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卷 誤告狀孫郎得妻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十七卷誤告狀孫郎得妻
詩曰:
婦女輕自缢,就裡别貞淫。
若非能審處,枉自命歸陰。
話說婦人短見,往往沒奈何了,便自輕生。
所以缢死之事,惟婦人極多。
然有死得有用的,有死得沒有的。
湖廣黃州蕲水縣,有一個女子陳氏,年十四歲,嫁與周世文為妻,世文年紀更小似陳氏兩歲,未知房室之事。
其母馬氏是個寡婦,卻是好風月淫濫之人,先與奸夫蔡鳳鳴私通,後來索性贅他入室,作做晚夫。
欲心未足,還要吃一看二。
有個方外僧人性月,善能養龜,廣有春方,也與他搭上了。
蔡鳳鳴正要學些抽添之法,借些藥力幫襯,并不吃醋撚酸,反與僧人一路宣淫,曉夜無度。
有那媳婦陳氏在面前走動,一來礙眼,二來也要帶些羞慚,要一網兜他裡頭。
況且馬氏中年了,那兩個奸夫,見了少艾女子,分外動火,巴不得到一到手。
三人合伴百計來哄誘他,陳氏隻是不從。
婆婆馬氏怪他不肯學樣,羞他道:“看你獨造了貞節牌坊不成!”先是毒罵,漸加痛打。
蔡鳳鳴假意旁邊相勸,便就捏捏撮撮撩撥他。
陳氏一頭受打,一頭口裡亂罵鳳鳴道:“由婆婆自打,不幹你這野賊事,不要你來勸得!”婆婆道:“不知好歹的賤貨!必要打你肯順随了才住。
”陳氏道:“拚得打死,決難從命。
”蔡鳳鳴趁勢抱住道: “乖乖,偏要你從命,不舍得打你。
”馬氏也來相幫,扯袴揿腿,強要奸他。
怎當得陳氏亂颠亂滾,兩個人用力,隻好捉得他身子住,那裡有閑空湊得道兒行淫?原來世間強奸之說,原是說不通的。
落得馬氏費壞了些氣力,恨毒不過,狠打了一場才罷。
陳氏受這一番作踐,氣忿不過,跑回到自己家裡,哭訴父親陳東陽。
那陳東陽是個市井小人,不曉道理的。
不指望幫助女兒,反說道:“不該逆着婆婆,凡事随順些,自不讨打。
”陳氏曉得分理不清的,走了轉來,一心隻要自盡。
家裡還有一個太婆,年紀八十五了,最是疼他的。
陳氏對太婆道:“媳婦做不得這樣狗彘的事,尋一條死路罷。
不得伏侍你老人家了,卻是我決不空死,我決來要兩個同去。
”太婆道: “我曉得你是個守志的女子,不肯跟他們胡做。
卻是人身難得,快不要起這樣念頭!”陳氏主意已定,恐怕太婆老人家婆兒氣,又或者來防閑着他,假意道:“既是太婆勸我,我隻得且忍着過去。
”是夜在房竟自缢死。
死得兩日,馬氏晚間取湯澡牝,正要上床與紫鳳鳴快活,忽然一陣冷風過處,見陳氏拖出舌頭尺餘,當面走來。
叫聲:“不好了!媳婦來了!”蓦然倒地,叫喚不醒。
蔡鳳鳴看見,吓得魂不附體,連夜逃走英山地方,思要躲過。
不想心慌不擇路,走脫了力,次日發寒發熱,口發谵語,不上幾日也死了。
眼見得必是陳氏活拿了去,此時是六月天氣,起初陳氏死時,婆婆恨他,不曾收殓。
今見顯報如此,鄰裡喧傳,争到周家來看。
那陳氏停屍在低檐草屋中,烈日炎蒸,面色如生,毫不變動。
說起他死得可憐,無不垂涕。
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有許多好事儒生,為文的為文,作傳的作傳,備了牲禮,多來祭奠。
呈明上司,替他立起祠堂。
後來察院采風,奏知朝廷,建坊旌表為烈婦。
果應着馬氏獨造牌坊之谶。
這個缢死可不是死得有用的了。
蓮花出水,不染泥淤。
均之一死,唾罵在姑。
湖廣又有承天府景陵縣一個人家,有姑嫂兩人。
姑未嫁出,嫂也未成房,尚多是女子,共居一個小樓上。
樓後有别家房屋一所,被火焚過,餘下一塊老大空地,積久為人堆聚糞穢之場。
因此樓牆後窗,直見街道。
二女閑空,就到窗邊看街上行人往來光景。
有鄰家一個學生,朝夕在這街上經過,貌甚韶秀。
二女年俱二八,情欲已動,見了多次,未免妄想起來。
便兩個私語道:“這個标緻小官,不知是那一家的?若得與他同宿一晚,死也甘心。
”正說話間,恰好有個賣糖的小厮,喚做四兒,敲着鑼在那裡後頭走來。
姑嫂兩人多是與他賣糖厮熟的,樓窗内把手一招,四兒就挑着擔走轉向前門來,叫道:“姑娘們買糖。
”姑嫂多走下樓來,與他買了些糖,便對他道:“我問你一句說話,方才在你前頭走的小官,是那一家的?”四兒道:“可是那生的齊整的麼?”二女道:“正是。
” 四兒道:“這個是錢朝奉家哥子。
”二女道:“為何日日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四兒道:“他到學堂中去讀書,姑娘問他怎的?”二女笑道:“不怎的,我們看見,問問着。
”四兒年紀雖小,到是點頭會意的人,曉得二女有些心動。
便道:“姑娘喜歡這個哥子,我替你們傳情,叫他來耍耍何如?”二女有些羞縮,多紅了臉,半晌方才道:“你怎麼叫得他來?”四兒道: “這哥子在書房中,我時常挑擔去賣糖,極是熟的。
他心性好不風月,說了兩位姑娘好情,他巴不得在裡頭的。
隻是門前不好來得,卻怎麼處?”二女笑道:“隻他肯來,我自有處。
” 四兒道:“包管我去約得來。
”二女就在汗巾裡解下一串錢來,傳與四兒道:“與你買果子吃。
煩你去約
若非能審處,枉自命歸陰。
話說婦人短見,往往沒奈何了,便自輕生。
所以缢死之事,惟婦人極多。
然有死得有用的,有死得沒有的。
湖廣黃州蕲水縣,有一個女子陳氏,年十四歲,嫁與周世文為妻,世文年紀更小似陳氏兩歲,未知房室之事。
其母馬氏是個寡婦,卻是好風月淫濫之人,先與奸夫蔡鳳鳴私通,後來索性贅他入室,作做晚夫。
欲心未足,還要吃一看二。
有個方外僧人性月,善能養龜,廣有春方,也與他搭上了。
蔡鳳鳴正要學些抽添之法,借些藥力幫襯,并不吃醋撚酸,反與僧人一路宣淫,曉夜無度。
有那媳婦陳氏在面前走動,一來礙眼,二來也要帶些羞慚,要一網兜他裡頭。
況且馬氏中年了,那兩個奸夫,見了少艾女子,分外動火,巴不得到一到手。
三人合伴百計來哄誘他,陳氏隻是不從。
婆婆馬氏怪他不肯學樣,羞他道:“看你獨造了貞節牌坊不成!”先是毒罵,漸加痛打。
蔡鳳鳴假意旁邊相勸,便就捏捏撮撮撩撥他。
陳氏一頭受打,一頭口裡亂罵鳳鳴道:“由婆婆自打,不幹你這野賊事,不要你來勸得!”婆婆道:“不知好歹的賤貨!必要打你肯順随了才住。
”陳氏道:“拚得打死,決難從命。
”蔡鳳鳴趁勢抱住道: “乖乖,偏要你從命,不舍得打你。
”馬氏也來相幫,扯袴揿腿,強要奸他。
怎當得陳氏亂颠亂滾,兩個人用力,隻好捉得他身子住,那裡有閑空湊得道兒行淫?原來世間強奸之說,原是說不通的。
落得馬氏費壞了些氣力,恨毒不過,狠打了一場才罷。
陳氏受這一番作踐,氣忿不過,跑回到自己家裡,哭訴父親陳東陽。
那陳東陽是個市井小人,不曉道理的。
不指望幫助女兒,反說道:“不該逆着婆婆,凡事随順些,自不讨打。
”陳氏曉得分理不清的,走了轉來,一心隻要自盡。
家裡還有一個太婆,年紀八十五了,最是疼他的。
陳氏對太婆道:“媳婦做不得這樣狗彘的事,尋一條死路罷。
不得伏侍你老人家了,卻是我決不空死,我決來要兩個同去。
”太婆道: “我曉得你是個守志的女子,不肯跟他們胡做。
卻是人身難得,快不要起這樣念頭!”陳氏主意已定,恐怕太婆老人家婆兒氣,又或者來防閑着他,假意道:“既是太婆勸我,我隻得且忍着過去。
”是夜在房竟自缢死。
死得兩日,馬氏晚間取湯澡牝,正要上床與紫鳳鳴快活,忽然一陣冷風過處,見陳氏拖出舌頭尺餘,當面走來。
叫聲:“不好了!媳婦來了!”蓦然倒地,叫喚不醒。
蔡鳳鳴看見,吓得魂不附體,連夜逃走英山地方,思要躲過。
不想心慌不擇路,走脫了力,次日發寒發熱,口發谵語,不上幾日也死了。
眼見得必是陳氏活拿了去,此時是六月天氣,起初陳氏死時,婆婆恨他,不曾收殓。
今見顯報如此,鄰裡喧傳,争到周家來看。
那陳氏停屍在低檐草屋中,烈日炎蒸,面色如生,毫不變動。
說起他死得可憐,無不垂涕。
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有許多好事儒生,為文的為文,作傳的作傳,備了牲禮,多來祭奠。
呈明上司,替他立起祠堂。
後來察院采風,奏知朝廷,建坊旌表為烈婦。
果應着馬氏獨造牌坊之谶。
這個缢死可不是死得有用的了。
蓮花出水,不染泥淤。
均之一死,唾罵在姑。
湖廣又有承天府景陵縣一個人家,有姑嫂兩人。
姑未嫁出,嫂也未成房,尚多是女子,共居一個小樓上。
樓後有别家房屋一所,被火焚過,餘下一塊老大空地,積久為人堆聚糞穢之場。
因此樓牆後窗,直見街道。
二女閑空,就到窗邊看街上行人往來光景。
有鄰家一個學生,朝夕在這街上經過,貌甚韶秀。
二女年俱二八,情欲已動,見了多次,未免妄想起來。
便兩個私語道:“這個标緻小官,不知是那一家的?若得與他同宿一晚,死也甘心。
”正說話間,恰好有個賣糖的小厮,喚做四兒,敲着鑼在那裡後頭走來。
姑嫂兩人多是與他賣糖厮熟的,樓窗内把手一招,四兒就挑着擔走轉向前門來,叫道:“姑娘們買糖。
”姑嫂多走下樓來,與他買了些糖,便對他道:“我問你一句說話,方才在你前頭走的小官,是那一家的?”四兒道:“可是那生的齊整的麼?”二女道:“正是。
” 四兒道:“這個是錢朝奉家哥子。
”二女道:“為何日日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四兒道:“他到學堂中去讀書,姑娘問他怎的?”二女笑道:“不怎的,我們看見,問問着。
”四兒年紀雖小,到是點頭會意的人,曉得二女有些心動。
便道:“姑娘喜歡這個哥子,我替你們傳情,叫他來耍耍何如?”二女有些羞縮,多紅了臉,半晌方才道:“你怎麼叫得他來?”四兒道: “這哥子在書房中,我時常挑擔去賣糖,極是熟的。
他心性好不風月,說了兩位姑娘好情,他巴不得在裡頭的。
隻是門前不好來得,卻怎麼處?”二女笑道:“隻他肯來,我自有處。
” 四兒道:“包管我去約得來。
”二女就在汗巾裡解下一串錢來,傳與四兒道:“與你買果子吃。
煩你去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