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卷 唐解元玩世出奇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回,雖然盡有标緻的,那青衣小鬟不在其内。
華安立于旁邊,默默無語。
夫人叫老姆姆:“你去問華安:‘那一個中你的意,就配與你。
’”華安隻不開言。
夫人心中不樂,叫: “華安,你好大眼孔,難道我這些丫頭就沒個中你意的?”華安道:“覆夫人:華安蒙夫人賜配,又許華安自擇,這是曠古隆恩,粉身難報。
隻是夫人随身侍婢還來不齊,既蒙恩典,願得盡觀。
”夫人笑道:“你敢是疑我有吝啬之意?也罷!房中那四個一發喚出來與他看看,滿他的心願。
” 原來那四個是有執事的,叫做: 春媚,夏清,秋香,冬瑞。
春媚掌首飾脂粉,夏清掌香爐茶竈,秋香掌四時衣服,冬瑞掌酒果食品。
管家老姆姆傳夫人之命,将四個喚出來。
那四個不及更衣,随身妝束,秋香依舊青衣。
老姆姆引出中堂,站立夫人背後。
室中蠟炬,光明如晝,華安早已看見了。
昔日豐姿,宛然在目。
還不曾開口,那老姆媽知趣,先來問道: “可看中了誰?”華安心中明曉得是秋香,不敢說破,隻将手指道:“若得穿青這一位小娘子,足遂生平。
”夫人回顧秋香,微微而笑。
叫華安且出去。
華安回典鋪中,一喜一懼,喜者機會甚好,懼者未曾上手,惟恐不成。
偶見月明如晝,獨步徘徊,吟詩一首: 徒倚無聊夜卧遲,綠楊風靜鳥栖枝。
難将心事和人說,說與青天明月知。
次日,夫人向學士說了。
另收拾一所潔淨房室,其床帳家夥,無物不備。
又合家童仆奉承他是新主管,擔東送西,擺得一室之中錦片相似。
擇了吉日,學士和夫人主婚。
華安與秋香中堂又拜,鼓樂引至新房,合卺成婚,男歡女悅,自不必說。
夜半,秋香問華安道:“與君頗面善,何處曾相會來?” 華安道:“小娘子自去思想。
”又過了幾日,秋香忽問華安道: “向日阊門遊船中看見的可就是你?”華安笑道:“是也。
”秋香道:“若然,君非下賤之輩,何故屈身于此?”華安道:“吾為小娘子傍舟一笑,不能忘情,所以從權相就。
”秋香道: “妾昔見諸少年擁君,出素扇競求書畫,君一概不理,倚窗酌酒,旁若無人。
妾知君非凡品,故一笑耳。
”華安道:“女子家能于流俗中識名士,誠紅拂、綠绮之流也!”秋香道:“此後于南門街上,似又會一次。
”華安笑道:“好利害眼睛!果然果然。
”秋香道:“你既非下流,實是甚麼樣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華安道:“我乃蘇州唐解元也。
與你三生有緣,得諧所願。
今夜既然說破,不可久留,欲與你圖諧老之策,你肯随我去否?”秋香道:“解元為賤妾之故,不惜辱千金之軀,妾豈敢不惟命是人!”華安次日将典中帳目,細細開了一本簿子,又将房中衣服首飾及床帳器皿另開一帳,又将各人所贈之物亦開一帳,纖毫不取。
共是三宗帳目,鎖在一個護書箧内,其鑰匙即挂在鎖上。
又與壁間題詩一首: 拟向華陽洞裡遊,行蹤端為可人留。
願随紅拂同高蹈,敢向朱家惜下流? 好事已成誰索笑,屈身今去尚含羞。
主人若問真名姓,隻在“康宣”兩字頭。
是夜,雇了一隻小船,泊于河下。
黃昏人靜,将房門封鎖,同秋香下船,連夜望蘇州去了。
天曉,家人見華安房門封鎖,奔告學士。
學士教打開看時,床帳什物一毫不動,護書内帳目開載明白。
學士沉思,莫測其故,擡頭一看,忽見壁上有詩八句,讀了一遍,想:“此人原名是康宣。
又不知甚麼意故,來府中住許多時;若是不良之人,财上又分毫不苟。
又不知那秋香如何就肯随他逃走,如今兩口兒又不知逃在那裡?我棄此一婢,亦有何難。
隻要明白了這樁事迹。
”便叫家童喚捕人來,出信賞錢,各處緝獲康宣、秋香,杳無影響。
過了年餘,學士也放過一邊了。
忽一日,學士到蘇州拜客。
從阊門經過,家童看見書坊中有一秀才坐而觀書,其貌酷似華安,左手亦有枝指,報與學士知道。
學士不信,吩咐此童再去看了詳細,并訪其人名姓。
家童覆身到書坊中,那秀才又和着一個同輩說話,剛下階頭,家童乖巧,悄悄随之。
那兩個轉彎向潼子門下船去了,仆從相随,共有四五人。
背後察其形相,分明與華安無二。
隻是不敢唐突。
家童回轉書坊,問店主:“适來在此看書的是什麼人?”店主道:“是唐伯虎解元相公。
今日是文衡山相公舟中請
華安立于旁邊,默默無語。
夫人叫老姆姆:“你去問華安:‘那一個中你的意,就配與你。
’”華安隻不開言。
夫人心中不樂,叫: “華安,你好大眼孔,難道我這些丫頭就沒個中你意的?”華安道:“覆夫人:華安蒙夫人賜配,又許華安自擇,這是曠古隆恩,粉身難報。
隻是夫人随身侍婢還來不齊,既蒙恩典,願得盡觀。
”夫人笑道:“你敢是疑我有吝啬之意?也罷!房中那四個一發喚出來與他看看,滿他的心願。
” 原來那四個是有執事的,叫做: 春媚,夏清,秋香,冬瑞。
春媚掌首飾脂粉,夏清掌香爐茶竈,秋香掌四時衣服,冬瑞掌酒果食品。
管家老姆姆傳夫人之命,将四個喚出來。
那四個不及更衣,随身妝束,秋香依舊青衣。
老姆姆引出中堂,站立夫人背後。
室中蠟炬,光明如晝,華安早已看見了。
昔日豐姿,宛然在目。
還不曾開口,那老姆媽知趣,先來問道: “可看中了誰?”華安心中明曉得是秋香,不敢說破,隻将手指道:“若得穿青這一位小娘子,足遂生平。
”夫人回顧秋香,微微而笑。
叫華安且出去。
華安回典鋪中,一喜一懼,喜者機會甚好,懼者未曾上手,惟恐不成。
偶見月明如晝,獨步徘徊,吟詩一首: 徒倚無聊夜卧遲,綠楊風靜鳥栖枝。
難将心事和人說,說與青天明月知。
次日,夫人向學士說了。
另收拾一所潔淨房室,其床帳家夥,無物不備。
又合家童仆奉承他是新主管,擔東送西,擺得一室之中錦片相似。
擇了吉日,學士和夫人主婚。
華安與秋香中堂又拜,鼓樂引至新房,合卺成婚,男歡女悅,自不必說。
夜半,秋香問華安道:“與君頗面善,何處曾相會來?” 華安道:“小娘子自去思想。
”又過了幾日,秋香忽問華安道: “向日阊門遊船中看見的可就是你?”華安笑道:“是也。
”秋香道:“若然,君非下賤之輩,何故屈身于此?”華安道:“吾為小娘子傍舟一笑,不能忘情,所以從權相就。
”秋香道: “妾昔見諸少年擁君,出素扇競求書畫,君一概不理,倚窗酌酒,旁若無人。
妾知君非凡品,故一笑耳。
”華安道:“女子家能于流俗中識名士,誠紅拂、綠绮之流也!”秋香道:“此後于南門街上,似又會一次。
”華安笑道:“好利害眼睛!果然果然。
”秋香道:“你既非下流,實是甚麼樣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華安道:“我乃蘇州唐解元也。
與你三生有緣,得諧所願。
今夜既然說破,不可久留,欲與你圖諧老之策,你肯随我去否?”秋香道:“解元為賤妾之故,不惜辱千金之軀,妾豈敢不惟命是人!”華安次日将典中帳目,細細開了一本簿子,又将房中衣服首飾及床帳器皿另開一帳,又将各人所贈之物亦開一帳,纖毫不取。
共是三宗帳目,鎖在一個護書箧内,其鑰匙即挂在鎖上。
又與壁間題詩一首: 拟向華陽洞裡遊,行蹤端為可人留。
願随紅拂同高蹈,敢向朱家惜下流? 好事已成誰索笑,屈身今去尚含羞。
主人若問真名姓,隻在“康宣”兩字頭。
是夜,雇了一隻小船,泊于河下。
黃昏人靜,将房門封鎖,同秋香下船,連夜望蘇州去了。
天曉,家人見華安房門封鎖,奔告學士。
學士教打開看時,床帳什物一毫不動,護書内帳目開載明白。
學士沉思,莫測其故,擡頭一看,忽見壁上有詩八句,讀了一遍,想:“此人原名是康宣。
又不知甚麼意故,來府中住許多時;若是不良之人,财上又分毫不苟。
又不知那秋香如何就肯随他逃走,如今兩口兒又不知逃在那裡?我棄此一婢,亦有何難。
隻要明白了這樁事迹。
”便叫家童喚捕人來,出信賞錢,各處緝獲康宣、秋香,杳無影響。
過了年餘,學士也放過一邊了。
忽一日,學士到蘇州拜客。
從阊門經過,家童看見書坊中有一秀才坐而觀書,其貌酷似華安,左手亦有枝指,報與學士知道。
學士不信,吩咐此童再去看了詳細,并訪其人名姓。
家童覆身到書坊中,那秀才又和着一個同輩說話,剛下階頭,家童乖巧,悄悄随之。
那兩個轉彎向潼子門下船去了,仆從相随,共有四五人。
背後察其形相,分明與華安無二。
隻是不敢唐突。
家童回轉書坊,問店主:“适來在此看書的是什麼人?”店主道:“是唐伯虎解元相公。
今日是文衡山相公舟中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