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辣椒
關燈
小
中
大
無邪對這番話聽得熱淚盈眶。
——真正感動他的,倒不是蘇夢枕的推許,而是蘇夢枕那一句:要他“……負責運智用計,隻怕苦了他一輩子。
” 因為這是最切中要害的: 用謀運智的人,在組織裡,雖為英明領袖所重視,但卻多無實權,且又多為部屬不服、輕視,活在夾縫中,且彈精竭智,功高則震主,易受清除排擠,而有功時多為實務幹材、擁兵主将所奪,實左右做人難,卻又先領袖之優而憂。
後衆人之樂而樂,其苦痛可以想見,可想而知。
——一個真正智者,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做人參謀、軍師的。
不過,為了蘇遮幕的賞識,以及楊無邪當時處境,他毅然承擔了這重往,而且作出于許多重大獻計,令“風雨樓”迅速壯大,節節勝利。
直至蘇遮幕死。
楊無邪呈辭。
蘇夢枕堅決挽留。
楊無邪本就與蘇夢枕交誼極深,彼此也極為了解推重。
他深知蘇夢枕要比他父親還有才幹,也明白蘇夢枕必比蘇遮幕還要重視他的才幹,但他還是想遠離這江湖腥風血雨之地。
惜不成。
蘇夢枕決不讓他走。
于是楊無邪就為這蘇氏父子出謀獻計,暗中推動,主持大局,幾近二十年。
——兩代之間,作風不同,同樣英明,恍如隔世。
他跟蘇夢枕的合作無間,如魚得水,揮灑自如,進退得亘。
直至蘇夢忱遭白愁飛孤立暗算而遭崩敗,那些日子裡,隻有他才知曉蘇夢枕必藏于“敵”方核心以求自保,他則投身于“發夢二黨”中,暗中招兵買馬,重新布署組合“風雨樓”的忠心弟子,以期光複“風雨樓”,更千方百計,試圖透過“六分半堂”跟身在虎穴的主子取得聯系。
這段歲月,可不好過。
楊無邪這才見滄桑滿臉,發見秃頂。
——這時侯的他,才算是真正的聰明“絕頂”。
後來他助蘇夢枕格殺白愁飛,又忍痛負重,接受蘇夢枕的“秘密指令”,在蘇夢枕恢複“大位”之時,一擊殺了這個他既敬又重,既愛也畏的知交、主子、領袖。
蘇夢枕發出這樣的命令,是不願他身受“六分半堂”的控制,着了雷純決無解藥之毒,而使“金風細雨樓”日後得受“六分半堂”的操縱,自己也不想成了傀儡。
他隻有死。
楊無邪之所以接受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看出蘇夢枕也已病入膏盲,時日無多,且曾得到村大夫的“印證”: ——在白愁飛未發動“叛變”之前,蘇夢枕已經“垂危”。
若不是蘇夢枕為建立“金風細雨樓”之大業而緻使身罹二十六種惡疾纏身,白愁飛可能根本就無法發動叛亂,甚至在早已異動之前就給蘇夢枕“制伏”了。
當其時,蘇夢枕還一面得對付“六分半堂”的亡命鬥争,一方面得應付蔡京派系的壓力打擊,又得要留神于“有橋集團”的迅速冒起和挑戰,在沉商未愈、為情所苦之時,終為白愁飛所趁。
楊無邪忍心“殺”蘇夢枕。
這之後,楊無邪就“老”得更快了。
由于蘇夢枕的作風一向比較沉郁,為人也常落落寡歡,這生命情調無疑對楊無邪也有影響。
但從蘇夢枕臨危授命,到王小石毅然接受任命,兩者之間,對楊無邪而言,卻非隔世,而仿佛是隔了一夜的感覺。
蘇夢枕自重陰郁。
白愁飛自大傲慢。
王小石則自在好玩。
——三個領袖,性情作風,都全然不一。
楊無邪在蘇夢枕殁後,心情沉重之時,恰好遇上王小石這等明俠輕松的作風,使他從痛苦的泥潭中拔脫出來,極有幫助。
——不過,王小石很快的就離開了京師。
他一直都不想當一幫之主。
他無意要領導群雄。
戚少商能。
他雖是桀骛不馴之士,但又能适時應世,随機生變。
楊無邪為戚少商出謀獻計,周旋于京城各派勢力之中。
這才真正的發揮了他的才智、才幹,有時戚少商甚至不隻讓他負責謀略、策劃,而是派他直接參與行軍、作戰,令他之長,更得盡展。
王小石與戚少商的靈活、銳氣風格,對楊無邪的心情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楊無邪收拾心情,更加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許或,他惟有這樣,覺得才對得起死去的蘇夢枕吧。
隻要“金風細雨樓”大業不墜,名聲日隆,蘇夢枕在泉下方才可以瞑目。
這些日子,他又回複了以前的意氣風發,但又能做到抑制潛藏。
他的眼神又回複了明亮。
他隻有在眯起雙眼思考或觀察他人時,才顯得有些奸詐。
他也顯然省惕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眯起眼來的時候,就笑。
他一笑,亮出了整齊的貝齒,很無邪,也很可親。
由于他常常要思慮問題,也時常要觀形察色,他當然下想讓人覺得他太“奸”。
是以他常笑。
笑是好事。
一個人本就應該多點歡笑,少些憂愁,莫要發怒。
——人常喪命于憂怒,多于敵手。
這個觀念其實是王小石影響他的。
王小石甚至還半開玩笑的作了一首曲子,填上了詞,讓樓子裡、塔子裡的兄弟們常常唱得琅琅上口: ——絕不哭喪着臉孔,決不皺起了眉頭。
面對着:暴敵,我們要笑;面對着:死亡,我們要笑;面對着光明,我們更要笑啦哈哈哈哈哈…… 如此大家一路嘻哈大笑下去,大家好像也真的唱得歡天喜地、普天同樂起來。
優傷帶來憂傷。
歡樂感染歡樂。
這就是王小石的看法。
他運用的是“身教”,他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影響大家的想法。
他從下高高在上,但他的“境界”卻不但高,而且妙。
他連一向慣常影響别人的運思方法的楊無邪,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不少。
所以楊無邪更慣常的保持笑容。
臉上常有笑意。
包括他現在正在看天下第七的時候。
他看天下第七,就好像看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一樣。
以天下第七這樣一個令人不寒而驚的殺手,自然不會很“有趣”。
天下第七也絕對不是“東西”。
但楊無邪還是看得很有趣。
他很感興趣的看着他,甚至看得像天下第七這樣的人也感覺到有些不自然了起來。
——就好像他發現對方身上長了三隻角、兩隻蘋果和一條尾巴似的! 天下第七給他看着,終于有點沉不住氣了。
他把視線從戚少商身上收了回來,改而盯住了楊無邪,道: “你看我作什麼?” 楊無邪道:“因為你很趣。
” 天下第七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有趣!?” “蔡京手下有你這般有趣的人,也算少見。
”楊無邪說:“可惜你也忘了,在蔡京手下做過事的江湖人,也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 然後他慢條斯理的加了一句: “你的兩個師父,都為蔡京效命過,結果,一個死了,一個憤然而去,你都不緻忘了吧?” 12.火虎傳 天下第七的臉色變了。
他本來就是茶葉蛋殼般的臉色已變為豬肝色。
楊無邪就看着他的臉色,把話的打擊力加重說下去: “對,我還記得你老爹,可不是文張文大人嗎?他就是因為替蔡京做事賣命,所以才喪命在四大名捕手中,可不是嗎?” 天下第七氣得連鼻上的裹傷布都在抖動着,楊無邪卻像一點也不在意,或者根本就是在火上加油的說了下去。
“我聽說你們父子本來不和。
文大人的老婆太多,妾侍更多不勝數,所以對你們母親始亂終棄,對你沒盡撫養之心——可是待他喪命之後,卻隻有你矢志為你老爹報仇,别的都風流雲散,改嫁的改嫁,改姓的改姓,改戶籍的改戶籍去了。
” 他對大下第七的“身世”居然也“如數家珍”、好像是對方家裡的一名成員那麼“耳熟能詳”: “可惜,你父親在生時你卻未盡孝道,偏在他死後才不惜加入蔡京派系,借蔡京之力來力你父親報仇,你也真不愧為一個孝子。
” 天下第七聽到這裡,眼裡不覺流露出一種極為複雜的神色,緊握的拳頭也稍為放松了一些,卻聽楊無邪又說: “可是,你的省覺卻也太遲了。
你爹雖在你少時未盡過父責,但他在見過你之後,對你是很激賞的。
他甚至認為他養在家裡的兒女親友包括他所寵的長子文随漢在内,無一人能與你相及,這點,在朝中與他共事過的同僚,都聽過他對你的推許,甚至在他臨終前,惟一個能指望為他報仇雪恨的,也是你,亦隻有你……” 天下第七眼裡的傷感己轉為感傷。
他在聽。
那是他的家事,他雖然不明白楊無邪是怎麼知曉的(這個人好像無所不知,無事不曉似的),但楊無邪顯然說中的是他的心事。
“隻不過,你一生走的,都是跟他違背、背向的路線。
當日他之所以不容你于家門,是因為你不聽他的話,大好官途正路不走,卻去跑江湖險道,詩書經藝不學,卻去練邪門武功;各師大儒不去從學,卻去拜江湖邪異為師。
他人在當官,本人正好庇蔭于你,你有大好前途。
你偏不學好,連武功練的也是正派所唾棄的異功惡法,交的多是邪魔外道,他當然覺得你辜負了他的期許。
” 這回,不止天下第七在聽,連狄飛驚和雷純也在聽。
他們也不知道天下第七有那麼多的往事。
他們也在好奇: 楊無邪為什麼要提起這些?在這個時候?有什麼用意?是否别有用心? “你一直都不聽他的話,大概是因為一直都不能原諒他對你們母子所做過遺棄不理的事吧?何況,你認為他雖人入翰林,但所作所為,勾好結佞,跟武林中的邪派黑道,也沒啥分别,憑什麼來鄙薄你?你當然不服氣。
” 戚少商也微微笑着。
在聽。
他已明白楊無邪的意思。
所以他站立的姿勢很奇特: 他一隻腳踏在天下第七那口包袱上,踏得很穩,很實。
但他整個人,卻像隻要一個輕叱、一個噴嚏,就會馬上飛出去急彈兩丈八連翻十六個斤鬥似的。
他既似穩 也似不穩。
似堅。
如實。
但也十分浮。
很不走。
——其間,能達到這兩點平衡處,就靠一個“黏”字。
但他一隻手在扶着孫青霞。
孫青霞臉如紙金,已急點了身上幾個穴道,運功調息,血水還不住滲出,看來,羅睡覺那一劍,不僅劃傷了他的身體,也震傷了他的内髒。
那是非常利也非常厲的一劍。
——卻不知“劍”羅睡覺也傷得如何? 戚少商一面對敵,一面踩住了天下第七的獨門兵器,一面要替孫青霞護法。
他心分三用。
這是小事。
他慣于當領袖,善于應付變局。
他應付快、準、應變奇、急,必要時,還可以心分七八用,亦可不迫從容。
楊無邪卻也正說的從容不迫:“你忒也有志氣,很快便成了黑道上的煞星,武林中的奇人,令尊自然對你刮目相看,所以,逢人前便贊你,我看你出人頭地、吐氣揚眉、心中也必有曾洋洋自得過吧?” 天下第七啞聲道:“這關你什麼事!” 楊無邪不愠不怒:“這本來是不關我事。
可是你練的是邪功異術,曾師從元十三限,但後來知道在他門下隻能習一種絕技,你一旦藝成便棄之如敝,日後,甚至還為蔡京所令,參與格殺元十三限的行動。
你也曾向‘霹靂堂’的一流高手‘火虎’雷郁拜過師學過藝,得過他的真傳。
但之後你都脫離師門.練成自成一格的武功,成了綠林的一号大煞星。
” 天下第七的額角已滲出了冷汗。
手又漸漸緊握。
因為他發現楊無邪了解他的,已太多,太細,太無微不至。
這真太可怕。
楊無邪卻仍把話說下去,且說得義正辭嚴,“可惜,文張因受蔡京之命,抓拿戚樓主,以緻跟四大名捕對峙,最終命殁身死。
你父一死,你反而加入了蔡京派系,你這就錯了!” 天下第七惶惱了: “這……這關你屁事!” 楊無邪的聲音忽然加重了起來。
他越說越是洪亮。
擲地作金石聲。
“本來不關我事。
但你因報父仇而對付戚樓主,這就關我的事了。
”楊無邪道:“根本,你就是恩怨不分、報錯了仇!” “我……報錯了仇!?” 天下第七啞聲厲道:“你憑什麼說我……報錯了仇!?” “你的仇人是蔡京,不是戚少商,也不是無情!”楊無邪義正辭嚴地道,“你的殺父仇人其實是蔡京,他不派你父幹這種事,他就不會死!蔡京授意他和黃金鱗這些人去對付無情、鐵手、戚少商,就算能夠得手,試想追命和冷血會放過他們嗎?諸葛先生會就此罷手麼!?天下英雄會任由他們白白喪命在你爹手上麼!———他隻不過要你父親送死!” 文雪岸額上冒起了青筋,像一隻青龍的爪,籠罩在他頭上。
他很瘦,所以青龍的爪子也就特别枯幹。
他的手抖動,拳頭也握得緊緊的。
戚少商行着他,更盯着他的手,特别是左手,就像他手背上正爬過一隻毒蜘蛛,或旨他匕有十七隻手指,指甲在開花、拳眼正結果似的。
天下第七嘶聲道:“我要替他報仇,那就是完成他未完之志!” 楊無邪峻然截斷了他的話:“你是在欺騙自己。
你在令尊死後,發現作為一個江湖人,武功練得再好,也難有真權實勢,還得要靠朝廷扶植,才望有大成就,所以你就借替父報仇為名,報效于蔡京,其實為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貴,一早已違背了你的初衷,也背叛了你爹的遺志!” 然後他問:“你知道以前令尊大人為什麼連他嫡系長子文随漢都沒看得入眼,獨看得起你?” 天下第七雙目發出了一種奇特的厲光。
寒光。
誰看着他,都難免要發寒。
發冷。
連雷純也不自覺的向狄飛驚靠近了一點。
她雖向狄飛驚靠攏,但一雙亮如點漆的妙目,還是多半徘徊、小駐在戚少商的臉上、身上,好像從戚少商的表情和身姿,她已觀察出什麼重大的秘密,甚至像閱讀到什麼奇特的心事。
但戚少商沒有看她。
他反而緊迫釘人的盯着天下第七——好像沒有趁手武器的他,要比手裡拿着名震武林但又不知為何物“包袱”的他更可怕。
還要可怕得多。
孫青霞在喘氣。
喘氣籲籲。
大家都可以聽到他的血滴落地闆上的聲音。
“滴、嗒”。
他好像很痛。
他己臉若紫金。
他在忍痛。
忍耐莫大的苦痛。
他似已快支持不住。
——要不是戚少商以獨臂扶持他,他己快跌墜了吧? 可是,狄飛驚卻注意到了一件事: 他的耳朵。
——他的耳朵有一種近乎完全覺察不到,既細微但又十分奇特的變化。
他的耳朵在長。
長得非常不可覺察: 頂多隻增長了比指甲上的月牙兒白圈還少的那麼一丁點。
他的耳朵也在動。
好像是因為痛,所以才動,又好似隻是自行在搐動,與痛無關。
他本來一直在注意這個非常令人容易忽略的現象,但雷純一近他身邊,他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因為他的心已亂了。
楊無邪卻越說越定。
——是不是在對敵的時候,敵人愈心亂,自己就愈鎮定? 就為了這原因,所以他才不惜讓敵人心亂? 他很有信心把話說了下去。
因為他知道他的敵人在氣,也在聽。
——他的話連敵人都要聽,都想聽。
“那是因為你有志氣!你不肯受朝廷奸佞擺布!你是個人物,也是他的好兒子!”楊無邪厲聲道,“沒想到.你卻在他死後,加入了蔡黨六賊,為非作歹,比你父親都還不如!蔡京要剪除政敵洛陽溫晚,你便千方百計要殺他,又對他獨生女兒起了非非之想,因而狙擊保護溫氏父女最力的‘天衣有縫’,因為怕白愁飛會得到溫柔芳心,不惜慫恿蔡京下令消滅白愁飛……” 聽到這裡,雷純忽震了一震,狄飛驚已警覺,甚至是驚覺。
天下第七嘎聲道:“你——!”他額上的“龍爪”也自他雙頰閃現。
“你怎會知道得那麼多——!?” “我有你的資料。
‘七幫八會九聯盟’的蔡水擇,原一直就在探查你的出身,他棄暗投明,加入我樓後,你的資料也就儲存在‘白樓’裡。
”楊無邪淩厲地道:“‘天衣有縫’也一直在搜集你的資料,他是我的好友,你的事,他原已查了個七七八八,可是卻遭了你的毒手。
” 他伶俐的道:“但他的努力并沒有白費,你的一切,仍在我掌握之中。
” 天下第七怒道:“我殺了你,我一定會殺了你!” 戚少商忽道:“你要殺他,得先殺我。
” 天下第七尖聲道:“好,殺你又有何難!我就先殺了你!” 他一說完便動手。
他一動手,場中便有了極大的變化。
極意外的變化。
他的出手也極意外——他本來已給楊無邪氣得一佛升天二佛裂地,出手已決非意外;但他出手的方式極令人意外。
他出手不是進。
而是退。
全力退。
退時手一扯——像繃斷了什麼事物似的,他自己像繃斷了自己腦神經似的尖嘶了一聲: “火虎成傳,你去死吧!” 他一叫,就全身而退! 他跑得像給十六隻帶着尖刺,長矛追擊的鬼追殺一般。
不但他退,狄飛驚一聽他的呼喊,也長身而起,左手一拍茶幾,右手摟着雷純。
向後飄飛。
茶幾倒,茶杯滾落地面,碎裂。
沒有人聽到茶杯碎裂的聲音。
因為它的聲音已給掩蓋。
給一種鋪天蓋地、震天裂地的聲響所覆蓋: 那就是爆炸聲! 爆炸。
——來自戚少商腳下的包袱,就像一千一百六十一頭猛虎出押,一齊狂吼了一聲,火光四迸,三合樓為之樓塌柱斷,木碎闆裂。
爆炸力之強、足以粉碎、熔化、摧毀一切。
三合樓已不止一次給摧潰過,以前關六跟雷損、蘇夢枕等各路高手在此一戰,就已給“連根拔起”,幾乎夷為平地過。
但它每一次給摧毀,每一次都能重建。
——這次它又塌了,能夠再重建嗎? 多少曆史名城,古今名樓,都經不過歲月風霜,烽火的掠奪,天災與人禍的洗劫,終于都熬不住,崩潰了,潰倒了,煙消雲散了,而今,三合樓和它樓上的人,是不是也能在輝煌中重新站立于世?再度振起如浴火的鳳凰? 金風細雨樓呢? 六分半堂呢? 迷天盟呢? 他們呢? 你呢? 我呢?
——真正感動他的,倒不是蘇夢枕的推許,而是蘇夢枕那一句:要他“……負責運智用計,隻怕苦了他一輩子。
” 因為這是最切中要害的: 用謀運智的人,在組織裡,雖為英明領袖所重視,但卻多無實權,且又多為部屬不服、輕視,活在夾縫中,且彈精竭智,功高則震主,易受清除排擠,而有功時多為實務幹材、擁兵主将所奪,實左右做人難,卻又先領袖之優而憂。
後衆人之樂而樂,其苦痛可以想見,可想而知。
——一個真正智者,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做人參謀、軍師的。
不過,為了蘇遮幕的賞識,以及楊無邪當時處境,他毅然承擔了這重往,而且作出于許多重大獻計,令“風雨樓”迅速壯大,節節勝利。
直至蘇遮幕死。
楊無邪呈辭。
蘇夢枕堅決挽留。
楊無邪本就與蘇夢枕交誼極深,彼此也極為了解推重。
他深知蘇夢枕要比他父親還有才幹,也明白蘇夢枕必比蘇遮幕還要重視他的才幹,但他還是想遠離這江湖腥風血雨之地。
惜不成。
蘇夢枕決不讓他走。
于是楊無邪就為這蘇氏父子出謀獻計,暗中推動,主持大局,幾近二十年。
——兩代之間,作風不同,同樣英明,恍如隔世。
他跟蘇夢枕的合作無間,如魚得水,揮灑自如,進退得亘。
直至蘇夢忱遭白愁飛孤立暗算而遭崩敗,那些日子裡,隻有他才知曉蘇夢枕必藏于“敵”方核心以求自保,他則投身于“發夢二黨”中,暗中招兵買馬,重新布署組合“風雨樓”的忠心弟子,以期光複“風雨樓”,更千方百計,試圖透過“六分半堂”跟身在虎穴的主子取得聯系。
這段歲月,可不好過。
楊無邪這才見滄桑滿臉,發見秃頂。
——這時侯的他,才算是真正的聰明“絕頂”。
後來他助蘇夢枕格殺白愁飛,又忍痛負重,接受蘇夢枕的“秘密指令”,在蘇夢枕恢複“大位”之時,一擊殺了這個他既敬又重,既愛也畏的知交、主子、領袖。
蘇夢枕發出這樣的命令,是不願他身受“六分半堂”的控制,着了雷純決無解藥之毒,而使“金風細雨樓”日後得受“六分半堂”的操縱,自己也不想成了傀儡。
他隻有死。
楊無邪之所以接受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看出蘇夢枕也已病入膏盲,時日無多,且曾得到村大夫的“印證”: ——在白愁飛未發動“叛變”之前,蘇夢枕已經“垂危”。
若不是蘇夢枕為建立“金風細雨樓”之大業而緻使身罹二十六種惡疾纏身,白愁飛可能根本就無法發動叛亂,甚至在早已異動之前就給蘇夢枕“制伏”了。
當其時,蘇夢枕還一面得對付“六分半堂”的亡命鬥争,一方面得應付蔡京派系的壓力打擊,又得要留神于“有橋集團”的迅速冒起和挑戰,在沉商未愈、為情所苦之時,終為白愁飛所趁。
楊無邪忍心“殺”蘇夢枕。
這之後,楊無邪就“老”得更快了。
由于蘇夢枕的作風一向比較沉郁,為人也常落落寡歡,這生命情調無疑對楊無邪也有影響。
但從蘇夢枕臨危授命,到王小石毅然接受任命,兩者之間,對楊無邪而言,卻非隔世,而仿佛是隔了一夜的感覺。
蘇夢枕自重陰郁。
白愁飛自大傲慢。
王小石則自在好玩。
——三個領袖,性情作風,都全然不一。
楊無邪在蘇夢枕殁後,心情沉重之時,恰好遇上王小石這等明俠輕松的作風,使他從痛苦的泥潭中拔脫出來,極有幫助。
——不過,王小石很快的就離開了京師。
他一直都不想當一幫之主。
他無意要領導群雄。
戚少商能。
他雖是桀骛不馴之士,但又能适時應世,随機生變。
楊無邪為戚少商出謀獻計,周旋于京城各派勢力之中。
這才真正的發揮了他的才智、才幹,有時戚少商甚至不隻讓他負責謀略、策劃,而是派他直接參與行軍、作戰,令他之長,更得盡展。
王小石與戚少商的靈活、銳氣風格,對楊無邪的心情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楊無邪收拾心情,更加全情投入,全力以赴。
許或,他惟有這樣,覺得才對得起死去的蘇夢枕吧。
隻要“金風細雨樓”大業不墜,名聲日隆,蘇夢枕在泉下方才可以瞑目。
這些日子,他又回複了以前的意氣風發,但又能做到抑制潛藏。
他的眼神又回複了明亮。
他隻有在眯起雙眼思考或觀察他人時,才顯得有些奸詐。
他也顯然省惕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眯起眼來的時候,就笑。
他一笑,亮出了整齊的貝齒,很無邪,也很可親。
由于他常常要思慮問題,也時常要觀形察色,他當然下想讓人覺得他太“奸”。
是以他常笑。
笑是好事。
一個人本就應該多點歡笑,少些憂愁,莫要發怒。
——人常喪命于憂怒,多于敵手。
這個觀念其實是王小石影響他的。
王小石甚至還半開玩笑的作了一首曲子,填上了詞,讓樓子裡、塔子裡的兄弟們常常唱得琅琅上口: ——絕不哭喪着臉孔,決不皺起了眉頭。
面對着:暴敵,我們要笑;面對着:死亡,我們要笑;面對着光明,我們更要笑啦哈哈哈哈哈…… 如此大家一路嘻哈大笑下去,大家好像也真的唱得歡天喜地、普天同樂起來。
優傷帶來憂傷。
歡樂感染歡樂。
這就是王小石的看法。
他運用的是“身教”,他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影響大家的想法。
他從下高高在上,但他的“境界”卻不但高,而且妙。
他連一向慣常影響别人的運思方法的楊無邪,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不少。
所以楊無邪更慣常的保持笑容。
臉上常有笑意。
包括他現在正在看天下第七的時候。
他看天下第七,就好像看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一樣。
以天下第七這樣一個令人不寒而驚的殺手,自然不會很“有趣”。
天下第七也絕對不是“東西”。
但楊無邪還是看得很有趣。
他很感興趣的看着他,甚至看得像天下第七這樣的人也感覺到有些不自然了起來。
——就好像他發現對方身上長了三隻角、兩隻蘋果和一條尾巴似的! 天下第七給他看着,終于有點沉不住氣了。
他把視線從戚少商身上收了回來,改而盯住了楊無邪,道: “你看我作什麼?” 楊無邪道:“因為你很趣。
” 天下第七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有趣!?” “蔡京手下有你這般有趣的人,也算少見。
”楊無邪說:“可惜你也忘了,在蔡京手下做過事的江湖人,也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 然後他慢條斯理的加了一句: “你的兩個師父,都為蔡京效命過,結果,一個死了,一個憤然而去,你都不緻忘了吧?” 12.火虎傳 天下第七的臉色變了。
他本來就是茶葉蛋殼般的臉色已變為豬肝色。
楊無邪就看着他的臉色,把話的打擊力加重說下去: “對,我還記得你老爹,可不是文張文大人嗎?他就是因為替蔡京做事賣命,所以才喪命在四大名捕手中,可不是嗎?” 天下第七氣得連鼻上的裹傷布都在抖動着,楊無邪卻像一點也不在意,或者根本就是在火上加油的說了下去。
“我聽說你們父子本來不和。
文大人的老婆太多,妾侍更多不勝數,所以對你們母親始亂終棄,對你沒盡撫養之心——可是待他喪命之後,卻隻有你矢志為你老爹報仇,别的都風流雲散,改嫁的改嫁,改姓的改姓,改戶籍的改戶籍去了。
” 他對大下第七的“身世”居然也“如數家珍”、好像是對方家裡的一名成員那麼“耳熟能詳”: “可惜,你父親在生時你卻未盡孝道,偏在他死後才不惜加入蔡京派系,借蔡京之力來力你父親報仇,你也真不愧為一個孝子。
” 天下第七聽到這裡,眼裡不覺流露出一種極為複雜的神色,緊握的拳頭也稍為放松了一些,卻聽楊無邪又說: “可是,你的省覺卻也太遲了。
你爹雖在你少時未盡過父責,但他在見過你之後,對你是很激賞的。
他甚至認為他養在家裡的兒女親友包括他所寵的長子文随漢在内,無一人能與你相及,這點,在朝中與他共事過的同僚,都聽過他對你的推許,甚至在他臨終前,惟一個能指望為他報仇雪恨的,也是你,亦隻有你……” 天下第七眼裡的傷感己轉為感傷。
他在聽。
那是他的家事,他雖然不明白楊無邪是怎麼知曉的(這個人好像無所不知,無事不曉似的),但楊無邪顯然說中的是他的心事。
“隻不過,你一生走的,都是跟他違背、背向的路線。
當日他之所以不容你于家門,是因為你不聽他的話,大好官途正路不走,卻去跑江湖險道,詩書經藝不學,卻去練邪門武功;各師大儒不去從學,卻去拜江湖邪異為師。
他人在當官,本人正好庇蔭于你,你有大好前途。
你偏不學好,連武功練的也是正派所唾棄的異功惡法,交的多是邪魔外道,他當然覺得你辜負了他的期許。
” 這回,不止天下第七在聽,連狄飛驚和雷純也在聽。
他們也不知道天下第七有那麼多的往事。
他們也在好奇: 楊無邪為什麼要提起這些?在這個時候?有什麼用意?是否别有用心? “你一直都不聽他的話,大概是因為一直都不能原諒他對你們母子所做過遺棄不理的事吧?何況,你認為他雖人入翰林,但所作所為,勾好結佞,跟武林中的邪派黑道,也沒啥分别,憑什麼來鄙薄你?你當然不服氣。
” 戚少商也微微笑着。
在聽。
他已明白楊無邪的意思。
所以他站立的姿勢很奇特: 他一隻腳踏在天下第七那口包袱上,踏得很穩,很實。
但他整個人,卻像隻要一個輕叱、一個噴嚏,就會馬上飛出去急彈兩丈八連翻十六個斤鬥似的。
他既似穩 也似不穩。
似堅。
如實。
但也十分浮。
很不走。
——其間,能達到這兩點平衡處,就靠一個“黏”字。
但他一隻手在扶着孫青霞。
孫青霞臉如紙金,已急點了身上幾個穴道,運功調息,血水還不住滲出,看來,羅睡覺那一劍,不僅劃傷了他的身體,也震傷了他的内髒。
那是非常利也非常厲的一劍。
——卻不知“劍”羅睡覺也傷得如何? 戚少商一面對敵,一面踩住了天下第七的獨門兵器,一面要替孫青霞護法。
他心分三用。
這是小事。
他慣于當領袖,善于應付變局。
他應付快、準、應變奇、急,必要時,還可以心分七八用,亦可不迫從容。
楊無邪卻也正說的從容不迫:“你忒也有志氣,很快便成了黑道上的煞星,武林中的奇人,令尊自然對你刮目相看,所以,逢人前便贊你,我看你出人頭地、吐氣揚眉、心中也必有曾洋洋自得過吧?” 天下第七啞聲道:“這關你什麼事!” 楊無邪不愠不怒:“這本來是不關我事。
可是你練的是邪功異術,曾師從元十三限,但後來知道在他門下隻能習一種絕技,你一旦藝成便棄之如敝,日後,甚至還為蔡京所令,參與格殺元十三限的行動。
你也曾向‘霹靂堂’的一流高手‘火虎’雷郁拜過師學過藝,得過他的真傳。
但之後你都脫離師門.練成自成一格的武功,成了綠林的一号大煞星。
” 天下第七的額角已滲出了冷汗。
手又漸漸緊握。
因為他發現楊無邪了解他的,已太多,太細,太無微不至。
這真太可怕。
楊無邪卻仍把話說下去,且說得義正辭嚴,“可惜,文張因受蔡京之命,抓拿戚樓主,以緻跟四大名捕對峙,最終命殁身死。
你父一死,你反而加入了蔡京派系,你這就錯了!” 天下第七惶惱了: “這……這關你屁事!” 楊無邪的聲音忽然加重了起來。
他越說越是洪亮。
擲地作金石聲。
“本來不關我事。
但你因報父仇而對付戚樓主,這就關我的事了。
”楊無邪道:“根本,你就是恩怨不分、報錯了仇!” “我……報錯了仇!?” 天下第七啞聲厲道:“你憑什麼說我……報錯了仇!?” “你的仇人是蔡京,不是戚少商,也不是無情!”楊無邪義正辭嚴地道,“你的殺父仇人其實是蔡京,他不派你父幹這種事,他就不會死!蔡京授意他和黃金鱗這些人去對付無情、鐵手、戚少商,就算能夠得手,試想追命和冷血會放過他們嗎?諸葛先生會就此罷手麼!?天下英雄會任由他們白白喪命在你爹手上麼!———他隻不過要你父親送死!” 文雪岸額上冒起了青筋,像一隻青龍的爪,籠罩在他頭上。
他很瘦,所以青龍的爪子也就特别枯幹。
他的手抖動,拳頭也握得緊緊的。
戚少商行着他,更盯着他的手,特别是左手,就像他手背上正爬過一隻毒蜘蛛,或旨他匕有十七隻手指,指甲在開花、拳眼正結果似的。
天下第七嘶聲道:“我要替他報仇,那就是完成他未完之志!” 楊無邪峻然截斷了他的話:“你是在欺騙自己。
你在令尊死後,發現作為一個江湖人,武功練得再好,也難有真權實勢,還得要靠朝廷扶植,才望有大成就,所以你就借替父報仇為名,報效于蔡京,其實為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貴,一早已違背了你的初衷,也背叛了你爹的遺志!” 然後他問:“你知道以前令尊大人為什麼連他嫡系長子文随漢都沒看得入眼,獨看得起你?” 天下第七雙目發出了一種奇特的厲光。
寒光。
誰看着他,都難免要發寒。
發冷。
連雷純也不自覺的向狄飛驚靠近了一點。
她雖向狄飛驚靠攏,但一雙亮如點漆的妙目,還是多半徘徊、小駐在戚少商的臉上、身上,好像從戚少商的表情和身姿,她已觀察出什麼重大的秘密,甚至像閱讀到什麼奇特的心事。
但戚少商沒有看她。
他反而緊迫釘人的盯着天下第七——好像沒有趁手武器的他,要比手裡拿着名震武林但又不知為何物“包袱”的他更可怕。
還要可怕得多。
孫青霞在喘氣。
喘氣籲籲。
大家都可以聽到他的血滴落地闆上的聲音。
“滴、嗒”。
他好像很痛。
他己臉若紫金。
他在忍痛。
忍耐莫大的苦痛。
他似已快支持不住。
——要不是戚少商以獨臂扶持他,他己快跌墜了吧? 可是,狄飛驚卻注意到了一件事: 他的耳朵。
——他的耳朵有一種近乎完全覺察不到,既細微但又十分奇特的變化。
他的耳朵在長。
長得非常不可覺察: 頂多隻增長了比指甲上的月牙兒白圈還少的那麼一丁點。
他的耳朵也在動。
好像是因為痛,所以才動,又好似隻是自行在搐動,與痛無關。
他本來一直在注意這個非常令人容易忽略的現象,但雷純一近他身邊,他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因為他的心已亂了。
楊無邪卻越說越定。
——是不是在對敵的時候,敵人愈心亂,自己就愈鎮定? 就為了這原因,所以他才不惜讓敵人心亂? 他很有信心把話說了下去。
因為他知道他的敵人在氣,也在聽。
——他的話連敵人都要聽,都想聽。
“那是因為你有志氣!你不肯受朝廷奸佞擺布!你是個人物,也是他的好兒子!”楊無邪厲聲道,“沒想到.你卻在他死後,加入了蔡黨六賊,為非作歹,比你父親都還不如!蔡京要剪除政敵洛陽溫晚,你便千方百計要殺他,又對他獨生女兒起了非非之想,因而狙擊保護溫氏父女最力的‘天衣有縫’,因為怕白愁飛會得到溫柔芳心,不惜慫恿蔡京下令消滅白愁飛……” 聽到這裡,雷純忽震了一震,狄飛驚已警覺,甚至是驚覺。
天下第七嘎聲道:“你——!”他額上的“龍爪”也自他雙頰閃現。
“你怎會知道得那麼多——!?” “我有你的資料。
‘七幫八會九聯盟’的蔡水擇,原一直就在探查你的出身,他棄暗投明,加入我樓後,你的資料也就儲存在‘白樓’裡。
”楊無邪淩厲地道:“‘天衣有縫’也一直在搜集你的資料,他是我的好友,你的事,他原已查了個七七八八,可是卻遭了你的毒手。
” 他伶俐的道:“但他的努力并沒有白費,你的一切,仍在我掌握之中。
” 天下第七怒道:“我殺了你,我一定會殺了你!” 戚少商忽道:“你要殺他,得先殺我。
” 天下第七尖聲道:“好,殺你又有何難!我就先殺了你!” 他一說完便動手。
他一動手,場中便有了極大的變化。
極意外的變化。
他的出手也極意外——他本來已給楊無邪氣得一佛升天二佛裂地,出手已決非意外;但他出手的方式極令人意外。
他出手不是進。
而是退。
全力退。
退時手一扯——像繃斷了什麼事物似的,他自己像繃斷了自己腦神經似的尖嘶了一聲: “火虎成傳,你去死吧!” 他一叫,就全身而退! 他跑得像給十六隻帶着尖刺,長矛追擊的鬼追殺一般。
不但他退,狄飛驚一聽他的呼喊,也長身而起,左手一拍茶幾,右手摟着雷純。
向後飄飛。
茶幾倒,茶杯滾落地面,碎裂。
沒有人聽到茶杯碎裂的聲音。
因為它的聲音已給掩蓋。
給一種鋪天蓋地、震天裂地的聲響所覆蓋: 那就是爆炸聲! 爆炸。
——來自戚少商腳下的包袱,就像一千一百六十一頭猛虎出押,一齊狂吼了一聲,火光四迸,三合樓為之樓塌柱斷,木碎闆裂。
爆炸力之強、足以粉碎、熔化、摧毀一切。
三合樓已不止一次給摧潰過,以前關六跟雷損、蘇夢枕等各路高手在此一戰,就已給“連根拔起”,幾乎夷為平地過。
但它每一次給摧毀,每一次都能重建。
——這次它又塌了,能夠再重建嗎? 多少曆史名城,古今名樓,都經不過歲月風霜,烽火的掠奪,天災與人禍的洗劫,終于都熬不住,崩潰了,潰倒了,煙消雲散了,而今,三合樓和它樓上的人,是不是也能在輝煌中重新站立于世?再度振起如浴火的鳳凰? 金風細雨樓呢? 六分半堂呢? 迷天盟呢? 他們呢? 你呢? 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