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清安寺開棺續前緣
關燈
小
中
大
起雙袖,一抱抱将上床來,與他做了一頭,口對了口,果然做一被睡下了。
他也隻要在衆人面前賣弄膽壯,故意如此做作。
衆人又怕又笑,說道:“好無賴賊,直如此大膽不怕!拼得輸東道與你罷了,何必做出此滲濑勾當?” 劉氏子憑衆人自說,隻是不理,自睡了,衆人散去。
劉氏子與死屍睡到了四鼓,那死屍得了生人之氣,口鼻裡漸漸有起氣來,劉氏子駭異,忙把手摸他心頭,卻是溫溫的。
劉氏子道:“慚愧!敢怕還活轉來?”正在疑慮間,那女人四肢兀自動了。
劉氏子越吐着熱氣接他,果然翻個身活将起來,道:“這是那裡?我卻在此!”劉氏子問其姓名,隻是含羞不說。
須臾之間,天大明了。
隻見昨夜同席這幹人有幾個走來道:“昨夜死屍在那裡?原來有這樣的事。
”劉氏子且把被遮着女人,問道:“有何異事?”那些人道:“原來昨夜鄰人王氏之女嫁人,梳妝已畢,正要上轎,忽然急心疼死了。
未及殡殓,隻聽得一聲雷響,不見了屍首,至今無尋處,昨夜兄背來死屍,敢怕就是?”劉氏子又大笑道:“我背來是活人,何曾是死屍!”衆人道:“又來調喉!”劉氏子扯開被與衆人看時,果然是一個活人。
衆人道:“又惡來奇怪!”因問道:“小娘子誰氏之家?”那女子見人多了,便說出話來,道:“奴是此間王家女。
因昨夜一個頭暈,跌倒在地,不知何緣在此?”劉氏子大笑道:“我昨夜原說道是吾妻,今說将來,但是我昔年求聘的了。
我何曾吊謊?”衆人都笑将起來道:“想是前世姻緣,我等當為撮合。
” 此話傳聞出去,不多時王氏父母都來了,看見女兒是活的,又驚又喜。
那女兒曉得就是前日求親的劉生,便對父母說道:“兒身已死,還魂轉來,卻遇劉生。
昨夜雖然是個死屍,已與他同寝半夜,也難另嫁别人了,爹媽做主則個。
”衆人都撺掇道:“此是天意,不可在違!”王氏父母遂把女兒招了劉氏子為婿,後來偕老。
可見天意有定,如此作合。
倘若這夜晚不是暴死、大雷,王氏女已是别家媳婦了。
又非劉氏子試膽作戲,就是因雷失屍也有何涉?隻因是夙世前緣,故此奇奇怪怪,颠之倒之,有此等異事。
這是個父母不肯許的,又有一個父母許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轉來,一念堅貞,終成夫婦。
留下一段佳話,名曰《千秋會記》。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貞心不寐,死後重諧。
這本話乃是元朝大德年間的事。
那朝有個宣徽院使叫做孛羅,是個色目人,乃故相齊國公之子。
生自相門,窮極富貴,第宅宏麗,莫與為此。
卻又讀書能文,敬禮賢士,一進公卿間,多稱誦他好處。
他家住在海子橋西,與佥判奄都刺、經曆東平王榮甫三家相聯,通家往來。
宣徽私居後,有花園一所,名曰杏園,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之意。
那杏園中花卉之奇,亭榭之好,諸貴人家所不能仰望。
每年春,宣徽諸妹諸女,邀院判、經曆兩家宅眷,于園中設秋千之戲,盛陳飲宴,歡笑竟日。
各家亦隔一日設宴還答,自二月末至清明後方罷,謂之“秋行會”。
于時有個樞密院同佥帖木兒不花的公子,叫做拜住,騎馬在花園牆外走過。
隻聞得牆内笑聲,在馬上欠身一望,正見牆内秋千競就,歡哄方濃。
遙望諸女,都是絕色。
拜住勒住了馬,潛身在柳陰中,恣意偷觑,不覺多時。
那管門的老園公聽見牆外有馬鈴響,走出來看,隻見這一個騎馬郎君呆呆地對牆裡觑着。
園公認得是同佥公子,走報宣徽,宣徽急叫人趕出來。
那拜住才撞見園公時,曉得有人知覺,恐怕不雅,已自打上了一鞭,去得運了。
拜住歸家來,對着母誇說此事,盛道宣徽諸女個個絕色,母親解意,便道:“你我正是門當戶對隻消遣媒來說親,自然應允,何必望空羨慕?”就央個媒婆到宣徽家來說親。
宣徽笑道:“莫非是前日騎馬看秋千的?吾正要擇婿,教他到吾家來看看。
才貌若果好,便當許親。
”媒婆婦報同佥,同佥大喜,便叫拜住盛飾儀服,到宣徽家來。
宣徽相見已畢,看他豐神俊美,心裡已有幾分喜歡。
但未知内蘊才學如何,思量試他,遂對拜住道:“足下喜看秋千,何不以此為題,賦《菩薩蠻》一調?老夫要請教則個。
”拜住請筆硯出來,一揮而就。
詞曰: 紅繩畫闆柔荑指,東風燕子雙雙起。
誇俊要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多钗墜。
推起枕來
他也隻要在衆人面前賣弄膽壯,故意如此做作。
衆人又怕又笑,說道:“好無賴賊,直如此大膽不怕!拼得輸東道與你罷了,何必做出此滲濑勾當?” 劉氏子憑衆人自說,隻是不理,自睡了,衆人散去。
劉氏子與死屍睡到了四鼓,那死屍得了生人之氣,口鼻裡漸漸有起氣來,劉氏子駭異,忙把手摸他心頭,卻是溫溫的。
劉氏子道:“慚愧!敢怕還活轉來?”正在疑慮間,那女人四肢兀自動了。
劉氏子越吐着熱氣接他,果然翻個身活将起來,道:“這是那裡?我卻在此!”劉氏子問其姓名,隻是含羞不說。
須臾之間,天大明了。
隻見昨夜同席這幹人有幾個走來道:“昨夜死屍在那裡?原來有這樣的事。
”劉氏子且把被遮着女人,問道:“有何異事?”那些人道:“原來昨夜鄰人王氏之女嫁人,梳妝已畢,正要上轎,忽然急心疼死了。
未及殡殓,隻聽得一聲雷響,不見了屍首,至今無尋處,昨夜兄背來死屍,敢怕就是?”劉氏子又大笑道:“我背來是活人,何曾是死屍!”衆人道:“又來調喉!”劉氏子扯開被與衆人看時,果然是一個活人。
衆人道:“又惡來奇怪!”因問道:“小娘子誰氏之家?”那女子見人多了,便說出話來,道:“奴是此間王家女。
因昨夜一個頭暈,跌倒在地,不知何緣在此?”劉氏子大笑道:“我昨夜原說道是吾妻,今說将來,但是我昔年求聘的了。
我何曾吊謊?”衆人都笑将起來道:“想是前世姻緣,我等當為撮合。
” 此話傳聞出去,不多時王氏父母都來了,看見女兒是活的,又驚又喜。
那女兒曉得就是前日求親的劉生,便對父母說道:“兒身已死,還魂轉來,卻遇劉生。
昨夜雖然是個死屍,已與他同寝半夜,也難另嫁别人了,爹媽做主則個。
”衆人都撺掇道:“此是天意,不可在違!”王氏父母遂把女兒招了劉氏子為婿,後來偕老。
可見天意有定,如此作合。
倘若這夜晚不是暴死、大雷,王氏女已是别家媳婦了。
又非劉氏子試膽作戲,就是因雷失屍也有何涉?隻因是夙世前緣,故此奇奇怪怪,颠之倒之,有此等異事。
這是個父母不肯許的,又有一個父母許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轉來,一念堅貞,終成夫婦。
留下一段佳話,名曰《千秋會記》。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貞心不寐,死後重諧。
這本話乃是元朝大德年間的事。
那朝有個宣徽院使叫做孛羅,是個色目人,乃故相齊國公之子。
生自相門,窮極富貴,第宅宏麗,莫與為此。
卻又讀書能文,敬禮賢士,一進公卿間,多稱誦他好處。
他家住在海子橋西,與佥判奄都刺、經曆東平王榮甫三家相聯,通家往來。
宣徽私居後,有花園一所,名曰杏園,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之意。
那杏園中花卉之奇,亭榭之好,諸貴人家所不能仰望。
每年春,宣徽諸妹諸女,邀院判、經曆兩家宅眷,于園中設秋千之戲,盛陳飲宴,歡笑竟日。
各家亦隔一日設宴還答,自二月末至清明後方罷,謂之“秋行會”。
于時有個樞密院同佥帖木兒不花的公子,叫做拜住,騎馬在花園牆外走過。
隻聞得牆内笑聲,在馬上欠身一望,正見牆内秋千競就,歡哄方濃。
遙望諸女,都是絕色。
拜住勒住了馬,潛身在柳陰中,恣意偷觑,不覺多時。
那管門的老園公聽見牆外有馬鈴響,走出來看,隻見這一個騎馬郎君呆呆地對牆裡觑着。
園公認得是同佥公子,走報宣徽,宣徽急叫人趕出來。
那拜住才撞見園公時,曉得有人知覺,恐怕不雅,已自打上了一鞭,去得運了。
拜住歸家來,對着母誇說此事,盛道宣徽諸女個個絕色,母親解意,便道:“你我正是門當戶對隻消遣媒來說親,自然應允,何必望空羨慕?”就央個媒婆到宣徽家來說親。
宣徽笑道:“莫非是前日騎馬看秋千的?吾正要擇婿,教他到吾家來看看。
才貌若果好,便當許親。
”媒婆婦報同佥,同佥大喜,便叫拜住盛飾儀服,到宣徽家來。
宣徽相見已畢,看他豐神俊美,心裡已有幾分喜歡。
但未知内蘊才學如何,思量試他,遂對拜住道:“足下喜看秋千,何不以此為題,賦《菩薩蠻》一調?老夫要請教則個。
”拜住請筆硯出來,一揮而就。
詞曰: 紅繩畫闆柔荑指,東風燕子雙雙起。
誇俊要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多钗墜。
推起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