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毒龍斷臂 雙雙魅影
關燈
小
中
大
”想着又自匆匆進入。
一個時辰過去,南瑞麟又自出現在跨院中,此刻的他,容光煥發,非複方才那麼憂急,隻是他目中尚泛有一種怆思,抑郁之色。
他負手仰面,凝視着中天冷月默默出神,胸頭思緒潮湧,忖道: “目前表面上似乎是滿門血仇湔雪了,但由終南飛魔歐陽玉修口中卻又混淆不清……。
不錯,滿門十七口均是歐陽老賊親手所殺,這一點是無疑問的,但老賊又似與父親有着極深的交情,說是此中恩怨曲直,極難辯明,這又為什麼?如曲在我父,他又何至于橫掌自刃?” 這是一種極難解釋的事情,隻覺腦中一片混亂,模糊不清,終于他微歎一聲,自語道: “不如待嵩山事了,前往甘涼一帶,向金鼎打聽,才可明了其中因果。
” 繼而轉念到小琴,那清聲曼語,如同小鳥依人,眸中不時閃出惹人憐愛的目光,不由懷念不已,此次趕赴關外,代報雪仇,不想又為此受阻行程,若被秦鐵華馬月娟逃去,自己何言相對,不覺長籲了一口氣。
忽聽身後起了一陣步履聲,别面回頭,隻見是笑面書生祝效虞踽踽走來。
清冷月色映在祝效虞的面上,顯得有點蒼白無神,南瑞麟不禁劍眉微剔,笑道: “祝兄,你傷體初愈,外面風寒清冷,不如在榻上将息些時為好。
” 祝效虞面上浮起感激的笑容,搖首道: “不妨事了,愚兄傷得較輕,從始以迄賢弟搬來客店中,腦中尚有知覺,隻是牙噤暈眩不能言語,此時,隻感遍體舒泰,想來将息一天半日便無礙了。
” 南瑞麟微微一笑,也不再說。
祝效虞望了他一眼,笑道: “賢弟,你莫非在想念小琴?愚兄也在懷念着小紅咧!” 南瑞麟俊面绯紅,急道: “小弟隻是憂心秦鐵華,馬月娟兩人逃去,祝兄不可胡亂臆測。
” 祝效虞知他言不由衷,也不說破,隻點頭道: “這倒是可慮,賢弟不如先行趕去,我們後日起程,在開封龍亭附近,貢院街口一家鴻升客棧見面如何?” 南瑞麟沉吟一刻,決定自己還是漏夜兼程比較妥當。
霜染古道,紅楓似錦,西風蕭瑟,一抹殘陽影裡,南瑞麟已自渡過洛水。
隻見他駐馬北望對岸崗巒丘陵起伏的邙山,上清宮隐隐在望,不禁怆然神往。
默然久之才掉轉馬頭向關林奔去。
如今又是晚秋季節,風西影裡黃葉逐天旋飛,那無盡無休的麥田棉田中,隻剩下一片槁秃枯杆在風中搖曳,雁群南飛,陣陣悲鳴,滿目蕭索凄涼,憶起數年前投奔邙山之時,此種秋色又重顯于眼簾,胸頭突浮無名的倜怅,揮鞭縱騎,馬快如飛。
關林俗名關公冢,即關羽葬首處,羽畢命于荊南,吳人歸其首于魏,漢建安二十四年,曹*以王禮葬關羽在此,紅牆環繞,古柏蔥籠,殿宇崇闳,氣象肅穆,關公塑像正氣凜然,殿前有聯: 易曰剛健中正; 書雲文武聖神。
後院碑坊甚多,正中一碣,大書: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陵”,最後那陵門,顔曰:“鐘靈處”,翠柏掩翳中,土冢高起,外以短垣環繞。
南瑞麟奔入關林,即為其肅穆氣氛所凜,不禁緩緩策馬徐行。
關林之側,有條短短街道,寥寥僅百數十戶人家,暮霭深濃中,隻見燈火明減,人迹稀疏。
此處隻有一家客棧,南瑞麟隻望門前兩隻風中搖曳的大紅油紙燈籠之處策馬前行。
客棧門前已到,南瑞麟離鞍下騎,門前橫額上四個“春申客棧”鬥大黑字顯于眼簾,他正忖思進入之後如何行事之際,忽見内面奔出一個店小二來,滿臉陪笑道: “客官可是住店的麼?但來得不巧,我們今天已歇業了,你老還是趕去龍門鎮上改住别家吧!” 南瑞麟不由一皺眉頭,心知終南瓦解消息他們得知了,不由沉聲道: “店家豈可說诳,既然歇業,就該燈籠收起,關門才是。
” 那店小二不由愁眉苦臉,張口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
南瑞麟正待再說,店内忽傳出一陣沉渾嗓子罵道: “無用的蠢才,你不會說店中人客已滿,請改宿别家不就結了嗎?”語聲中閃出一滿臉刀疤的大漢,目光灼灼地停在南瑞麟臉上。
南瑞麟微微一笑,拱手道: “在下來此求見秦分舵主而來,還請引見為是。
” 這大漢目光不由一怔,道: “閣下從何而來?” 南瑞麟答道: “在下由終南奔來。
” 大漢更是目光一怔,問道: “閣下可是終南門下麼?” 南瑞麟緩緩在懷中取出一支仙鶴信符,道: “在下是受祝效虞舵主之托,有急事面見秦分鴕主,終南的事,尊駕諒也有個耳聞吧,如誤了秦分舵主性命,可怨不得在下。
” 這大漢立現驚駭之色,陪笑道: “閣下請進,不過秦分舵主未初時分已離店他往,大約明晨方可趕回,此未必一定準,說不定還要捱過三兩日,不知閣下替祝舵主帶來什麼急事,可否見告?” 南瑞麟已走入店内,聞言答道: “秦舵主既然不在,面告秦大嫂亦是一樣。
” 大漢一時揣不出南瑞麟有何急事,又說得這等嚴重,當真誤了秦鐵華性命非同小可,因為秦鐵華在此設立秘密分舵,負責傳遞洛陽江湖異動消息,無人得知,南瑞麟說得這麼率直,可見事關重大,當下忙說道: “閣下且請歇息,秦大嫂并未住在此處,待某派人通知她再作決定如何?” 南瑞麟點點頭,大漢引他進入一間軒敞房間,并命店小二送上茶水酒食後,才告辭匆匆離室。
他用罷酒食後,對燈獨坐,靜思見着秦馬二人後如何應付,但一忖念小琴弟弟還在一雙淫夫淫婦之下,認賊作父,不救出來詳述身世,這點深感棘手。
忖念之際,忽聞房門起了輕微敲門聲,南瑞麟應了聲: “請進。
”身形緩緩立起。
房門一啟,隻見走入一中年漢子,年約三十五六,三绺短須,朗目海口,氣度頗為不俗。
那人兩道眼神望了南瑞麟一眼
一個時辰過去,南瑞麟又自出現在跨院中,此刻的他,容光煥發,非複方才那麼憂急,隻是他目中尚泛有一種怆思,抑郁之色。
他負手仰面,凝視着中天冷月默默出神,胸頭思緒潮湧,忖道: “目前表面上似乎是滿門血仇湔雪了,但由終南飛魔歐陽玉修口中卻又混淆不清……。
不錯,滿門十七口均是歐陽老賊親手所殺,這一點是無疑問的,但老賊又似與父親有着極深的交情,說是此中恩怨曲直,極難辯明,這又為什麼?如曲在我父,他又何至于橫掌自刃?” 這是一種極難解釋的事情,隻覺腦中一片混亂,模糊不清,終于他微歎一聲,自語道: “不如待嵩山事了,前往甘涼一帶,向金鼎打聽,才可明了其中因果。
” 繼而轉念到小琴,那清聲曼語,如同小鳥依人,眸中不時閃出惹人憐愛的目光,不由懷念不已,此次趕赴關外,代報雪仇,不想又為此受阻行程,若被秦鐵華馬月娟逃去,自己何言相對,不覺長籲了一口氣。
忽聽身後起了一陣步履聲,别面回頭,隻見是笑面書生祝效虞踽踽走來。
清冷月色映在祝效虞的面上,顯得有點蒼白無神,南瑞麟不禁劍眉微剔,笑道: “祝兄,你傷體初愈,外面風寒清冷,不如在榻上将息些時為好。
” 祝效虞面上浮起感激的笑容,搖首道: “不妨事了,愚兄傷得較輕,從始以迄賢弟搬來客店中,腦中尚有知覺,隻是牙噤暈眩不能言語,此時,隻感遍體舒泰,想來将息一天半日便無礙了。
” 南瑞麟微微一笑,也不再說。
祝效虞望了他一眼,笑道: “賢弟,你莫非在想念小琴?愚兄也在懷念着小紅咧!” 南瑞麟俊面绯紅,急道: “小弟隻是憂心秦鐵華,馬月娟兩人逃去,祝兄不可胡亂臆測。
” 祝效虞知他言不由衷,也不說破,隻點頭道: “這倒是可慮,賢弟不如先行趕去,我們後日起程,在開封龍亭附近,貢院街口一家鴻升客棧見面如何?” 南瑞麟沉吟一刻,決定自己還是漏夜兼程比較妥當。
霜染古道,紅楓似錦,西風蕭瑟,一抹殘陽影裡,南瑞麟已自渡過洛水。
隻見他駐馬北望對岸崗巒丘陵起伏的邙山,上清宮隐隐在望,不禁怆然神往。
默然久之才掉轉馬頭向關林奔去。
如今又是晚秋季節,風西影裡黃葉逐天旋飛,那無盡無休的麥田棉田中,隻剩下一片槁秃枯杆在風中搖曳,雁群南飛,陣陣悲鳴,滿目蕭索凄涼,憶起數年前投奔邙山之時,此種秋色又重顯于眼簾,胸頭突浮無名的倜怅,揮鞭縱騎,馬快如飛。
關林俗名關公冢,即關羽葬首處,羽畢命于荊南,吳人歸其首于魏,漢建安二十四年,曹*以王禮葬關羽在此,紅牆環繞,古柏蔥籠,殿宇崇闳,氣象肅穆,關公塑像正氣凜然,殿前有聯: 易曰剛健中正; 書雲文武聖神。
後院碑坊甚多,正中一碣,大書: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陵”,最後那陵門,顔曰:“鐘靈處”,翠柏掩翳中,土冢高起,外以短垣環繞。
南瑞麟奔入關林,即為其肅穆氣氛所凜,不禁緩緩策馬徐行。
關林之側,有條短短街道,寥寥僅百數十戶人家,暮霭深濃中,隻見燈火明減,人迹稀疏。
此處隻有一家客棧,南瑞麟隻望門前兩隻風中搖曳的大紅油紙燈籠之處策馬前行。
客棧門前已到,南瑞麟離鞍下騎,門前橫額上四個“春申客棧”鬥大黑字顯于眼簾,他正忖思進入之後如何行事之際,忽見内面奔出一個店小二來,滿臉陪笑道: “客官可是住店的麼?但來得不巧,我們今天已歇業了,你老還是趕去龍門鎮上改住别家吧!” 南瑞麟不由一皺眉頭,心知終南瓦解消息他們得知了,不由沉聲道: “店家豈可說诳,既然歇業,就該燈籠收起,關門才是。
” 那店小二不由愁眉苦臉,張口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
南瑞麟正待再說,店内忽傳出一陣沉渾嗓子罵道: “無用的蠢才,你不會說店中人客已滿,請改宿别家不就結了嗎?”語聲中閃出一滿臉刀疤的大漢,目光灼灼地停在南瑞麟臉上。
南瑞麟微微一笑,拱手道: “在下來此求見秦分舵主而來,還請引見為是。
” 這大漢目光不由一怔,道: “閣下從何而來?” 南瑞麟答道: “在下由終南奔來。
” 大漢更是目光一怔,問道: “閣下可是終南門下麼?” 南瑞麟緩緩在懷中取出一支仙鶴信符,道: “在下是受祝效虞舵主之托,有急事面見秦分鴕主,終南的事,尊駕諒也有個耳聞吧,如誤了秦分舵主性命,可怨不得在下。
” 這大漢立現驚駭之色,陪笑道: “閣下請進,不過秦分舵主未初時分已離店他往,大約明晨方可趕回,此未必一定準,說不定還要捱過三兩日,不知閣下替祝舵主帶來什麼急事,可否見告?” 南瑞麟已走入店内,聞言答道: “秦舵主既然不在,面告秦大嫂亦是一樣。
” 大漢一時揣不出南瑞麟有何急事,又說得這等嚴重,當真誤了秦鐵華性命非同小可,因為秦鐵華在此設立秘密分舵,負責傳遞洛陽江湖異動消息,無人得知,南瑞麟說得這麼率直,可見事關重大,當下忙說道: “閣下且請歇息,秦大嫂并未住在此處,待某派人通知她再作決定如何?” 南瑞麟點點頭,大漢引他進入一間軒敞房間,并命店小二送上茶水酒食後,才告辭匆匆離室。
他用罷酒食後,對燈獨坐,靜思見着秦馬二人後如何應付,但一忖念小琴弟弟還在一雙淫夫淫婦之下,認賊作父,不救出來詳述身世,這點深感棘手。
忖念之際,忽聞房門起了輕微敲門聲,南瑞麟應了聲: “請進。
”身形緩緩立起。
房門一啟,隻見走入一中年漢子,年約三十五六,三绺短須,朗目海口,氣度頗為不俗。
那人兩道眼神望了南瑞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