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卷 朵那女散财殉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七十五卷朵那女散财殉節
送暖偷寒起禍胎,壞家端的是奴才。
請看當日紅娘事,卻把莺莺哄得來。
這首詩是說壞法丫鬟之作。
人家婦女不守閨門,多是丫鬟哄誘而成。
這是人家最要防閑的了。
又有粗使梅香亦為可笑,曾有詩道: 兩腳鏖糟拖破鞋,羅乖像甚細娘家? 手中托飯沿街吃,背上馱拿着處捱。
間壁借鹽常讨碟,對門兜火不帶柴。
除灰換糞常拖拽,扯住油瓶撮撮篩。
這首詩是嘲人家鏖糟丫鬟之作,乃是常熟顧成章俚語,都用吳音湊合而成,句句形容酷笑。
看官,你道人家這些丫鬟使女不過是抹桌掃地、燒火添湯、疊被鋪床,就是精緻的也不過在妝台旁服侍梳頭洗面、弄粉調朱、貼翠拈花、打點繡床針線、燒香熏被、剪燭熏煤、收拾衣服、挂簾起鈎,免不得像《牡丹亭記》道:“雞眼睛用嘴兒挑,馬子兒随鼻兒倒。
” 這不十分湊趣的事也時常要做一做。
還有無廉恥丫鬟,像《琵琶記》上惜春姐道:“難守繡房中清冷無人,别尋一個佳偶。
要去燒火凳上、壁角落裡偷閑養漢,做那不長進之事,或是私期逃走。
”曾有劉禹錫诮失婢詩為證; 把鏡朝猶在,添香夜不歸。
鴛鴦拂瓦去,鹦鹉透籠飛。
不逐張公子,即随劉武威。
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
話說宋時有個陸伯麟,其側室生下一子,那側室原是丫鬟出身。
因是正妻無子,陸伯麟歡喜非常,做三朝彌月,好生熱鬧。
他一個相好的朋友陸象翁戲做一首啟以賀道: 犯簾前禁,尋竈下盟,玉雖種于藍田,珠将還于合浦。
移夜半鹭鸶之步,幾度驚惶;得天上麒麟之兒,這回喝彩。
即可續詩書禮樂之脈,深嗅油鹽醬醋之香。
看官,你道這首啟豈不做得甚妙!臨了這句“深嗅得油鹽醬醋之香”,卻出于蘇東坡先生詠婢谑詞,有“揭起裙兒,一陣油鹽醬醋香”之句。
蘇東坡之巧于嘲笑如此。
在下要說一回俠女散财殉節的故事,千古所無,所以先把丫鬟這些好笑的說起。
從來道三绺梳頭、兩截穿衣,人家婦人女子尚且無遠大之識,何況這些粗使梅香,他曉得什麼道理、什麼節俠。
從古來讀書通文理之人尚且不多幾個,你隻看《西廂記》,那紅娘姐,不過硬調文袋,牽枝帶葉說得幾句,怎如得漢時鄭康成家的女婢。
那鄭康成風流冠世,家中婦婢都教他讀書識字。
一日鄭康成怒一個丫鬟,把他曳去跪在泥中;又有一個丫鬟走來見了,就把《詩經》一句取笑道:“胡為乎泥中?”這個跪着的丫鬟也回他《詩經》一句道:“薄言往訴,逢彼之怒。
”這兩個丫鬟将《詩經》一問一答,這也是個風流妙事了,卻不比得晉中書令王珉之婢謝芳姿。
那謝芳姿是王珉嫂嫂身邊丫鬟,王珉偷了這謝芳姿,與他情好甚笃。
嫂嫂得如此事,将這謝芳姿日日鞭撻,打得謝芳姿痛苦難當,罰他蓬頭垢面,不容他修飾。
這謝芳姿雖不修飾,那天生的玉容花貌并不改變,且素性長于詩歌,出口便成。
王珉見這謝芳姿吃苦,甚是心酸。
一日手中持着白團扇一把,就要謝芳姿作白團扇歌,謝芳姿随口作歌以贈道: 團扇複團扇,許持自障面。
憔悴無複理,羞與郎相見! 你看這謝芳姿出口成章,寫出胸中之意,可不是千秋絕妙的女子,天上瑞氣所鐘,生将出來,怎敢與粗使梅香一般看待?須要另眼相看,方不負上天彼之意。
所以元朝關漢卿才子曾續《北西廂》四出,他當時曾見人家一個出色聰明女子做了從嫁女婢,關漢卿再三歎息道:“這樣一個聰明女子做了從嫁女婢,就如一個才子屈做了小家小厮一般,豈不是有天沒日頭之事?”意甚不舍,戲作一小令道: 鬓鴉臉霞,屈殺了将陪嫁,規模全似大人家,不在紅娘下。
巧笑迎人,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
若咱得他,倒了蒲桃架! 就這關漢卿的詞兒看将起來,也不過是詩文标緻而已,不足為奇。
還有一種出色女子,具大眼孔,與英雄豪傑一樣尤為難得。
昔日唐朝柳仲賢官為仆射之職,一生豪爽,出鎮四川,嘗怒一個丫鬟,遂鬻于大校蓋巨源宅。
這蓋巨源生性極其悭吝,一日臨街見賣絹之人,自己呼到面前,親自一匹匹打将開來,手自揣量厚薄,酬酢多少價錢。
柳家丫鬟于窗縫中看見,心中甚有鄙賤之意,遂假作中風光景,失聲仆地。
蓋巨源因見此婢中風,遂命送還這丫鬟。
既到外舍,旁人問道:“你在柳府并無中風之病,今日如何忽有此疾?”這個丫鬟徐徐答道: “我并無中風之病,我曾服侍柳家郎君,寬洪大度,一生豪爽,怎生今日可去服侍這賣絹牙郎?我心慚愧,所以假作中風,非真中風也。
”柳仲賢知此婢有英雄之識,遂納為側室,生子亦有英雄之概。
看官,你道此婢不勝如謝芳姿數倍乎?若強中更有強中手,與妃子盡節而死,更是千秋罕見、萬載難逢之事,名為田六出。
這田六出是王進賢的侍兒,那王進賢是晉愍懷太子之妃,胡王石勒攻破洛陽,擄了王進賢、渡孟津河,要奸淫王進賢。
那王進賢大罵道:“我皇太子婦、司徒公女,汝羌胡小子,敢犯我乎?”言畢投河而死。
田六出見妃主已死,便道:“大既有之,小亦宜然。
妃主為國
請看當日紅娘事,卻把莺莺哄得來。
這首詩是說壞法丫鬟之作。
人家婦女不守閨門,多是丫鬟哄誘而成。
這是人家最要防閑的了。
又有粗使梅香亦為可笑,曾有詩道: 兩腳鏖糟拖破鞋,羅乖像甚細娘家? 手中托飯沿街吃,背上馱拿着處捱。
間壁借鹽常讨碟,對門兜火不帶柴。
除灰換糞常拖拽,扯住油瓶撮撮篩。
這首詩是嘲人家鏖糟丫鬟之作,乃是常熟顧成章俚語,都用吳音湊合而成,句句形容酷笑。
看官,你道人家這些丫鬟使女不過是抹桌掃地、燒火添湯、疊被鋪床,就是精緻的也不過在妝台旁服侍梳頭洗面、弄粉調朱、貼翠拈花、打點繡床針線、燒香熏被、剪燭熏煤、收拾衣服、挂簾起鈎,免不得像《牡丹亭記》道:“雞眼睛用嘴兒挑,馬子兒随鼻兒倒。
” 這不十分湊趣的事也時常要做一做。
還有無廉恥丫鬟,像《琵琶記》上惜春姐道:“難守繡房中清冷無人,别尋一個佳偶。
要去燒火凳上、壁角落裡偷閑養漢,做那不長進之事,或是私期逃走。
”曾有劉禹錫诮失婢詩為證; 把鏡朝猶在,添香夜不歸。
鴛鴦拂瓦去,鹦鹉透籠飛。
不逐張公子,即随劉武威。
新知正相樂,從此脫青衣。
話說宋時有個陸伯麟,其側室生下一子,那側室原是丫鬟出身。
因是正妻無子,陸伯麟歡喜非常,做三朝彌月,好生熱鬧。
他一個相好的朋友陸象翁戲做一首啟以賀道: 犯簾前禁,尋竈下盟,玉雖種于藍田,珠将還于合浦。
移夜半鹭鸶之步,幾度驚惶;得天上麒麟之兒,這回喝彩。
即可續詩書禮樂之脈,深嗅油鹽醬醋之香。
看官,你道這首啟豈不做得甚妙!臨了這句“深嗅得油鹽醬醋之香”,卻出于蘇東坡先生詠婢谑詞,有“揭起裙兒,一陣油鹽醬醋香”之句。
蘇東坡之巧于嘲笑如此。
在下要說一回俠女散财殉節的故事,千古所無,所以先把丫鬟這些好笑的說起。
從來道三绺梳頭、兩截穿衣,人家婦人女子尚且無遠大之識,何況這些粗使梅香,他曉得什麼道理、什麼節俠。
從古來讀書通文理之人尚且不多幾個,你隻看《西廂記》,那紅娘姐,不過硬調文袋,牽枝帶葉說得幾句,怎如得漢時鄭康成家的女婢。
那鄭康成風流冠世,家中婦婢都教他讀書識字。
一日鄭康成怒一個丫鬟,把他曳去跪在泥中;又有一個丫鬟走來見了,就把《詩經》一句取笑道:“胡為乎泥中?”這個跪着的丫鬟也回他《詩經》一句道:“薄言往訴,逢彼之怒。
”這兩個丫鬟将《詩經》一問一答,這也是個風流妙事了,卻不比得晉中書令王珉之婢謝芳姿。
那謝芳姿是王珉嫂嫂身邊丫鬟,王珉偷了這謝芳姿,與他情好甚笃。
嫂嫂得如此事,将這謝芳姿日日鞭撻,打得謝芳姿痛苦難當,罰他蓬頭垢面,不容他修飾。
這謝芳姿雖不修飾,那天生的玉容花貌并不改變,且素性長于詩歌,出口便成。
王珉見這謝芳姿吃苦,甚是心酸。
一日手中持着白團扇一把,就要謝芳姿作白團扇歌,謝芳姿随口作歌以贈道: 團扇複團扇,許持自障面。
憔悴無複理,羞與郎相見! 你看這謝芳姿出口成章,寫出胸中之意,可不是千秋絕妙的女子,天上瑞氣所鐘,生将出來,怎敢與粗使梅香一般看待?須要另眼相看,方不負上天彼之意。
所以元朝關漢卿才子曾續《北西廂》四出,他當時曾見人家一個出色聰明女子做了從嫁女婢,關漢卿再三歎息道:“這樣一個聰明女子做了從嫁女婢,就如一個才子屈做了小家小厮一般,豈不是有天沒日頭之事?”意甚不舍,戲作一小令道: 鬓鴉臉霞,屈殺了将陪嫁,規模全似大人家,不在紅娘下。
巧笑迎人,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
若咱得他,倒了蒲桃架! 就這關漢卿的詞兒看将起來,也不過是詩文标緻而已,不足為奇。
還有一種出色女子,具大眼孔,與英雄豪傑一樣尤為難得。
昔日唐朝柳仲賢官為仆射之職,一生豪爽,出鎮四川,嘗怒一個丫鬟,遂鬻于大校蓋巨源宅。
這蓋巨源生性極其悭吝,一日臨街見賣絹之人,自己呼到面前,親自一匹匹打将開來,手自揣量厚薄,酬酢多少價錢。
柳家丫鬟于窗縫中看見,心中甚有鄙賤之意,遂假作中風光景,失聲仆地。
蓋巨源因見此婢中風,遂命送還這丫鬟。
既到外舍,旁人問道:“你在柳府并無中風之病,今日如何忽有此疾?”這個丫鬟徐徐答道: “我并無中風之病,我曾服侍柳家郎君,寬洪大度,一生豪爽,怎生今日可去服侍這賣絹牙郎?我心慚愧,所以假作中風,非真中風也。
”柳仲賢知此婢有英雄之識,遂納為側室,生子亦有英雄之概。
看官,你道此婢不勝如謝芳姿數倍乎?若強中更有強中手,與妃子盡節而死,更是千秋罕見、萬載難逢之事,名為田六出。
這田六出是王進賢的侍兒,那王進賢是晉愍懷太子之妃,胡王石勒攻破洛陽,擄了王進賢、渡孟津河,要奸淫王進賢。
那王進賢大罵道:“我皇太子婦、司徒公女,汝羌胡小子,敢犯我乎?”言畢投河而死。
田六出見妃主已死,便道:“大既有之,小亦宜然。
妃主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