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毒龍斷臂 雙雙魅影
關燈
小
中
大
,拱手笑道:
“兄弟周青松,聞聽兄台受祝效虞舵主重托而來,一則兄弟與祝舵主莫逆之交,再欲瞻仰兄台豐采,故冒昧求見。
” 南瑞麟還了一禮,道: “不敢當,周兄請坐。
” 周青松說聲:“有僭。
”望南瑞麟下首一把交椅落坐,又微微一笑道: “兄弟并非終南門下,但世居龍門,性好武技,祝兄在洛陽東都時,兩人時相往從,交情笃厚,如今終南慘遭屠戮,消息傳來,兄弟不勝憂慮,後知祝兄無恙,快何如之,但不知祝兄現在何處?” 南瑞麟道: “祝兄現在長安,身負重傷,現正靜養中,再過數日便可痊愈。
” 周青松長長哦了一聲,微帶驚容道: “這正是吉人天祥了。
”說着眉頭略略一皺,接道: “目下中州武林,蘊藏一場浩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天下英豪均紛湧沓來,真是殺機彌漫,步步兇險,令人不勝杞憂,不知兄台自長安而來,途中可有什麼見聞麼?” 南瑞麟略略尋思,途中發現武林人物來往頻頻,還沒有見到什麼生死兇搏之事,正欲答話。
忽然,鄰室響起、一聲低沉的悶-聲,跟着身軀仆地之聲又起,周青松目光一怔,南瑞麟不禁别面望着鄰室闆壁。
周青松立時面上浮起一絲冷毒的笑容,雙掌飛快出手,迅如雷厲電閃,右手飛攫肩上“玉螭劍”,左手兩指飛點在南瑞麟後胸“心俞”穴上。
一道青蒙蒙光輝騰出,劍已出鞘,隻聽南瑞麟哎了一聲,身形歪在椅上,面色灰白,兩眸緊閉。
周青松立起,兩指飛彈了劍身一指,龍吟起處,嗡嗡不絕于耳,贊道: “好劍,不愧于賀蘭鎮山之寶。
” 門外忽起了大漢語聲: “周兄,得手了麼?” 周青松答道: “幸不辱教主之命,聽毒龍堂主說此小賊武學,精博絕倫,不施詭計恐不易得手,虧得這小賊江湖經驗淺薄,他不知他已為武林中人眼中之釘,群所矚目,未至洛陽,已被我們嚴密監視中……” 大漢又問了聲: “小賊死了沒有,若非周兄趕到,小弟差點着了這小賊的道兒。
” 周青松望了歪在椅上南瑞麟一眼,冷笑道: “鐵教主‘琵琶神指’委實震絕宇内,這小賊已被我點上心脈,饒是有靈芝仙丹,也無法使他還魂重生。
” 話音聲中,那滿臉刀疤大漢已自走入室内,不勝歆羨這柄玉螭劍。
周青松又道: “有煩錢賢弟,在小賊背上解開劍鞘。
”說時,兩眼不住的凝視薄如層紙的玉螭劍身,愛不釋手。
大漢如言雙手伸向南瑞麟背上,突然南瑞麟身形一動,雙手暴伸,迅如雷奔電射一般,望周青松飛撲過去。
這等驟起發難,委實詭疾絕倫,待到周青松感覺勁風襲體時,已自不及,“神封”、 “天府”兩穴各中了一指。
悶哼聲中,周青松翻跌在地,筋膚抽縮扭曲,渾身戰栗不止。
這時刀疤滿面大漢已驚得面無人色,翻身向室外逃竄,但怎避得了南瑞麟奇快的身手,南瑞麟點了周青松兩指後,身形毫未停頓,淩空一側,疾如星射,大漢肩頭“天膠”穴隻覺中了一指, 一麻一酸,便自倒地不起。
南瑞麟身形沾地後,即取過玉螭劍回鞘,将兩人挾在脅下,掠出室外,“潛龍升天”而起,躍上屋面,疾展身形,瞬眼沉入夜色中不見。
原來南瑞麟在周青松手指觸及後胸“心俞”時已自警覺,但玉螭劍已在人手,隻略一晃,自己定然身首益處,權衡利害,故佯裝被點上心脈。
俟機出手。
“琵琶神指”是鐵氏雙怪威震武林絕技,但卻未料到南瑞麟身負異禀,能自動移穴,中了一指後絲毫無損,趁着周青松全神移在玉螭劍時,暴起突襲。
他那“分筋錯骨手”法是簡松隐秘學,手法奇絕巧妙,兩人那禁受得起,登時被制住。
南瑞麟為防店中還有彩衣教門下匪徒,是以挾持離去。
灰雲密布,星月俱隐,長風嘶吼,南瑞麟到得一荒郊,将兩人放下,發覺周青松已手足冰冷,氣絕多時,不由怔得一怔。
隻有拍開大漢穴道,又飛指點上酸麻兩穴,那大漢渾身蟲行蟻走,求死不得,求生不能,哀求饒命。
南瑞麟劍眉一剔,冷笑道: “你隻說出秦鐵華馬月娟兩人何在,便可饒你性命。
” 大漢顫聲道: “秦鐵華早就暗暗投靠彩衣教,聞得終南瓦解,便将此店歇業,舉家遷往偃師去了。
” 南瑞麟哼了一聲,挾起大漢向偃師城方向奔去。
第三日薄曉,開封城以北黃河故道,平沙萬頃盡在風卷彌湧之中, 一片黃霧翻騰,複不見人。
(按:開封是有名風沙之城,每值深秋,瑟烈秋風從北方吹來,直至翌年暮春方始風歇砂止。
風起時,掀起黃河岸邊砂土,漫天澈地直向開封撲來,積年累月開封以北城牆下的沙堆,與城牆幾乎等齊,行人可由城外黃沙上邁上城頭,官府每三年征集民工清除黃沙。
) 一陣狂風起處,漫天黃塵中隐隐現出一條身形,風送來勢,逾如電疾,迳由沙堆上邁上城頭。
隻見他翻下城垣,向龍亭土台上掠去,在一株參天古樹下定住,揮拂除顔面衣着附沾的黃塵,現出一個面如冠玉,俊如公瑾的青衣少年。
這少年正是南瑞麟,他挾持滿臉刀疤大漢,連夜奔至秦鐵華寓所,将一雙淫夫淫婦戮殺,那大漢亦點了癱瘓重穴, 一年後方可行動自如,隻是小琴胞弟年前因病亡故了,誠屬憾事。
事了,迳向開封奔來,為邀約與祝效虞袁秋霞等三人見面。
開封原是舊居家園,兒時嬉遊之地,龍亭、潘揚二湖,鐵塔、鼓樓、相國寺、禹王台足迹遍臨,如今家園殘破,滄桑依舊,縱目四眺,情景盡沒入漫天風砂中,胸中立時泛上,無限愁怅,感慨。
他默默無言片刻,在不勝怅惘心情中,向貢院街鴻升客棧走去。
南瑞麟一走入鴻升客棧,就有店小二迎着引進,走進後面一所與衆隔絕的跨院内。
店小二笑道: “相公,您老還中意麼?” 南瑞麟仔細
” 南瑞麟還了一禮,道: “不敢當,周兄請坐。
” 周青松說聲:“有僭。
”望南瑞麟下首一把交椅落坐,又微微一笑道: “兄弟并非終南門下,但世居龍門,性好武技,祝兄在洛陽東都時,兩人時相往從,交情笃厚,如今終南慘遭屠戮,消息傳來,兄弟不勝憂慮,後知祝兄無恙,快何如之,但不知祝兄現在何處?” 南瑞麟道: “祝兄現在長安,身負重傷,現正靜養中,再過數日便可痊愈。
” 周青松長長哦了一聲,微帶驚容道: “這正是吉人天祥了。
”說着眉頭略略一皺,接道: “目下中州武林,蘊藏一場浩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天下英豪均紛湧沓來,真是殺機彌漫,步步兇險,令人不勝杞憂,不知兄台自長安而來,途中可有什麼見聞麼?” 南瑞麟略略尋思,途中發現武林人物來往頻頻,還沒有見到什麼生死兇搏之事,正欲答話。
忽然,鄰室響起、一聲低沉的悶-聲,跟着身軀仆地之聲又起,周青松目光一怔,南瑞麟不禁别面望着鄰室闆壁。
周青松立時面上浮起一絲冷毒的笑容,雙掌飛快出手,迅如雷厲電閃,右手飛攫肩上“玉螭劍”,左手兩指飛點在南瑞麟後胸“心俞”穴上。
一道青蒙蒙光輝騰出,劍已出鞘,隻聽南瑞麟哎了一聲,身形歪在椅上,面色灰白,兩眸緊閉。
周青松立起,兩指飛彈了劍身一指,龍吟起處,嗡嗡不絕于耳,贊道: “好劍,不愧于賀蘭鎮山之寶。
” 門外忽起了大漢語聲: “周兄,得手了麼?” 周青松答道: “幸不辱教主之命,聽毒龍堂主說此小賊武學,精博絕倫,不施詭計恐不易得手,虧得這小賊江湖經驗淺薄,他不知他已為武林中人眼中之釘,群所矚目,未至洛陽,已被我們嚴密監視中……” 大漢又問了聲: “小賊死了沒有,若非周兄趕到,小弟差點着了這小賊的道兒。
” 周青松望了歪在椅上南瑞麟一眼,冷笑道: “鐵教主‘琵琶神指’委實震絕宇内,這小賊已被我點上心脈,饒是有靈芝仙丹,也無法使他還魂重生。
” 話音聲中,那滿臉刀疤大漢已自走入室内,不勝歆羨這柄玉螭劍。
周青松又道: “有煩錢賢弟,在小賊背上解開劍鞘。
”說時,兩眼不住的凝視薄如層紙的玉螭劍身,愛不釋手。
大漢如言雙手伸向南瑞麟背上,突然南瑞麟身形一動,雙手暴伸,迅如雷奔電射一般,望周青松飛撲過去。
這等驟起發難,委實詭疾絕倫,待到周青松感覺勁風襲體時,已自不及,“神封”、 “天府”兩穴各中了一指。
悶哼聲中,周青松翻跌在地,筋膚抽縮扭曲,渾身戰栗不止。
這時刀疤滿面大漢已驚得面無人色,翻身向室外逃竄,但怎避得了南瑞麟奇快的身手,南瑞麟點了周青松兩指後,身形毫未停頓,淩空一側,疾如星射,大漢肩頭“天膠”穴隻覺中了一指, 一麻一酸,便自倒地不起。
南瑞麟身形沾地後,即取過玉螭劍回鞘,将兩人挾在脅下,掠出室外,“潛龍升天”而起,躍上屋面,疾展身形,瞬眼沉入夜色中不見。
原來南瑞麟在周青松手指觸及後胸“心俞”時已自警覺,但玉螭劍已在人手,隻略一晃,自己定然身首益處,權衡利害,故佯裝被點上心脈。
俟機出手。
“琵琶神指”是鐵氏雙怪威震武林絕技,但卻未料到南瑞麟身負異禀,能自動移穴,中了一指後絲毫無損,趁着周青松全神移在玉螭劍時,暴起突襲。
他那“分筋錯骨手”法是簡松隐秘學,手法奇絕巧妙,兩人那禁受得起,登時被制住。
南瑞麟為防店中還有彩衣教門下匪徒,是以挾持離去。
灰雲密布,星月俱隐,長風嘶吼,南瑞麟到得一荒郊,将兩人放下,發覺周青松已手足冰冷,氣絕多時,不由怔得一怔。
隻有拍開大漢穴道,又飛指點上酸麻兩穴,那大漢渾身蟲行蟻走,求死不得,求生不能,哀求饒命。
南瑞麟劍眉一剔,冷笑道: “你隻說出秦鐵華馬月娟兩人何在,便可饒你性命。
” 大漢顫聲道: “秦鐵華早就暗暗投靠彩衣教,聞得終南瓦解,便将此店歇業,舉家遷往偃師去了。
” 南瑞麟哼了一聲,挾起大漢向偃師城方向奔去。
第三日薄曉,開封城以北黃河故道,平沙萬頃盡在風卷彌湧之中, 一片黃霧翻騰,複不見人。
(按:開封是有名風沙之城,每值深秋,瑟烈秋風從北方吹來,直至翌年暮春方始風歇砂止。
風起時,掀起黃河岸邊砂土,漫天澈地直向開封撲來,積年累月開封以北城牆下的沙堆,與城牆幾乎等齊,行人可由城外黃沙上邁上城頭,官府每三年征集民工清除黃沙。
) 一陣狂風起處,漫天黃塵中隐隐現出一條身形,風送來勢,逾如電疾,迳由沙堆上邁上城頭。
隻見他翻下城垣,向龍亭土台上掠去,在一株參天古樹下定住,揮拂除顔面衣着附沾的黃塵,現出一個面如冠玉,俊如公瑾的青衣少年。
這少年正是南瑞麟,他挾持滿臉刀疤大漢,連夜奔至秦鐵華寓所,将一雙淫夫淫婦戮殺,那大漢亦點了癱瘓重穴, 一年後方可行動自如,隻是小琴胞弟年前因病亡故了,誠屬憾事。
事了,迳向開封奔來,為邀約與祝效虞袁秋霞等三人見面。
開封原是舊居家園,兒時嬉遊之地,龍亭、潘揚二湖,鐵塔、鼓樓、相國寺、禹王台足迹遍臨,如今家園殘破,滄桑依舊,縱目四眺,情景盡沒入漫天風砂中,胸中立時泛上,無限愁怅,感慨。
他默默無言片刻,在不勝怅惘心情中,向貢院街鴻升客棧走去。
南瑞麟一走入鴻升客棧,就有店小二迎着引進,走進後面一所與衆隔絕的跨院内。
店小二笑道: “相公,您老還中意麼?” 南瑞麟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