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陳禦史巧勘金钗钿
關燈
小
中
大
賓滿臉春色回家。
老娘便罵道:“兄弟在此專等你的衣服,你卻在那裡噇酒,整夜不歸,又沒處尋你!”梁尚賓不回娘話,一徑走到自己房中,把袖裡東西都藏過了,才出來對魯公子道:“偶為小事纏住身子,耽擱了表弟一日,休怪休怪。
今日天色又晚了,明日回宅罷。
”老娘又罵道:“你隻顧把件衣服借與做兄弟的,等他自己幹正務,管他今日明日!”魯公子道:“不但衣服,連鞋襪都要告借。
”梁尚賓道:“有一雙青緞子鞋,在間壁皮匠家上底。
今晚催來,明日早上穿去。
”魯公子沒奈何,隻得又住了一宿。
到明朝,梁尚賓隻推頭疼,又睡到日高三丈,早飯都吃過了,方才起身,把道袍、鞋襪慢慢的逐件搬将出來,無非要遲延時刻,等顧佥事回家。
魯公子不敢就穿,又借個包袱兒包好,付與老婆子拿了。
姑娘收拾一包白米,和些瓜菜之類,喚個莊客送公子回去。
又囑咐道:“若親事就緒,可來回複我一聲,省得我牽挂。
”魯公子作揖轉身。
梁尚賓相送一步,又說道:“兄弟,你此去須要仔細,不知他意兒好歹,真假如何。
依我說,不如隻往前門,硬挺着身子進去。
怕不是他親女婿,趕你出來!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他有好意,自然相請;若是翻轉臉來,你拼得與他訴落一場,也教街坊上人曉得。
倘到後園曠野之地,彼若暗算,你卻沒有個退步。
”魯公子又道:“哥哥說得是。
” 正是: 背後害他當面好,直心人對沒心人。
魯公子回到家裡,将衣服、鞋襪裝扮起來。
隻有頭巾分寸不對,不曾借得,把舊的脫将下來,用清水擺淨,教婆子在鄰舍家借個熨鬥,吹些火來,熨得直直的。
有些磨壞的去處,再把些飯兒粘得硬硬的,墨兒塗得黑黑的。
隻是這頂巾也弄了一個多時辰,左戴右戴,隻怕不正。
教婆子看得件件停當了,方才移步,徑投顧佥事家來。
門公認是生客,回道: “老爺東莊去了。
”魯公子終是宦家的子弟,不慌不忙的說道: “可報老夫人,說道:魯某在此。
”門公方知是魯公子,卻不曉得來情,便道:“老爺不在家,小人不敢亂傳。
”魯公子道: “老夫人有命,喚我到來。
你去通報自知,須不連累你們。
”門公傳話進去,禀說:“魯公子在外要見,還是留他進來?還是辭他?”孟夫人聽說,吃了一驚,想他前日去得,如何又來; 且請到正廳坐下,先教管家婆出去,問他有何話說。
管家婆出來,瞧了一瞧,慌忙轉身進去,對老夫人道:“這公子是假的,不是前夜的臉兒。
前夜是胖胖兒的,黑黑兒的,如今是白白兒的,瘦瘦兒的。
”夫人不信,道:“有這等事!”親到後堂,從簾内張看,果然不是了。
孟夫人心上委決不下,教管家婆出去,細細把家事盤問,他答來一字無差。
孟夫人初見假公子之時,心中原有些疑惑,今番的人才清秀,語言文雅,倒像真公子的模樣。
再問他今日為何而來。
答道:“前蒙老園公傳話呼喚,因魯某羁滞鄉間,今早才回,特來參谒。
望恕遲誤之罪。
”夫人道:“這是真情無疑了。
隻不知前夜打脫冒的冤家,又是那裡來的!”慌忙轉身進房,與女兒說其緣故。
又道:“這都是做爺的不存天理,害你如此,悔之不及!幸而沒人知道,往事不須提起了。
如今女婿在外,是我特地請來的,無物相贈,如之奈何?”正是: 隻因一着錯,滿盤都是空。
阿秀聽罷呆了半晌,那時一肚子情懷,好難描寫:說慌又不是慌,說羞又不是羞.說惱又不是惱,說苦又不是苦,分明似亂針刺體,痛癢難言。
喜得他志氣過人,早有了三分主意,便道:“母親且與他相見。
我自有道理。
”孟夫人依了女兒言語,出廳來相見公子。
公子掇一把高椅,朝上放下,“請嶽母夫人上坐,待小婿魯某拜見。
”孟夫人謙讓了一回,從旁站立,受了兩拜,便教管家婆扶起看坐。
公子道:“魯某隻為家貧,有缺禮數。
蒙嶽母夫人不棄,此恩生死不忘。
”夫人自覺惶愧,無言可答,忙教管家婆把廳門掩上,請小姐出來相見。
阿秀站住簾内,如何肯移步,隻叫管家婆傳語道:“公子不該耽擱鄉間,負了我母子一片美意。
”公子推故道:“某因患病鄉間,有失奔趨,今方踐約,如何便說相負?”阿秀在簾内回道:“三日以前,此身是公子之身;今遲了三日,不堪伏侍巾栉,有玷清門。
便是金帛之類,亦不能相助了,所存金钗二股,金钿一對,卿表寸意。
公子宜别選良姻,休得以妾為念。
”管家婆将兩般首飾遞與公子。
公子還疑是悔親的說話,那裡肯收。
阿秀又道:“公子但留下,不久自有分曉。
公子請快轉身,留此無益。
”說罷,隻聽得哽哽咽咽的哭了進去。
魯學曾愈加疑惑,向夫人發作道:“小婿雖貧,非為這兩件首飾而來。
今日小姐似有決絕之意,老夫人如何不出一語?既如此相待,又呼喚魯某則甚?”夫人道:“我母子并無異心,隻為公子來遲,不将姻事為重,所以小女心中憤怨。
公子休得多疑。
”魯學曾隻是不信,叙起父親存日,許多情分,“如今一死一生,一貧一富,就忍得改變了。
魯某隻靠得嶽母一人做主,如何三日後也生退悔之心?”唠唠叨叨的說個不休。
孟夫人有口難辨,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忽聽得裡面亂将起來,丫鬟氣喘喘的奔來報道:“奶奶,不好了!快來救小姐!”吓得孟夫人一身冷汗,巴不得再添兩隻腳在肚下。
管家婆扶着左肢,跑到繡閣,隻見女兒将羅帕一幅,缢死在床上,急急解救時,氣已絕了,叫喚不醒。
滿房人都哭起來。
魯公子聽小姐缢死,還道是做成的圈套,攆他出門,兀自在廳中嚷聒。
孟夫人忍着疼痛傳話,請公子進來。
公子來到繡閣,隻見牙床錦被上,直挺挺躺着個死小姐。
夫人罵道:“賢婿!今番認一認妻子!”公子當下如萬箭攢心,放聲大哭。
夫人道:“賢婿,此處非你久停之所,怕惹出是非,贻累不小,快請回罷。
”教管家婆将兩樣首飾付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
魯公子無可奈何,隻得挹淚出門去了。
這裡孟夫人一面安排入殓,一面東莊去報顧佥事回來,隻說女兒不願停婚,自缢身死。
顧佥事懊悔不疊,哭了一場,安排成喪出殡不題。
後人有詩贊阿秀雲: 死生一諾重千金,誰料奸謀禍阱深? 三尺紅羅報夫主,始知污體不污心。
卻說魯公子回家,看了金钗細,哭一回,歎一回,疑一回,又解一回,正不知什麼緣故,也隻是自家命薄聽緻耳。
過了一晚,次日,把借來的衣服鞋襪,依舊包好,親到姑娘家去送還。
梁尚賓曉得公子到來,倒躲了出去。
公子見了姑娘,說起小姐缢死一事。
梁媽媽連聲感歎,留公子酒飯去了。
梁尚賓回來問道:“方才表弟到此,說曾到顧家去不曾?”梁媽媽道:“昨日去的:不知甚麼緣故,那小姐嗔怪他來遲三日,自缢而死。
”梁尚賓不覺失口叫聲:“阿呀可惜!好個标緻小姐!”梁媽媽道:“你那裡見來?”梁尚賓遮掩不來,隻得把自己打脫冒事述了一遍。
梁媽媽大驚,罵道:“沒天理的禽獸! 做出這樣勾當!你這房親事多虧母舅作成你的,你今日恩将仇報,反去破壞了做兄弟的姻緣,又害了顧小姐一命,汝心何安!”千禽獸,萬禽獸,罵得梁尚賓開口不得,走到自己房中。
田氏閉了房門,在裡面罵道:“你這樣不義之人,不久自有天報,休想善終!從今你自你,我自我,休得來連累人!” 梁尚賓一肚氣正沒出處,又被老婆話說,一腳踢開房門,揪了老婆頭發便打。
又是梁媽媽走來,喝了兒子出去。
田氏捶胸大哭,要死要活。
梁
老娘便罵道:“兄弟在此專等你的衣服,你卻在那裡噇酒,整夜不歸,又沒處尋你!”梁尚賓不回娘話,一徑走到自己房中,把袖裡東西都藏過了,才出來對魯公子道:“偶為小事纏住身子,耽擱了表弟一日,休怪休怪。
今日天色又晚了,明日回宅罷。
”老娘又罵道:“你隻顧把件衣服借與做兄弟的,等他自己幹正務,管他今日明日!”魯公子道:“不但衣服,連鞋襪都要告借。
”梁尚賓道:“有一雙青緞子鞋,在間壁皮匠家上底。
今晚催來,明日早上穿去。
”魯公子沒奈何,隻得又住了一宿。
到明朝,梁尚賓隻推頭疼,又睡到日高三丈,早飯都吃過了,方才起身,把道袍、鞋襪慢慢的逐件搬将出來,無非要遲延時刻,等顧佥事回家。
魯公子不敢就穿,又借個包袱兒包好,付與老婆子拿了。
姑娘收拾一包白米,和些瓜菜之類,喚個莊客送公子回去。
又囑咐道:“若親事就緒,可來回複我一聲,省得我牽挂。
”魯公子作揖轉身。
梁尚賓相送一步,又說道:“兄弟,你此去須要仔細,不知他意兒好歹,真假如何。
依我說,不如隻往前門,硬挺着身子進去。
怕不是他親女婿,趕你出來!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他有好意,自然相請;若是翻轉臉來,你拼得與他訴落一場,也教街坊上人曉得。
倘到後園曠野之地,彼若暗算,你卻沒有個退步。
”魯公子又道:“哥哥說得是。
” 正是: 背後害他當面好,直心人對沒心人。
魯公子回到家裡,将衣服、鞋襪裝扮起來。
隻有頭巾分寸不對,不曾借得,把舊的脫将下來,用清水擺淨,教婆子在鄰舍家借個熨鬥,吹些火來,熨得直直的。
有些磨壞的去處,再把些飯兒粘得硬硬的,墨兒塗得黑黑的。
隻是這頂巾也弄了一個多時辰,左戴右戴,隻怕不正。
教婆子看得件件停當了,方才移步,徑投顧佥事家來。
門公認是生客,回道: “老爺東莊去了。
”魯公子終是宦家的子弟,不慌不忙的說道: “可報老夫人,說道:魯某在此。
”門公方知是魯公子,卻不曉得來情,便道:“老爺不在家,小人不敢亂傳。
”魯公子道: “老夫人有命,喚我到來。
你去通報自知,須不連累你們。
”門公傳話進去,禀說:“魯公子在外要見,還是留他進來?還是辭他?”孟夫人聽說,吃了一驚,想他前日去得,如何又來; 且請到正廳坐下,先教管家婆出去,問他有何話說。
管家婆出來,瞧了一瞧,慌忙轉身進去,對老夫人道:“這公子是假的,不是前夜的臉兒。
前夜是胖胖兒的,黑黑兒的,如今是白白兒的,瘦瘦兒的。
”夫人不信,道:“有這等事!”親到後堂,從簾内張看,果然不是了。
孟夫人心上委決不下,教管家婆出去,細細把家事盤問,他答來一字無差。
孟夫人初見假公子之時,心中原有些疑惑,今番的人才清秀,語言文雅,倒像真公子的模樣。
再問他今日為何而來。
答道:“前蒙老園公傳話呼喚,因魯某羁滞鄉間,今早才回,特來參谒。
望恕遲誤之罪。
”夫人道:“這是真情無疑了。
隻不知前夜打脫冒的冤家,又是那裡來的!”慌忙轉身進房,與女兒說其緣故。
又道:“這都是做爺的不存天理,害你如此,悔之不及!幸而沒人知道,往事不須提起了。
如今女婿在外,是我特地請來的,無物相贈,如之奈何?”正是: 隻因一着錯,滿盤都是空。
阿秀聽罷呆了半晌,那時一肚子情懷,好難描寫:說慌又不是慌,說羞又不是羞.說惱又不是惱,說苦又不是苦,分明似亂針刺體,痛癢難言。
喜得他志氣過人,早有了三分主意,便道:“母親且與他相見。
我自有道理。
”孟夫人依了女兒言語,出廳來相見公子。
公子掇一把高椅,朝上放下,“請嶽母夫人上坐,待小婿魯某拜見。
”孟夫人謙讓了一回,從旁站立,受了兩拜,便教管家婆扶起看坐。
公子道:“魯某隻為家貧,有缺禮數。
蒙嶽母夫人不棄,此恩生死不忘。
”夫人自覺惶愧,無言可答,忙教管家婆把廳門掩上,請小姐出來相見。
阿秀站住簾内,如何肯移步,隻叫管家婆傳語道:“公子不該耽擱鄉間,負了我母子一片美意。
”公子推故道:“某因患病鄉間,有失奔趨,今方踐約,如何便說相負?”阿秀在簾内回道:“三日以前,此身是公子之身;今遲了三日,不堪伏侍巾栉,有玷清門。
便是金帛之類,亦不能相助了,所存金钗二股,金钿一對,卿表寸意。
公子宜别選良姻,休得以妾為念。
”管家婆将兩般首飾遞與公子。
公子還疑是悔親的說話,那裡肯收。
阿秀又道:“公子但留下,不久自有分曉。
公子請快轉身,留此無益。
”說罷,隻聽得哽哽咽咽的哭了進去。
魯學曾愈加疑惑,向夫人發作道:“小婿雖貧,非為這兩件首飾而來。
今日小姐似有決絕之意,老夫人如何不出一語?既如此相待,又呼喚魯某則甚?”夫人道:“我母子并無異心,隻為公子來遲,不将姻事為重,所以小女心中憤怨。
公子休得多疑。
”魯學曾隻是不信,叙起父親存日,許多情分,“如今一死一生,一貧一富,就忍得改變了。
魯某隻靠得嶽母一人做主,如何三日後也生退悔之心?”唠唠叨叨的說個不休。
孟夫人有口難辨,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忽聽得裡面亂将起來,丫鬟氣喘喘的奔來報道:“奶奶,不好了!快來救小姐!”吓得孟夫人一身冷汗,巴不得再添兩隻腳在肚下。
管家婆扶着左肢,跑到繡閣,隻見女兒将羅帕一幅,缢死在床上,急急解救時,氣已絕了,叫喚不醒。
滿房人都哭起來。
魯公子聽小姐缢死,還道是做成的圈套,攆他出門,兀自在廳中嚷聒。
孟夫人忍着疼痛傳話,請公子進來。
公子來到繡閣,隻見牙床錦被上,直挺挺躺着個死小姐。
夫人罵道:“賢婿!今番認一認妻子!”公子當下如萬箭攢心,放聲大哭。
夫人道:“賢婿,此處非你久停之所,怕惹出是非,贻累不小,快請回罷。
”教管家婆将兩樣首飾付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
魯公子無可奈何,隻得挹淚出門去了。
這裡孟夫人一面安排入殓,一面東莊去報顧佥事回來,隻說女兒不願停婚,自缢身死。
顧佥事懊悔不疊,哭了一場,安排成喪出殡不題。
後人有詩贊阿秀雲: 死生一諾重千金,誰料奸謀禍阱深? 三尺紅羅報夫主,始知污體不污心。
卻說魯公子回家,看了金钗細,哭一回,歎一回,疑一回,又解一回,正不知什麼緣故,也隻是自家命薄聽緻耳。
過了一晚,次日,把借來的衣服鞋襪,依舊包好,親到姑娘家去送還。
梁尚賓曉得公子到來,倒躲了出去。
公子見了姑娘,說起小姐缢死一事。
梁媽媽連聲感歎,留公子酒飯去了。
梁尚賓回來問道:“方才表弟到此,說曾到顧家去不曾?”梁媽媽道:“昨日去的:不知甚麼緣故,那小姐嗔怪他來遲三日,自缢而死。
”梁尚賓不覺失口叫聲:“阿呀可惜!好個标緻小姐!”梁媽媽道:“你那裡見來?”梁尚賓遮掩不來,隻得把自己打脫冒事述了一遍。
梁媽媽大驚,罵道:“沒天理的禽獸! 做出這樣勾當!你這房親事多虧母舅作成你的,你今日恩将仇報,反去破壞了做兄弟的姻緣,又害了顧小姐一命,汝心何安!”千禽獸,萬禽獸,罵得梁尚賓開口不得,走到自己房中。
田氏閉了房門,在裡面罵道:“你這樣不義之人,不久自有天報,休想善終!從今你自你,我自我,休得來連累人!” 梁尚賓一肚氣正沒出處,又被老婆話說,一腳踢開房門,揪了老婆頭發便打。
又是梁媽媽走來,喝了兒子出去。
田氏捶胸大哭,要死要活。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