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寨門閉得緊緊的,氣氛大異往昔,寨門樓上,有兩三個人目迎馳來的辛文昭,并未打算開門接納外人。
這在山區的村寨來說,顯得有點不正常。
平時,是歡迎外客入寨歇息的。
他在門外下馬,向上面三個臉色并不友好的人說:“大哥們,借光打擾貴寨,請準予入内。
” 一名中年人大着嗓門說:“客人有何貴幹?本寨一不當路,二不成集,概不接待外客。
” “哦,原來如此。
在下姓辛名文昭,前來訪友,請告之杜伯豪一聲,說故友四海邪神前來拜望。
” “哦!原來是壯爺的朋友,請稍候。
” 不久,寨門開處,湧出八名村夫打扮的人。
領先那人身高八尺、豹頭環眼虬髯猬立,年約五十出頭,大踏步掄近豪笑道,“辛兄弟,真是你,好啊!今天是什麼風,哈哈!兄弟一向可好?” 他抱拳為禮,笑道:“杜大哥,氣色大佳。
咦!真的作田舍翁了?途經貴地,特地前來問候。
哦!嫂夫人與令郎必定安好,是否又添丁了?” “托福托福,去年又添了個小子。
兄弟,有友伴同來麼?” “小弟闖蕩江湖以來,從不與人結伴,杜兄怎麼忘了?” “近幾天來風雨滿山,有不少人在北面一帶出沒,是否與兄弟你有關?” “有我一份。
但小弟是昨日到的,栽得很慘,在鬼門關内外跑了一趟。
見了鬼了,居然有人看上我這塊料,用陰謀詭計坑害我這人見人厭的邪神,可惱。
” 三幹靈官怪笑着說:“兄弟從黃沙嶺返家不足三天,得到風聲才趕回來的。
走!到舍下再說。
” “呵呵!小弟以為你要下逐客令呢!” “笑話了,兄弟,你以為我是個怕事的人?走!” 三手靈官的家在寨東首,三進茅屋、簡單樸素。
一妻兩子人丁不多。
耕種谷東百十畝山田,相當清苦,任何人也難相信一個縱橫江湖十餘年的江湖大豪,能過這種清苦的生活。
但三手靈官不但過得慣,而且過得很好,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在乎暴風雨後的平靜生活。
兩人交情深厚,做兄弟的依禮向大嫂問好,送上一份厚禮給兩位侄兒作見面禮。
杜大嫂是個農家出身、不會武功的賢慧女人。
家裡有兩位長工,僅負責田裡的話計.杜大嫂能将這個家整理得整齊清潔,相夫教子頗不簡單。
三手靈官絕口不提江湖的事,隻說說田地裡的收成.似乎對近年來的隐居生活頗為滿意。
當晚,杜大嫂整置一桌酒菜,替辛文昭接風,請來了右鄰的好鄰居戚成均相陪。
戚成均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壯年人,不但與三手靈官是好鄰居,兩家的山田也相毗鄰。
辛文昭第一眼便對戚成均頗有好感。
粗眉大眼一表非俗。
臉色如古銅,一看便知曾在田地裡經過日曬風吹的磨練。
手長腳長雄壯如山,笑臉常挂談吐不凡。
三個文人談書,三個屠夫談豬。
三個莊稼漢自然談莊稼。
可是,辛文昭卻不是莊稼漢,三手靈官也是半路出家的種田郎,席間,終于談上了江湖事。
戚成均自認是莊稼漢,對江湖事插不上嘴。
辛文昭喝幹了碗中酒,笑問:“杜大哥三天前從黃沙嶺返家,是不是與山寨中的朋友攀上了交情。
” 三手靈官苦笑着說:“兄弟并不是隐姓埋名逃世的人,在這裡種田隻回眼前清靜而已。
山寨的朋友不需要我這種材料.兄弟更無意改行在刀口上讨吃食。
你知道,江湖人進山生根落葉,難免引人懷疑。
山寨裡的綠林好漢對咱們這些卧榻旁的江湖混混,雖不緻于輕視,但也不敢大意。
他們的看法是,不是敵人就是朋友。
因此,兄弟不得不略為敷衍,不時前往走動走動,交幾個朋友作為後援,如此而已。
” 辛文昭轉向戚成均笑問:“戚兄不是本地人吧?” 戚成均泰然地笑:“不是,但來了好些年了。
” 他飽含深意地笑笑,又問:“戚兄也在逃世避俗?” 戚成均神色不變,笑道:“老實說,在山區落戶的人,差不多都有一本苦經,有些是為了逃荒.有些是為了避仇避禍.避官府避謠役等等。
不然,誰願與草木同腐,誰願丢掉老根在此與禽獸為伍?” 三手靈官趕忙岔開話題道:“趨吉避兇,乃是人與禽獸所共有的求生本能,這些事說來無趣已極。
辛兄弟,是否
這在山區的村寨來說,顯得有點不正常。
平時,是歡迎外客入寨歇息的。
他在門外下馬,向上面三個臉色并不友好的人說:“大哥們,借光打擾貴寨,請準予入内。
” 一名中年人大着嗓門說:“客人有何貴幹?本寨一不當路,二不成集,概不接待外客。
” “哦,原來如此。
在下姓辛名文昭,前來訪友,請告之杜伯豪一聲,說故友四海邪神前來拜望。
” “哦!原來是壯爺的朋友,請稍候。
” 不久,寨門開處,湧出八名村夫打扮的人。
領先那人身高八尺、豹頭環眼虬髯猬立,年約五十出頭,大踏步掄近豪笑道,“辛兄弟,真是你,好啊!今天是什麼風,哈哈!兄弟一向可好?” 他抱拳為禮,笑道:“杜大哥,氣色大佳。
咦!真的作田舍翁了?途經貴地,特地前來問候。
哦!嫂夫人與令郎必定安好,是否又添丁了?” “托福托福,去年又添了個小子。
兄弟,有友伴同來麼?” “小弟闖蕩江湖以來,從不與人結伴,杜兄怎麼忘了?” “近幾天來風雨滿山,有不少人在北面一帶出沒,是否與兄弟你有關?” “有我一份。
但小弟是昨日到的,栽得很慘,在鬼門關内外跑了一趟。
見了鬼了,居然有人看上我這塊料,用陰謀詭計坑害我這人見人厭的邪神,可惱。
” 三幹靈官怪笑着說:“兄弟從黃沙嶺返家不足三天,得到風聲才趕回來的。
走!到舍下再說。
” “呵呵!小弟以為你要下逐客令呢!” “笑話了,兄弟,你以為我是個怕事的人?走!” 三手靈官的家在寨東首,三進茅屋、簡單樸素。
一妻兩子人丁不多。
耕種谷東百十畝山田,相當清苦,任何人也難相信一個縱橫江湖十餘年的江湖大豪,能過這種清苦的生活。
但三手靈官不但過得慣,而且過得很好,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在乎暴風雨後的平靜生活。
兩人交情深厚,做兄弟的依禮向大嫂問好,送上一份厚禮給兩位侄兒作見面禮。
杜大嫂是個農家出身、不會武功的賢慧女人。
家裡有兩位長工,僅負責田裡的話計.杜大嫂能将這個家整理得整齊清潔,相夫教子頗不簡單。
三手靈官絕口不提江湖的事,隻說說田地裡的收成.似乎對近年來的隐居生活頗為滿意。
當晚,杜大嫂整置一桌酒菜,替辛文昭接風,請來了右鄰的好鄰居戚成均相陪。
戚成均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壯年人,不但與三手靈官是好鄰居,兩家的山田也相毗鄰。
辛文昭第一眼便對戚成均頗有好感。
粗眉大眼一表非俗。
臉色如古銅,一看便知曾在田地裡經過日曬風吹的磨練。
手長腳長雄壯如山,笑臉常挂談吐不凡。
三個文人談書,三個屠夫談豬。
三個莊稼漢自然談莊稼。
可是,辛文昭卻不是莊稼漢,三手靈官也是半路出家的種田郎,席間,終于談上了江湖事。
戚成均自認是莊稼漢,對江湖事插不上嘴。
辛文昭喝幹了碗中酒,笑問:“杜大哥三天前從黃沙嶺返家,是不是與山寨中的朋友攀上了交情。
” 三手靈官苦笑着說:“兄弟并不是隐姓埋名逃世的人,在這裡種田隻回眼前清靜而已。
山寨的朋友不需要我這種材料.兄弟更無意改行在刀口上讨吃食。
你知道,江湖人進山生根落葉,難免引人懷疑。
山寨裡的綠林好漢對咱們這些卧榻旁的江湖混混,雖不緻于輕視,但也不敢大意。
他們的看法是,不是敵人就是朋友。
因此,兄弟不得不略為敷衍,不時前往走動走動,交幾個朋友作為後援,如此而已。
” 辛文昭轉向戚成均笑問:“戚兄不是本地人吧?” 戚成均泰然地笑:“不是,但來了好些年了。
” 他飽含深意地笑笑,又問:“戚兄也在逃世避俗?” 戚成均神色不變,笑道:“老實說,在山區落戶的人,差不多都有一本苦經,有些是為了逃荒.有些是為了避仇避禍.避官府避謠役等等。
不然,誰願與草木同腐,誰願丢掉老根在此與禽獸為伍?” 三手靈官趕忙岔開話題道:“趨吉避兇,乃是人與禽獸所共有的求生本能,這些事說來無趣已極。
辛兄弟,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