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黑辣椒
關燈
小
中
大
劍。
9.執迷不悟 劍青。
鋒碧。
這是把碧寒的劍。
狄飛驚忽歎道:“好一把‘青龍劍’,終于又重現江湖,九觀神龍,再現風采!” 戚少商以前在“連三寨”當寨主之時,手上的劍,叫做“青龍劍”,但自從他經過漫長的逃亡歲月後,他一度應諸葛先生之邀,代心灰意冷暫隐江湖的鐵手成為“四大名捕”之一,改用的劍,名為“癡”。
——就算前些時候,他跟八大高手月夜在古屋舊宅的飛搞上決鬥“戰神”關七,所使的劍,也是“癡”。
“青龍劍”己許久未現江湖。
而今戚少商卻用上了。
但狄飛驚一眼就看出來了。
戰鬥一開始,狄飛驚就盯住了一個人: 楊無邪。
他盯住楊無邪的原故也許就是因為楊無邪也同時盯住了他。
兩人都沒有動。
至少誰也沒有先動手。
——戚少商和天下第七的動手,還可以說是“金風細雨樓”的主人決戰蔡家派系的人。
可是楊無邪和狄飛驚就下一樣了。
誰要是先動手,準就算壞了約定、毀了諾言。
問題是若無必然的勝算,誰願意首冒大不韪,作那個毀約背盟的人? 所以兩人都沒有動。
但當狄飛驚的眼神定定的望向楊無邪的時候,楊無邪卻沒直接去看狄飛驚的眼。
他反而隻看狄飛驚的肩。
“狄大堂主,你的眼刀目矢,我已在關七一戰中領教過了,佩服得很,我老眼昏花,可不願給你一目了然,看瞎了眼!” 狄飛驚聽了也說:“我也見識過先生‘見風即長’的‘攔不住刀’,但就算先生在苦戰關七時也吝于出手的‘般若大法黃金杵’,我更渴望能得賜教。
” 他們隻說了那幾句話,戚少商那邊的戰鬥已分了勝負,兩人也陡分了開來。
戚少商在天下第七解開包袱之前先一瞬早一步發難,為的隻有一個目的: 迫退天下第七! ——哪怕是一步也好! 隻要一旦迫退天下第七,便可以奪其兵器了! 許多人在交手之前,對天下第七的包袱都很好奇,都想看個究竟,要了解他包袱裡到底有的是什麼。
可是,看見包袱裡面“神秘兵器”的人,幾乎全都死在這“神兵”之下。
戚少商一早對天下第七已有了認識,作過研究——楊無邪甚至提供過給他:天下第七和其他人文手的資料和紀錄。
所以他在出手前已訂了戰略。
天下第七以為他一定會拔劍。
但他不拔劍。
他一出手便打。
專打天下第七的鼻子。
那是他的竅門,也是他的罩門。
天下第七終給迫退。
一退,戚少商便拔劍在手,而天下第七的“兵器”卻在他腳下。
天下第七肌着牙,恨聲道:“戚少商,你再執迷不悟,那就是自絕活路了。
” 戚少商陡地一笑,但他的臉上,可一點笑意也無,他用劍指着天下第七,挑起了左邊的眉毛,一字一句的問: “現在這樣的情景,到底是我執迷不悟,還是你自尋死路?” 天下第七目中流露了一種極大的怨、恨之色,但他的回答依然十分堅定,而且就是隻有一個字: “你!” “你”字一出,戚少商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
他很少恐懼,更少有這種恐懼。
但他已來不及分析這種恐懼,襲擊已然發生。
那沉甸甸的屏風忽然裂開。
裂開為二。
原來屏風後還有一人。
這個人一直匿伏在屏風之後,可是,在場的人,包括戚少商在内,竟一直未曾察覺出來。
也許,就算有所警覺,也一直以為那就是天下第七了,沒想到天下第七之外,還有另一人。
那人很瘦小。
很輕靈。
而已很黑。
他的人長得一點也不黑,但他全身黑衣勁裝,使得他讓人感覺到很辣手、很棘手之餘,還生起了一種“宛如一隻黑色指天擻”的感覺。
他出手的确很辣。
他出現的時候己動手。
他出手一劍,屏風就裂了開來——也就是說,當大家發現屏風裂開的時候,才發現他的存在;當大家發現他的存在的時候,他的劍己斬裂了屏風同一時間已斬到戚少商面門! 戚少商隻覺面上一籌。
他正與天下第七全神貫注對敵。
對峙。
也對坪。
他自然應當沒發現有這樣的一個像黑辣椒般的人,居然匿伏在屏風之後,予他緻命一擊。
這一刹間,他已來不及做一切應變的措施。
屏風裂了。
劍當頭斬到。
戚少商正全神對付天下第六。
他還占了上風。
能在天下第七這種人面前占了上風,誰都難免有點洋洋自得。
一旦得意,難免會有點疏忽。
——這點,就算戚少商也不例外。
楊無邪則給狄飛驚吃住了。
他一動,狄飛驚就一定動;就算他能及時出手救助戚少商,可是又怎突破得了狄飛驚的攔截? 孫魚呢? 就算他能及時動手,但他對面卻有一個人: 一個女流之輩。
——同時也是一個莫側高深的人。
她是一個在京師的幫會裡擁有最大實力的女子,但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武功?她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孫魚要是出手,隻怕她也一定出手。
——孫魚能敵得過她嗎?能突破得了她的攔截嗎? 這些,誰也不知。
連孫魚也不知道。
因為他沒有出手,一個驚人的變化卻發生了: 他沒有出手,但他本是在手裡而今在他身邊的一件“東西”卻出了手—— 另一個人出了手! 1o.夢中劍 “波”的一聲,孫魚手邊那一口大包袱爆裂了開來: 一個人急竄了出來。
這人手上有劍。
青色的劍。
劍青寒。
劍綻發出一種傲意。
而且酷。
這一人來的及時,這一劍更攻得即時。
“叮”一聲這一劍自下而上,跟那“黑辣椒”自上而下的劍剛好交劈在一起。
這時,外面轟動了一聲,雷行電閃,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如雷球一般的滾擁了過來,忽又似遇上重巒千峰般的障礙,頓住了,鎖死了,但在電光火石、雙劍交擊的一刹,照見了: 自屏風後現身的那人,很瘦,很小,很清,很靈,幾紹長發,撇落于額中眉間,眼神還有點憂郁。
但他發那一劍的時候,竟是閉上了眼睛的。
——他竟是在閉着眼睛發劍的! 另一個自孫魚包裹裡“炸”出來的人,卻很高,很傲,流露出一種孤芳自賞、獨來獨往的神色,而且仿佛還很冷。
很酷,也很潔。
他的人一出現,就跟那夢中出劍般的少年對了一劍。
他雖然是自大包袱裡“破繭而出”,但出手的時候,仍寒傲似冰,出劍的時候,連望也不望對方一眼:好像他這一劍,一定能命中似的! 這一劍對得極快,在場任何人,都來不及應對,也根本無法做出任何反應之際,那黑辣椒般的少年,忽然把眼皮一翻,露出黑而亮、亮而麗、麗而利的一雙眸子,狠狠也恨恨的盯了破他那一劍的人一眼。
然虧,“乒乓”數聲,他一連撞倒幾道屏風,更穿破窗棍,在風大雨大中飛投而出——不見了。
然後血光暴現。
流血的是仍留在樓上的高傲青年。
他全身巍巍哆哆,以劍支地,連劍身都彎曲了,劍身也發出嗡嗡的細顫,但卻不祈斷,他的人咬牙切齒,但也決不倒下。
他一身青衣,但自左肩膊處到右腰脅,嗤地噴出一蓬血線。
血線很快就成了血泉。
他整個人都幾乎裂了開來。
但并沒有真的裂開:隻不過在負傷的程度上,卻接近令人有這樣的震怖。
他傷得很重。
但鬥志依然很盛。
他整個人都給痛楚燒了起來似的,服神仍盯死了那扇破裂的窗口。
“好個‘夢中劍’——!” 他嘶聲道。
“好個羅睡覺!” 戚少商也嘎聲道。
他手中劍仍向着天下第七。
羅睡覺在屏風後一劍劈下的時候,隻要他一有反應,天下第七就會對他發出緻命的攻擊。
那時候,戚少商就面臨背腹受敵之危。
可是,天下第七卻沒有這樣的機會搶攻,因為那白色袱裡裂帛而出的劍手,及時跟羅漢果對下一劍。
戚少商仍盯着他。
他無理可襲。
無機可趁。
孫魚要去扶挽那寒傲青年。
那青年冷哼一聲,孫魚的手僵在半空,半晌,隻好又縮了回去。
戚少商關切的問:“孫兄,傷得如何?” 那青年臉肌搐動,哼聲道:“還撐得注。
那家夥傷得不比我輕。
” 戚少商即道:“孫大俠的‘飛縱劍氣’,劍鋒之外八尺比劍尖更利,羅睡覺這次一定讨不了好。
” 青年雖然在咬牙忍痛,但目中卻流露一種奇怪的神色:“好厲害的劍法,我隻斬傷了他的,沒料他竟是以腳發劍的。
——一招失利,馬上就撤,這端的是一個好人物、好對手!” “原來戚摟主留了這一手,你這一手好絕!”卻聽雷純道:“果然是‘一直神劍’孫青霞,難怪有那麼好的劍法,一劍能迫走七絕神劍之首羅睡覺了!” 孫青霞看了雷純一眼。
說也奇怪,他隻看了雷純一眼,就覺得傷口好像沒那麼痛了。
他一向好色。
——他總不成好色到可以當美色為止痛藥吧? 但事實卻似如此。
狄飛驚卻在此時清了清喉嚨,道:“本來我們約好,雙方隻有三人上來三台樓,——這位孫大俠;豈不是額外的一位?” 楊無邪馬上反話:“那麼,羅睡覺呢?他躲在屏風後發劍,你們怎不會事先毫無得悉吧?” 狄飛驚居然說:“他不是六分半堂的人,我們無法為他的行為負責任。
而且,他可能是一早已上六合樓來了,不相信,你們可以問你們早在前晚已布伏在附近的子弟問一問,他可決不是跟我們一道上三合樓來的。
” “他也一樣。
”楊無邪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是在包袱内,由孫舵主提上來的——他可沒有‘走’上來,而且他也不是咱們‘金風細雨樓’的人,他是大俠‘直劍孫青霞’,是我家樓主的朋友。
” 孫魚立刻接道:“這麼說,你們處心積慮,在這兒布下了那麼多埋伏,今天的會面,你們是旨在要是談不攏,就要趕盡殺絕了?” 狄飛驚連忙一攤手,坦然道:“你弄錯了。
今天六分半堂的人,可誰都沒有出過手,也沒有人動過手。
” 戚少商冷笑道:“那麼,在這位文先生和羅神劍出手暗算之際,同一時間在四面八方翻擁過來。
要強攻進來的,卻又是什麼人物?” 雷純依然笑悠悠的道:“且不管是什麼來路,卻都不是咱‘六分半堂’的人,而且都給戚樓主的人輕易截住了。
” 楊無邪又笑而露出白牙:“這個自然。
以‘霹靂堂’截‘霹靂堂’,以‘八雷子弟’對付‘八雷子弟’,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也是最适當不過的人選。
” 誰都知道“六分半堂”當年創幫的總堂主“大雷神”雷震雷,其實就是出身自“江南霹靂堂”的“田字輩”第四級戰力好手。
要知道“江南霹靂堂”是以火器名震天下,在武功心法上,“五雷天心”,“一雷天下響”、“五雷轟頂”、“雷霆一擊”、“風雨雷電龍行千裡大法”,都是不可一世,名動江湖的秘技。
堂内又分“雷霆霹靂”四級,“田”為第四級,戰鬥力最高,其次是“廷”,“廷字輩”的高手,在“雷家堡”,精英中,也不過隻有八九人而已,雷損亦為其中之一,第二級是“辟”字輩,這一級戰士,在江湖已可擠身于一流高手之列。
其他都是“曆”的輩——就算是這第一級戰士,在武林中也算是個好手了。
堂内其實還有“未入級”的戰士:那是“雨”字輩,也就是未能擠身于“田廷辟曆”這四個階級高手之列的“霹靂堂”子弟。
由于,“江南霹靂堂”後鬧内哄,一圖發展,一要鞏固;野心勃勃的雷家子弟,就此上創幫立業,一支兇暴強大的就成了咤叱黑道的“六分半堂”,一支溫和保守的則成了“封刀挂劍小雷門”。
“江南霹靂堂”也由是元氣大傷,勢力大減。
雷家的分裂主要是來自:“霹靂堂”雖向以火器出名。
但在當時,仍難登大雅之堂,一般江湖人士、武林高手,在兵器布陣上或許都會借重雷家的火器,但不見得看得起這種“左道旁門”的奇巧功夫。
可是,若論武功實力,雷家的人還未能受武林名門大派看重,這點使戰力極高的雷家子弟,很不以為然。
是以,“田”字輩第四級中僅有的三至四名高手,其中一名叫“見龍在田”雷郁,仍堅持以火器,心法、内力為正統,不肯稍易雷家古風,但其他兩名絕頂高手:雷豔和雷怖,一以劍法,一以刀法,名震于世,别出蹊徑,驚才絕豔,出類拔萃,使“江南霹靂堂”除火器、内功、心法之外,終于能在武林正統武器裡,也名列前茅,雙峰并峙。
不過,他們的成功,也養成了這兩大高手和他們支持者的傲慢浮躁,兩派互鬥,又為雷郁的正統主流派系所不容,終于使“江南霹靂堂”一度四分五裂,連雷震雷這等在“田字輩”中惟一不涉二派中任何一派的一流好手,也隻好聯同雷陣雨、雷損這些“廷”字輩的好手,脫離雷家堡,另闖天下。
這後來才造成了“六分半堂”。
也造就了雷損。
雷損不但一手扶植起狄飛驚,也提拔了雷動天。
——雷動天當時隻是“田廷辟曆”四級高手中的“辟”字輩,但而今伊然一方宗主了。
話說風水輪流轉,江南霹靂堂雷家堡因主力盡去,大将凋零,實力也遠不如前,故“雷家子弟”中,有很多沉不住氣的,就給武林中他宗别派拉攏吸收,其中“雷家堡”中的“雷公電母”雷日、雷月,憤而加入了“有橋集團”。
“八雷子弟”中的雷如、雷有、雷雷、雷同四大高手,就因為雷卷的引介,因而支持“金風細雨樓”;至于雷實、雷屬、雷巧。
雷合,則給蔡京收買,常與“六分半堂”聯手對敵。
是以,楊無邪這句話,說的是一個事實: 由于近年來“六分半堂”的分裂内鬥,以緻人心渙散,很多雷家精英,成了敵對,這也讓“六分半堂”,得以倚熟賣熟,有機可趁,乘機招兵買馬,憑那一點“血緣”關系,把不少雷氏子弟的精英高手,吸收納入堂裡來。
所以勢力大增。
不過,“金風細雨樓”也不甘後人,透過“小雷門”的關系,也招收了不少雷家堡的英才好手,為其所用。
這點狄飛驚當然明白。
所以他帶點惋惜的說:“就是因為這的的原故,這次在藍衫大街伏襲你們的行動,聽說便是‘實、屬、巧、合’四位向相爺報的訊——這就注定了他們這一擊非慘敗不可了。
” 這是當然的結果。
蔡京信任的是“實屬巧合”。
“實屬巧台”布署在藍衫大街狙殺戚少商。
可是“如有雷同”卻與“實屬巧台”原在“雷家堡”是同一“辟”字輩的高手,彼此之間,交情極深。
也就是說,蔡京要“實屬巧合”去布置這次狙擊行動。
那是自招其敗,勢所必然的了。
——隻伯他不營派誰去殺戚少商,結果都是一祥。
隻有羅睡覺夠聰明。
夠警覺。
又或是他及時收到别的訊息,利用他的三個師兄弟分散“金風細雨摟”的注意力,他自己卻在三合樓裡對戚少商發出奪命一劍。
卻不意遇上了另一個劍術高手: “直劍淫魔”孫青霞! 兩人拼了個兩挫俱傷。
狄飛驚這幾句後,其實也是說與天下第七聽的。
因為天下第七也是蔡京派來的人。
——既然是蔡元長的人,就不妨讓他轉達一個消息: 在料理江湖人、武林事上,你們還是不及我們道上的人熟悉。
當然,這弦外之音就是: 你需要我們。
不過,天下第七的反應,隻冷哼一聲:“相爺的作法,自有他的道理。
” 他仍盯注戚少商一口曾不斷追打他鼻子的手,和一隻踩着他包袱的腳,說: “許多人都曾以為他們能鬥得過他、騙得過他,但這些人,我看不見有幾個有好下場。
” 11.隔夜感覺 楊無邪眯着眼睛看着他,好像對方不止是一個人,也不隻是一個可怕的殺手,而是一個疑團,一個線索。
楊無邪平時的眼睛很大,很明,也很亮,看來很爽朗。
純真,一點也不像是個謀略家的樣子。
他本來就是個聰明人。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最少有兩個特點: 一是懂得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
一是不讓他人太清楚自己是個聰明人。
楊無邪無疑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雖然常常都令他的主子、領袖甚至紋盡腦汁。
傷透腦筋,但他依然懂得讓自己放松、輕松、活得寬心和開心。
——著不能輕松自在,像他那麼一個常要運籌帷幄、運智逞謀的人,早就因太緊張而垮了、崩潰了。
他一直都保持開心,甚至保持胃口、讓自己活得愉快些,吃得胖些,才能想出些有用的點子,讓自己對理想和組織的奉獻再多一些。
這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心意。
當年“金風細雨樓”樓主蘇遮幕重用提拔他的時候,他才下到二十歲,在幾次考驗和試煉之後,居然就耀升他為樓子裡的“參謀”。
那時,連他也吃一驚,别人更為之嘩然。
蘇遮幕卻獨排衆議:“誰說年輕人就不可以擔大任?有些人天生早熟,智能天縱,将相本無種,英雄莫問出處,高手不看年齡,楊無邪機智狡詐,卻又忠心不二,我仔細觀察過他,他雖智計百出,但對老人、小童、婦孺,當真信誠不二;當真有過人之處,我認為他的智慧足以助我成大事。
” 蘇遮幕這番說法,日後便傳出去,可能就成了楊無邪外号“童叟無欺”的來曆。
當然,當時“金風細雨樓”的“老臣子”激烈反對和抗議。
其中上官中神就反對最力:“年輕人就算有志氣、有作為,也宜攻不宜守,利沖鋒不利于防守,像小楊這點年紀。
讓他多出去沖鋒陷陣,以作磨煉,總好過鎮守大本營定策指揮——這樣的小夥子憑什麼調度我們?” 這樣子不贊同的聲音很多。
隻是蘇夢枕卻大力支持楊無邪。
他那時候對這件“委任”楊無邪為“參謀”一事隻說了一句話: “沒有新不新,隻有好不好,誰都可以是大人物,英雄來自無名輩。
讓楊先生負責運智用汁,隻怕苦了他一輩子。
餘事毋庸置疑。
” 他這句話平息了衆議,也止了衆疑。
楊
9.執迷不悟 劍青。
鋒碧。
這是把碧寒的劍。
狄飛驚忽歎道:“好一把‘青龍劍’,終于又重現江湖,九觀神龍,再現風采!” 戚少商以前在“連三寨”當寨主之時,手上的劍,叫做“青龍劍”,但自從他經過漫長的逃亡歲月後,他一度應諸葛先生之邀,代心灰意冷暫隐江湖的鐵手成為“四大名捕”之一,改用的劍,名為“癡”。
——就算前些時候,他跟八大高手月夜在古屋舊宅的飛搞上決鬥“戰神”關七,所使的劍,也是“癡”。
“青龍劍”己許久未現江湖。
而今戚少商卻用上了。
但狄飛驚一眼就看出來了。
戰鬥一開始,狄飛驚就盯住了一個人: 楊無邪。
他盯住楊無邪的原故也許就是因為楊無邪也同時盯住了他。
兩人都沒有動。
至少誰也沒有先動手。
——戚少商和天下第七的動手,還可以說是“金風細雨樓”的主人決戰蔡家派系的人。
可是楊無邪和狄飛驚就下一樣了。
誰要是先動手,準就算壞了約定、毀了諾言。
問題是若無必然的勝算,誰願意首冒大不韪,作那個毀約背盟的人? 所以兩人都沒有動。
但當狄飛驚的眼神定定的望向楊無邪的時候,楊無邪卻沒直接去看狄飛驚的眼。
他反而隻看狄飛驚的肩。
“狄大堂主,你的眼刀目矢,我已在關七一戰中領教過了,佩服得很,我老眼昏花,可不願給你一目了然,看瞎了眼!” 狄飛驚聽了也說:“我也見識過先生‘見風即長’的‘攔不住刀’,但就算先生在苦戰關七時也吝于出手的‘般若大法黃金杵’,我更渴望能得賜教。
” 他們隻說了那幾句話,戚少商那邊的戰鬥已分了勝負,兩人也陡分了開來。
戚少商在天下第七解開包袱之前先一瞬早一步發難,為的隻有一個目的: 迫退天下第七! ——哪怕是一步也好! 隻要一旦迫退天下第七,便可以奪其兵器了! 許多人在交手之前,對天下第七的包袱都很好奇,都想看個究竟,要了解他包袱裡到底有的是什麼。
可是,看見包袱裡面“神秘兵器”的人,幾乎全都死在這“神兵”之下。
戚少商一早對天下第七已有了認識,作過研究——楊無邪甚至提供過給他:天下第七和其他人文手的資料和紀錄。
所以他在出手前已訂了戰略。
天下第七以為他一定會拔劍。
但他不拔劍。
他一出手便打。
專打天下第七的鼻子。
那是他的竅門,也是他的罩門。
天下第七終給迫退。
一退,戚少商便拔劍在手,而天下第七的“兵器”卻在他腳下。
天下第七肌着牙,恨聲道:“戚少商,你再執迷不悟,那就是自絕活路了。
” 戚少商陡地一笑,但他的臉上,可一點笑意也無,他用劍指着天下第七,挑起了左邊的眉毛,一字一句的問: “現在這樣的情景,到底是我執迷不悟,還是你自尋死路?” 天下第七目中流露了一種極大的怨、恨之色,但他的回答依然十分堅定,而且就是隻有一個字: “你!” “你”字一出,戚少商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
他很少恐懼,更少有這種恐懼。
但他已來不及分析這種恐懼,襲擊已然發生。
那沉甸甸的屏風忽然裂開。
裂開為二。
原來屏風後還有一人。
這個人一直匿伏在屏風之後,可是,在場的人,包括戚少商在内,竟一直未曾察覺出來。
也許,就算有所警覺,也一直以為那就是天下第七了,沒想到天下第七之外,還有另一人。
那人很瘦小。
很輕靈。
而已很黑。
他的人長得一點也不黑,但他全身黑衣勁裝,使得他讓人感覺到很辣手、很棘手之餘,還生起了一種“宛如一隻黑色指天擻”的感覺。
他出手的确很辣。
他出現的時候己動手。
他出手一劍,屏風就裂了開來——也就是說,當大家發現屏風裂開的時候,才發現他的存在;當大家發現他的存在的時候,他的劍己斬裂了屏風同一時間已斬到戚少商面門! 戚少商隻覺面上一籌。
他正與天下第七全神貫注對敵。
對峙。
也對坪。
他自然應當沒發現有這樣的一個像黑辣椒般的人,居然匿伏在屏風之後,予他緻命一擊。
這一刹間,他已來不及做一切應變的措施。
屏風裂了。
劍當頭斬到。
戚少商正全神對付天下第六。
他還占了上風。
能在天下第七這種人面前占了上風,誰都難免有點洋洋自得。
一旦得意,難免會有點疏忽。
——這點,就算戚少商也不例外。
楊無邪則給狄飛驚吃住了。
他一動,狄飛驚就一定動;就算他能及時出手救助戚少商,可是又怎突破得了狄飛驚的攔截? 孫魚呢? 就算他能及時動手,但他對面卻有一個人: 一個女流之輩。
——同時也是一個莫側高深的人。
她是一個在京師的幫會裡擁有最大實力的女子,但誰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武功?她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孫魚要是出手,隻怕她也一定出手。
——孫魚能敵得過她嗎?能突破得了她的攔截嗎? 這些,誰也不知。
連孫魚也不知道。
因為他沒有出手,一個驚人的變化卻發生了: 他沒有出手,但他本是在手裡而今在他身邊的一件“東西”卻出了手—— 另一個人出了手! 1o.夢中劍 “波”的一聲,孫魚手邊那一口大包袱爆裂了開來: 一個人急竄了出來。
這人手上有劍。
青色的劍。
劍青寒。
劍綻發出一種傲意。
而且酷。
這一人來的及時,這一劍更攻得即時。
“叮”一聲這一劍自下而上,跟那“黑辣椒”自上而下的劍剛好交劈在一起。
這時,外面轟動了一聲,雷行電閃,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如雷球一般的滾擁了過來,忽又似遇上重巒千峰般的障礙,頓住了,鎖死了,但在電光火石、雙劍交擊的一刹,照見了: 自屏風後現身的那人,很瘦,很小,很清,很靈,幾紹長發,撇落于額中眉間,眼神還有點憂郁。
但他發那一劍的時候,竟是閉上了眼睛的。
——他竟是在閉着眼睛發劍的! 另一個自孫魚包裹裡“炸”出來的人,卻很高,很傲,流露出一種孤芳自賞、獨來獨往的神色,而且仿佛還很冷。
很酷,也很潔。
他的人一出現,就跟那夢中出劍般的少年對了一劍。
他雖然是自大包袱裡“破繭而出”,但出手的時候,仍寒傲似冰,出劍的時候,連望也不望對方一眼:好像他這一劍,一定能命中似的! 這一劍對得極快,在場任何人,都來不及應對,也根本無法做出任何反應之際,那黑辣椒般的少年,忽然把眼皮一翻,露出黑而亮、亮而麗、麗而利的一雙眸子,狠狠也恨恨的盯了破他那一劍的人一眼。
然虧,“乒乓”數聲,他一連撞倒幾道屏風,更穿破窗棍,在風大雨大中飛投而出——不見了。
然後血光暴現。
流血的是仍留在樓上的高傲青年。
他全身巍巍哆哆,以劍支地,連劍身都彎曲了,劍身也發出嗡嗡的細顫,但卻不祈斷,他的人咬牙切齒,但也決不倒下。
他一身青衣,但自左肩膊處到右腰脅,嗤地噴出一蓬血線。
血線很快就成了血泉。
他整個人都幾乎裂了開來。
但并沒有真的裂開:隻不過在負傷的程度上,卻接近令人有這樣的震怖。
他傷得很重。
但鬥志依然很盛。
他整個人都給痛楚燒了起來似的,服神仍盯死了那扇破裂的窗口。
“好個‘夢中劍’——!” 他嘶聲道。
“好個羅睡覺!” 戚少商也嘎聲道。
他手中劍仍向着天下第七。
羅睡覺在屏風後一劍劈下的時候,隻要他一有反應,天下第七就會對他發出緻命的攻擊。
那時候,戚少商就面臨背腹受敵之危。
可是,天下第七卻沒有這樣的機會搶攻,因為那白色袱裡裂帛而出的劍手,及時跟羅漢果對下一劍。
戚少商仍盯着他。
他無理可襲。
無機可趁。
孫魚要去扶挽那寒傲青年。
那青年冷哼一聲,孫魚的手僵在半空,半晌,隻好又縮了回去。
戚少商關切的問:“孫兄,傷得如何?” 那青年臉肌搐動,哼聲道:“還撐得注。
那家夥傷得不比我輕。
” 戚少商即道:“孫大俠的‘飛縱劍氣’,劍鋒之外八尺比劍尖更利,羅睡覺這次一定讨不了好。
” 青年雖然在咬牙忍痛,但目中卻流露一種奇怪的神色:“好厲害的劍法,我隻斬傷了他的,沒料他竟是以腳發劍的。
——一招失利,馬上就撤,這端的是一個好人物、好對手!” “原來戚摟主留了這一手,你這一手好絕!”卻聽雷純道:“果然是‘一直神劍’孫青霞,難怪有那麼好的劍法,一劍能迫走七絕神劍之首羅睡覺了!” 孫青霞看了雷純一眼。
說也奇怪,他隻看了雷純一眼,就覺得傷口好像沒那麼痛了。
他一向好色。
——他總不成好色到可以當美色為止痛藥吧? 但事實卻似如此。
狄飛驚卻在此時清了清喉嚨,道:“本來我們約好,雙方隻有三人上來三台樓,——這位孫大俠;豈不是額外的一位?” 楊無邪馬上反話:“那麼,羅睡覺呢?他躲在屏風後發劍,你們怎不會事先毫無得悉吧?” 狄飛驚居然說:“他不是六分半堂的人,我們無法為他的行為負責任。
而且,他可能是一早已上六合樓來了,不相信,你們可以問你們早在前晚已布伏在附近的子弟問一問,他可決不是跟我們一道上三合樓來的。
” “他也一樣。
”楊無邪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是在包袱内,由孫舵主提上來的——他可沒有‘走’上來,而且他也不是咱們‘金風細雨樓’的人,他是大俠‘直劍孫青霞’,是我家樓主的朋友。
” 孫魚立刻接道:“這麼說,你們處心積慮,在這兒布下了那麼多埋伏,今天的會面,你們是旨在要是談不攏,就要趕盡殺絕了?” 狄飛驚連忙一攤手,坦然道:“你弄錯了。
今天六分半堂的人,可誰都沒有出過手,也沒有人動過手。
” 戚少商冷笑道:“那麼,在這位文先生和羅神劍出手暗算之際,同一時間在四面八方翻擁過來。
要強攻進來的,卻又是什麼人物?” 雷純依然笑悠悠的道:“且不管是什麼來路,卻都不是咱‘六分半堂’的人,而且都給戚樓主的人輕易截住了。
” 楊無邪又笑而露出白牙:“這個自然。
以‘霹靂堂’截‘霹靂堂’,以‘八雷子弟’對付‘八雷子弟’,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也是最适當不過的人選。
” 誰都知道“六分半堂”當年創幫的總堂主“大雷神”雷震雷,其實就是出身自“江南霹靂堂”的“田字輩”第四級戰力好手。
要知道“江南霹靂堂”是以火器名震天下,在武功心法上,“五雷天心”,“一雷天下響”、“五雷轟頂”、“雷霆一擊”、“風雨雷電龍行千裡大法”,都是不可一世,名動江湖的秘技。
堂内又分“雷霆霹靂”四級,“田”為第四級,戰鬥力最高,其次是“廷”,“廷字輩”的高手,在“雷家堡”,精英中,也不過隻有八九人而已,雷損亦為其中之一,第二級是“辟”字輩,這一級戰士,在江湖已可擠身于一流高手之列。
其他都是“曆”的輩——就算是這第一級戰士,在武林中也算是個好手了。
堂内其實還有“未入級”的戰士:那是“雨”字輩,也就是未能擠身于“田廷辟曆”這四個階級高手之列的“霹靂堂”子弟。
由于,“江南霹靂堂”後鬧内哄,一圖發展,一要鞏固;野心勃勃的雷家子弟,就此上創幫立業,一支兇暴強大的就成了咤叱黑道的“六分半堂”,一支溫和保守的則成了“封刀挂劍小雷門”。
“江南霹靂堂”也由是元氣大傷,勢力大減。
雷家的分裂主要是來自:“霹靂堂”雖向以火器出名。
但在當時,仍難登大雅之堂,一般江湖人士、武林高手,在兵器布陣上或許都會借重雷家的火器,但不見得看得起這種“左道旁門”的奇巧功夫。
可是,若論武功實力,雷家的人還未能受武林名門大派看重,這點使戰力極高的雷家子弟,很不以為然。
是以,“田”字輩第四級中僅有的三至四名高手,其中一名叫“見龍在田”雷郁,仍堅持以火器,心法、内力為正統,不肯稍易雷家古風,但其他兩名絕頂高手:雷豔和雷怖,一以劍法,一以刀法,名震于世,别出蹊徑,驚才絕豔,出類拔萃,使“江南霹靂堂”除火器、内功、心法之外,終于能在武林正統武器裡,也名列前茅,雙峰并峙。
不過,他們的成功,也養成了這兩大高手和他們支持者的傲慢浮躁,兩派互鬥,又為雷郁的正統主流派系所不容,終于使“江南霹靂堂”一度四分五裂,連雷震雷這等在“田字輩”中惟一不涉二派中任何一派的一流好手,也隻好聯同雷陣雨、雷損這些“廷”字輩的好手,脫離雷家堡,另闖天下。
這後來才造成了“六分半堂”。
也造就了雷損。
雷損不但一手扶植起狄飛驚,也提拔了雷動天。
——雷動天當時隻是“田廷辟曆”四級高手中的“辟”字輩,但而今伊然一方宗主了。
話說風水輪流轉,江南霹靂堂雷家堡因主力盡去,大将凋零,實力也遠不如前,故“雷家子弟”中,有很多沉不住氣的,就給武林中他宗别派拉攏吸收,其中“雷家堡”中的“雷公電母”雷日、雷月,憤而加入了“有橋集團”。
“八雷子弟”中的雷如、雷有、雷雷、雷同四大高手,就因為雷卷的引介,因而支持“金風細雨樓”;至于雷實、雷屬、雷巧。
雷合,則給蔡京收買,常與“六分半堂”聯手對敵。
是以,楊無邪這句話,說的是一個事實: 由于近年來“六分半堂”的分裂内鬥,以緻人心渙散,很多雷家精英,成了敵對,這也讓“六分半堂”,得以倚熟賣熟,有機可趁,乘機招兵買馬,憑那一點“血緣”關系,把不少雷氏子弟的精英高手,吸收納入堂裡來。
所以勢力大增。
不過,“金風細雨樓”也不甘後人,透過“小雷門”的關系,也招收了不少雷家堡的英才好手,為其所用。
這點狄飛驚當然明白。
所以他帶點惋惜的說:“就是因為這的的原故,這次在藍衫大街伏襲你們的行動,聽說便是‘實、屬、巧、合’四位向相爺報的訊——這就注定了他們這一擊非慘敗不可了。
” 這是當然的結果。
蔡京信任的是“實屬巧合”。
“實屬巧台”布署在藍衫大街狙殺戚少商。
可是“如有雷同”卻與“實屬巧台”原在“雷家堡”是同一“辟”字輩的高手,彼此之間,交情極深。
也就是說,蔡京要“實屬巧合”去布置這次狙擊行動。
那是自招其敗,勢所必然的了。
——隻伯他不營派誰去殺戚少商,結果都是一祥。
隻有羅睡覺夠聰明。
夠警覺。
又或是他及時收到别的訊息,利用他的三個師兄弟分散“金風細雨摟”的注意力,他自己卻在三合樓裡對戚少商發出奪命一劍。
卻不意遇上了另一個劍術高手: “直劍淫魔”孫青霞! 兩人拼了個兩挫俱傷。
狄飛驚這幾句後,其實也是說與天下第七聽的。
因為天下第七也是蔡京派來的人。
——既然是蔡元長的人,就不妨讓他轉達一個消息: 在料理江湖人、武林事上,你們還是不及我們道上的人熟悉。
當然,這弦外之音就是: 你需要我們。
不過,天下第七的反應,隻冷哼一聲:“相爺的作法,自有他的道理。
” 他仍盯注戚少商一口曾不斷追打他鼻子的手,和一隻踩着他包袱的腳,說: “許多人都曾以為他們能鬥得過他、騙得過他,但這些人,我看不見有幾個有好下場。
” 11.隔夜感覺 楊無邪眯着眼睛看着他,好像對方不止是一個人,也不隻是一個可怕的殺手,而是一個疑團,一個線索。
楊無邪平時的眼睛很大,很明,也很亮,看來很爽朗。
純真,一點也不像是個謀略家的樣子。
他本來就是個聰明人。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最少有兩個特點: 一是懂得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
一是不讓他人太清楚自己是個聰明人。
楊無邪無疑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雖然常常都令他的主子、領袖甚至紋盡腦汁。
傷透腦筋,但他依然懂得讓自己放松、輕松、活得寬心和開心。
——著不能輕松自在,像他那麼一個常要運籌帷幄、運智逞謀的人,早就因太緊張而垮了、崩潰了。
他一直都保持開心,甚至保持胃口、讓自己活得愉快些,吃得胖些,才能想出些有用的點子,讓自己對理想和組織的奉獻再多一些。
這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心意。
當年“金風細雨樓”樓主蘇遮幕重用提拔他的時候,他才下到二十歲,在幾次考驗和試煉之後,居然就耀升他為樓子裡的“參謀”。
那時,連他也吃一驚,别人更為之嘩然。
蘇遮幕卻獨排衆議:“誰說年輕人就不可以擔大任?有些人天生早熟,智能天縱,将相本無種,英雄莫問出處,高手不看年齡,楊無邪機智狡詐,卻又忠心不二,我仔細觀察過他,他雖智計百出,但對老人、小童、婦孺,當真信誠不二;當真有過人之處,我認為他的智慧足以助我成大事。
” 蘇遮幕這番說法,日後便傳出去,可能就成了楊無邪外号“童叟無欺”的來曆。
當然,當時“金風細雨樓”的“老臣子”激烈反對和抗議。
其中上官中神就反對最力:“年輕人就算有志氣、有作為,也宜攻不宜守,利沖鋒不利于防守,像小楊這點年紀。
讓他多出去沖鋒陷陣,以作磨煉,總好過鎮守大本營定策指揮——這樣的小夥子憑什麼調度我們?” 這樣子不贊同的聲音很多。
隻是蘇夢枕卻大力支持楊無邪。
他那時候對這件“委任”楊無邪為“參謀”一事隻說了一句話: “沒有新不新,隻有好不好,誰都可以是大人物,英雄來自無名輩。
讓楊先生負責運智用汁,隻怕苦了他一輩子。
餘事毋庸置疑。
” 他這句話平息了衆議,也止了衆疑。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