人物。
思忖中,這位“唐大人”已邁着鶴步來到近前。
公子錦乃得看清了對方那一副大異常人的長相。
雙顴高聳,兩耳招風,黑如墨的一雙濃眉之下,那一雙細小的眼睛如睜似閉,襯着過大的一個獅子鼻,模樣可真有些“不俗”。
四目相對之下,公子錦頓時心裡一驚,盡管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然而眼前老者的這副尊容,他可是記憶清晰,一個念頭随地自心底升起—— “飛天鹞子”唐飛羽。
那一年在福建武夷山武林盛會,此人鋒頭甚健,由于其出身所代表的大内皇差身份,緻使與會者無不測目,敬鬼神而遠之,此人也就越發嚣張招搖,最後逼使“鐵馬神木門” 的頭子“雲飄飄”親自現身,乃得将此人擊敗,負傷而遁。
公子錦其時随師與會,目睹經過,留有深刻印象,是以一望即知,此人乃大内“十三飛鷹”之首,平素為清朝皇室效忠,專為其主子幹那鏟除異已,殺害漢人的勾當,對于一些前朝不甘臣服的孤臣遺老尤其心狠手辣,趕盡殺絕,江湖道上無論黑白兩派,隻要略存義氣,無不惡其伎倆,視為雠仇,想不到竟會在這裡見着。
因知此人日前為攻打臨江寺,親布“六六出水”陣勢,設非為杜先生等一幹高人識破,聯手對付,後果不堪設想。
猛老方丈在此役為其毒藥暗器所傷,幾至性命不保,可見其人之毒惡伎倆無所不用其極。
傳說此人在與猛、忍二位方丈大師的聯手對抗裡不慎負傷挂了彩——觀諸眼前對方這般模樣,當知傷在左臂,言之不差了。
面對着對方這個元兇大惡的忽然現身,公子錦内心大為激動,真恨不能立時動手,施展全力将之斃于船下,既知其左臂負傷,自是機會難得。
無如眼前公子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