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關燈
長四十餘裡,一夫當關,萬夫莫入。

     太行山八陉,第一二三陉均在本府地境。

     這塊荒廢了四五年,因鬧鬼而無人敢夜間接近的山坡地,真有六七百頃大小。

     近山一帶,怪石如林,清溪碧綠,頗富林泉之勝,夜靜更闌,流泉的聲音如琴瑟和鳴。

     北面十餘裡是方山,四四方方頗為壯觀。

     總之,這裡是山區的邊緣,鬧妖鬧鬼并非奇事。

     買這塊地的共有六個人,為首的人是高頭大馬年約半百的虞允中;雙手過膝的萬名深;眉心有痣的青年人高誠;特别粗壯的夏普;右手有并指的房明;那年輕的小夥子辛老五,他以排行為名,本來叫辛五、但大家都叫他老五。

     這六位仁兄據說來自京師,在上月初買下了這塊田地、在此戶。

     起初他們并不知道這裡鬧鬼,後來打聽出不少鬧鬼的傳聞。

    鬼吓不倒他們,召來了工人,正在趕造住宅。

     六棟木屋已完成三分之一,大概還有十天半個月才能完工。

     半月來,他們并未看到鬼魂妖魅出現,平安無事,連附近村落的人,也認為他們福大命大,惡鬼們乖乖溜走了。

     他們所買的這一片地,出奇的便宜,可耕地就有六七百頃、加上山坡一帶不宜耕種的山地,總數約有一千五百頃左右。

     相距最近的村落,皆在五裡以上,以六個人的力量經營,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不怕妖魔鬼怪,糟的是請不到長工,沒有人敢來應征,連建築的工人也不敢在申牌以後歇工,早早地便歇工慌張地離開,因此他們六個人隻好拼命自己動手。

     這塊地應該是很理想的良田,一條小溪流通田裡,繞山北流入大丹河,不愁無水可灌溉。

     可是,目下卻滿目荊棘,野草及肩,間或生長着丈餘高的灌術叢,成為狐鼠之窩,大白天經常可看到豺狗與青狼出沒,甚至偶而可發現大黑熊在附近徘徊。

     午膳罷,萬名深披上一件青直裰,戴了遮陽帽,向辛五招手道:“老五,戴上遮陽帽,咱們到山北那邊走走。

    ” 辛五在六個人中最年輕,二十歲左右,高大結實,雄健如獅,年輕英俊,但卻沉默寡言,不苟言笑。

    他就是辛文昭,雖說脫離大小羅天已有半年,仍心有餘悸,想隐在這裡開墾。

     他那雙出奇明亮的大眼睛,看來要比他的年齡成熟得多,帶着些野性的懾人氣魄,不像是屬于他這種年齡的人該有的眼神。

     他以汗巾拭汗,抓起挂在木堆上的外衣,說;“好,咱們真該去看看這家近鄰,這就走吧!” 虞允中從一間建好的木屋鑽出,高大的身影像座山,噴出口中的漱口水,用木杓晃動着說:“早去早回,要趕工哪!記住客氣些,不要讓人家認為咱們是惡鄰居。

    ” 萬名深咧嘴一笑,順手抓起手邊一根本棍,說:“放心啦!虞兄,誤不了事,咱們新落戶的人,不忍讓些這也是給自己過去,不是麼?” 兩人向東越野而走,繞向山北的丘陵區。

     一面走,萬名深一面慨然地說:“能丢下那些水裡火裡的勾當,在這裡做一個安份守已、無憂無慮的平民百姓,也是一種享受。

    ” 辛五閉緊嘴唇,嗯了一聲算是回答。

     萬名深撥草而行,似乎早已料定對方不想回答,自顧自地說:“過些天,咱們把家眷接來,這一輩子,咱們算是生根落葉了。

    哦!老五,你有家眷嗎?” “沒有。

    ”辛五回答,簡簡單單。

     “你是夏普的朋友,過去曾經在一起闖過嗎?” “沒有,我與夏兄是在京師大名府結識的。

    他說要到河南買地落戶,在下也有此念頭,因此跟來了。

    ” “哦!我與夏老弟是早年的夥伴。

    虞兄與高老弟也是知交好友,房兄則是虞兄的表親兄弟。

    ” “我知道。

    ” “總之,咱們六個人除你之外,過去都是在刀山上滾,在劍海裡闖的人,三年前便決定脫離江湖是非,找處安樂土圖下半世的福,所以約好在彰德府聚首。

    ” “在下不是江湖人,正好要安身立命之所,所以跟來了。

    ” “也好。

    ” “你如果不歡迎,我可以退出的。

    事先我已向夏兄表明,我雖對各行各業一竅不通,但是肯賣力、肯吃苦,種種田地諒可應付。

    ” “呵呵!你年輕,隻怕你吃不了苦。

    ”辛五不以為逆,淡淡一笑,意義深長地說:“誰最後留下,誰就是想真正生根落葉的人了。

    ” “哦!你以為咱們口是心非?”萬名深臉色有點不便,扔頭冷冷地問。

     “你說過的,種莊稼很苦。

    ” “沒有人怕苦。

    ” “是麼?”他一無表情地說,也像是詢問。

     萬名深搖搖頭,苦笑說道:“你這人有點高深莫測,很難說話。

    ” “是麼?”他仍然冷冷地答。

     萬名深一賭氣,不再多說,木棍狠狠地撥開擋路的荊棘腳下一緊。

     費了不少工夫,就是不見山北一帶有房屋,滿山亂鑽,看不見附近有人迹。

     萬名稱找得冒火,恨恨地說:“張百萬那混球,說這一帶有人家,怎麼連片瓦寸柱也找不到。

    ” “咱們往高處走,站得高看得遠。

    ”辛五說。

     這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