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關燈
小
中
大
“天晚了,大娘請自在。
不争這一夜兒,明日卻來領罷。
連這篾絲箱兒,老身也不拿去了,省得路上泥滑滑的不好走。
三巧兒道:“明日專望你。
”婆子作别下樓,取了破傘,出門去了。
正是: 世間隻有虔婆嘴,哄動多多少少人。
卻說陳大郎在下處,呆等了幾日,并無音信。
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問個消息,又不相值。
自家在酒肆中吃了三杯,用了些點心,又到薛婆家來打聽,隻是未回。
看看天晚,卻待轉身,隻見婆子一臉春色,腳略斜的走入巷來。
陳大郎迎着他,作了揖,問道:“所言如何?”婆子搖手道:“尚早。
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
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得你口。
你莫在此探頭探腦。
老身不是管閑事的。
”陳大郎見他醉了,隻得轉去。
次日,婆子買了些時新果子、鮮雞魚肉之類,喚個廚子安排停當,裝做兩個盒子,又買一甕上好的酽酒,央間壁小二挑了,來到蔣家門首。
三巧兒日不見婆子到來,正教晴雲開門出來探望,恰好相遇。
婆子教小二挑在樓下,先打發他去了。
晴雲已自報知主母。
三巧兒把婆子當個貴客一般,直到樓梯口邊迎他上去。
婆子千恩萬謝的,福了一回,便道: “今日老身遇有一杯水酒,将來與大娘消遣。
”三巧兒道:“倒要你老人家賠錢,不當受了。
”婆子央兩個丫鬟搬将上來,擺做一桌子。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忒迂闊了,恁般大弄起來。
” 婆子笑道:“小戶人家,備不出甚麼好東西,隻發一茶奉獻。
” 晴雲便去取杯箸,暖雪便吹起水火爐來。
霎時酒暖。
婆子道: “今日是老身薄意,還請大娘轉坐各位。
”三巧兒道:“雖然相擾,在寒舍豈有此理。
”兩下謙讓多時,薛婆隻得坐了客席。
這是第三次相聚,更覺熟分了。
飲酒中間,婆子問道:“官人出外好多時了還不回,虧他撇得大娘下。
”三巧兒道:“便是。
說過一年就轉,不知怎的耽擱了。
”婆子道:“依老身說,放下恁般如花似玉的娘子,便博個堆金積玉,也不為罕。
”婆子又道:“大凡走江湖的人,把客當家,把家當客。
比如我第四個女婿朱八朝奉,有了小女,朝歡暮樂,那裡想家。
或三年四年才回一遍,住不上一兩個月,又來了。
家中大娘子替他擔孤受寡,那曉得他外邊之事。
”三巧兒道:“我家官倒不是這樣的人。
”婆子道:“老身隻當閑話講。
怎敢将天比地。
”當日兩個猜謎擲色,吃得酩酊而别。
第三日,同小二來取家夥,就領這一半價錢。
三巧兒果又留他吃點心。
從此以後,把那一半賒錢為由,隻做問興哥的消息,不時行走。
這婆子俐齒伶牙,能言快語,又半瘋半颠的,慣與丫頭們打诨,所以上下都歡喜他。
三巧兒一日不見他來,便覺寂寞,叫老家人認了薛婆家裡,早晚常去請他。
所以一發來得勤了。
世間有四種人,惹他不得,引起了頭,再不好絕他。
是那四種? 遊方僧道,乞丐,閑漢,牙婆。
上三種人猶可,隻有牙婆是穿房入戶的,女眷們怕冷靜時,十個九個倒要攀他來往。
今日薛婆本是個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三巧兒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
正是: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陳大郎幾遍讨個消息,薛婆隻回言尚早。
其時五月中旬,天漸炎熱。
婆子在三巧兒面前偶說起家中蝸窄,又是朝西房子,夏月最不相宜,不比這樓上高敞風涼。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若撇得家下,到此過夜也好。
”婆子道:“好是好,隻怕官人回來。
”三巧兒道:“他就回,料道不是半夜三更。
”婆子道:“大娘不嫌蒿惱,老身慣是掗相知的。
隻今晚就取鋪陳過來,與大娘做伴,何如?”三巧兒道:“鋪陳盡有,也不須拿得。
你老人家回覆家裡一聲,索性在此過了一夏,家去不好?” 婆子真個對家裡兒子媳婦說了,隻帶個梳匣兒過來。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多事,難道我家油梳子也缺了,你又帶來怎地?” 婆子道:“老身一生怕的是同湯洗臉,合具梳頭。
大娘怕沒有精緻的梳具?老身如何敢用?其他姐兒們的,老身也怕用得。
還是自家帶了便當。
隻是大娘吩咐在那一間房安歇?”三巧兒指着床前一個小小藤榻兒道:“我預先安排下你的卧處了。
我兩個親近些,夜間睡不着,好講些閑話。
”說罷,檢出一頂青紗帳來,教婆子自家挂了。
又同飲一會酒,方才歇息。
兩個丫鬟原在床前打鋪相伴;因有了婆子,打發他們在間壁房裡去睡。
從此為始,婆子日間出去串街做買賣,黑夜到蔣家歇宿,時常攜壺挈盒的殷勤熱鬧,不一而足。
床榻是丁字樣鋪下的,雖隔着帳子,卻像是一頭同睡。
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待坊穢亵之談,無所不至。
這婆子或時裝醉詐風起來,倒說起自家少年的偷漢的許多情事,去勾動那婦人的春心。
害得那婦人嬌滴滴一副嫩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
婆子已知婦人心活,隻是那話兒不好啟齒。
光陰迅速,又到七月初七日了。
正是三巧兒的生日。
婆子清早備下兩盒禮,與他做生日。
三巧兒稱謝了,留他吃面。
婆子道:“老身今日有些窮忙,晚上來陪大娘看牛郎織女做親。
”說罷,自去了。
下得階頭不幾步,正遇着陳大郎,路上不好講話,随到個僻靜巷裡。
陳大郎攢着兩眉埋怨婆子道: “幹娘,你好慢心腸!春去夏來,如今又已立過秋了。
你今日也說尚早,明日也說尚早,卻不知我度日如年。
再延捱幾日,他丈夫回來,此事便付東流,卻不活活的害死我也!陰司裡去,少不得與你索命。
”婆子道:“你且莫喉急。
老身正要相請,來得恰好。
事成不成隻在今晚,須是依我而行。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全要輕輕悄悄,莫帶累人。
”陳大郎點頭道: “好計,好計!事成之後,定當厚報。
”說罷欣然而去。
正是: 排成竊玉偷香陣,費盡攜雲握雨心。
卻說婆子約定陳大郎這晚成事。
午後細雨微茫,到晚卻沒有星月。
婆子黑暗裡引着陳大郎埋伏在左近,自己卻去敲門。
晴雲點個紙燈兒開門出來,婆子故意将衣袖一摸,說道: “失落了一條臨清汗巾兒!姐姐,勞你大家尋一尋。
”哄得晴雲便把燈兒向街上照去。
這裡婆子捉個空,招着陳大郎一溜溜進門了,先引他在樓梯背後空處伏着。
婆子便叫道:“有了! 不要尋了。
”晴雲道:“恰好火也沒了,我再去點個來照你。
” 婆子道:“走熟的路,不消用火。
”兩個黑暗裡關了門,摸上樓來。
三巧兒問道:“你沒了什麼東西?婆子袖裡扯出個小帕兒來,道:“就是這個冤家。
雖然不值甚錢,是一個北京客人送我的,卻不道‘禮輕人意重’。
”三巧兒取笑道:“莫非是你老相交送的表記?”婆子笑道:“也差不多。
”當夜兩個耍笑飲酒,婆子道:“酒肴盡多,何不把些賞廚下男女?也教他鬧轟轟像個節夜。
”三巧兒真個把四碗菜、兩壺酒,吩咐丫鬟拿下樓去。
那兩個婆娘、一個漢子,吃了一回,各去歇息。
不題。
再說婆子飲酒中間問道:“官人如何還不回家?”三巧兒道:“便是,算來一年半了。
”婆子道:“牛郎織女也是一年一會,你比他倒多隔了半年。
常言道‘一品官,二品客。
’做客的那一處沒有風花雪月!隻苦得家中娘子。
”三巧兒歎了口氣,低頭不語。
婆子道:“是老身多嘴了。
今夜牛女佳期,隻該飲酒作樂,不該說傷情話兒。
”說罷,便斟酒去勸那婦人。
約莫半酣,婆子又把酒去勸兩個丫鬟,說道:“這是牛郎織女的喜酒。
勸你多吃幾杯,後日嫁個恩愛的老公,寸步不離。
”兩個丫鬟被纏不過,勉強吃了,各不勝酒力,東倒西歪。
三巧兒吩咐關了樓門,發放他先睡。
他兩個自在吃酒。
婆子一頭吃,口裡不住的說羅說皂。
隻見一個飛蛾在燈上旋轉,婆子便把扇來一撲,故意撲滅了燈,叫聲:“阿呀!老身自去點個燈來!”便去開樓門,陳大郎已自走上樓梯,伏在門邊多時了,都是婆子預先設下的圈套。
婆子道:“忘帶個取燈兒。
”去了又走轉來,便引着陳大郎到自己榻上伏着。
婆子下樓去了一回,複上來道:“夜深了,廚下火種都熄了,怎麼處?”三巧兒道:“我點燈睡慣了,黑魆魆地,好不怕人!”婆子道:“老身伴你一床睡,何如?”三巧兒應道:“甚好。
”三巧兒先脫了衣服床上去了,叫道:“你老人家快睡罷。
”婆子應道:“就來了。
”卻在榻上拖陳大郎上來,赤條條的在三巧兒床上去。
三巧兒摸着身子,道:“你老人家許多年紀,身上恁般光滑!”那人并不回言,鑽進被裡就捧着婦人做嘴。
婦人還認是婆子,雙手相抱,那人蓦地騰身而上,就幹起事來。
那婦人一則多了杯酒,醉眼朦胧;二則被婆子挑撥,春心飄蕩。
到此不暇緻詳,憑他輕薄: 一個是閨中情春少婦;一個是客邸慕色的才郎。
一個打熬許久,如文君初遇相如;一個盼望多時,如必正初諧陳女。
分明久旱逢甘雨,勝過他鄉遇故知。
陳大郎是走過風月場的人,颠鸾倒鳳,曲盡其趣,弄得婦人魂不附體。
雲雨畢後,三巧兒方問道:“你是誰?”陳大郎把樓下相逢,如此相慕,如此苦央薛婆用計,細細說了。
“今番得遂平生,便死瞑目!”婆子走到床間,說道:“不是老身大膽:一來可憐大娘青春獨宿;二來要救陳大郎性命。
你兩個也是宿世姻緣,非幹老身之事。
”三巧兒道:“事已如此,萬一我丈夫知覺,怎麼好?”婆子道:“此事你知我知,隻買定了晴雲暖雪兩個丫頭,不許他多嘴;再有誰人漏洩,在老身身上。
管成你夜夜歡娛,一些事也沒有。
隻是日後不要忘記了老身。
” 三巧兒到此,也顧不得許多了。
兩個又狂蕩起來,直到五更鼓絕,天色将明,兩個兀自不舍。
婆子催促陳大郎起身,送了出門去了。
自此無夜不會,或是婆子同來,或是漢子自來。
兩個丫頭被婆子把甜話兒偎他,又把利害話兒吓他,又教主母賞他幾件衣服;漢子到時,不時把些零碎銀子賞他們買果兒吃;騙得歡歡喜喜,已自做了一路。
夜來明去,凡出入都是兩個丫鬟迎送,全無阻隔。
真個是你貪我愛,如膠似膝,勝如夫婦一般。
陳大郎有心要結識這婦人,不時的制辦好衣服好首飾送他,又替他還欠下婆子的一半價錢;又将一百兩銀子謝了婆子。
往來半年有餘,這漢子約有千金之費。
三巧兒也有三十多兩銀子東西送那婆子。
婆子隻為圖這些不義之财,所以肯做牽頭。
這都不在話下。
古人雲:“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才過十五元宵夜,又是清明三月天。
陳大郎思想,蹉跎了多時生意,要得還鄉,夜來與婦人說知。
兩下恩深義重,各不相舍。
婦人倒情願收拾了些細軟,跟随漢子逃走,去做長久夫妻。
陳大郎道:“使不得。
我們相交始末,都在薛婆肚裡。
就是主人家呂公,見我每夜進城,難道沒有些疑惑?況客船上人多,瞞得那個?兩個丫鬟又帶去不得。
你丈夫回來,根究出情由,怎肯幹休?娘子,你且耐心,到明年此時,我到此覓個僻靜下處,悄悄通個信兒
不争這一夜兒,明日卻來領罷。
連這篾絲箱兒,老身也不拿去了,省得路上泥滑滑的不好走。
三巧兒道:“明日專望你。
”婆子作别下樓,取了破傘,出門去了。
正是: 世間隻有虔婆嘴,哄動多多少少人。
卻說陳大郎在下處,呆等了幾日,并無音信。
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問個消息,又不相值。
自家在酒肆中吃了三杯,用了些點心,又到薛婆家來打聽,隻是未回。
看看天晚,卻待轉身,隻見婆子一臉春色,腳略斜的走入巷來。
陳大郎迎着他,作了揖,問道:“所言如何?”婆子搖手道:“尚早。
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
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得你口。
你莫在此探頭探腦。
老身不是管閑事的。
”陳大郎見他醉了,隻得轉去。
次日,婆子買了些時新果子、鮮雞魚肉之類,喚個廚子安排停當,裝做兩個盒子,又買一甕上好的酽酒,央間壁小二挑了,來到蔣家門首。
三巧兒日不見婆子到來,正教晴雲開門出來探望,恰好相遇。
婆子教小二挑在樓下,先打發他去了。
晴雲已自報知主母。
三巧兒把婆子當個貴客一般,直到樓梯口邊迎他上去。
婆子千恩萬謝的,福了一回,便道: “今日老身遇有一杯水酒,将來與大娘消遣。
”三巧兒道:“倒要你老人家賠錢,不當受了。
”婆子央兩個丫鬟搬将上來,擺做一桌子。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忒迂闊了,恁般大弄起來。
” 婆子笑道:“小戶人家,備不出甚麼好東西,隻發一茶奉獻。
” 晴雲便去取杯箸,暖雪便吹起水火爐來。
霎時酒暖。
婆子道: “今日是老身薄意,還請大娘轉坐各位。
”三巧兒道:“雖然相擾,在寒舍豈有此理。
”兩下謙讓多時,薛婆隻得坐了客席。
這是第三次相聚,更覺熟分了。
飲酒中間,婆子問道:“官人出外好多時了還不回,虧他撇得大娘下。
”三巧兒道:“便是。
說過一年就轉,不知怎的耽擱了。
”婆子道:“依老身說,放下恁般如花似玉的娘子,便博個堆金積玉,也不為罕。
”婆子又道:“大凡走江湖的人,把客當家,把家當客。
比如我第四個女婿朱八朝奉,有了小女,朝歡暮樂,那裡想家。
或三年四年才回一遍,住不上一兩個月,又來了。
家中大娘子替他擔孤受寡,那曉得他外邊之事。
”三巧兒道:“我家官倒不是這樣的人。
”婆子道:“老身隻當閑話講。
怎敢将天比地。
”當日兩個猜謎擲色,吃得酩酊而别。
第三日,同小二來取家夥,就領這一半價錢。
三巧兒果又留他吃點心。
從此以後,把那一半賒錢為由,隻做問興哥的消息,不時行走。
這婆子俐齒伶牙,能言快語,又半瘋半颠的,慣與丫頭們打诨,所以上下都歡喜他。
三巧兒一日不見他來,便覺寂寞,叫老家人認了薛婆家裡,早晚常去請他。
所以一發來得勤了。
世間有四種人,惹他不得,引起了頭,再不好絕他。
是那四種? 遊方僧道,乞丐,閑漢,牙婆。
上三種人猶可,隻有牙婆是穿房入戶的,女眷們怕冷靜時,十個九個倒要攀他來往。
今日薛婆本是個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軟語,三巧兒遂與他成了至交,時刻少他不得。
正是: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陳大郎幾遍讨個消息,薛婆隻回言尚早。
其時五月中旬,天漸炎熱。
婆子在三巧兒面前偶說起家中蝸窄,又是朝西房子,夏月最不相宜,不比這樓上高敞風涼。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若撇得家下,到此過夜也好。
”婆子道:“好是好,隻怕官人回來。
”三巧兒道:“他就回,料道不是半夜三更。
”婆子道:“大娘不嫌蒿惱,老身慣是掗相知的。
隻今晚就取鋪陳過來,與大娘做伴,何如?”三巧兒道:“鋪陳盡有,也不須拿得。
你老人家回覆家裡一聲,索性在此過了一夏,家去不好?” 婆子真個對家裡兒子媳婦說了,隻帶個梳匣兒過來。
三巧兒道:“你老人家多事,難道我家油梳子也缺了,你又帶來怎地?” 婆子道:“老身一生怕的是同湯洗臉,合具梳頭。
大娘怕沒有精緻的梳具?老身如何敢用?其他姐兒們的,老身也怕用得。
還是自家帶了便當。
隻是大娘吩咐在那一間房安歇?”三巧兒指着床前一個小小藤榻兒道:“我預先安排下你的卧處了。
我兩個親近些,夜間睡不着,好講些閑話。
”說罷,檢出一頂青紗帳來,教婆子自家挂了。
又同飲一會酒,方才歇息。
兩個丫鬟原在床前打鋪相伴;因有了婆子,打發他們在間壁房裡去睡。
從此為始,婆子日間出去串街做買賣,黑夜到蔣家歇宿,時常攜壺挈盒的殷勤熱鬧,不一而足。
床榻是丁字樣鋪下的,雖隔着帳子,卻像是一頭同睡。
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待坊穢亵之談,無所不至。
這婆子或時裝醉詐風起來,倒說起自家少年的偷漢的許多情事,去勾動那婦人的春心。
害得那婦人嬌滴滴一副嫩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
婆子已知婦人心活,隻是那話兒不好啟齒。
光陰迅速,又到七月初七日了。
正是三巧兒的生日。
婆子清早備下兩盒禮,與他做生日。
三巧兒稱謝了,留他吃面。
婆子道:“老身今日有些窮忙,晚上來陪大娘看牛郎織女做親。
”說罷,自去了。
下得階頭不幾步,正遇着陳大郎,路上不好講話,随到個僻靜巷裡。
陳大郎攢着兩眉埋怨婆子道: “幹娘,你好慢心腸!春去夏來,如今又已立過秋了。
你今日也說尚早,明日也說尚早,卻不知我度日如年。
再延捱幾日,他丈夫回來,此事便付東流,卻不活活的害死我也!陰司裡去,少不得與你索命。
”婆子道:“你且莫喉急。
老身正要相請,來得恰好。
事成不成隻在今晚,須是依我而行。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全要輕輕悄悄,莫帶累人。
”陳大郎點頭道: “好計,好計!事成之後,定當厚報。
”說罷欣然而去。
正是: 排成竊玉偷香陣,費盡攜雲握雨心。
卻說婆子約定陳大郎這晚成事。
午後細雨微茫,到晚卻沒有星月。
婆子黑暗裡引着陳大郎埋伏在左近,自己卻去敲門。
晴雲點個紙燈兒開門出來,婆子故意将衣袖一摸,說道: “失落了一條臨清汗巾兒!姐姐,勞你大家尋一尋。
”哄得晴雲便把燈兒向街上照去。
這裡婆子捉個空,招着陳大郎一溜溜進門了,先引他在樓梯背後空處伏着。
婆子便叫道:“有了! 不要尋了。
”晴雲道:“恰好火也沒了,我再去點個來照你。
” 婆子道:“走熟的路,不消用火。
”兩個黑暗裡關了門,摸上樓來。
三巧兒問道:“你沒了什麼東西?婆子袖裡扯出個小帕兒來,道:“就是這個冤家。
雖然不值甚錢,是一個北京客人送我的,卻不道‘禮輕人意重’。
”三巧兒取笑道:“莫非是你老相交送的表記?”婆子笑道:“也差不多。
”當夜兩個耍笑飲酒,婆子道:“酒肴盡多,何不把些賞廚下男女?也教他鬧轟轟像個節夜。
”三巧兒真個把四碗菜、兩壺酒,吩咐丫鬟拿下樓去。
那兩個婆娘、一個漢子,吃了一回,各去歇息。
不題。
再說婆子飲酒中間問道:“官人如何還不回家?”三巧兒道:“便是,算來一年半了。
”婆子道:“牛郎織女也是一年一會,你比他倒多隔了半年。
常言道‘一品官,二品客。
’做客的那一處沒有風花雪月!隻苦得家中娘子。
”三巧兒歎了口氣,低頭不語。
婆子道:“是老身多嘴了。
今夜牛女佳期,隻該飲酒作樂,不該說傷情話兒。
”說罷,便斟酒去勸那婦人。
約莫半酣,婆子又把酒去勸兩個丫鬟,說道:“這是牛郎織女的喜酒。
勸你多吃幾杯,後日嫁個恩愛的老公,寸步不離。
”兩個丫鬟被纏不過,勉強吃了,各不勝酒力,東倒西歪。
三巧兒吩咐關了樓門,發放他先睡。
他兩個自在吃酒。
婆子一頭吃,口裡不住的說羅說皂。
隻見一個飛蛾在燈上旋轉,婆子便把扇來一撲,故意撲滅了燈,叫聲:“阿呀!老身自去點個燈來!”便去開樓門,陳大郎已自走上樓梯,伏在門邊多時了,都是婆子預先設下的圈套。
婆子道:“忘帶個取燈兒。
”去了又走轉來,便引着陳大郎到自己榻上伏着。
婆子下樓去了一回,複上來道:“夜深了,廚下火種都熄了,怎麼處?”三巧兒道:“我點燈睡慣了,黑魆魆地,好不怕人!”婆子道:“老身伴你一床睡,何如?”三巧兒應道:“甚好。
”三巧兒先脫了衣服床上去了,叫道:“你老人家快睡罷。
”婆子應道:“就來了。
”卻在榻上拖陳大郎上來,赤條條的在三巧兒床上去。
三巧兒摸着身子,道:“你老人家許多年紀,身上恁般光滑!”那人并不回言,鑽進被裡就捧着婦人做嘴。
婦人還認是婆子,雙手相抱,那人蓦地騰身而上,就幹起事來。
那婦人一則多了杯酒,醉眼朦胧;二則被婆子挑撥,春心飄蕩。
到此不暇緻詳,憑他輕薄: 一個是閨中情春少婦;一個是客邸慕色的才郎。
一個打熬許久,如文君初遇相如;一個盼望多時,如必正初諧陳女。
分明久旱逢甘雨,勝過他鄉遇故知。
陳大郎是走過風月場的人,颠鸾倒鳳,曲盡其趣,弄得婦人魂不附體。
雲雨畢後,三巧兒方問道:“你是誰?”陳大郎把樓下相逢,如此相慕,如此苦央薛婆用計,細細說了。
“今番得遂平生,便死瞑目!”婆子走到床間,說道:“不是老身大膽:一來可憐大娘青春獨宿;二來要救陳大郎性命。
你兩個也是宿世姻緣,非幹老身之事。
”三巧兒道:“事已如此,萬一我丈夫知覺,怎麼好?”婆子道:“此事你知我知,隻買定了晴雲暖雪兩個丫頭,不許他多嘴;再有誰人漏洩,在老身身上。
管成你夜夜歡娛,一些事也沒有。
隻是日後不要忘記了老身。
” 三巧兒到此,也顧不得許多了。
兩個又狂蕩起來,直到五更鼓絕,天色将明,兩個兀自不舍。
婆子催促陳大郎起身,送了出門去了。
自此無夜不會,或是婆子同來,或是漢子自來。
兩個丫頭被婆子把甜話兒偎他,又把利害話兒吓他,又教主母賞他幾件衣服;漢子到時,不時把些零碎銀子賞他們買果兒吃;騙得歡歡喜喜,已自做了一路。
夜來明去,凡出入都是兩個丫鬟迎送,全無阻隔。
真個是你貪我愛,如膠似膝,勝如夫婦一般。
陳大郎有心要結識這婦人,不時的制辦好衣服好首飾送他,又替他還欠下婆子的一半價錢;又将一百兩銀子謝了婆子。
往來半年有餘,這漢子約有千金之費。
三巧兒也有三十多兩銀子東西送那婆子。
婆子隻為圖這些不義之财,所以肯做牽頭。
這都不在話下。
古人雲:“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才過十五元宵夜,又是清明三月天。
陳大郎思想,蹉跎了多時生意,要得還鄉,夜來與婦人說知。
兩下恩深義重,各不相舍。
婦人倒情願收拾了些細軟,跟随漢子逃走,去做長久夫妻。
陳大郎道:“使不得。
我們相交始末,都在薛婆肚裡。
就是主人家呂公,見我每夜進城,難道沒有些疑惑?況客船上人多,瞞得那個?兩個丫鬟又帶去不得。
你丈夫回來,根究出情由,怎肯幹休?娘子,你且耐心,到明年此時,我到此覓個僻靜下處,悄悄通個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