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古井玉璃 玄關勘破
關燈
小
中
大
,睜目一瞧,似乎可看得清井底情形。
這時陽光穿井而入,南瑞麟自服了“千年空青石乳”,深夜見物,目力逾于尋常。
隻見井底占有數十丈方圓,想是山底空腹,水底滿是黃沙滲泥,足一帶動,立時渾濁一片,兩股巨大水力是由兩處洞穴直沖而來,水底滿是一堆堆徑尺的黑色礁石,星羅棋布排列着。
南瑞麟存身兩股水力中間,強閉着氣使出千斤墜身法定住,隻是浮力甚大,腳底覺有虛懸着感覺。
他水底凝視良久,未見得一絲端倪,眼皮直感發酸,胸口被水力激撞得窒息難忍,不禁興起,右臂抖勁,默運“太極神功”,呼的一掌劈去。
這一推波助瀾,井底水流益發急湍漩蕩,登時黃濁一片,南瑞麟趕緊閉目,耳中聽得一連串礁石撞擊之聲,水波傳音,分外清楚。
南瑞麟一飄身,沖出兩股水力之外,須臾睜目,隻兒泥沙漸沉,已可見物,忽見一塊黑色礁石,迎面撞來,心内大感凜駭,忙推出一掌。
這塊礁石本是受他适才一掌激漩飄來,此刻又是急速晃開,在兩丈開外落定,凝眸之下,不由大喜。
原來水底礁石受他第一掌之力,已經換了位置,原址之下,沙面露出一溜寒光,他急曲身弓腿穿前, 手就向寒光處撈去,略一搜索,觸及劍柄,伸手一提,手中便多出一柄三尺餘的寒光電閃寶劍,他暗忖: “有劍無鞘也是無用,大約劍鞘淤沒在沙泥之内。
”于是伸劍挑動沙泥,水突變得無比的渾濁,南瑞麟緊閉着眼,隻在水底走動往來挑撥着,好一會,微聲铿然金鐵作響。
頓時喜極若狂,左手一陣亂摸、果然是一柄劍鞘,隻因水色已渾不敢睜眼,便向兩股水力中間竄起, 剛一穿出水面,立時吸了一口滿氣,心口才覺好過些。
井壁并不是光滑平整,尚有凸出的石塊藉以扶手,他以左手一搭,丹田納了一口真氣,全身借水的浮力,嗖地像箭般筆直穿出井外,化作兀鷹展翅身法,淩空盤旋緩緩落地。
他立刻舉劍端視,隻見此劍足有三尺二寸,劍身薄如層紙,略一震動,便上下搖晃不停,顯然非有極精湛的内功“導柔成剛”,決不能使用此劍。
青蒙蒙一片寒光從劍身發出,眉目皆涼,劍柄上兩個篆字,受水浸蝕,模糊斑駁得幾乎看不清楚,窮極目力之下,才審出“玉螭”兩字,南瑞麟從下山起,就從來沒有這樣歡喜過,俊目中射出歡愉無比的光輝。
片刻之後,他将玉螭劍身,插入劍鞘,閉目尋思,隻覺這柄劍實在來得太容易了,除了受水壓束全身比較難受外,其餘沒有一點驚險之處,從入井至出水,才不過一刻功夫,他簡直不能相信片刻之前,自己兩手尚是空空。
其實人的遭遇,是各有其不同的地方,有的人一生出來,上承祖蔭福澤,度着終生優裕逸閑的生活, 有的勞碌終生不獲一飽的,在在都是,也有人對希冀之物,可不勞而獲,也有費盡心機,巧取豪奪,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這就是命,佛家則謂之緣,緣來則至,無緣成空,萬事皆作如是觀。
他不禁悟出當年道人除蛟時,為何寶劍脫手及迄今尚未見重來此地,取回寶劍之故。
因為當年正值黃河春漲,井水也高漲,道人沉至井底,壓力奇大,通至黃河水眼沖來兩股水力,一定比現在更要猛烈十倍,道人顯然承受不起這種重壓,加上長時間的渾濁不清,在水内停留一個時辰,與毒蛟激烈搏鬥,真力殆盡,把持不住,于是脫出手外,那道人惜命要緊,才沖出井外,大約自知真元耗盡, 趕回山去安排後事,回山端然坐化。
他心中奇怪道人為何不命門下尋回失劍,此中大有疑慮說處,看起來,劉翰生先祖還隐瞞了一部份事實,也不再想,揩抹身上水濕,将衫履穿好,背好寶劍,意興抖爽,往山下飛掠馳去。
赤日似火,天際無一抹浮雲,藍湛湛地晴空如洗,雖然有風,吹上身來,略不帶半點涼意,反覺灼熱如焚,烈陽之下,隻見一個白點,彈丸飛逝向西關掠去。
片刻之後,南瑞麟已到了西關内和記油行,劉翰生駐立門首,神情焦急地等待着。
一見南瑞麟背着一柄古劍,不禁大喜,忙執着南瑞麟雙手同往内院一間小室。
南瑞麟微笑道:“幸不辱命,寶劍已尋獲。
” 劉翰生撫掌大笑道:“這是閣下福緣天授,神物慶能得主,得與不得,何辱之有,記得先祖說過,道人除蛟後,命已垂危,與先租道:他真元耗盡,自知不起,寶劍已失落井中,無力尋獲,請先祖切勿洩露,他又說生有處死有地,道院在塞外深山中,是以蓄凝着一口殘餘真氣,盡力趕回塞外,成與不成,端視于天,依劉某看法,道人必不能趕回塞外,客死途中,先祖是以絕口不提,忽忽數十年易過,有日無意之間與劉某談起,劉某自忖着道:此等神物,令其長埋井底,未免可惜。
劉某自遭受刺激之後,深信因果福緣之說,所以姑請閣下一試,成與不成,那就要看閣下福澤了!” 南瑞麟笑道:“飲水也要思源,若非劉兄,在下那能到手,所以劉兄惠我良多,現在輪到在下略勁棉薄之時,劉兄你有什麼事,隻管向在下傾吐,隻要力之所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翰生面容突變,珠淚涔涔滴下, 他想強行忍住,那知偏不如他所願、反而像斷線般流出,終至掩面嗚咽出聲。
南瑞麟見狀,心中暗暗長歎了一口氣,忖道: “讀書人總是為情字牽纏所苦,大概離不了鐘情少女,為她夢魂颠倒,所求不遂,除了這個,有什麼值得這樣痛苦。
” 突然,劉翰生離座,風似快撲到他的腳前,連連叩首,道: “隻要閣下能救出我那苦命的妻子,劉翰生夫妻定供奉長生祿位,如同再生父母。
” 南瑞麟大驚,慌不及地讓開,扶起道:“劉兄,怎可如此迂腐法?再這樣,在下便要撤手不管了!” 劉翰生定一定神,長歎道:“隻怪我交友不慎,令我恩愛夫妻勞燕分飛。
” 南瑞麟詫異道:“這是何故?” 劉翰生凄然道:“半年前,我因家貧,每日三餐無以為繼,不得已屈就華陰縣西郊徐奉元家中帳房,說起來,真是斯文掃地,徐奉元是華山派門下大弟子,武藝高強……我原不識徐奉元,不想他在潼關寒舍外,目睹拙荊美色,遂千方百計以高酬為誘,請我做他的帳房,我真後悔答應了他……”說着,淚珠又要奪眶而出。
南瑞麟寬慰道: “劉兄!千萬别這麼沖動,往事過去了,就讓它付之過眼煙雲,何必自苦,亡羊補牢,猶不為晚,往事隻要無愧我心,無須長此耿耿于心。
” 劉翰生搖頭道:“就是有愧于心,所以令劉某長懷難安,一晚,乘着劉某酒醉,徐奉元竟引我豪賭,劉某一時糊塗, 一擲三十萬錢,等到天明,債如山積,劉某是個有骨氣的人,立署借券,其後三日,徐奉元絕口不提賭債之事,但他處心積慮之下,總要發作的一天,果然,徐奉元是一方土豪,平時就以放印子錢為生, 一日,命我塗改借據,以少增多,劉某心想: ‘這事有傷陰骘,這一改不要緊,因此導緻一家人傾家蕩産。
’所以堅持不從。
徐奉先立時沉下臉來,将我辭退,又要還清債務,你想,我一介寒儒,怎麼能拿出錢來,因此妻室被充質押,可憐因我一念之差,害得她現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說罷痛哭不止。
南瑞麟不禁恻然,道: “這些事也不用再說了,在下已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定把嫂夫人救出,隻不過你們必須離開潼關,否則難以安身。
” 劉翰生點點頭道:“這倒是真的,”繼而搓着手為難道: “我
這時陽光穿井而入,南瑞麟自服了“千年空青石乳”,深夜見物,目力逾于尋常。
隻見井底占有數十丈方圓,想是山底空腹,水底滿是黃沙滲泥,足一帶動,立時渾濁一片,兩股巨大水力是由兩處洞穴直沖而來,水底滿是一堆堆徑尺的黑色礁石,星羅棋布排列着。
南瑞麟存身兩股水力中間,強閉着氣使出千斤墜身法定住,隻是浮力甚大,腳底覺有虛懸着感覺。
他水底凝視良久,未見得一絲端倪,眼皮直感發酸,胸口被水力激撞得窒息難忍,不禁興起,右臂抖勁,默運“太極神功”,呼的一掌劈去。
這一推波助瀾,井底水流益發急湍漩蕩,登時黃濁一片,南瑞麟趕緊閉目,耳中聽得一連串礁石撞擊之聲,水波傳音,分外清楚。
南瑞麟一飄身,沖出兩股水力之外,須臾睜目,隻兒泥沙漸沉,已可見物,忽見一塊黑色礁石,迎面撞來,心内大感凜駭,忙推出一掌。
這塊礁石本是受他适才一掌激漩飄來,此刻又是急速晃開,在兩丈開外落定,凝眸之下,不由大喜。
原來水底礁石受他第一掌之力,已經換了位置,原址之下,沙面露出一溜寒光,他急曲身弓腿穿前, 手就向寒光處撈去,略一搜索,觸及劍柄,伸手一提,手中便多出一柄三尺餘的寒光電閃寶劍,他暗忖: “有劍無鞘也是無用,大約劍鞘淤沒在沙泥之内。
”于是伸劍挑動沙泥,水突變得無比的渾濁,南瑞麟緊閉着眼,隻在水底走動往來挑撥着,好一會,微聲铿然金鐵作響。
頓時喜極若狂,左手一陣亂摸、果然是一柄劍鞘,隻因水色已渾不敢睜眼,便向兩股水力中間竄起, 剛一穿出水面,立時吸了一口滿氣,心口才覺好過些。
井壁并不是光滑平整,尚有凸出的石塊藉以扶手,他以左手一搭,丹田納了一口真氣,全身借水的浮力,嗖地像箭般筆直穿出井外,化作兀鷹展翅身法,淩空盤旋緩緩落地。
他立刻舉劍端視,隻見此劍足有三尺二寸,劍身薄如層紙,略一震動,便上下搖晃不停,顯然非有極精湛的内功“導柔成剛”,決不能使用此劍。
青蒙蒙一片寒光從劍身發出,眉目皆涼,劍柄上兩個篆字,受水浸蝕,模糊斑駁得幾乎看不清楚,窮極目力之下,才審出“玉螭”兩字,南瑞麟從下山起,就從來沒有這樣歡喜過,俊目中射出歡愉無比的光輝。
片刻之後,他将玉螭劍身,插入劍鞘,閉目尋思,隻覺這柄劍實在來得太容易了,除了受水壓束全身比較難受外,其餘沒有一點驚險之處,從入井至出水,才不過一刻功夫,他簡直不能相信片刻之前,自己兩手尚是空空。
其實人的遭遇,是各有其不同的地方,有的人一生出來,上承祖蔭福澤,度着終生優裕逸閑的生活, 有的勞碌終生不獲一飽的,在在都是,也有人對希冀之物,可不勞而獲,也有費盡心機,巧取豪奪,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這就是命,佛家則謂之緣,緣來則至,無緣成空,萬事皆作如是觀。
他不禁悟出當年道人除蛟時,為何寶劍脫手及迄今尚未見重來此地,取回寶劍之故。
因為當年正值黃河春漲,井水也高漲,道人沉至井底,壓力奇大,通至黃河水眼沖來兩股水力,一定比現在更要猛烈十倍,道人顯然承受不起這種重壓,加上長時間的渾濁不清,在水内停留一個時辰,與毒蛟激烈搏鬥,真力殆盡,把持不住,于是脫出手外,那道人惜命要緊,才沖出井外,大約自知真元耗盡, 趕回山去安排後事,回山端然坐化。
他心中奇怪道人為何不命門下尋回失劍,此中大有疑慮說處,看起來,劉翰生先祖還隐瞞了一部份事實,也不再想,揩抹身上水濕,将衫履穿好,背好寶劍,意興抖爽,往山下飛掠馳去。
赤日似火,天際無一抹浮雲,藍湛湛地晴空如洗,雖然有風,吹上身來,略不帶半點涼意,反覺灼熱如焚,烈陽之下,隻見一個白點,彈丸飛逝向西關掠去。
片刻之後,南瑞麟已到了西關内和記油行,劉翰生駐立門首,神情焦急地等待着。
一見南瑞麟背着一柄古劍,不禁大喜,忙執着南瑞麟雙手同往内院一間小室。
南瑞麟微笑道:“幸不辱命,寶劍已尋獲。
” 劉翰生撫掌大笑道:“這是閣下福緣天授,神物慶能得主,得與不得,何辱之有,記得先祖說過,道人除蛟後,命已垂危,與先租道:他真元耗盡,自知不起,寶劍已失落井中,無力尋獲,請先祖切勿洩露,他又說生有處死有地,道院在塞外深山中,是以蓄凝着一口殘餘真氣,盡力趕回塞外,成與不成,端視于天,依劉某看法,道人必不能趕回塞外,客死途中,先祖是以絕口不提,忽忽數十年易過,有日無意之間與劉某談起,劉某自忖着道:此等神物,令其長埋井底,未免可惜。
劉某自遭受刺激之後,深信因果福緣之說,所以姑請閣下一試,成與不成,那就要看閣下福澤了!” 南瑞麟笑道:“飲水也要思源,若非劉兄,在下那能到手,所以劉兄惠我良多,現在輪到在下略勁棉薄之時,劉兄你有什麼事,隻管向在下傾吐,隻要力之所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翰生面容突變,珠淚涔涔滴下, 他想強行忍住,那知偏不如他所願、反而像斷線般流出,終至掩面嗚咽出聲。
南瑞麟見狀,心中暗暗長歎了一口氣,忖道: “讀書人總是為情字牽纏所苦,大概離不了鐘情少女,為她夢魂颠倒,所求不遂,除了這個,有什麼值得這樣痛苦。
” 突然,劉翰生離座,風似快撲到他的腳前,連連叩首,道: “隻要閣下能救出我那苦命的妻子,劉翰生夫妻定供奉長生祿位,如同再生父母。
” 南瑞麟大驚,慌不及地讓開,扶起道:“劉兄,怎可如此迂腐法?再這樣,在下便要撤手不管了!” 劉翰生定一定神,長歎道:“隻怪我交友不慎,令我恩愛夫妻勞燕分飛。
” 南瑞麟詫異道:“這是何故?” 劉翰生凄然道:“半年前,我因家貧,每日三餐無以為繼,不得已屈就華陰縣西郊徐奉元家中帳房,說起來,真是斯文掃地,徐奉元是華山派門下大弟子,武藝高強……我原不識徐奉元,不想他在潼關寒舍外,目睹拙荊美色,遂千方百計以高酬為誘,請我做他的帳房,我真後悔答應了他……”說着,淚珠又要奪眶而出。
南瑞麟寬慰道: “劉兄!千萬别這麼沖動,往事過去了,就讓它付之過眼煙雲,何必自苦,亡羊補牢,猶不為晚,往事隻要無愧我心,無須長此耿耿于心。
” 劉翰生搖頭道:“就是有愧于心,所以令劉某長懷難安,一晚,乘着劉某酒醉,徐奉元竟引我豪賭,劉某一時糊塗, 一擲三十萬錢,等到天明,債如山積,劉某是個有骨氣的人,立署借券,其後三日,徐奉元絕口不提賭債之事,但他處心積慮之下,總要發作的一天,果然,徐奉元是一方土豪,平時就以放印子錢為生, 一日,命我塗改借據,以少增多,劉某心想: ‘這事有傷陰骘,這一改不要緊,因此導緻一家人傾家蕩産。
’所以堅持不從。
徐奉先立時沉下臉來,将我辭退,又要還清債務,你想,我一介寒儒,怎麼能拿出錢來,因此妻室被充質押,可憐因我一念之差,害得她現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說罷痛哭不止。
南瑞麟不禁恻然,道: “這些事也不用再說了,在下已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定把嫂夫人救出,隻不過你們必須離開潼關,否則難以安身。
” 劉翰生點點頭道:“這倒是真的,”繼而搓着手為難道: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