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卷 王有道疑心棄妻子
關燈
小
中
大
空嗚咽,有淚空漣而。
百病皆有藥,此病諒難醫。
丈夫心反複,曾不記當時。
山盟并海誓,瞬息且推移。
籲嗟一女子,方寸有天知。
且說那些新中的舉人舊規先要見房師,即時參谒。
申推官的門子寫了七個舉人的名姓在那邊,尋來尋去這般問,一時間問着了柳家天吉。
那門子領到三司所裡,同年各各相認。
内中杭州兩名,嘉興兩名,湖州一名,紹興一名,金華一名,齊齊七個舉人。
門子引進至公堂,再到易一房,一齊進來參拜。
申嵩留他坐下,道:“七位賢契,俱有抱負,都是皇家柱石,内中那一位是柳賢契?”柳生春打躬道:“是門生。
”申嵩把他仔細一看,道:“賢契你有何陰骘之事,可為我言之。
”柳生春心下已知王有道中了,要使他夫妻完聚,故意妝點孟月華許多好處。
道:“念門生德薄才庸,蒙老師山鬥之恩,提挈孤寒,并沒有一點陰骘。
”申嵩道:“不瞞賢契說,佳卷已失孫山外矣,不知怎麼又在面前,如此者三次。
若無莫大陰骘,焉有鬼神如此鄭重乎?”生春道:“門生自小尊奉《太上感應篇》,内中好淫女色是第一件罪過,門生凜凜尊從。
今春三月十五晚,避雨于武林門外亭子中間。
不期進去先有一婦在内。
彼時門生欲出則大雨傾盆,欲進則婦人悲惋。
那雨又大,加以風雷之猛。
後來略住,而城門已閉。
婦人乘濕欲行。
彼時門生想道:“他是個女流,因門生有礙,故此趁濕而行,心實不安。
其時門生去了,後不知其婦如何。
”王有道忙向柳生春道:“年兄知他姓甚名誰?”柳生道:“男女之間不便啟齒,怎好問得?”王有道忙對申嵩道:“老師,避雨之婦,正是門生之妻。
”衆人愕然道:“這般果有此事來?在柳年兄這也難得。
” 王有道說:“後來門生知道,疑為莫須有,四月間棄了。
”申嵩聽見道:“賢契差矣。
方才柳生之言出于無心。
話是實的,何可屈害貞姬,令人聞之酸鼻?”柳生道:“不知就是年嫂,多有得罪了。
在弟原無意欲為之心,莫須有三字,何能服天下?” 那五位同年道:“年兄快整鸾鳳,速速請回,真有負荊之罪了。
” 柳生道:“年兄赴過鹿鳴,弟當同往迎取年嫂完聚。
”申嵩道: “王生,你得意之時,不宜休棄貞潔糟糠,速宜請歸。
”王有道說:“老師與年兄見教領命是了。
”隻聽得按院着承差催請各舉子簪花赴宴。
申嵩拱一拱手,各人齊上明倫堂,挂紅吃酒。
怎見得?有集唐詩一首為證: 天香分下殿西頭,獨許君家孰與俦。
月裡仙姝光皎皎,人間清影夜悠悠。
九霄香沁金莖露,八月涼生玉宇秋。
約我廣寒探兔窟,陵雲高步上瀛州。
隻見這九十名新舉人,上馬扳鞍,揚眉吐氣,一個個往大街,迎到布政司赴鹿鳴宴。
王有道與柳生春,二人敬了兩主考并察院房師的酒,竟到孟家。
鳴時吃了一驚。
見是女婿,道聲:“恭喜了。
隻是屈害小女。
”柳生春道:“老先生不須說令愛之事。
已與令婿講明了。
同避雨的就是學生。
今特奉迎令愛。
”孟鳴時見說,忙忙進内與月華說知。
月華見說,既是那生在此,正好觌面講明,免玷清白,竟走出來。
柳生上前作揖:“年嫂不必提起。
” 王有道上前施禮道:“我一時狐疑,未免如此,已見心迹,特爾親迎。
”月華便不開言。
張氏勸女兒同去。
一是孟鳴時夫妻兩口,并女兒三乘轎子同行。
兩舉人依先迎進城來。
到了王家,下馬進去。
時親友擺下酒筵作賀,柳生告回。
有道說: “年兄同飲三杯,意欲留此盡歡,恐年嫂等久。
”柳生道:“小弟寒荊棄世久矣。
”有道驚問:“幾時續弦?”柳生道:“尚無媒妁。
”有道說:“小弟有妹淑英,今年十八。
年兄不棄,以奉箕帚如何?”孟鳴時見說,道:“好得緊,小弟為媒。
”月華聽見,說:“今日黃道,酒席親友俱在,待我與姑娘穿戴。
”親友一齊歡喜。
柳生春一點陰骘,報他一日雙喜。
須臾,傧相贊禮,夫妻二人,真個郎才女貌,正是: 晚上洞房花燭夜,早間金榜挂名時。
還虧久旱逢甘雨,方得他鄉遇故知。
百病皆有藥,此病諒難醫。
丈夫心反複,曾不記當時。
山盟并海誓,瞬息且推移。
籲嗟一女子,方寸有天知。
且說那些新中的舉人舊規先要見房師,即時參谒。
申推官的門子寫了七個舉人的名姓在那邊,尋來尋去這般問,一時間問着了柳家天吉。
那門子領到三司所裡,同年各各相認。
内中杭州兩名,嘉興兩名,湖州一名,紹興一名,金華一名,齊齊七個舉人。
門子引進至公堂,再到易一房,一齊進來參拜。
申嵩留他坐下,道:“七位賢契,俱有抱負,都是皇家柱石,内中那一位是柳賢契?”柳生春打躬道:“是門生。
”申嵩把他仔細一看,道:“賢契你有何陰骘之事,可為我言之。
”柳生春心下已知王有道中了,要使他夫妻完聚,故意妝點孟月華許多好處。
道:“念門生德薄才庸,蒙老師山鬥之恩,提挈孤寒,并沒有一點陰骘。
”申嵩道:“不瞞賢契說,佳卷已失孫山外矣,不知怎麼又在面前,如此者三次。
若無莫大陰骘,焉有鬼神如此鄭重乎?”生春道:“門生自小尊奉《
今春三月十五晚,避雨于武林門外亭子中間。
不期進去先有一婦在内。
彼時門生欲出則大雨傾盆,欲進則婦人悲惋。
那雨又大,加以風雷之猛。
後來略住,而城門已閉。
婦人乘濕欲行。
彼時門生想道:“他是個女流,因門生有礙,故此趁濕而行,心實不安。
其時門生去了,後不知其婦如何。
”王有道忙向柳生春道:“年兄知他姓甚名誰?”柳生道:“男女之間不便啟齒,怎好問得?”王有道忙對申嵩道:“老師,避雨之婦,正是門生之妻。
”衆人愕然道:“這般果有此事來?在柳年兄這也難得。
” 王有道說:“後來門生知道,疑為莫須有,四月間棄了。
”申嵩聽見道:“賢契差矣。
方才柳生之言出于無心。
話是實的,何可屈害貞姬,令人聞之酸鼻?”柳生道:“不知就是年嫂,多有得罪了。
在弟原無意欲為之心,莫須有三字,何能服天下?” 那五位同年道:“年兄快整鸾鳳,速速請回,真有負荊之罪了。
” 柳生道:“年兄赴過鹿鳴,弟當同往迎取年嫂完聚。
”申嵩道: “王生,你得意之時,不宜休棄貞潔糟糠,速宜請歸。
”王有道說:“老師與年兄見教領命是了。
”隻聽得按院着承差催請各舉子簪花赴宴。
申嵩拱一拱手,各人齊上明倫堂,挂紅吃酒。
怎見得?有集唐詩一首為證: 天香分下殿西頭,獨許君家孰與俦。
月裡仙姝光皎皎,人間清影夜悠悠。
九霄香沁金莖露,八月涼生玉宇秋。
約我廣寒探兔窟,陵雲高步上瀛州。
隻見這九十名新舉人,上馬扳鞍,揚眉吐氣,一個個往大街,迎到布政司赴鹿鳴宴。
王有道與柳生春,二人敬了兩主考并察院房師的酒,竟到孟家。
鳴時吃了一驚。
見是女婿,道聲:“恭喜了。
隻是屈害小女。
”柳生春道:“老先生不須說令愛之事。
已與令婿講明了。
同避雨的就是學生。
今特奉迎令愛。
”孟鳴時見說,忙忙進内與月華說知。
月華見說,既是那生在此,正好觌面講明,免玷清白,竟走出來。
柳生上前作揖:“年嫂不必提起。
” 王有道上前施禮道:“我一時狐疑,未免如此,已見心迹,特爾親迎。
”月華便不開言。
張氏勸女兒同去。
一是孟鳴時夫妻兩口,并女兒三乘轎子同行。
兩舉人依先迎進城來。
到了王家,下馬進去。
時親友擺下酒筵作賀,柳生告回。
有道說: “年兄同飲三杯,意欲留此盡歡,恐年嫂等久。
”柳生道:“小弟寒荊棄世久矣。
”有道驚問:“幾時續弦?”柳生道:“尚無媒妁。
”有道說:“小弟有妹淑英,今年十八。
年兄不棄,以奉箕帚如何?”孟鳴時見說,道:“好得緊,小弟為媒。
”月華聽見,說:“今日黃道,酒席親友俱在,待我與姑娘穿戴。
”親友一齊歡喜。
柳生春一點陰骘,報他一日雙喜。
須臾,傧相贊禮,夫妻二人,真個郎才女貌,正是: 晚上洞房花燭夜,早間金榜挂名時。
還虧久旱逢甘雨,方得他鄉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