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關燈
道:“倒還未餓。

    ”慧娘又道:“嫂嫂,今後要甚東西,可對奴家說知,自去拿來,不要害羞不說。

    ”玉郎見她意兒殷勤,心下暗喜,答道:“多謝姑娘美情!”慧娘見燈上結着一個大大花兒,笑道:“嫂嫂,好個燈花兒,正對着嫂嫂,可知喜也!” 玉郎也笑道:“姑娘休得取笑,還是姑娘的喜信。

    ”慧娘道: “嫂嫂說話倒會耍人。

    ”兩個閑話一回。

     慧娘道:“嫂嫂,夜深了,請睡罷。

    ”玉郎道:“姑娘先請。

    ” 慧娘道:“嫂嫂是客,奴家是主,怎敢僭先!”玉郎道:“這個房中還是姑娘是客。

    ”慧娘笑道:“憑般占先了。

    ”便解衣先睡。

     養娘見兩下取笑,覺道玉郎不懷好意,低低說道:“官人,你須要斟酌,此事不是當耍的。

    倘大娘知了,連我也不好。

    ”玉郎道:“不消囑付,我自曉得。

    你自去睡。

    ”養娘便去旁邊打個鋪兒睡下。

    玉郎起身攜着燈兒,走到床邊,揭起帳子照看,隻見慧娘卷着被兒,睡在裡床,見玉郎将燈來照,笑嘻嘻的道:“嫂嫂,睡罷了,照怎的?”玉郎也笑道:“我看姑娘睡在那一頭,方好來睡。

    ”把燈放在床前一隻小桌兒上,解卸了上身衣服,下體小衣卻穿着,問道:“姑娘,今年青春了?”慧娘道:“一十五歲。

    ”又問:“姑娘許的是那一家?”慧娘怕羞,不肯回言。

    玉郎把頭挨到她枕上,附耳道:“我與你一般是女兒家,何必害羞。

    ”慧娘方才答道:“是開生藥鋪的裴家。

    ”又問道:“可見說佳期還在何日?”慧娘低低道:“近日曾教媒人再三來說。

    爹道奴家年紀尚小,回他們再緩幾時。

    ”玉郎笑道: “回了他家,你心下可不氣麼?”慧娘伸手把玉郎的頭推下枕來,道:“你不是個好人!哄了我的話,便來耍人。

    我若氣惱時,今夜你心裡還不知怎地惱着哩。

    ”玉郎依舊又挨到枕上道: “你且說我有甚惱?”慧娘道:“今夜做親沒有個對兒,怎地不惱?”玉郎道:“有姑娘在此,這卻便是個對兒了,又有甚惱!” 慧娘笑道:“恁樣說,你是我的娘子了。

    ”玉郎道:“我年紀長似你,丈夫還是我。

    ”慧娘道:“我今夜替哥哥拜堂,就是哥哥一般,還該是我。

    ”玉郎道:“大家不要争,隻做個女夫妻罷。

    ”兩個說風話耍子,愈加親熱。

     玉郎料想沒事,乃道:“既做了夫妻,如何不合被兒睡!” 口中便說,兩手即掀開她的被兒挨過身來,伸手便去摸她身上,膩滑如酥,下體卻也穿着小衣。

    慧娘此時已被玉郎調動春心,忘其所以,任玉郎摩弄,全然不拒。

    玉郎見她情動,便道:“有心玩了,何不把小衣一發去了,親親熱熱睡一回也好。

    ” 慧娘道:“羞人答答,脫了不好。

    ”玉郎道:“縱是取笑,有甚麼着?”便解開她的小衣褪下,又翻上身來。

    慧娘初時隻道是真女人,尚然心愛;如今卻是個男子,豈不歡喜。

    況且已被玉郎先引得神魂飄蕩,又驚又喜,半推半就: 一個是青年孩子,初嘗滋味;一個是黃花女兒,乍得甜頭。

    一個說:“今宵花燭,倒成就了你我姻緣”;一個說:“此夜衾裯,便試發了夫妻恩愛。

    ”一個道:“前生有分”,不須月老冰人;一個道“異日休忘”,說盡山盟海誓。

    各燥自家脾胃,管甚麼姐姐哥哥;且圖眼下歡娛,全不想有夫有婦。

    雙雙蝴蝶花間舞,兩兩鴛鴦水上遊。

     雲雨已畢,緊緊摟抱而睡。

     且說養娘恐怕玉郎弄出事來,卧在旁邊鋪上,眼也不合。

     聽着他們初時還說話笑耍,次後隻聽得二人成了那事,暗暗叫苦。

    到次早起來,慧娘自向母親房中梳洗。

    養娘替玉郎梳妝,低低說道:“官人,你昨夜恁般說了,卻又口不應心,做下那事!倘被他們曉得,卻怎處?”玉郎道:“又不是去尋她,她自送上門來,教我怎生推卻!”養娘道:“你須拿住主意便好。

    ”玉郎道:“你想恁樣花一般的美人,同床而卧,便是鐵石人也打熬不住,叫我如何忍耐得過!你若不洩漏時,更有何人曉得。

    ”妝扮已畢,來劉媽媽房裡相見。

    劉媽媽道:“兒,環子也忘戴了?”養娘道;“不是忘了,因右耳上環眼生了疳瘡,戴不得,還貼着膏藥哩。

    ”劉媽媽道:“原來如此。

    ”玉郎依舊來至房中坐下。

    親戚女眷都來相見。

    張六嫂也到。

    慧娘梳裹罷,也到房中,彼此相視而笑。

    是日劉公請内外親戚吃慶喜筵席,大吹大擂,直飲到晚,各自辭别回家,慧娘依舊來伴玉郎。

    這一夜颠鸾倒鳳,海誓山盟,比昨倍加恩愛。

    看看過了三朝,二人行坐不離。

    倒是養娘捏着兩把汗,催玉郎道:“如今已過三朝,可對劉大娘說,回去罷。

    ”玉郎與慧娘正火一般熱,那想回去,假意道:“我怎好啟齒說要回去,須是母親叫張六嫂來說便好。

    ”養娘道:“也說的是。

    ”即便回家。

     卻說孫寡婦雖将兒子假妝嫁去,心中卻懷着鬼胎。

    急切不見張六嫂來回複,眼巴巴望到第四日,養娘回家,連忙來問。

    養娘将女婿病兇,姑娘陪拜,夜間同睡相好之事,細細說知。

    孫寡婦跌足叫苦道:“這事必然做出來也!你快去尋張六嫂來。

    ”養娘去不多時,同張六嫂來家。

    孫寡婦道:“六嫂前日講定約三朝便送回來,今已過了,勞你去說,快些送我女兒回來。

    ”張六嫂得了言語,同養娘來至劉家。

    恰好劉媽媽在玉郎房中閑話。

    張六嫂将孫家要接新人的話說知。

    玉郎、慧娘不忍割舍,倒暗暗道:“但願不允便好!”誰想劉媽媽真個說道:“六嫂,你媒也做老了,難道恁樣事還不曉得?從來可有三朝媳婦便歸去的理麼?前日她不肯嫁來,這也沒奈何。

    今既到我家,便是我家的人了,還像得他意!我千難萬難,娶得個媳婦,到三朝便要回去,說也不當人了?既如此不舍得,何不當初莫許人家。

    他也有兒子,少不也要娶媳婦。

    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聞得親母是個知禮之人,虧他怎樣說了出來?” 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敢回複孫家。

    那養娘恐怕有人闖進房裡,沖破二人之事,倒緊緊守着房門,也不敢回家。

     且說劉璞自從結親那夜,驚出那身冷汗來,漸漸痊可。

    曉得妻子已娶來家,人物十分标緻,心中歡喜,這病愈覺好得快了。

    過了數日,掙紮起來,半眠半坐,日漸健旺,即能梳裹,要到房中來看渾家。

    劉媽媽恐他初愈,不耐行動,叫丫鬟扶着,自己也随在後,慢騰騰的走到新房門口。

    養娘正坐在門檻之上,丫鬟道:“讓大官人進去。

    ”養娘立起身來,高聲叫道:“大官人進來了。

    ”玉郎正摟着慧娘調笑,聽得有人進來,連忙走開。

    劉璞掀開門簾跨進房來。

    慧娘道:“哥哥,且喜梳洗了,隻怕還不宜勞動。

    ”劉璞道:“不打緊!我也暫時走走,就去睡的。

    ”便向玉郎作揖。

    玉郎背轉身,道了個萬福。

    劉媽媽道:“我的兒,你且慢作揖麼!”又見玉郎背立,但道:“娘子,這便是你官人。

    如今病好了,特來見你,怎麼倒背身子?”走向前,扯近兒子身邊,道:“我的兒,與你恰好正是個對兒。

    ”劉璞見妻子美貌非常,甚是快樂。

    真個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病平去了幾分。

    劉媽媽道:“兒去睡了罷,不要難為身子。

    ”原叫丫鬟扶着,慧娘也同進去。

    玉郎見劉璞雖然是個病容,卻也人材齊整,暗想道:“姐姐着配此人,也不辱沒了。

    ”又想道:“如今姐夫病好,倘然要來同卧,這事便要決撒。

    快些回去罷。

    ”到晚上對慧娘道:“你哥哥病已好了,我須住身不得。

    你可撺掇母親送我回家,換姐姐過來,這事便隐過了。

    若再住時,事必敗露。

    ”慧娘道:“你要歸家,也是易事。

    我的終身,卻怎麼處?”玉郎道:“此呈我已千思萬想。

    但你已許人,我已聘婦,沒甚計策挽回,如之奈何?”慧娘道:“君若無計娶我,誓以魂魄相随,決然無顔更事他人!” 說罷,嗚嗚咽咽哭将起來。

    玉郎與她拭了眼淚道:“你且勿煩惱,容我再想。

    ”自此兩相留戀,把回家之事倒擱起一邊。

    一日午飯已過,養娘向後邊去了。

    二人将房門閉上,商議那事,長算短算,沒個計策,心下苦楚,彼此相抱暗泣。

     且說劉媽媽自從媳婦到家之後,女兒終日行坐不離。

    剛到晚,便閉上房門去睡,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劉媽媽好生不樂。

    初時認做姑嫂相愛,不在其意,以後日日如此,心中老大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