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卷 公窮邸遇俠客
關燈
小
中
大
。
這個還算小可的事。
那李勉與顔太守既是好友,到彼難道不說?自然一一道知其詳。
聞得這老兒最古怪的,且又是他屬下,倘被遍河北一傳,連夜走路,還隻算遲了。
那時可不依舊落薄,終身怎處!如今急急下手,還可免得顔太守這頭出醜。
”房德初時,原怕李勉家人走漏了消息,故此暗地叮咛王太。
如今老婆說出許多利害,正投其所忌,遂把報恩念頭撇向東洋大海,連稱:“還是奶奶見得到,不然幾乎反害自己。
但他來時,合衙門人通曉得,明日不見了,豈不疑惑?況那屍首也難出脫。
”貝氏道:“這個何難?少停出衙,止留幾個心腹人答應,其餘都打發去了,将他主仆灌醉,到夜靜更深,差人刺死,然後把書院放了一把火燒了,明日尋出些殘屍剩骨,假哭一番,衣棺盛殓。
那時人隻認是火燒死的,有何疑惑!”房德大喜道:“此計甚妙!”便要起身出衙。
那婆娘曉得老公心是活的,恐兩下久坐長談,說得入港,又改過念來,乃道:“總則天色還早,且再過一回出去。
”房德依着老婆,真個住下。
有詩為證: 猛虎口中劍,黃蜂尾上針。
兩般猶未毒,最毒婦人心。
自古道:“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房德夫妻在房說話時,那婆娘一味不舍得這絹匹,專意撺唆老公害人,全不提防有人窺聽。
況在私衙中,料無外人來往,恣意調唇弄舌。
不想家人路信,起初聞得貝氏焦躁,便覆在外壁牆上,聽他們争多競少,直至放火燒屋,一句句聽得十分仔細。
倒吃了一驚,想道:“原來我主人曾做過強盜,虧這官人救了性命。
今反恩将仇報,天理何在!看起來這般大恩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奴仆之輩。
倘稍有過失,這性命一發死得快了。
此等殘薄之人,跟他何益!”又想道:“常言‘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何不救了這四人,也是一點陰骘。
”卻又想道:“若放他們走了,料然不肯饒我,不如也走了罷。
”遂取些銀兩藏在身邊,觑個空,悄悄閃出私衙,一徑奔入書院。
隻見支成在廂房中烹茶,坐于檻上,執着扇子打盹。
也不去驚醒他,竟踅入書院内。
看王太時,卻都不在,隻有李勉正襟據案而坐,展玩書籍。
路信走近案傍,低低道:“相公,你禍事到了!還不快走,更待幾時?”李勉被這驚不小,急問:“禍從何來?”路信扯到半邊,将适才所聞,一一細說.又道:“小人因念相公無辜受害,特來通報,如今不走,少頃就不能免禍了。
”李勉聽得這話,驚得身子猶如吊在冰捅裡,把不住的寒顫,急急為禮,稱謝道:“若非足下仗義救我,李勉性命定然休矣。
大恩大德,自當厚報。
決不學此負心之人。
”急得路信跪拜不疊,道: “相公不要高聲,恐支成聽得,走漏了消息,彼此難保。
”李勉道:“但我走了,遺累足下,于心何安?”路信道:“小人又無妻室,待相公去後,亦自遠遁,不消慮得。
”李勉道:“你乃大恩人,怎說此話?隻是王太和兩個人同去買麻鞋了,卻怎麼好?”路信道:“待小人去尋來。
”李勉又道:“馬匹俱在後槽,卻怎處?”路信道:“也等小人去哄他帶來。
”急出書院,回頭看支成,已不在檻上打盹了。
路信即走入廂房中觀看,卻也不在。
原來支成登東厮去了。
路信隻道被他聽得,進衙去報房德,心下慌張,覆轉身向李勉道:“相公,不好了!想被支成聽見,去報主人了。
快走罷,等不及管家矣。
”李勉又吃一驚,半句話也應答不出,棄下行李,光身子,同着路信踉踉跄跄搶出書院。
衙役見了李勉,坐下的都站起來。
李勉兩步并作一步,奔出儀門外。
天幸恰有承直令尉出入的三騎馬系在東廊下。
路信心生一計,對馬夫道:“快牽過官馬來,與李相公乘坐,往西門拜客。
”馬夫見是縣主貴客,且又縣主家吩咐,怎敢不依。
連忙牽過兩騎。
二人方才上馬,王太撞至馬前。
路信連忙道:“王大叔來得好,快随相公拜客。
”又叫馬夫帶那騎馬與他乘坐,齊出縣門,馬夫緊随馬後。
路信再給馬夫道: “相公因李相公明早要起身往府中去,今晚着你們洗刷李相公的馬匹,少停便來呼喚,不必跟随。
”馬夫聽信,便立住了腳道:“多謝大叔指教。
” 三人離縣過橋轉西,兩個從人提了麻鞋從東趕來,問道: “相公那裡去的?”王太道:“連我也不曉得。
”李勉便喝道: “快跟我走,不必多言!”李勉、路信加鞭策馬。
王太見家主恁樣慌促,正不知要往那裡拜客,心中疑惑,也拍馬趕上。
兩個家人也放開腳步,舍命奔趕。
看看來到西門,遠遠望見三騎頭口魚貫進城。
路信遙望認得是本衙幹辦陳顔,同着一個令史,那一人卻不認識。
陳顔和令史見了李勉,滾鞍下馬聲喏。
常言道:“人急計生。
”路信便叫道:“李相公管家們還少牲口,何不借陳幹辦的暫用?”李勉會意,遂收缰勒馬道: “如此甚好。
”路信向陳顔道:“李相公要去拜客,暫借你的牲口與管家一乘,少頃便來。
”二人巴不得奉承李勉歡喜,指望在本官面前增些好言好語,可有不肯的理麼,連聲答應道: “相公要用,隻管乘去。
”等了一回,兩個家人帶跌的趕到,走得汗淋氣喘。
陳顔二人将鞭缰遞與兩個家人手上。
上了馬,随李勉趱出城門,縱開絲缰,二十個馬蹄,翻盞撒钹相似,循着大道,望常山一路飛馬而去。
正是: 拆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
話分兩頭。
且說支成上了東厮轉來,烹了茶,捧進書室,卻不見了李勉。
又遍室尋覓,沒個影兒,想道:“一定兩日久坐在此,心中不舒暢,往外閑遊去了。
”約莫有一個時辰,尚不見進來。
走出書院去觀看,剛至門口,劈面正撞着家主。
原來房德被老婆留住,又坐了老大一大回,方起身打點出衙,恰好遇見支成,問:“可見路信麼?”支成道:“不見。
想随李相公出外閑走去了。
”房德心中疑慮,正待差支成去尋覓,隻見陳顔來到。
房德問道:“曾見李相公麼?”陳顔道:“方才在西門遇見。
路信說,要往那裡去拜客,連小人的牲口,都借與他管家乘坐。
一行共五個馬,飛跑如雲,正不知有甚緊事?” 房德聽罷,料是路信走漏消息,暗地叫苦。
也不再問,覆轉身原入私衙,報與老婆知得。
那婆娘聽說走了,倒吃一驚道: “罷了,罷了!這禍一發來得速矣!”房德見老婆也着了急,慌得手足無措,埋怨道:“未見得他怎地!都是你說長道短,如今倒弄出事來了。
”貝氏道:“不要急。
自古道:‘一不做,二不休。
’事到其間,說不得了。
料他去也不遠,快喚幾個心腹人,連夜追趕前去,扮作強盜,一齊砍了,豈不幹淨?”房德随喚陳顔進衙,與他計較。
陳顔道:“這事行不得,一則小人們隻好趨承奔走,那殺人勾當,從不曾習慣。
二則倘一時有人救應拿住,反送了性命。
小人倒有一計在此,不消勞師動衆,教他一個也逃不脫。
”房德歡喜道:“你且說,有甚妙策?” 陳顔道:“小人間壁一月前,有一個異人搬來居住,不言姓名,也不做甚生理。
每日出外,酣醉而歸。
小人見他來曆跷蹊,行蹤詭秘,有心去察他動靜。
忽一日,有一豪士青布錦袍,躍馬而來,從者數人,徑到此人之家,留飲三日方去。
小人私下問那從者賓主姓名。
都不肯說。
有一個人悄對小人說:‘那人是個劍俠,能飛劍取人之頭,又能飛行,頃刻百裡。
且是極有義氣,曾與長安市上代人報仇,白晝殺人,潛蹤于此。
’相公何不備些禮物前去,隻說被李勉陷害,害他報仇。
若得應允,便可了事。
”貝氏在屏風後聽得,便道:“此計甚妙。
快去求之。
”房德道:“多少禮物送去?”陳顔道:“他是個義士,重情不重物,得三百金足矣。
”貝氏竭力撺掇,備就了三百金禮物。
天色傍晚,房德易了便服,陳顔、支成相随,也不乘馬,悄悄的步行到陳顔家裡。
原來卻是一條冷巷,東鄰西舍不上四五家,甚是寂靜。
陳顔留房德到裡邊坐下,點起燈火,窺探那人。
等了一回,隻見那人又是酣醉回來。
陳顔報知房德。
陳顔道:“相公須打點了一班說話,更要屈膝與他,這事方諧。
” 房德點頭道:“是。
”一齊到了門首,向門上輕輕扣上兩下,那人開門出問:“是誰?”陳顔低聲答道:“今乃本縣知縣相公,虔誠拜訪義士。
”那人道:“咱這裡沒有什麼義士。
”便要關門。
陳顔道:“且莫閉門,還有句說話。
”那人道:“咱要緊去睡,誰個耐煩!有話明日來說。
”房德道:“略話片時,即便相别。
” 那人道:“有甚說話,且到裡面來。
”三人跨進門内,掩上門兒,引過一層房子,乃是小小客房。
房德即倒身下拜道:“不知義士駕臨敝邑,有失迎迓,今日幸得識荊,深慰平生。
”那人扶住道:“足下乃一縣之主,如何行此大禮!豈不失了體面? 況咱并非什麼義士,不要錯認了。
”房德道:“下官專來拜訪義士,安有差錯之理?”教陳顔、支成将禮物奉上,說道: “些小薄禮,特奉義士為鬥酒之資,望乞哂留。
”那人笑道: “咱乃闾閻無賴,四海無家,無一技一能,何敢當義士之稱? 這些禮物也沒用處,快請收去。
”房德又躬身道:“禮物雖微,出自房某一點血誠,幸勿峻拒。
”那人道:“足下蓦地屈身匹夫,且又賜厚禮,卻是為何?”房德道:“請義士收了,方好相告。
”那人道:“咱雖貧賤,誓不取無名之物。
足下若不說明白,斷然不受。
”房德假意哭拜于地道:“房某負戴大冤久矣!今仇在目前,無能雪恥;特慕義士是個好男子,賽過聶政、荊轲,故敢鬥膽叩拜階下,望義士憐念房某含冤負屈,少展半臂之力,刺死此賊,生死不
這個還算小可的事。
那李勉與顔太守既是好友,到彼難道不說?自然一一道知其詳。
聞得這老兒最古怪的,且又是他屬下,倘被遍河北一傳,連夜走路,還隻算遲了。
那時可不依舊落薄,終身怎處!如今急急下手,還可免得顔太守這頭出醜。
”房德初時,原怕李勉家人走漏了消息,故此暗地叮咛王太。
如今老婆說出許多利害,正投其所忌,遂把報恩念頭撇向東洋大海,連稱:“還是奶奶見得到,不然幾乎反害自己。
但他來時,合衙門人通曉得,明日不見了,豈不疑惑?況那屍首也難出脫。
”貝氏道:“這個何難?少停出衙,止留幾個心腹人答應,其餘都打發去了,将他主仆灌醉,到夜靜更深,差人刺死,然後把書院放了一把火燒了,明日尋出些殘屍剩骨,假哭一番,衣棺盛殓。
那時人隻認是火燒死的,有何疑惑!”房德大喜道:“此計甚妙!”便要起身出衙。
那婆娘曉得老公心是活的,恐兩下久坐長談,說得入港,又改過念來,乃道:“總則天色還早,且再過一回出去。
”房德依着老婆,真個住下。
有詩為證: 猛虎口中劍,黃蜂尾上針。
兩般猶未毒,最毒婦人心。
自古道:“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房德夫妻在房說話時,那婆娘一味不舍得這絹匹,專意撺唆老公害人,全不提防有人窺聽。
況在私衙中,料無外人來往,恣意調唇弄舌。
不想家人路信,起初聞得貝氏焦躁,便覆在外壁牆上,聽他們争多競少,直至放火燒屋,一句句聽得十分仔細。
倒吃了一驚,想道:“原來我主人曾做過強盜,虧這官人救了性命。
今反恩将仇報,天理何在!看起來這般大恩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奴仆之輩。
倘稍有過失,這性命一發死得快了。
此等殘薄之人,跟他何益!”又想道:“常言‘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何不救了這四人,也是一點陰骘。
”卻又想道:“若放他們走了,料然不肯饒我,不如也走了罷。
”遂取些銀兩藏在身邊,觑個空,悄悄閃出私衙,一徑奔入書院。
隻見支成在廂房中烹茶,坐于檻上,執着扇子打盹。
也不去驚醒他,竟踅入書院内。
看王太時,卻都不在,隻有李勉正襟據案而坐,展玩書籍。
路信走近案傍,低低道:“相公,你禍事到了!還不快走,更待幾時?”李勉被這驚不小,急問:“禍從何來?”路信扯到半邊,将适才所聞,一一細說.又道:“小人因念相公無辜受害,特來通報,如今不走,少頃就不能免禍了。
”李勉聽得這話,驚得身子猶如吊在冰捅裡,把不住的寒顫,急急為禮,稱謝道:“若非足下仗義救我,李勉性命定然休矣。
大恩大德,自當厚報。
決不學此負心之人。
”急得路信跪拜不疊,道: “相公不要高聲,恐支成聽得,走漏了消息,彼此難保。
”李勉道:“但我走了,遺累足下,于心何安?”路信道:“小人又無妻室,待相公去後,亦自遠遁,不消慮得。
”李勉道:“你乃大恩人,怎說此話?隻是王太和兩個人同去買麻鞋了,卻怎麼好?”路信道:“待小人去尋來。
”李勉又道:“馬匹俱在後槽,卻怎處?”路信道:“也等小人去哄他帶來。
”急出書院,回頭看支成,已不在檻上打盹了。
路信即走入廂房中觀看,卻也不在。
原來支成登東厮去了。
路信隻道被他聽得,進衙去報房德,心下慌張,覆轉身向李勉道:“相公,不好了!想被支成聽見,去報主人了。
快走罷,等不及管家矣。
”李勉又吃一驚,半句話也應答不出,棄下行李,光身子,同着路信踉踉跄跄搶出書院。
衙役見了李勉,坐下的都站起來。
李勉兩步并作一步,奔出儀門外。
天幸恰有承直令尉出入的三騎馬系在東廊下。
路信心生一計,對馬夫道:“快牽過官馬來,與李相公乘坐,往西門拜客。
”馬夫見是縣主貴客,且又縣主家吩咐,怎敢不依。
連忙牽過兩騎。
二人方才上馬,王太撞至馬前。
路信連忙道:“王大叔來得好,快随相公拜客。
”又叫馬夫帶那騎馬與他乘坐,齊出縣門,馬夫緊随馬後。
路信再給馬夫道: “相公因李相公明早要起身往府中去,今晚着你們洗刷李相公的馬匹,少停便來呼喚,不必跟随。
”馬夫聽信,便立住了腳道:“多謝大叔指教。
” 三人離縣過橋轉西,兩個從人提了麻鞋從東趕來,問道: “相公那裡去的?”王太道:“連我也不曉得。
”李勉便喝道: “快跟我走,不必多言!”李勉、路信加鞭策馬。
王太見家主恁樣慌促,正不知要往那裡拜客,心中疑惑,也拍馬趕上。
兩個家人也放開腳步,舍命奔趕。
看看來到西門,遠遠望見三騎頭口魚貫進城。
路信遙望認得是本衙幹辦陳顔,同着一個令史,那一人卻不認識。
陳顔和令史見了李勉,滾鞍下馬聲喏。
”路信便叫道:“李相公管家們還少牲口,何不借陳幹辦的暫用?”李勉會意,遂收缰勒馬道: “如此甚好。
”路信向陳顔道:“李相公要去拜客,暫借你的牲口與管家一乘,少頃便來。
”二人巴不得奉承李勉歡喜,指望在本官面前增些好言好語,可有不肯的理麼,連聲答應道: “相公要用,隻管乘去。
”等了一回,兩個家人帶跌的趕到,走得汗淋氣喘。
陳顔二人将鞭缰遞與兩個家人手上。
上了馬,随李勉趱出城門,縱開絲缰,二十個馬蹄,翻盞撒钹相似,循着大道,望常山一路飛馬而去。
正是: 拆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
話分兩頭。
且說支成上了東厮轉來,烹了茶,捧進書室,卻不見了李勉。
又遍室尋覓,沒個影兒,想道:“一定兩日久坐在此,心中不舒暢,往外閑遊去了。
”約莫有一個時辰,尚不見進來。
走出書院去觀看,剛至門口,劈面正撞着家主。
原來房德被老婆留住,又坐了老大一大回,方起身打點出衙,恰好遇見支成,問:“可見路信麼?”支成道:“不見。
想随李相公出外閑走去了。
”房德心中疑慮,正待差支成去尋覓,隻見陳顔來到。
房德問道:“曾見李相公麼?”陳顔道:“方才在西門遇見。
路信說,要往那裡去拜客,連小人的牲口,都借與他管家乘坐。
一行共五個馬,飛跑如雲,正不知有甚緊事?” 房德聽罷,料是路信走漏消息,暗地叫苦。
也不再問,覆轉身原入私衙,報與老婆知得。
那婆娘聽說走了,倒吃一驚道: “罷了,罷了!這禍一發來得速矣!”房德見老婆也着了急,慌得手足無措,埋怨道:“未見得他怎地!都是你說長道短,如今倒弄出事來了。
”貝氏道:“不要急。
自古道:‘一不做,二不休。
’事到其間,說不得了。
料他去也不遠,快喚幾個心腹人,連夜追趕前去,扮作強盜,一齊砍了,豈不幹淨?”房德随喚陳顔進衙,與他計較。
陳顔道:“這事行不得,一則小人們隻好趨承奔走,那殺人勾當,從不曾習慣。
二則倘一時有人救應拿住,反送了性命。
小人倒有一計在此,不消勞師動衆,教他一個也逃不脫。
”房德歡喜道:“你且說,有甚妙策?” 陳顔道:“小人間壁一月前,有一個異人搬來居住,不言姓名,也不做甚生理。
每日出外,酣醉而歸。
小人見他來曆跷蹊,行蹤詭秘,有心去察他動靜。
忽一日,有一豪士青布錦袍,躍馬而來,從者數人,徑到此人之家,留飲三日方去。
小人私下問那從者賓主姓名。
都不肯說。
有一個人悄對小人說:‘那人是個劍俠,能飛劍取人之頭,又能飛行,頃刻百裡。
且是極有義氣,曾與長安市上代人報仇,白晝殺人,潛蹤于此。
’相公何不備些禮物前去,隻說被李勉陷害,害他報仇。
若得應允,便可了事。
”貝氏在屏風後聽得,便道:“此計甚妙。
快去求之。
”房德道:“多少禮物送去?”陳顔道:“他是個義士,重情不重物,得三百金足矣。
”貝氏竭力撺掇,備就了三百金禮物。
天色傍晚,房德易了便服,陳顔、支成相随,也不乘馬,悄悄的步行到陳顔家裡。
原來卻是一條冷巷,東鄰西舍不上四五家,甚是寂靜。
陳顔留房德到裡邊坐下,點起燈火,窺探那人。
等了一回,隻見那人又是酣醉回來。
陳顔報知房德。
陳顔道:“相公須打點了一班說話,更要屈膝與他,這事方諧。
” 房德點頭道:“是。
”一齊到了門首,向門上輕輕扣上兩下,那人開門出問:“是誰?”陳顔低聲答道:“今乃本縣知縣相公,虔誠拜訪義士。
”那人道:“咱這裡沒有什麼義士。
”便要關門。
陳顔道:“且莫閉門,還有句說話。
”那人道:“咱要緊去睡,誰個耐煩!有話明日來說。
”房德道:“略話片時,即便相别。
” 那人道:“有甚說話,且到裡面來。
”三人跨進門内,掩上門兒,引過一層房子,乃是小小客房。
房德即倒身下拜道:“不知義士駕臨敝邑,有失迎迓,今日幸得識荊,深慰平生。
”那人扶住道:“足下乃一縣之主,如何行此大禮!豈不失了體面? 況咱并非什麼義士,不要錯認了。
”房德道:“下官專來拜訪義士,安有差錯之理?”教陳顔、支成将禮物奉上,說道: “些小薄禮,特奉義士為鬥酒之資,望乞哂留。
”那人笑道: “咱乃闾閻無賴,四海無家,無一技一能,何敢當義士之稱? 這些禮物也沒用處,快請收去。
”房德又躬身道:“禮物雖微,出自房某一點血誠,幸勿峻拒。
”那人道:“足下蓦地屈身匹夫,且又賜厚禮,卻是為何?”房德道:“請義士收了,方好相告。
”那人道:“咱雖貧賤,誓不取無名之物。
足下若不說明白,斷然不受。
”房德假意哭拜于地道:“房某負戴大冤久矣!今仇在目前,無能雪恥;特慕義士是個好男子,賽過聶政、荊轲,故敢鬥膽叩拜階下,望義士憐念房某含冤負屈,少展半臂之力,刺死此賊,生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