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關燈
小
中
大
屋脊的神眼木三,目睹及此,自不會坐失良機,冷笑一聲,向着亭前的葉照抱拳道:“姓葉的,咱們後會有期,走着瞧吧。
” 話聲一落,猛殺腰,箭矢也似地已縱身而出,一躍三丈,落身于左側面偏殿飛檐,再彎身第二次縱起,野鶴穿雲樣已消逝無蹤。
一場看來極其兇猛的殺戮場面,轉眼間即為之煙消雲散,那麼盛大的場面,看起來倒像是多餘的了。
其實卻也不是,來者三人,除了神眼木三之外,其他二人俱落網被擒,眼下在臨江寺已成了階下囚。
悄悄關上了窗戶,公子錦回身向着身邊的燕子姑娘微微一笑說:“好精彩的一場打鬥,不是嗎?” 燕子姑娘也笑了。
她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說:“的确是的,這位葉老先生,我久仰他極了,今天晚上總算見到了他的廬山真面目,他的本事比我想的更大,就是與我義母比較也毫不遜色,很可能他們之間不相上下。
” “這話怎麼說?”公子錦神秘地笑着:“天下真的有不相伯仲的兩個人?我想即使武功再高,如果真的比起來,總也應該有高下之分吧。
” “你說得對極了。
” 燕子姑娘回以神秘的微笑說:“我也時常在想這個問題,可是你可曾注意到了,這些所謂的極厲害的高人,他們似乎都有一種共識,除非是深仇大怨,絕不會去拼個你死我活,也絕不會為了一時的逞強好勝,硬要分個高下,所以我想武功與智慧與道德修養誠然應是一體,那意思也就是說,在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都會有一種共識,這種共識也就是我所謂的‘不相上下’了,公大哥,你認為我說的可對?” 公子錦深深吸了口氣,用着異樣的眼神看着面前的這位姑娘,心裡由衷地充滿了欽佩。
誠然,燕子姑娘正是說出了他心裡的感覺——那就是一個真正偉大的武者,在他超人強大的武功之後,必須兼具智慧與道德的修養,特别是後一層的功力,往往較前一層更為重要,認真探讨起來,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俠”與“魔頭”的分野與不同之處了。
燕子姑娘說:“你在想什麼?你認為我說的可對?” “你說的對極了,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剛才葉老居士才會留下木三的一條活命。
” 公子錦說:“可是木三豈能真的因此就會有所改變?或是更變本加厲地繼續為惡呢?要是這樣,葉老居士的一片仁心莫非是白用了?卻又為了什麼?” 燕子姑娘說:“我并不認為如此,人的生死禍福,其實并不由人來決定,不要忘了,冥冥中還有氣數二字。
” 公子錦一笑說:“原來姑娘如今功力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可喜可賀。
” “謝謝你吧。
”燕子姑娘眨了一下眼睛道:“何必說我,你将來的造詣,不知要高出我多少,到時候可别忘了此時此刻,有我這個人,我這裡先施個善緣,就叫你一聲公師兄吧。
” 一面說笑嘻嘻地站起來,向着公子錦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公子錦驚笑說:“哎呀——這可是不敢。
” 剛要起身移動,奇怪的一雙腿腳,偏偏站立不起,肩上也像是有什麼力量壓着一樣,便這樣莫名其妙的受了對方一拜。
之後,公子錦再一站立,卻又輕輕松松的站了起來。
燕子姑娘像發現了什麼,奇怪地打量着他:“你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公子錦把剛才奇怪的感覺告訴了他。
“呀!”燕子姑娘臉色極是驚喜地看着他道:“你可真是一個福氣人,怪不得我義母說你将來有極大的成就,你知道為什麼你站不起來吧?” “為……什麼?” “那是因為在你背後的神靈要你那樣的。
” “那又………為什麼?” “人是不平白無故地受人大禮參拜的。
”燕子姑娘說:“除非你真的有這個福份— —啊,我明白了,這意思就是說,你終必将會有大成就,而剛才我的那一聲師兄,看來還是高攀了,哈哈……,其實應該叫你一聲師父才對——可你實在又太年輕了一點兒。
” “不要胡說。
”公子錦笑嗔道:“你可真會開玩笑。
” “不是開玩笑,是說真的,你知道吧。
”燕子姑娘說:“連我義母都說,将來還要沾你的光呢!” 公子錦搖頭一笑:“說什麼沾我的光,要不是她老人家,我已經兩次遭了大難,請轉告她老人家,若是日後真能為她老人家效勞,萬死不辭。
” “好——這可是你說的。
”燕子姑娘伸出了一隻手:“咱們擊掌為誓。
” 兩隻手“啪”地迎在了一塊。
燕子姑娘随即站起道:“我該回去了,明天見。
” 開門步出,晃了晃身,随即不見。
天色微明。
公子錦居高臨下,對着一片深淵、雲藹,方自行了一套吐納功夫,身後己有人來。
是那個法号“至愚”的矮小和尚。
見面行禮之後,和尚說:“請随我來。
” 公子錦便随他離開,走了一程,和尚笑說:“昨晚上的事,公施主受累了。
” “哪兒話。
”公子錦站住問道:“那兩個人還在廟裡?怎麼發落了?” 和尚說:“方丈師父把他們囚在湖心,随後再發落。
” “湖心?” “喏——那邊就是——” 和尚向着山下湖水指了一指:“那裡有本寺的另一個偏殿,達摩堂就在那裡。
” 果然,在緊傍着山邊的湖岸,聳立有另一座看來建築巍峨的寺廟,早先來時公子錦便發現了,隻以為是另一座寺廟,卻沒有想到是屬于臨江寺的一座分殿,且是本寺“達摩院”之所在。
二人繼續前行。
想是廟裡陣勢已然發動,為恐公子錦上來不熟悉,至愚和尚特來指引帶路。
其實公子錦胸中了然,和尚這邊稍有暗示他便全然領會。
前行來到了一片松林。
和尚忽然止步,公子錦也停下來,直覺顯示,眼前已到了緊要所在。
隻見一行通道修築得異常潔淨,兩列松柏夾道,襯托出綠蒙蒙的一片青幽,道上鋪着花紋美麗的黛綠色花崗石闆,兩相映襯,越覺得綠意盎然,撲入眉睫。
便在此一片翠綠中,聳峙着一幢建築古樸的淡黃色石樓。
樓的格式極不同于一般,看來略呈六角,卻建有三面門扉,各自通向一條通道,遠遠看去,沿着樓檐閣邊,金光閃閃地懸挂着串串金錢——這樣的設置,可就透着有些玄了。
再看那三條通道,道邊的樹,甚而樹的排列,其間的一些石獸,諸如石馬、石鹿等,無不陳列有序,不像是胡亂擺放,這其間當然大有學問。
公子錦透過敏銳的觀察,甚至于立刻就判斷出這房子大有學問——多半是設置有極厲害的五行陣勢埋伏——這陣勢豈止是微妙而已?“微妙”得連專司領路的“至愚”大師也不能草率進入。
“且慢。
”老和尚站住腳步,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公施主稍待,這‘普提大九乘’陣腳太也複雜,卻要仔細尋思盤算之後才可進入。
” 一邊說即由懷内取出一個八卦形的銅牌,上有度刻經緯,老和尚面陽而立,撥弄了片刻,才點頭道:“這就是了。
”随即點足縱身,向通道進入。
公子錦亦步亦趨,急跟而上。
老和尚不過前進數丈,又自站定,重新由懷内取出八卦銅牌度刻,撥弄一陣之後,再次前進。
如此走走停停,三度之後,才抵向樓前八角洞門,站定後,向裡一望,才發覺到裡面庭院深深,好大的氣勢。
老和尚卻已是額角見汗,向着公子錦苦笑道:“裡面這一程比外面更難走了,且容老衲再慢慢尋思……” 話聲才住,卻由裡面傳過來一聲嘻笑道:“至愚、至愚,何其愚也,昨天向你解說了半日,你怎地全都忘了?” 聲音透着耳熟,正是昨夜與神眼木三對壘,大顯身手的沙門居上葉照,葉老居士。
想不到二人來此舉動,對方樓内看得一清二楚,隔樓傳話,聲音清楚之極。
至愚和尚聆聽之下,赫赫笑着,臉上神色甚是尴尬。
葉居士笑道:“這裡沒有和尚你的事了,忍大師那邊還有事與你商量,請速去達摩院一晤,這就快去吧。
” 至愚和尚合十道:“貧僧遵命——卻是……公施主……又将如何入内?” “這個,和尚你就不用費心,我自會引他進來就是。
” 至愚和尚應了一聲,想到方丈既有事相召,哪裡敢怠慢,向着公子錦合十為禮,随即轉身自去。
公子錦這才向石樓深深一揖道:“弟子不明陣法奧妙,請老前輩指引一二才可入内。
” 樓内葉老居士冷笑一聲,讷讷道:“紫薇先生對你期許至高,更說你曾習過冷琴閣的春秋正氣功法,這陣勢雖加了些禅門奧妙,集懦釋道一體,你再細心看看,是否有蹤迹可循?” 公子錦抱拳道:“謝謝前輩指點,且容弟子看來——”言罷,随即按冷琴閣春秋正氣功法,向陣内仔細觀望。
樓内傳聲道:“一株一兔,一暗一明,伏弓抽箭,三步一仰,癡兒、癡兒,還不明白麼?” 這麼一說,頓如醒醐灌頂,公子錦“啊!”了一聲,再向陣内看時,便又是一番境界。
“弟子明白了。
” 話出人起,縱身一躍,即行向園中進入。
在園裡他一連轉了幾個圈子再行站定,四下打量一眼,此刻所見石樓遠近,以及園内之部署較之先前又不盡相同,可是,慧心一起,眼前條理益發清晰,也就不難一一識破。
一腳踏上了“生”門。
“生”者“盈”也;“盈”者“屯”也。
卦經有謂,“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甯。
” 暗示有預兆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之險,卻是一切生機的開始,大吉大利。
無如,若是一腳誤踏,前面所謂的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便會接踵而來,卻又是大兇大惡了。
好奧妙的“普提大九乘”陣法,此陣料必是忍大師與葉老居士聯合部署,二人協力,極盡靈思妙想之能事,複有參合釋道兩家之長。
公子錦設非精通八卦易理,又習春秋正氣之功,更為老居士出言點醒,簡直不着邊際,眼下便自不同。
樓内高人似乎有意以此試探公子錦智理功法,靜靜觀看,并不出言幹擾。
公子錦擡頭觀看,隐見彤雲四合,電光閃爍,分明兇像暗伏,隻一失狀,必然亂了步法,雖然有葉居士在側指引,終将平安出陣,卻是丢人現眼,極非所願。
暗暗警惕自己,卻聞得一陣風起,風聲吹動着樓檐邊上的串串金錢,發出了極其清悠悅耳的叮叮聲音。
這聲音一經響起,上穿天際,立時引動了天上雲雷,明明是晴空萬裡,霎時間已是天昏地暗。
公子錦明白這個道理,安步不移——一面發動元陽,徐徐向外散出真氣——即所稱“布氣”。
這種以本身真氣外放,以探測陣法虛實,極是高明,也正是“冷琴閣”春秋正氣有别于其他門派高明之處,極是難能。
如此便又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上面起步是“屯”,透過他布氣的感受,連帶對“坎”“震”卦也有了預知。
“坎”為上,代表“水”,水者雲也,“雲”者“雨”也,雲雨不定,“險”也! “震”為下,代表“雷”,象征者“動”,動者吉,險中有吉。
于是,在他外氣部署刺探之下,所得結果是:上面是雲雨密布蘊含有極多的水,下面是雷,雷電交加,如此一來,便為大雨将臨的前兆。
雨如果真的下來了,他便走不脫了,卻是換一步再想,雨水滋潤萬物,雷電劈開天地,又為一切新生之始,亦是吉象…… 這許多錯綜複雜的念頭,一一呈現于公子錦腦海之内。
卻不允許一念之混淆,更要“當機明斷”,即所謂“動乎險中,大亨貞。
” 他于是不再猶豫,腳下移動,無視于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即行前往。
自然,這番行走,也是大有名堂,左舞右閃,前頓後進,一進再進,終至化險為夷,猛可裡天地複明,已登彼岸。
眼前一人,呵呵大笑道:“冷琴閣高道,畢竟不同一般,紫微先生也無愧于有知人之明,子錦,你辛苦了,快請進樓來吧,有人已先你而到,在等着你呢。
” 說話的正是葉老居士——這位前朝勇士,隐居山林,數十年不複出現,此番保護太子,為圖大舉,竟然破格重出江湖,實在義勇可嘉。
公子錦向他施以弟子之禮,此番幸而不曾出醜,辱及師門,心中甚是高興,卻又餘悸猶存。
“好厲害的陣勢,想來必是前輩與忍大師能力合作的結果吧,佩服之至。
” 葉居士呵呵笑道:“你小子得了竅門就别賣乖了,看看誰在等你?進來吧。
” 兩個小沙彌打起了湘簾,大廳裡原來已有許多人,卻又安靜無聲。
一個長身妙齡少女,正由廳内步出,見面笑盈盈地喊了聲:“公兄,久違了,想不到吧,我們竟會在這裡見面。
” 公子錦為之一愣,定眼再看,大為欣喜—— “小鶴姑娘,是你啊……” 來人竟是徐小鶴。
那日客棧相會,徐小鶴氣得不輕,還哭了一鼻子,由于事涉機密,公子錦不敢吐露隻字,眼睜睜地看着她走了,
” 話聲一落,猛殺腰,箭矢也似地已縱身而出,一躍三丈,落身于左側面偏殿飛檐,再彎身第二次縱起,野鶴穿雲樣已消逝無蹤。
一場看來極其兇猛的殺戮場面,轉眼間即為之煙消雲散,那麼盛大的場面,看起來倒像是多餘的了。
其實卻也不是,來者三人,除了神眼木三之外,其他二人俱落網被擒,眼下在臨江寺已成了階下囚。
悄悄關上了窗戶,公子錦回身向着身邊的燕子姑娘微微一笑說:“好精彩的一場打鬥,不是嗎?” 燕子姑娘也笑了。
她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說:“的确是的,這位葉老先生,我久仰他極了,今天晚上總算見到了他的廬山真面目,他的本事比我想的更大,就是與我義母比較也毫不遜色,很可能他們之間不相上下。
” “這話怎麼說?”公子錦神秘地笑着:“天下真的有不相伯仲的兩個人?我想即使武功再高,如果真的比起來,總也應該有高下之分吧。
” “你說得對極了。
” 燕子姑娘回以神秘的微笑說:“我也時常在想這個問題,可是你可曾注意到了,這些所謂的極厲害的高人,他們似乎都有一種共識,除非是深仇大怨,絕不會去拼個你死我活,也絕不會為了一時的逞強好勝,硬要分個高下,所以我想武功與智慧與道德修養誠然應是一體,那意思也就是說,在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都會有一種共識,這種共識也就是我所謂的‘不相上下’了,公大哥,你認為我說的可對?” 公子錦深深吸了口氣,用着異樣的眼神看着面前的這位姑娘,心裡由衷地充滿了欽佩。
誠然,燕子姑娘正是說出了他心裡的感覺——那就是一個真正偉大的武者,在他超人強大的武功之後,必須兼具智慧與道德的修養,特别是後一層的功力,往往較前一層更為重要,認真探讨起來,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俠”與“魔頭”的分野與不同之處了。
燕子姑娘說:“你在想什麼?你認為我說的可對?” “你說的對極了,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剛才葉老居士才會留下木三的一條活命。
” 公子錦說:“可是木三豈能真的因此就會有所改變?或是更變本加厲地繼續為惡呢?要是這樣,葉老居士的一片仁心莫非是白用了?卻又為了什麼?” 燕子姑娘說:“我并不認為如此,人的生死禍福,其實并不由人來決定,不要忘了,冥冥中還有氣數二字。
” 公子錦一笑說:“原來姑娘如今功力已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可喜可賀。
” “謝謝你吧。
”燕子姑娘眨了一下眼睛道:“何必說我,你将來的造詣,不知要高出我多少,到時候可别忘了此時此刻,有我這個人,我這裡先施個善緣,就叫你一聲公師兄吧。
” 一面說笑嘻嘻地站起來,向着公子錦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公子錦驚笑說:“哎呀——這可是不敢。
” 剛要起身移動,奇怪的一雙腿腳,偏偏站立不起,肩上也像是有什麼力量壓着一樣,便這樣莫名其妙的受了對方一拜。
之後,公子錦再一站立,卻又輕輕松松的站了起來。
燕子姑娘像發現了什麼,奇怪地打量着他:“你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公子錦把剛才奇怪的感覺告訴了他。
“呀!”燕子姑娘臉色極是驚喜地看着他道:“你可真是一個福氣人,怪不得我義母說你将來有極大的成就,你知道為什麼你站不起來吧?” “為……什麼?” “那是因為在你背後的神靈要你那樣的。
” “那又………為什麼?” “人是不平白無故地受人大禮參拜的。
”燕子姑娘說:“除非你真的有這個福份— —啊,我明白了,這意思就是說,你終必将會有大成就,而剛才我的那一聲師兄,看來還是高攀了,哈哈……,其實應該叫你一聲師父才對——可你實在又太年輕了一點兒。
” “不要胡說。
”公子錦笑嗔道:“你可真會開玩笑。
” “不是開玩笑,是說真的,你知道吧。
”燕子姑娘說:“連我義母都說,将來還要沾你的光呢!” 公子錦搖頭一笑:“說什麼沾我的光,要不是她老人家,我已經兩次遭了大難,請轉告她老人家,若是日後真能為她老人家效勞,萬死不辭。
” “好——這可是你說的。
”燕子姑娘伸出了一隻手:“咱們擊掌為誓。
” 兩隻手“啪”地迎在了一塊。
燕子姑娘随即站起道:“我該回去了,明天見。
” 開門步出,晃了晃身,随即不見。
天色微明。
公子錦居高臨下,對着一片深淵、雲藹,方自行了一套吐納功夫,身後己有人來。
是那個法号“至愚”的矮小和尚。
見面行禮之後,和尚說:“請随我來。
” 公子錦便随他離開,走了一程,和尚笑說:“昨晚上的事,公施主受累了。
” “哪兒話。
”公子錦站住問道:“那兩個人還在廟裡?怎麼發落了?” 和尚說:“方丈師父把他們囚在湖心,随後再發落。
” “湖心?” “喏——那邊就是——” 和尚向着山下湖水指了一指:“那裡有本寺的另一個偏殿,達摩堂就在那裡。
” 果然,在緊傍着山邊的湖岸,聳立有另一座看來建築巍峨的寺廟,早先來時公子錦便發現了,隻以為是另一座寺廟,卻沒有想到是屬于臨江寺的一座分殿,且是本寺“達摩院”之所在。
二人繼續前行。
想是廟裡陣勢已然發動,為恐公子錦上來不熟悉,至愚和尚特來指引帶路。
其實公子錦胸中了然,和尚這邊稍有暗示他便全然領會。
前行來到了一片松林。
和尚忽然止步,公子錦也停下來,直覺顯示,眼前已到了緊要所在。
隻見一行通道修築得異常潔淨,兩列松柏夾道,襯托出綠蒙蒙的一片青幽,道上鋪着花紋美麗的黛綠色花崗石闆,兩相映襯,越覺得綠意盎然,撲入眉睫。
便在此一片翠綠中,聳峙着一幢建築古樸的淡黃色石樓。
樓的格式極不同于一般,看來略呈六角,卻建有三面門扉,各自通向一條通道,遠遠看去,沿着樓檐閣邊,金光閃閃地懸挂着串串金錢——這樣的設置,可就透着有些玄了。
再看那三條通道,道邊的樹,甚而樹的排列,其間的一些石獸,諸如石馬、石鹿等,無不陳列有序,不像是胡亂擺放,這其間當然大有學問。
公子錦透過敏銳的觀察,甚至于立刻就判斷出這房子大有學問——多半是設置有極厲害的五行陣勢埋伏——這陣勢豈止是微妙而已?“微妙”得連專司領路的“至愚”大師也不能草率進入。
“且慢。
”老和尚站住腳步,合十說道:“阿彌陀佛,公施主稍待,這‘普提大九乘’陣腳太也複雜,卻要仔細尋思盤算之後才可進入。
” 一邊說即由懷内取出一個八卦形的銅牌,上有度刻經緯,老和尚面陽而立,撥弄了片刻,才點頭道:“這就是了。
”随即點足縱身,向通道進入。
公子錦亦步亦趨,急跟而上。
老和尚不過前進數丈,又自站定,重新由懷内取出八卦銅牌度刻,撥弄一陣之後,再次前進。
如此走走停停,三度之後,才抵向樓前八角洞門,站定後,向裡一望,才發覺到裡面庭院深深,好大的氣勢。
老和尚卻已是額角見汗,向着公子錦苦笑道:“裡面這一程比外面更難走了,且容老衲再慢慢尋思……” 話聲才住,卻由裡面傳過來一聲嘻笑道:“至愚、至愚,何其愚也,昨天向你解說了半日,你怎地全都忘了?” 聲音透着耳熟,正是昨夜與神眼木三對壘,大顯身手的沙門居上葉照,葉老居士。
想不到二人來此舉動,對方樓内看得一清二楚,隔樓傳話,聲音清楚之極。
至愚和尚聆聽之下,赫赫笑着,臉上神色甚是尴尬。
葉居士笑道:“這裡沒有和尚你的事了,忍大師那邊還有事與你商量,請速去達摩院一晤,這就快去吧。
” 至愚和尚合十道:“貧僧遵命——卻是……公施主……又将如何入内?” “這個,和尚你就不用費心,我自會引他進來就是。
” 至愚和尚應了一聲,想到方丈既有事相召,哪裡敢怠慢,向着公子錦合十為禮,随即轉身自去。
公子錦這才向石樓深深一揖道:“弟子不明陣法奧妙,請老前輩指引一二才可入内。
” 樓内葉老居士冷笑一聲,讷讷道:“紫薇先生對你期許至高,更說你曾習過冷琴閣的春秋正氣功法,這陣勢雖加了些禅門奧妙,集懦釋道一體,你再細心看看,是否有蹤迹可循?” 公子錦抱拳道:“謝謝前輩指點,且容弟子看來——”言罷,随即按冷琴閣春秋正氣功法,向陣内仔細觀望。
樓内傳聲道:“一株一兔,一暗一明,伏弓抽箭,三步一仰,癡兒、癡兒,還不明白麼?” 這麼一說,頓如醒醐灌頂,公子錦“啊!”了一聲,再向陣内看時,便又是一番境界。
“弟子明白了。
” 話出人起,縱身一躍,即行向園中進入。
在園裡他一連轉了幾個圈子再行站定,四下打量一眼,此刻所見石樓遠近,以及園内之部署較之先前又不盡相同,可是,慧心一起,眼前條理益發清晰,也就不難一一識破。
一腳踏上了“生”門。
“生”者“盈”也;“盈”者“屯”也。
卦經有謂,“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甯。
” 暗示有預兆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之險,卻是一切生機的開始,大吉大利。
無如,若是一腳誤踏,前面所謂的天開地裂,烏雲雷雨便會接踵而來,卻又是大兇大惡了。
好奧妙的“普提大九乘”陣法,此陣料必是忍大師與葉老居士聯合部署,二人協力,極盡靈思妙想之能事,複有參合釋道兩家之長。
公子錦設非精通八卦易理,又習春秋正氣之功,更為老居士出言點醒,簡直不着邊際,眼下便自不同。
樓内高人似乎有意以此試探公子錦智理功法,靜靜觀看,并不出言幹擾。
公子錦擡頭觀看,隐見彤雲四合,電光閃爍,分明兇像暗伏,隻一失狀,必然亂了步法,雖然有葉居士在側指引,終将平安出陣,卻是丢人現眼,極非所願。
暗暗警惕自己,卻聞得一陣風起,風聲吹動着樓檐邊上的串串金錢,發出了極其清悠悅耳的叮叮聲音。
這聲音一經響起,上穿天際,立時引動了天上雲雷,明明是晴空萬裡,霎時間已是天昏地暗。
公子錦明白這個道理,安步不移——一面發動元陽,徐徐向外散出真氣——即所稱“布氣”。
這種以本身真氣外放,以探測陣法虛實,極是高明,也正是“冷琴閣”春秋正氣有别于其他門派高明之處,極是難能。
如此便又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上面起步是“屯”,透過他布氣的感受,連帶對“坎”“震”卦也有了預知。
“坎”為上,代表“水”,水者雲也,“雲”者“雨”也,雲雨不定,“險”也! “震”為下,代表“雷”,象征者“動”,動者吉,險中有吉。
于是,在他外氣部署刺探之下,所得結果是:上面是雲雨密布蘊含有極多的水,下面是雷,雷電交加,如此一來,便為大雨将臨的前兆。
雨如果真的下來了,他便走不脫了,卻是換一步再想,雨水滋潤萬物,雷電劈開天地,又為一切新生之始,亦是吉象…… 這許多錯綜複雜的念頭,一一呈現于公子錦腦海之内。
卻不允許一念之混淆,更要“當機明斷”,即所謂“動乎險中,大亨貞。
” 他于是不再猶豫,腳下移動,無視于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即行前往。
自然,這番行走,也是大有名堂,左舞右閃,前頓後進,一進再進,終至化險為夷,猛可裡天地複明,已登彼岸。
眼前一人,呵呵大笑道:“冷琴閣高道,畢竟不同一般,紫微先生也無愧于有知人之明,子錦,你辛苦了,快請進樓來吧,有人已先你而到,在等着你呢。
” 說話的正是葉老居士——這位前朝勇士,隐居山林,數十年不複出現,此番保護太子,為圖大舉,竟然破格重出江湖,實在義勇可嘉。
公子錦向他施以弟子之禮,此番幸而不曾出醜,辱及師門,心中甚是高興,卻又餘悸猶存。
“好厲害的陣勢,想來必是前輩與忍大師能力合作的結果吧,佩服之至。
” 葉居士呵呵笑道:“你小子得了竅門就别賣乖了,看看誰在等你?進來吧。
” 兩個小沙彌打起了湘簾,大廳裡原來已有許多人,卻又安靜無聲。
一個長身妙齡少女,正由廳内步出,見面笑盈盈地喊了聲:“公兄,久違了,想不到吧,我們竟會在這裡見面。
” 公子錦為之一愣,定眼再看,大為欣喜—— “小鶴姑娘,是你啊……” 來人竟是徐小鶴。
那日客棧相會,徐小鶴氣得不輕,還哭了一鼻子,由于事涉機密,公子錦不敢吐露隻字,眼睜睜地看着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