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福郡王的慘死,像是一聲迅雷,整個南京城都為之震驚,甚至有關那位大内一品侍衛鷹老太爺的負傷,這裡茶樓酒肆也頗多傳說。
傳說雖不盡是真,每多訛傳,有時候碰巧了,卻也是八九不離十。
傳說的情況是福郡王前為刺客所傷,傷勢已經痊愈,一家老小,連同那位大内一品侍衛蔔鷹,暫移到城效栖霞古寺去避暑,卻是在廟裡遇見了“鬼”了,這個鬼不但吓死了福郡王,還與鷹老太爺動了手,兩個人打了一架,結果是人不敵鬼,鷹老太爺被鬼抓傷了,落荒而逃。
又有人傳說,是廟朝的菩薩顯靈,吓死了王爺,更有人引據可靠的消息來源,說是那個菩薩是專門抓鬼的“鐘馗”,說得繪影繪形,不容你不相信,惹得官府不得不出面澄,街頭巷尾,張貼有辟謠的告示,警告百姓不得妄論,否則一經查獲,從嚴治罪。
這麼一來,表面上果然收到了相當效果,至于私底下的流傳,可就管不了啦,所謂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想封住每一個人的嘴,事實上根本是辦不到的。
公子錦一手拄杖,踽踽由東頭的騾馬市大街拐出來,不過是幾天的時間,看上去他确似憔悴多了,除了那一雙被喻為“靈魂之窗”的眼睛依然清澈明亮之外,整個人都不再精神活現,似乎是病情愈來愈重了。
自從那晚向徐小鶴索回書信,并承小鶴施以醫治之後,他不曾再去過鶴年堂,當然與小鶴也就更不曾再見過面,傷勢既未痊愈,反倒越來越嚴重。
不止一次地,他想到鶴年堂去打聽一下,那位被喻為神醫的陸安先生可曾回來了,卻是遠遠看見那裡清兵的嚴謹防範,甚而入夜之後,依然有人在四周監視,這就使他不敢造次,傷勢一天加重一天,幾至舉步難行。
他是個深精武功的人,自付着此翻傷勢的非比尋常,一個練武的人,是不能躺下來的,由于他所居住地方遠離市街,與人無武的涉,一旦倒下來,那便與死了相差不遠,所以,即使傷勢再重,他依然用堅強的毅力支持着自己,每日晨昏兩次到外面走動,一來活動身子,二來也有所見聞。
在騾馬市大街的道邊小攤上,他買了些能夠驅毒的草藥,打成了草紙包兒,外面用紅麻繩系着,手裡拄着根竹杖,就這樣步履支離地來到了眼前。
十字街口,商旅雲集,官人正在鳴鑼聚衆。
一個頭戴紅纓草帽的官差,站在闆凳上,手拿公文高聲宣讀着什麼,神情甚是激昂,一連聽他嘴裡報了六七個“斬”字,自是非同小可。
公子錦遠遠仁立着,自不願過去湊數兒,萬一要是被人看着起疑,一經察問可就麻煩。
他特意繞了個彎兒,轉到了一家兼賣面食的茶館。
“劉麻子”茶館。
點了一客紅茶,在對面犄角找了個座位坐下,隻覺着一顆心虛慌得很。
——他知道,身上殘留的毒氣又在攻心了,不得不趕緊鎮定下來,一面運功調息,俟到小腹丹田穴中,有了溫暖的感覺,才自睜開眼睛。
同桌的一個老者,敞着小卦,露出兩排雞肋,正自笑眯眯地向他瞧着。
“小夥子準不學好,”老頭子用手裡的旱煙袋杆子指點着他:“剛才在李瘤子藥攤上我就瞧見你了,什麼藥你不好買,單買那兩種藥,嘿嘿,那石富蒲、忍冬藤,這都是化毒的藥,後來我跟着你,再看你那兩步走,年紀輕輕的就拄着根棍,不用說這是往花街柳巷跑多了,染了一身的毒病,真是……我要是你爹,不用這煙袋鍋子狠狠敲你幾下才怪。
” 平白地惹來這一頓罵,公子錦不好解說,也隻是苦笑而已。
老頭兒更形得意地說:“怎麼着,我可說屈了你?聽我說——這種病拖不得,得趕快治,路口頭上的爛眼張就能治,他還是專治這種病,光吃藥有啥用?得把毒包挑開了,上上藥,内外兼治才行。
” 公子錦被他說得怪不得勁兒,附近幾個人聽老頭這麼一說,都不禁向他打量不已,真叫他哭笑兩難,幹脆把臉一偏,不再向對方多看一眼。
卻是又過來一位先生。
一個白胡子、白綢子大褂的老頭兒。
嘴裡打着南方口音,說了聲:“叨光——”便自不客氣地在八仙桌側面打橫坐下。
手裡的畫眉鳥籠子,揚起來挂在前面吊鈎上。
天氣悶熱,茶館裡特别備有懸挂在空中的大橫招扇,由一個小夥計來回不停地用繩子拉動,一來一回,倒也呼呼生風。
黑瘦老頭見公子錦并不買他的賬,心裡大為不樂,嘴裡猶自叨叨不停。
“這年頭兒,人心都讓狗給吃了,年輕人不學好,放着正經差事不幹,整天遊手好閑,弄兩個錢不容易呀,好好存起來,幹點買賣生意不好嗎?哪裡花不了,要往窯子裡送?嘿嘿!看看,不能了吧?現在弄了一身病,你說冤不冤呀!” 越說越不像話了。
公子錦被他說得不禁火起,由不住把眼睛一瞪,剛想發作,無意間卻發現身邊那個體面的老頭兒正自笑眯眯地向自己望着,像是存心看笑話似的,不由把一口氣忍住,隻是狠狠地瞪了那瘦老頭一眼,繼續低頭喝茶,打算把這碗茶喝完了就走。
偏偏那黑老頭兒,并不理會對方心裡感受,仗着一把子年歲,在此新校場口,開有一家闆車店面,人稱“闆車老趙”,生平最愛管些閑事,為人四海,倒也小有義氣,如此一來,無形中竟成了這地方的地頭之蛇。
眼前舉動,一來是瞧着公子錦這個陌生人行蹤可疑,再者當他不學好染了風流惡病,一時激了義憤,倚老賣老地,盡自說個不休。
公子錦才不過喝了口茶,闆車老趙的旱煙袋兒已經伸了過來—— “我說小子,你還别不服氣,給我說說,你是從哪來的?這兩天地方上不平靜,你住在哪家客棧?嗯?” 旱煙袋往前一伸,幾乎戳到了公子錦臉上。
這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白銅的煙袋鍋子火落落的眼看着已挨着了公子錦鼻尖,妙在後者的手勢一翻,極是輕松自然地已拿住了他的煙袋杆兒,兩根手指,不偏不倚,适當其所地正好拿住了煙袋前端,闆車老趙神色一變,嗯了一聲。
“你小子這是……” 嘴裡說着,手下用力向後一拉,想把煙袋奪過來,卻不知對方年輕人盡管病體支離,手勁兒卻是大有可觀,老頭兒一拉之下,非但沒有把煙袋奪過來,反在對方青年一雙手指力捏之下,“咔喳”一聲,旱煙袋杆兒前面連同煙鍋的一小半,競為之中分為二,到了對方手裡。
這一手看似平常,其實極非尋常,試想那煙袋兒,雖非精鋼鐵石,乃為太湖斑竹,在老頭兒手裡,少說也摩弄了四五十來年,其堅韌較之一般金石更有過之,卻是對方青年不過輕輕以二指着力一捏,竟然形同朽木腐竹般斷為兩截。
闆車老趙嘴裡“啊”了一聲,當場就傻了眼。
“你……你……小子,好大的膽——” 心裡一急,再加上氣,隻把手裡剩下的半截煙袋杆兒,當成短刀,直向着對方喉嚨上猛力紮過去——卻是不知怎麼一來,又為對方青年兩根手指拿住了杆兒,像是剛才一樣,“咔”地又斷了一截。
耳聽着“咔喳”連聲,老趙手裡的煙袋杆子一路往前,斷若飛絮,紛紛下墜,不旋踵間,已全數報銷殆盡,桌面上滿是寸寸斷竹,狼藉十分。
闆車老趙便是食古不化,看到這裡也明白了,一時隻吓得臉色焦黃,張着大嘴,喉嚨裡“呼噜噜”直似被痰給嗆住了,老半天才算轉過念來。
“你……我……”老趙抖顫着站了起來,“我知道啦……你小子八成兒就是外頭告示上捉拿的那個刺客飛賊,你好……你小子别神氣,你給我等着……” 這麼一說,左右座上的人亦都為之一驚,大家夥的眼睛俱都向公子錦集中過來。
對于公子錦來說,當然不是好兆頭,這幾天市面上早已風聲鶴唳,對于那個隻聽傳說,事實上卻無從揣測的飛賊刺客,衆人心裡充滿了離奇幻想與恐懼,乍然聽見這個消息,焉能不為之驚吓莫名? 公子錦萬萬料想不到對方老頭兒會有此一詐,以他眼前病弱之身,對付面前老趙這般角色,自是綽綽有餘,若是用以對付官軍的圍剿,特别是對方若是精于武功之人,那可就相形見拙,必是不敵,一經為官軍所捉,後果将不堪設想。
闆車老趙氣極的一詐,正好擊中了他的軟處,一時間大為心虛,簡直不知何以自處。
老頭兒見狀更似得着了理,頓時膽力大壯,嘿嘿冷笑着,手指向公子錦道:“你怎麼不說話?不用說——這是真的了,好好……這可是我老趙發财的日子到了,你小子别走,給我等着吧——” 一面說,作勢就要向外走,去報信兒。
“慢着!” 說話的竟是那個剛來不久,穿着體面的白衣老人,隻見他一隻手輕輕持着胸前白須,冷冷發話道:“你可不能随便拉扯好人,這個人我認識,他哪裡是飛賊?真正是笑話了!” 随即轉向公子錦略略抱拳道:“這不是劉世兄嗎……我可是眼拙了!” 公子錦心裡一愣,值此要命關頭,也隻得僞作相識,慌不疊抱拳:“你老人家……” 白衣老人“赫赫”笑說:“這就不錯了——”一面轉向滿心狐疑的老趙,冷冷說道: “足下差一點冤枉了好人,這位是南城劉少東家,去年才中的舉人,是位新科貴人,你卻把他當成了賊,差一點鬧了大笑話,真是糊塗透頂!” 四下各人聽到這裡,一時都笑了起來,再看公子錦其人,原就生得斯文,白衣人口稱他是位新科貴人,多半是真的,一時疑念俱釋。
茶館的老闆劉麻子,原在櫃上收賬,過來察看,一眼看見了座上白衣老人,嘴裡“咦——”了一聲,大聲道:“這不是鶴年堂的陸……先生……嗎?你老人家怎麼會想到這裡了?唉呀呀,失禮,失禮……” 一面說,劉麻子沖着座上的白衣老人躬身打輯不已。
這麼一說,大家頓時明白過來,敢情眼前這個白衣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神醫” 陸安陸老先生,他在
傳說雖不盡是真,每多訛傳,有時候碰巧了,卻也是八九不離十。
傳說的情況是福郡王前為刺客所傷,傷勢已經痊愈,一家老小,連同那位大内一品侍衛蔔鷹,暫移到城效栖霞古寺去避暑,卻是在廟裡遇見了“鬼”了,這個鬼不但吓死了福郡王,還與鷹老太爺動了手,兩個人打了一架,結果是人不敵鬼,鷹老太爺被鬼抓傷了,落荒而逃。
又有人傳說,是廟朝的菩薩顯靈,吓死了王爺,更有人引據可靠的消息來源,說是那個菩薩是專門抓鬼的“鐘馗”,說得繪影繪形,不容你不相信,惹得官府不得不出面澄,街頭巷尾,張貼有辟謠的告示,警告百姓不得妄論,否則一經查獲,從嚴治罪。
這麼一來,表面上果然收到了相當效果,至于私底下的流傳,可就管不了啦,所謂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想封住每一個人的嘴,事實上根本是辦不到的。
公子錦一手拄杖,踽踽由東頭的騾馬市大街拐出來,不過是幾天的時間,看上去他确似憔悴多了,除了那一雙被喻為“靈魂之窗”的眼睛依然清澈明亮之外,整個人都不再精神活現,似乎是病情愈來愈重了。
自從那晚向徐小鶴索回書信,并承小鶴施以醫治之後,他不曾再去過鶴年堂,當然與小鶴也就更不曾再見過面,傷勢既未痊愈,反倒越來越嚴重。
不止一次地,他想到鶴年堂去打聽一下,那位被喻為神醫的陸安先生可曾回來了,卻是遠遠看見那裡清兵的嚴謹防範,甚而入夜之後,依然有人在四周監視,這就使他不敢造次,傷勢一天加重一天,幾至舉步難行。
他是個深精武功的人,自付着此翻傷勢的非比尋常,一個練武的人,是不能躺下來的,由于他所居住地方遠離市街,與人無武的涉,一旦倒下來,那便與死了相差不遠,所以,即使傷勢再重,他依然用堅強的毅力支持着自己,每日晨昏兩次到外面走動,一來活動身子,二來也有所見聞。
在騾馬市大街的道邊小攤上,他買了些能夠驅毒的草藥,打成了草紙包兒,外面用紅麻繩系着,手裡拄着根竹杖,就這樣步履支離地來到了眼前。
十字街口,商旅雲集,官人正在鳴鑼聚衆。
一個頭戴紅纓草帽的官差,站在闆凳上,手拿公文高聲宣讀着什麼,神情甚是激昂,一連聽他嘴裡報了六七個“斬”字,自是非同小可。
公子錦遠遠仁立着,自不願過去湊數兒,萬一要是被人看着起疑,一經察問可就麻煩。
他特意繞了個彎兒,轉到了一家兼賣面食的茶館。
“劉麻子”茶館。
點了一客紅茶,在對面犄角找了個座位坐下,隻覺着一顆心虛慌得很。
——他知道,身上殘留的毒氣又在攻心了,不得不趕緊鎮定下來,一面運功調息,俟到小腹丹田穴中,有了溫暖的感覺,才自睜開眼睛。
同桌的一個老者,敞着小卦,露出兩排雞肋,正自笑眯眯地向他瞧着。
“小夥子準不學好,”老頭子用手裡的旱煙袋杆子指點着他:“剛才在李瘤子藥攤上我就瞧見你了,什麼藥你不好買,單買那兩種藥,嘿嘿,那石富蒲、忍冬藤,這都是化毒的藥,後來我跟着你,再看你那兩步走,年紀輕輕的就拄着根棍,不用說這是往花街柳巷跑多了,染了一身的毒病,真是……我要是你爹,不用這煙袋鍋子狠狠敲你幾下才怪。
” 平白地惹來這一頓罵,公子錦不好解說,也隻是苦笑而已。
老頭兒更形得意地說:“怎麼着,我可說屈了你?聽我說——這種病拖不得,得趕快治,路口頭上的爛眼張就能治,他還是專治這種病,光吃藥有啥用?得把毒包挑開了,上上藥,内外兼治才行。
” 公子錦被他說得怪不得勁兒,附近幾個人聽老頭這麼一說,都不禁向他打量不已,真叫他哭笑兩難,幹脆把臉一偏,不再向對方多看一眼。
卻是又過來一位先生。
一個白胡子、白綢子大褂的老頭兒。
嘴裡打着南方口音,說了聲:“叨光——”便自不客氣地在八仙桌側面打橫坐下。
手裡的畫眉鳥籠子,揚起來挂在前面吊鈎上。
天氣悶熱,茶館裡特别備有懸挂在空中的大橫招扇,由一個小夥計來回不停地用繩子拉動,一來一回,倒也呼呼生風。
黑瘦老頭見公子錦并不買他的賬,心裡大為不樂,嘴裡猶自叨叨不停。
“這年頭兒,人心都讓狗給吃了,年輕人不學好,放着正經差事不幹,整天遊手好閑,弄兩個錢不容易呀,好好存起來,幹點買賣生意不好嗎?哪裡花不了,要往窯子裡送?嘿嘿!看看,不能了吧?現在弄了一身病,你說冤不冤呀!” 越說越不像話了。
公子錦被他說得不禁火起,由不住把眼睛一瞪,剛想發作,無意間卻發現身邊那個體面的老頭兒正自笑眯眯地向自己望着,像是存心看笑話似的,不由把一口氣忍住,隻是狠狠地瞪了那瘦老頭一眼,繼續低頭喝茶,打算把這碗茶喝完了就走。
偏偏那黑老頭兒,并不理會對方心裡感受,仗着一把子年歲,在此新校場口,開有一家闆車店面,人稱“闆車老趙”,生平最愛管些閑事,為人四海,倒也小有義氣,如此一來,無形中竟成了這地方的地頭之蛇。
眼前舉動,一來是瞧着公子錦這個陌生人行蹤可疑,再者當他不學好染了風流惡病,一時激了義憤,倚老賣老地,盡自說個不休。
公子錦才不過喝了口茶,闆車老趙的旱煙袋兒已經伸了過來—— “我說小子,你還别不服氣,給我說說,你是從哪來的?這兩天地方上不平靜,你住在哪家客棧?嗯?” 旱煙袋往前一伸,幾乎戳到了公子錦臉上。
這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白銅的煙袋鍋子火落落的眼看着已挨着了公子錦鼻尖,妙在後者的手勢一翻,極是輕松自然地已拿住了他的煙袋杆兒,兩根手指,不偏不倚,适當其所地正好拿住了煙袋前端,闆車老趙神色一變,嗯了一聲。
“你小子這是……” 嘴裡說着,手下用力向後一拉,想把煙袋奪過來,卻不知對方年輕人盡管病體支離,手勁兒卻是大有可觀,老頭兒一拉之下,非但沒有把煙袋奪過來,反在對方青年一雙手指力捏之下,“咔喳”一聲,旱煙袋杆兒前面連同煙鍋的一小半,競為之中分為二,到了對方手裡。
這一手看似平常,其實極非尋常,試想那煙袋兒,雖非精鋼鐵石,乃為太湖斑竹,在老頭兒手裡,少說也摩弄了四五十來年,其堅韌較之一般金石更有過之,卻是對方青年不過輕輕以二指着力一捏,竟然形同朽木腐竹般斷為兩截。
闆車老趙嘴裡“啊”了一聲,當場就傻了眼。
“你……你……小子,好大的膽——” 心裡一急,再加上氣,隻把手裡剩下的半截煙袋杆兒,當成短刀,直向着對方喉嚨上猛力紮過去——卻是不知怎麼一來,又為對方青年兩根手指拿住了杆兒,像是剛才一樣,“咔”地又斷了一截。
耳聽着“咔喳”連聲,老趙手裡的煙袋杆子一路往前,斷若飛絮,紛紛下墜,不旋踵間,已全數報銷殆盡,桌面上滿是寸寸斷竹,狼藉十分。
闆車老趙便是食古不化,看到這裡也明白了,一時隻吓得臉色焦黃,張着大嘴,喉嚨裡“呼噜噜”直似被痰給嗆住了,老半天才算轉過念來。
“你……我……”老趙抖顫着站了起來,“我知道啦……你小子八成兒就是外頭告示上捉拿的那個刺客飛賊,你好……你小子别神氣,你給我等着……” 這麼一說,左右座上的人亦都為之一驚,大家夥的眼睛俱都向公子錦集中過來。
對于公子錦來說,當然不是好兆頭,這幾天市面上早已風聲鶴唳,對于那個隻聽傳說,事實上卻無從揣測的飛賊刺客,衆人心裡充滿了離奇幻想與恐懼,乍然聽見這個消息,焉能不為之驚吓莫名? 公子錦萬萬料想不到對方老頭兒會有此一詐,以他眼前病弱之身,對付面前老趙這般角色,自是綽綽有餘,若是用以對付官軍的圍剿,特别是對方若是精于武功之人,那可就相形見拙,必是不敵,一經為官軍所捉,後果将不堪設想。
闆車老趙氣極的一詐,正好擊中了他的軟處,一時間大為心虛,簡直不知何以自處。
老頭兒見狀更似得着了理,頓時膽力大壯,嘿嘿冷笑着,手指向公子錦道:“你怎麼不說話?不用說——這是真的了,好好……這可是我老趙發财的日子到了,你小子别走,給我等着吧——” 一面說,作勢就要向外走,去報信兒。
“慢着!” 說話的竟是那個剛來不久,穿着體面的白衣老人,隻見他一隻手輕輕持着胸前白須,冷冷發話道:“你可不能随便拉扯好人,這個人我認識,他哪裡是飛賊?真正是笑話了!” 随即轉向公子錦略略抱拳道:“這不是劉世兄嗎……我可是眼拙了!” 公子錦心裡一愣,值此要命關頭,也隻得僞作相識,慌不疊抱拳:“你老人家……” 白衣老人“赫赫”笑說:“這就不錯了——”一面轉向滿心狐疑的老趙,冷冷說道: “足下差一點冤枉了好人,這位是南城劉少東家,去年才中的舉人,是位新科貴人,你卻把他當成了賊,差一點鬧了大笑話,真是糊塗透頂!” 四下各人聽到這裡,一時都笑了起來,再看公子錦其人,原就生得斯文,白衣人口稱他是位新科貴人,多半是真的,一時疑念俱釋。
茶館的老闆劉麻子,原在櫃上收賬,過來察看,一眼看見了座上白衣老人,嘴裡“咦——”了一聲,大聲道:“這不是鶴年堂的陸……先生……嗎?你老人家怎麼會想到這裡了?唉呀呀,失禮,失禮……” 一面說,劉麻子沖着座上的白衣老人躬身打輯不已。
這麼一說,大家頓時明白過來,敢情眼前這個白衣老人,就是鼎鼎大名的“神醫” 陸安陸老先生,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