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卷 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關燈
小
中
大
的官人,在書房中留飯,我說定是他了。
等到如今,不見出來。
門上人又不肯通報,清水也讨不得一杯吃。
——老哥,煩你在此等候等候,替我到下處醫了肚皮再來。
”張千道:“有你這樣不幹事的人!是甚麼樣犯人,卻放他獨自行走!就是書房中,少不得也随他進去。
如今知他在裡頭不在裡頭,還虧你放慢線兒講話!這是你的幹系,不關我事。
”說罷便走。
李萬趕上扯住道:“人是在裡頭,料沒處去。
大家在此幫說句話兒,催他出來,也是個道理。
你是吃飽的人,如何去得這等要緊?”張千道:“他的小老婆的下處,方才雖然囑咐店主人看守,隻是放心不下。
這是沈襄穿鼻的索兒,有他在,不怕沈襄不來。
”李萬道:“老哥說得是。
”當下張千先去了。
李萬忍着肚饑,守到晚,并無消息。
看看日沒黃昏,李萬腹中餓極了,看見間壁有個點心店兒,不免脫下衣衫,抵當幾文錢的火燒來吃。
去不多時,隻聽得扛門聲響,急跑來看,馮家大門已閉上了。
李萬道:“我做了一世的公人,不曾受這般嘔氣。
主事是多大的官兒,門上直恁作威作勢!也有那沈公子好笑,老婆行李都在下處,既然這裡留宿,信也該寄一個出來。
事已如此,隻得在房檐下胡亂過一夜,天明等個知事的管家出來,與他說話。
”此時十月天氣,雖不甚冷,半夜裡起一陣風,簌簌的下幾點微雨,衣服都沾濕了,好生凄楚。
挨到天明雨止,隻見張千又來了。
卻是聞氏再三再四催逼他來的。
張千身邊帶了公文解批,和李萬商議。
隻等開門,一擁而入,在廳上大驚小怪,高聲發話。
老門公阻攔不住。
一時間,家中大小都聚集來,七張八嘴,好不熱鬧。
街上人聽得宅裡鬧吵,也聚攏來圍住大門外閑看。
驚動了馮主事,從裡面踱将出來。
且說馮主事怎生模樣: 頭戴栀子花匾摺孝頭巾,身穿反摺縫稀眼粗麻衫。
腰素麻繩,足着草履。
衆家人聽得咳嗽響,道一聲“老爺來了!”都分立在兩邊。
主事出廳問道:“為甚事喧嚷?”張千、李萬向前施禮道:“馮爺在上,小的是奉宣大總督爺公文來的,到紹興拿得欽犯沈襄。
經由貴府,他說是馮爺的年侄,要來拜望。
小的不敢阻擋,容他進見。
自昨日上午到宅,至今不見出來,有誤程限。
管家們又不肯代禀。
伏乞老爺開恩,快些打發上路。
”張千便在胸前取出解批和官文呈上。
馮主事看了,問道:“那沈襄可是沈經曆沈煉的兒子麼?”李萬道:“正是。
”馮主事掩着兩耳,把舌頭一伸,說道:“你這班配軍,好不知利害!那沈襄是朝廷欽犯,尚猶自可;他是嚴相國的仇人,那個敢容納他在家!他昨日何曾到家來!你卻亂話!官府聞知,傳說到嚴府去,我可當得起他怪的?你兩個配軍自不小心,不知得了多少錢财,買放了要緊人犯,卻來圖賴我!”叫家童:“與我亂打那配軍出去!把大門閉了!不要惹這閑是非。
嚴府知道,不要當耍!” 馮主事一頭罵,一頭走進宅去了。
大小家人奉了主人之命,推的推,搡的搡,霎時間被衆人擁出大門之外。
閉了門,兀自聽得嘈嘈的亂罵。
張千、李萬,面面相觑,開了口合不得,伸了舌縮不進。
張千埋怨李萬道:“昨日是你一力撺掇,教放他進城。
如今你自去尋他!”李萬道:“且不要埋怨。
和你去問他老婆,或者曉得他的路數,再來抓尋便了。
”張千道:“說得是。
他是恩愛的夫妻。
昨夜漢子不回,那婆娘暗地流淚,巴巴的獨坐了兩三個更次。
他漢子的行藏,老婆豈有不知?”兩個一頭說話,飛奔出城,複到飯店中來。
卻說聞氏在店房裡面,聽得差人聲音,慌忙移步出來,問道:“我官人如何不來?”張千指李萬道:“你隻問他就是。
”李萬将昨日注毛廁出恭,走慢了一步,到馮主事家,起先如此如此,以後這般這般,備細說了。
張千道:“今早空肚皮進城,就吃了這一肚寡氣。
你丈夫想是真個不在他家了,必然還有個去處,難道不對小娘子說的?小娘子你早說來,我們好去抓尋。
”說猶未了,隻見聞氏噙着眼淚,一雙手扯住兩個公人,叫道:“好,好!還我丈夫來!”張千、李萬道:“你丈夫自要去拜什麼年伯,我們好意容他去走走,不知走向那裡去了,連累我們在此着急,沒處找尋,你倒問我要丈夫!難道我們藏過了他?說得好笑!”将衣袂掣開,氣忿忿的對虎一般坐下。
聞氏倒走在外面,攔住出路,雙足頓地,放聲大哭,叫起屈來。
老店主聽得,慌忙解勸。
聞氏道:“公公有所不知。
我丈夫三十無子,娶奴為妾。
奴家跟了他二年了,幸有三個多月身孕,我丈夫割舍不下,因此奴家千裡相從,一路上寸步不離。
昨日為盤纏缺少,要去見那年伯,是李牌頭同去的。
昨晚一夜不回,奴家已自疑心。
今早他兩個自回,一定将我丈夫謀害了。
你老人家替我做主,還我丈夫便罷休!”老店主道: “小娘子休得性急。
那牌頭與你丈夫,平日無怨,往日無仇,着甚來由要壞他性命?”聞氏哭聲轉哀,道:“公公,你不知道。
我丈夫是嚴閣老的仇人。
他兩個必定受了嚴府囑托來的,或是他要去嚴府請功。
公公你詳情:他千鄉萬裡,帶着奴家到此,豈有沒半句說話,突然去了?就是他要走時,那同去的李牌頭,怎肯放他?你要奉承嚴府,害了我丈夫不打緊;叫奴家孤身婦女,看着何人?公公,這兩個殺人的賊徒,煩公公帶着奴家,同他去官府裡叫冤!”張千、李萬被這婦人一哭一訴,就要分析幾句,沒處插嘴。
老店主聽見聞氏說有理,也不免有些疑心,倒可憐那婦人起來。
隻得勸道:“小娘子,說便是這般說,你丈夫未曾死也不見得,好歹再等候他一日。
” 聞氏道:“依公公等候他一日不打緊,那兩個殺人的兇身,乘機走脫了,這幹系卻是誰當?”張千道:“若果然謀害了你丈夫要走脫時,我弟兄兩個又到這裡則甚?”聞氏道:“你欺負我婦人家沒張智,又要指望奸騙我。
好好的說,我丈夫的屍首在那裡?少不得當官也要還我個明白!”老店官見婦人口嘴利害,再不敢言語。
店中閑看的,一時間聚下四五十人。
聞說婦人如此苦切,人人惱恨那兩個差人,都道:“小娘子要去叫冤,我們引你到兵備道去。
”聞氏向着衆人深深拜福,哭道: “多承列位路見不平,可憐我落難孤身,指引則個。
這兩個兇徒,相煩列位替奴家拿他同去,莫放他走了。
”衆人道:“不妨事,在我們身上。
”張千、李萬欲向衆人分剖時,未說得一言半字,衆人便道:“兩個牌長不消辯得。
虛則虛,實則實,若是沒有此情,随着小娘子到官,怕他則甚?”婦人一頭哭,一頭走。
衆人擁着張千、李萬,攪做一陣的都到兵備道前。
道裡尚未開門。
那一日正是放告日期,聞氏束了一條白布裙徑搶進栅門。
看見大門上架着那大鼓,鼓架上懸着個槌兒,聞氏搶槌在手,向鼓上亂撾,撾得那鼓振天的響。
唬得中軍官失了三魂,把門吏喪了七魄,一齊跑來,将繩縛住,喝道:“這婦人好大膽!” 聞氏哭倒在地,口稱:“潑天冤枉!”隻見門内吆喝之聲,開了大門,王兵備坐堂,問擊鼓者何人。
中軍官将婦人帶進。
聞氏且哭且訴,将“家門不幸遭變,一家父子三口死于非命,隻剩得丈夫沈襄,昨日又被公差中途謀害”,有枝有葉的細說了一遍。
王兵備喝張千、李萬上來,問其緣故。
張千、李萬說一句,婦人就剪一句。
婦人說得句句有理,張千、李萬抵搪不過。
王兵備思想道:“那嚴府勢大,私謀殺人之事,往往有之,此情難保其無。
”便差中軍官,押了三人,發去本州勘審。
那知州姓賀,奉了這項公事,不敢怠慢,即時扣了店主人到來,聽四人的口詞。
婦人一口咬定二人謀害他丈夫。
李萬招稱為出恭慢了一步,因而相失。
張千、李萬又不肯招認。
想了一回,将四人閉于空房,打轎去拜馮主事,看他口氣若何。
馮主事見知州來拜,急忙迎接歸廳。
茶罷,賀知州提起沈襄之事。
才說得“沈襄”二字,馮主事便掩着兩耳道:“此乃嚴相公仇家,學生雖有年誼,平素實無交情。
老公祖休得下問,恐嚴府知道,有累學生。
”說罷,站起身來道:“老公祖既有公事,不敢留坐了。
”賀知州一場沒趣,隻得作别。
在轎上想道:“據馮公如此懼怕嚴府,沈襄必然不在他家。
或者被公人所害,也不見得。
或者去投馮公,見拒不納,别走個相識人家去了,亦未可知。
”回到州中,又取出四人來,問聞氏道:“你丈夫除了馮主事,州中還認得有何人?”聞氏道: “此地并無相識。
”知州道:“你丈夫是甚麼時候去的?那張千、李萬幾時來回複你的說話?”聞氏道:“丈夫是昨日未吃午飯前就去的,卻是李萬同出店門。
到申牌時分,張千假說催趕上路,也到城中去了,天晚方回來。
張千兀自向小婦人說道: ‘我李家兄弟跟着你丈夫,馮主事家歇了。
明日我早去催他出城。
’今早張千去了一個早晨,兩人雙雙而回,單不見了丈夫。
不是他謀害了是誰?若是我丈夫不在馮家,昨日李萬就該追尋了,張千也該着忙,如何将好言語穩住小婦人?其情可知。
一定張千、李萬兩個在路上預先約定,卻叫李萬乘夜下手。
今早張千進城,兩個乘早将屍首埋藏停當,卻來回複小婦人。
望青天爺爺明鑒!”賀知州道:“說得是。
”張千、李萬正要分辯,知州相公說道:“你做公差,所幹何事?若非用計謀死,必然得财賣放。
有何理說?”喝叫手下将那張、李重責三十。
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張千、李萬隻是不招。
婦人在旁,隻顧哀哀的痛哭。
知州相公不忍,便讨夾棍,将兩個公差夾起。
那公差其實不曾謀死,雖然負痛,怎生招得?一連上了兩夾,隻是不招。
知州相公再要夾時,張、李受苦不過,再三哀求道:“沈襄實未曾死,乞爺爺立個限期,差人押小的找尋沈襄,還那聞氏便了。
”知州也沒有定見,隻得勉從其言。
聞氏且發尼姑庵住下。
差四名民壯,鎖押張千、李萬二人追尋沈襄,五日一比。
店主釋放甯家。
将情具由申詳兵備道,道裡依繳了。
張千、李萬一條鐵鍊鎖着,四名民壯,輪番監押。
帶得幾兩盤纏,都被民壯搜去為酒食之費,一把倭刀也當酒吃了。
那臨清去處又大,茫
等到如今,不見出來。
門上人又不肯通報,清水也讨不得一杯吃。
——老哥,煩你在此等候等候,替我到下處醫了肚皮再來。
”張千道:“有你這樣不幹事的人!是甚麼樣犯人,卻放他獨自行走!就是書房中,少不得也随他進去。
如今知他在裡頭不在裡頭,還虧你放慢線兒講話!這是你的幹系,不關我事。
”說罷便走。
李萬趕上扯住道:“人是在裡頭,料沒處去。
大家在此幫說句話兒,催他出來,也是個道理。
你是吃飽的人,如何去得這等要緊?”張千道:“他的小老婆的下處,方才雖然囑咐店主人看守,隻是放心不下。
這是沈襄穿鼻的索兒,有他在,不怕沈襄不來。
”李萬道:“老哥說得是。
”當下張千先去了。
李萬忍着肚饑,守到晚,并無消息。
看看日沒黃昏,李萬腹中餓極了,看見間壁有個點心店兒,不免脫下衣衫,抵當幾文錢的火燒來吃。
去不多時,隻聽得扛門聲響,急跑來看,馮家大門已閉上了。
李萬道:“我做了一世的公人,不曾受這般嘔氣。
主事是多大的官兒,門上直恁作威作勢!也有那沈公子好笑,老婆行李都在下處,既然這裡留宿,信也該寄一個出來。
事已如此,隻得在房檐下胡亂過一夜,天明等個知事的管家出來,與他說話。
”此時十月天氣,雖不甚冷,半夜裡起一陣風,簌簌的下幾點微雨,衣服都沾濕了,好生凄楚。
挨到天明雨止,隻見張千又來了。
卻是聞氏再三再四催逼他來的。
張千身邊帶了公文解批,和李萬商議。
隻等開門,一擁而入,在廳上大驚小怪,高聲發話。
老門公阻攔不住。
一時間,家中大小都聚集來,七張八嘴,好不熱鬧。
街上人聽得宅裡鬧吵,也聚攏來圍住大門外閑看。
驚動了馮主事,從裡面踱将出來。
且說馮主事怎生模樣: 頭戴栀子花匾摺孝頭巾,身穿反摺縫稀眼粗麻衫。
腰素麻繩,足着草履。
衆家人聽得咳嗽響,道一聲“老爺來了!”都分立在兩邊。
主事出廳問道:“為甚事喧嚷?”張千、李萬向前施禮道:“馮爺在上,小的是奉宣大總督爺公文來的,到紹興拿得欽犯沈襄。
經由貴府,他說是馮爺的年侄,要來拜望。
小的不敢阻擋,容他進見。
自昨日上午到宅,至今不見出來,有誤程限。
管家們又不肯代禀。
伏乞老爺開恩,快些打發上路。
”張千便在胸前取出解批和官文呈上。
馮主事看了,問道:“那沈襄可是沈經曆沈煉的兒子麼?”李萬道:“正是。
”馮主事掩着兩耳,把舌頭一伸,說道:“你這班配軍,好不知利害!那沈襄是朝廷欽犯,尚猶自可;他是嚴相國的仇人,那個敢容納他在家!他昨日何曾到家來!你卻亂話!官府聞知,傳說到嚴府去,我可當得起他怪的?你兩個配軍自不小心,不知得了多少錢财,買放了要緊人犯,卻來圖賴我!”叫家童:“與我亂打那配軍出去!把大門閉了!不要惹這閑是非。
嚴府知道,不要當耍!” 馮主事一頭罵,一頭走進宅去了。
大小家人奉了主人之命,推的推,搡的搡,霎時間被衆人擁出大門之外。
閉了門,兀自聽得嘈嘈的亂罵。
張千、李萬,面面相觑,開了口合不得,伸了舌縮不進。
張千埋怨李萬道:“昨日是你一力撺掇,教放他進城。
如今你自去尋他!”李萬道:“且不要埋怨。
和你去問他老婆,或者曉得他的路數,再來抓尋便了。
”張千道:“說得是。
他是恩愛的夫妻。
昨夜漢子不回,那婆娘暗地流淚,巴巴的獨坐了兩三個更次。
他漢子的行藏,老婆豈有不知?”兩個一頭說話,飛奔出城,複到飯店中來。
卻說聞氏在店房裡面,聽得差人聲音,慌忙移步出來,問道:“我官人如何不來?”張千指李萬道:“你隻問他就是。
”李萬将昨日注毛廁出恭,走慢了一步,到馮主事家,起先如此如此,以後這般這般,備細說了。
張千道:“今早空肚皮進城,就吃了這一肚寡氣。
你丈夫想是真個不在他家了,必然還有個去處,難道不對小娘子說的?小娘子你早說來,我們好去抓尋。
”說猶未了,隻見聞氏噙着眼淚,一雙手扯住兩個公人,叫道:“好,好!還我丈夫來!”張千、李萬道:“你丈夫自要去拜什麼年伯,我們好意容他去走走,不知走向那裡去了,連累我們在此着急,沒處找尋,你倒問我要丈夫!難道我們藏過了他?說得好笑!”将衣袂掣開,氣忿忿的對虎一般坐下。
聞氏倒走在外面,攔住出路,雙足頓地,放聲大哭,叫起屈來。
老店主聽得,慌忙解勸。
聞氏道:“公公有所不知。
我丈夫三十無子,娶奴為妾。
奴家跟了他二年了,幸有三個多月身孕,我丈夫割舍不下,因此奴家千裡相從,一路上寸步不離。
昨日為盤纏缺少,要去見那年伯,是李牌頭同去的。
昨晚一夜不回,奴家已自疑心。
今早他兩個自回,一定将我丈夫謀害了。
你老人家替我做主,還我丈夫便罷休!”老店主道: “小娘子休得性急。
那牌頭與你丈夫,平日無怨,往日無仇,着甚來由要壞他性命?”聞氏哭聲轉哀,道:“公公,你不知道。
我丈夫是嚴閣老的仇人。
他兩個必定受了嚴府囑托來的,或是他要去嚴府請功。
公公你詳情:他千鄉萬裡,帶着奴家到此,豈有沒半句說話,突然去了?就是他要走時,那同去的李牌頭,怎肯放他?你要奉承嚴府,害了我丈夫不打緊;叫奴家孤身婦女,看着何人?公公,這兩個殺人的賊徒,煩公公帶着奴家,同他去官府裡叫冤!”張千、李萬被這婦人一哭一訴,就要分析幾句,沒處插嘴。
老店主聽見聞氏說有理,也不免有些疑心,倒可憐那婦人起來。
隻得勸道:“小娘子,說便是這般說,你丈夫未曾死也不見得,好歹再等候他一日。
” 聞氏道:“依公公等候他一日不打緊,那兩個殺人的兇身,乘機走脫了,這幹系卻是誰當?”張千道:“若果然謀害了你丈夫要走脫時,我弟兄兩個又到這裡則甚?”聞氏道:“你欺負我婦人家沒張智,又要指望奸騙我。
好好的說,我丈夫的屍首在那裡?少不得當官也要還我個明白!”老店官見婦人口嘴利害,再不敢言語。
店中閑看的,一時間聚下四五十人。
聞說婦人如此苦切,人人惱恨那兩個差人,都道:“小娘子要去叫冤,我們引你到兵備道去。
”聞氏向着衆人深深拜福,哭道: “多承列位路見不平,可憐我落難孤身,指引則個。
這兩個兇徒,相煩列位替奴家拿他同去,莫放他走了。
”衆人道:“不妨事,在我們身上。
”張千、李萬欲向衆人分剖時,未說得一言半字,衆人便道:“兩個牌長不消辯得。
虛則虛,實則實,若是沒有此情,随着小娘子到官,怕他則甚?”婦人一頭哭,一頭走。
衆人擁着張千、李萬,攪做一陣的都到兵備道前。
道裡尚未開門。
那一日正是放告日期,聞氏束了一條白布裙徑搶進栅門。
看見大門上架着那大鼓,鼓架上懸着個槌兒,聞氏搶槌在手,向鼓上亂撾,撾得那鼓振天的響。
唬得中軍官失了三魂,把門吏喪了七魄,一齊跑來,将繩縛住,喝道:“這婦人好大膽!” 聞氏哭倒在地,口稱:“潑天冤枉!”隻見門内吆喝之聲,開了大門,王兵備坐堂,問擊鼓者何人。
中軍官将婦人帶進。
聞氏且哭且訴,将“家門不幸遭變,一家父子三口死于非命,隻剩得丈夫沈襄,昨日又被公差中途謀害”,有枝有葉的細說了一遍。
王兵備喝張千、李萬上來,問其緣故。
張千、李萬說一句,婦人就剪一句。
婦人說得句句有理,張千、李萬抵搪不過。
王兵備思想道:“那嚴府勢大,私謀殺人之事,往往有之,此情難保其無。
”便差中軍官,押了三人,發去本州勘審。
那知州姓賀,奉了這項公事,不敢怠慢,即時扣了店主人到來,聽四人的口詞。
婦人一口咬定二人謀害他丈夫。
李萬招稱為出恭慢了一步,因而相失。
張千、李萬又不肯招認。
想了一回,将四人閉于空房,打轎去拜馮主事,看他口氣若何。
馮主事見知州來拜,急忙迎接歸廳。
茶罷,賀知州提起沈襄之事。
才說得“沈襄”二字,馮主事便掩着兩耳道:“此乃嚴相公仇家,學生雖有年誼,平素實無交情。
老公祖休得下問,恐嚴府知道,有累學生。
”說罷,站起身來道:“老公祖既有公事,不敢留坐了。
”賀知州一場沒趣,隻得作别。
在轎上想道:“據馮公如此懼怕嚴府,沈襄必然不在他家。
或者被公人所害,也不見得。
或者去投馮公,見拒不納,别走個相識人家去了,亦未可知。
”回到州中,又取出四人來,問聞氏道:“你丈夫除了馮主事,州中還認得有何人?”聞氏道: “此地并無相識。
”知州道:“你丈夫是甚麼時候去的?那張千、李萬幾時來回複你的說話?”聞氏道:“丈夫是昨日未吃午飯前就去的,卻是李萬同出店門。
到申牌時分,張千假說催趕上路,也到城中去了,天晚方回來。
張千兀自向小婦人說道: ‘我李家兄弟跟着你丈夫,馮主事家歇了。
明日我早去催他出城。
’今早張千去了一個早晨,兩人雙雙而回,單不見了丈夫。
不是他謀害了是誰?若是我丈夫不在馮家,昨日李萬就該追尋了,張千也該着忙,如何将好言語穩住小婦人?其情可知。
一定張千、李萬兩個在路上預先約定,卻叫李萬乘夜下手。
今早張千進城,兩個乘早将屍首埋藏停當,卻來回複小婦人。
望青天爺爺明鑒!”賀知州道:“說得是。
”張千、李萬正要分辯,知州相公說道:“你做公差,所幹何事?若非用計謀死,必然得财賣放。
有何理說?”喝叫手下将那張、李重責三十。
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張千、李萬隻是不招。
婦人在旁,隻顧哀哀的痛哭。
知州相公不忍,便讨夾棍,将兩個公差夾起。
那公差其實不曾謀死,雖然負痛,怎生招得?一連上了兩夾,隻是不招。
知州相公再要夾時,張、李受苦不過,再三哀求道:“沈襄實未曾死,乞爺爺立個限期,差人押小的找尋沈襄,還那聞氏便了。
”知州也沒有定見,隻得勉從其言。
聞氏且發尼姑庵住下。
差四名民壯,鎖押張千、李萬二人追尋沈襄,五日一比。
店主釋放甯家。
将情具由申詳兵備道,道裡依繳了。
張千、李萬一條鐵鍊鎖着,四名民壯,輪番監押。
帶得幾兩盤纏,都被民壯搜去為酒食之費,一把倭刀也當酒吃了。
那臨清去處又大,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