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卷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關燈
小
中
大
帶,抱着一骨碌文字,低聲叫道:“迎兒,我是你先的押司。
如今見在一個去處,未敢說與你知道。
你把手來,我與你一件物事。
”迎兒打一接,接了這件物事,随手不見了那個绯袍角帶的人。
迎兒看那物事時,卻是一包碎銀子。
迎兒歸到家中敲門,隻聽得裡面道:“姐姐,你去使頭家裡,如何恁早晚才回?”迎兒道:“好教你知:我去媽媽家借米,他家關了門。
我又不敢敲,怕吃他埋怨。
再回來,隻見人家屋檐頭立着先的押司,舒角幞頭,绯袍角帶,與我一包銀子在這裡。
”王興聽說道:“打脊賤人!你卻來我面前說鬼話!你這一包銀子,來得不明,你且進來。
”迎兒入去,王興道:“姐姐,你尋常說那竈前看見先押司的話,我也都記得。
這事一定有些蹊跷。
我卻怕鄰舍聽得,故恁地如此說。
你把銀子收好,待天明去縣裡首告他。
”正是: 着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陰。
王興到天明時,思量道:“且住,有兩件事告首不得。
第一件,他是縣裡頭名押司,我怎敢惡了他!第二件,卻無實迹;連這些銀子也待入官,卻打沒頭腦官司。
不如贖幾件衣裳,買兩個盒子送去孫押司家裡,到去谒索他則個。
”計較已定,便去買下兩個盒子送去。
兩人打扮身上幹淨,走來孫押司家。
押司看見他夫妻二人,身上幹淨,又送盒子來,便道: “你那得錢鈔?”王興道:“昨日得押司一件文字,撰得有二兩銀子,送些盒子來。
如今也不吃酒,也不賭錢了。
”押司娘道: “王興,你自歸去,且教你老婆在此住兩日。
”王興去了。
押司娘對着迎兒道:“我有一炷東峰岱嶽願香,要還。
我明日同你去則個。
”當晚無話。
明早起來,梳洗罷,押司自去縣裡去。
押司娘鎖了門,和迎兒同行。
到東嶽廟殿上燒了香,下殿來去那兩廊下燒香。
行到速報司前,迎兒裙帶系得松,脫了裙帶。
押司娘先行過去。
迎兒正在後面系裙帶,隻見速報司裡,有個舒角幞頭,绯袍角帶的判官,叫:“迎兒,我便是你先的押司。
你與我申冤則個!我與你這件物事。
”迎兒接得物事在手,看了一看,道:“卻不做怪!泥神也會說起話來!如何與我這物事?”正是: 開天辟地罕曾聞,從古至今希得見。
迎兒接得來,慌忙揣在懷裡,也不敢說與押司娘知道。
當日燒了香,各自歸家。
把上項事對王興說了。
王興讨那物事看時,卻是一幅紙。
上面寫道: 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來後人餌。
要知三更事,掇開火下水。
來年二三月,“句巳”當解此。
王興看了解沒不出。
吩咐迎兒不要說與别人知道。
看來年二三月間有什麼事。
撚指間,到來年二月間,換個知縣,是廬州金鬥城人,姓包名拯,就是今人傳說有名的包龍圖相公。
——他後來官至龍圖閣學士,所以叫做包龍圖。
——此時做知縣還是初任。
那包爺自小聰明正直,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暧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到任三日,未曾理事,夜間得其夢,夢見自己坐堂,堂上貼一聯對子: 要知三更事,掇開火下水。
包爺次日早堂,喚合當吏書,将這兩句教他解說,無人能識。
包公讨白牌一面,将這一聯楷書在上。
卻就是小孫押司動筆。
寫畢,包公将朱筆判在後面,“如有能解此語者,賞銀十兩。
”将牌挂于縣門,烘動縣前縣後官身私身,捱肩擦背,隻為貪那賞物,都來賭先争看。
卻說王興正在縣前買棗糕吃,聽見人說知縣相公挂一面白牌出來,牌上有二句言語,無人解得。
王興走來看時,正是速報司判官一幅紙上寫的話。
暗地吃了一驚:“欲要出首,那新知縣相公是個古怪的人,怕去惹他;欲待不說,除了我再無第二個人曉得這二句話的來曆。
” 買了棗糕回去,與渾家說知此事。
迎兒道:“先押司三遍出現,教我與他申冤,又白白裡得了他一包銀子。
若不去出首,隻怕鬼神見責。
”王興意猶不決。
再到縣前,正遇了鄰人裴孔目。
王興平昔曉得裴孔目是知事的,一手扯到僻靜巷裡,将此事與他商議:“該出首也不該?”裴孔目道:“那速報司這一幅紙在那裡?”王興道:“見藏在我渾家衣服箱裡。
”裴孔目道: “我先去與你禀官。
你回去取了這幅紙,帶到縣裡。
待知縣相公喚你時,你卻拿将出來,做個證見。
”當下王興去了。
裴孔目候包爺退堂,見小孫押司不
如今見在一個去處,未敢說與你知道。
你把手來,我與你一件物事。
”迎兒打一接,接了這件物事,随手不見了那個绯袍角帶的人。
迎兒看那物事時,卻是一包碎銀子。
迎兒歸到家中敲門,隻聽得裡面道:“姐姐,你去使頭家裡,如何恁早晚才回?”迎兒道:“好教你知:我去媽媽家借米,他家關了門。
我又不敢敲,怕吃他埋怨。
再回來,隻見人家屋檐頭立着先的押司,舒角幞頭,绯袍角帶,與我一包銀子在這裡。
”王興聽說道:“打脊賤人!你卻來我面前說鬼話!你這一包銀子,來得不明,你且進來。
”迎兒入去,王興道:“姐姐,你尋常說那竈前看見先押司的話,我也都記得。
這事一定有些蹊跷。
我卻怕鄰舍聽得,故恁地如此說。
你把銀子收好,待天明去縣裡首告他。
”正是: 着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陰。
王興到天明時,思量道:“且住,有兩件事告首不得。
第一件,他是縣裡頭名押司,我怎敢惡了他!第二件,卻無實迹;連這些銀子也待入官,卻打沒頭腦官司。
不如贖幾件衣裳,買兩個盒子送去孫押司家裡,到去谒索他則個。
”計較已定,便去買下兩個盒子送去。
兩人打扮身上幹淨,走來孫押司家。
押司看見他夫妻二人,身上幹淨,又送盒子來,便道: “你那得錢鈔?”王興道:“昨日得押司一件文字,撰得有二兩銀子,送些盒子來。
如今也不吃酒,也不賭錢了。
”押司娘道: “王興,你自歸去,且教你老婆在此住兩日。
”王興去了。
押司娘對着迎兒道:“我有一炷東峰岱嶽願香,要還。
我明日同你去則個。
”當晚無話。
明早起來,梳洗罷,押司自去縣裡去。
押司娘鎖了門,和迎兒同行。
到東嶽廟殿上燒了香,下殿來去那兩廊下燒香。
行到速報司前,迎兒裙帶系得松,脫了裙帶。
押司娘先行過去。
迎兒正在後面系裙帶,隻見速報司裡,有個舒角幞頭,绯袍角帶的判官,叫:“迎兒,我便是你先的押司。
你與我申冤則個!我與你這件物事。
”迎兒接得物事在手,看了一看,道:“卻不做怪!泥神也會說起話來!如何與我這物事?”正是: 開天辟地罕曾聞,從古至今希得見。
迎兒接得來,慌忙揣在懷裡,也不敢說與押司娘知道。
當日燒了香,各自歸家。
把上項事對王興說了。
王興讨那物事看時,卻是一幅紙。
上面寫道: 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來後人餌。
要知三更事,掇開火下水。
來年二三月,“句巳”當解此。
王興看了解沒不出。
吩咐迎兒不要說與别人知道。
看來年二三月間有什麼事。
撚指間,到來年二月間,換個知縣,是廬州金鬥城人,姓包名拯,就是今人傳說有名的包龍圖相公。
——他後來官至龍圖閣學士,所以叫做包龍圖。
——此時做知縣還是初任。
那包爺自小聰明正直,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暧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到任三日,未曾理事,夜間得其夢,夢見自己坐堂,堂上貼一聯對子: 要知三更事,掇開火下水。
包爺次日早堂,喚合當吏書,将這兩句教他解說,無人能識。
包公讨白牌一面,将這一聯楷書在上。
卻就是小孫押司動筆。
寫畢,包公将朱筆判在後面,“如有能解此語者,賞銀十兩。
”将牌挂于縣門,烘動縣前縣後官身私身,捱肩擦背,隻為貪那賞物,都來賭先争看。
卻說王興正在縣前買棗糕吃,聽見人說知縣相公挂一面白牌出來,牌上有二句言語,無人解得。
王興走來看時,正是速報司判官一幅紙上寫的話。
暗地吃了一驚:“欲要出首,那新知縣相公是個古怪的人,怕去惹他;欲待不說,除了我再無第二個人曉得這二句話的來曆。
” 買了棗糕回去,與渾家說知此事。
迎兒道:“先押司三遍出現,教我與他申冤,又白白裡得了他一包銀子。
若不去出首,隻怕鬼神見責。
”王興意猶不決。
再到縣前,正遇了鄰人裴孔目。
王興平昔曉得裴孔目是知事的,一手扯到僻靜巷裡,将此事與他商議:“該出首也不該?”裴孔目道:“那速報司這一幅紙在那裡?”王興道:“見藏在我渾家衣服箱裡。
”裴孔目道: “我先去與你禀官。
你回去取了這幅紙,帶到縣裡。
待知縣相公喚你時,你卻拿将出來,做個證見。
”當下王興去了。
裴孔目候包爺退堂,見小孫押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