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寶典失竊

關燈
招時,劍勢忽然慢了下來,是也不是?” 劍英道:“不錯,我耗了三四個時辰,隻算勉強把前面三招悟出,到第四招時,因那劍勢一變,由快忽慢,看上去好像與前三招根本不銜接,用來對敵之時隻怕要給人可乘之機。

    ” 陳紫雲搖搖頭笑道:“你再往下看幾招,就知道這劍法的妙用,當時我和玲妹妹學習之時,也覺着這套劍似連續不到,三劍快攻後,忽然一慢,不正是給敵人以喘息之機嗎?可是等到我用以對敵之後,才知道那一劍忽慢的妙用!” 俞劍英本是極聰明之人,而且他的奇門八卦劍早已爛熟胸中,被紫雲一語點破,登時恍然大悟,把手中飯一丢,大笑道:“我知道啦!師父手著這本劍訣,乃天下劍術精畢,前三劍連綿快攻之後,忽的劍勢轉緩,正是後三劍攻勢的準備,也可給敵人一個搶攻的機會,想那第五招以後,必然是控制先機的快攻,既可測敵來勢,亦可求變意外,不錯,這三十六招太極劍式,要比我奇門八卦劍高出了很多……”說至此處,突然大喝一聲啊呀!縱身一躍直搶出室,向自己住的房中奔去。

     陳紫雲、程玉玲都被劍英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吓的心裡一跳,二女來不及攔阻相詢,雙雙一躍,緊随着俞劍英身後追去。

     原來俞劍英忽然想起了師父手著的太極、兩儀、三才劍訣,還留在他住的房中。

     紫雲和玉玲追進房時,俞劍英早巳呆呆地站在松木案前。

     熊熊燭光射在他的臉上,神情是那樣驚呆錯愕,目光遲滞,一語不發。

     程玉玲突感芳心一震,低聲問道:“你在幹什麼?” 但見俞劍英兩行驚恐淚珠,緩緩由俊臉上滾下,一頓腳歎道:“我真該死!” 陳紫雲已有些明白,雖然她被惶恐占據了一寸芳心,但仍盡量把聲音放得十分柔和,問道;“是不是師父手著的劍訣失去……”話至此處,又想起壁間挂的寶刃,擡頭望去,隻見那驚虹劍,仍然端正正地挂在那裡,但俞劍英仍不放心,一飄身,把壁上寶劍取在手中,手按機簧,寶刃出鞘,燈光下銀虹一閃,登時覺到滿室劍氣,寒冷逼人。

     突然,他揮劍一指,道:“我如查出偷師父手著劍訣之人,必把他誅絕劍下……”話還未完,忽聽茅舍外飄傳來一聲長笑,緊接微風飒然,燭影搖搖,笑聲未落,八臂神乞桑逸塵已現身室中。

     他望了劍英一眼,問道:“你在幹什麼?” 俞劍英自不敢隐瞞,隻得長歎一聲答道:“英兒該死,我遺失了恩師手著的太極、兩儀、三才劍訣!” 桑逸塵吃了一驚,但他外形仍然維持着鎮靜,道:“你怎麼會丢的,告訴我。

    ”一面問話,一面目光流動,向四周張望。

     俞劍英還劍入鞘,把遺失劍訣經過,簡明地對義父說了一遍。

     桑逸塵歎息一聲道:“來人趁你在用飯之時,入室取走劍決,決非一時趕巧,必然是早已跟在你們身後,隐在暗處,監視你們行動,隻是你們不覺罷了。

    ” 陳紫雲看到劍英慌張之色,心中十分不忍,故作微笑道:“師父手著那太極、兩儀、三才劍訣,異常深奧,縱是精通劍術之人,亦難在短短時日之内,領悟得出奧妙,目下先不要慌,隻要有一點線索可循,就不怕找不出那偷竊劍訣的人犯。

    ” 桑逸塵點頭一笑道:“不錯,咱們先在這茅舍四周搜查再說。

    ” 當下四人分頭在茅舍四周搜查起來。

     忽然陳紫雲發現一株巨松下亂叢中有一片白色絹帕。

     隻見那絹帕之上,用綠線繡着兩隻小燕,正是程玉玲常用之物,不禁心頭一震暗自忖道: “玲妹自入茅舍,始終未離開我一步,這絹帕何以會落在此處?” 她本是心思靈敏之人,輕輕縱身一躍,已到了松樹之上,放眼一看,心中即了如指掌。

     原來這株巨樹,正對俞劍英的卧室,但見房中燭光通明,桌椅布設,盡收跟簾,暗道: “是啦!來人隐身在松樹之上,把英弟弟的一舉一動盡看眼内,待他出室之後,繞道潛入茅舍,把那太極、兩儀、三才劍訣盜走,偷竊之人卻借這密茂的松枝隐住身子,縱是目力奇佳之人,也難從那茅舍中看到樹上隐藏有人。

    ” 她雖已找出來人的藏身之處,但一時卻想不出是什麼人,玲妹妹的絹帕,又何以會落在此地。

     正在思忖當兒,忽聽桑逸塵的聲音說道:“如果那竊取劍訣之人,隐藏這株巨松之上,不但可把茅舍之中景物看得非常清楚,而且還可以借密茂的松枝掩護,不緻暴露行迹。

    ” 陳紫雲正想用心推敲那盜竊劍訣之人,竟不知桑逸塵和劍英何時也到了巨松之下,待聽到桑逸塵之言,才由樹上飄身而下道:“桑師叔說的不錯,隐身在這株松樹之上,正好把英弟弟室中的一舉一動,盡看眼内………”她本想把發現玉玲絹帕之事一并說出,但話到嘴邊之時,忽覺不對,立時把欲待出口之言,重又咽回肚中,順手把撿得玉玲的一塊絹帕,也放入懷中。

     桑逸塵望了紫雲一眼道:“那幫魔頭經那夜一戰,早已退走,少林寺中僧侶當不敢做這種偷竊之事,這偷竊劍訣之人,倒使人難以推測。

    ” 這當兒程玉玲也由北方搜尋過來,松樹之下,與三人會合一處。

     陳紫雲望着玉玲微微一笑,道:“玲妹妹可尋出一些線索嗎?” 白燕兒搖頭道:“我由北面搜索過來,但卻毫無發現。

    ” 桑逸塵縱身躍上松樹,略向四面打量後,又飄身下樹,道:“不錯,來人八成是在這樹上隐身,咱們先回茅舍之中再談吧!”說完,當先向茅舍中奔去。

     劍英、紫雲、玉玲依序相随,回到了俞劍英的房中。

     程玉玲先給桑逸塵倒了一杯茶,然後才在紫雲身側坐下。

     八臂神乞呷了一口茶道:“老叫化雖未看到那太極、兩儀、三才劍訣,但想到那定是武林中劍術奇學,那夜中,我看你們兩個女娃兒和冥靈道人動手,劍術奇奧,連冥靈道人也幾乎招架不住,但冥靈道人等,經那夜一戰早已退走,難道他們會去而複返,暗中潛上此地窺視那劍訣,竊取而去?但群魔中又有誰的功夫如此精深,連你們這等武功也沒發現,給偷了過去。

    ” 俞劍英微一皺兩道劍眉,搖搖頭,轉向陳紫雲嶺道:“姊姊料事,素來無錯,不知對此事有何高見?” 自離開排雲嶺丹室後一段時日之中,他已逐漸發現了陳紫雲的機智、膽識、定力,都非他和玉玲所及,是以不自覺有此一問。

     陳姑娘心中雖也感覺到失去劍訣之事,非同小可,必需在最短時日之中,查出那偷盜劍訣之人,設法追回,但她見英弟弟焦慮之情,心中又十分不忍,故作淡漠,笑道:“師父手著劍決,何等深奧,縱然被人偷走,但也非數月之功,能夠解得,我們還有很充裕的時間查尋,不必急在一時。

    ” 桑逸塵閉目靜坐,玉玲和劍英愁容相對,陳紫雲外形上雖尚能保持着鎮靜,但她心中亦急得心内如焚,隻是一時誰也想不出該當如何?隻有相對沉默。

     大約過去頓飯工夫之久,桑逸塵忽然睜開眼,霍的起身,說道:“雲兒說的不錯,遺失劍訣之事,暫時不宜張揚,不妨暗中留心訪查,少林寺戒規雖嚴,但囚寺中僧侶過多,難免良莠不齊。

    ”說罷,緩步出室而去。

     劍英等忙起身相送,到門口已不見八臂神乞人蹤。

     陳紫雲回過頭,低聲對劍英笑道:“劍訣既已失去,急也無用,暫請開心暢睡一夜,明天再從長計議。

    ”說着拉着玉玲返回卧室。

     俞劍英仰臉望天,不禁黠然一歎,望着二女背影,心中愧恨交加,劍訣放在紫雲身上數月無事,想不到拿到自己手中,隻不過幾個時辰,就被人盜走。

     按下俞劍英滿腹愧恨愁苦,單說二女緩步回房之後,陳紫雲輕掩雙門,從懷中掏出撿到的一方絹帕,笑道:“玲妹,這絹帕是你的東西?” 程玉玲目光觸到那帕之後,立即認出是自己應用之物,伸手接過絹帕笑道:“謝謝姊姊,我實在太糊塗,什麼時候丢得都不曉得?” 陳紫雲輕輕歎息一聲,道:“妹妹你仔細想一想,這塊絹帕,是什麼時候丢的,這兩天你是否用過?” 白燕兒微感心頭一震,就燭光把絹帕仔細察視一遍,探手入懷,又摸出一方白絹,凝目沉思了一陣,道:“姊姊,你在哪裡撿到,我記不起什麼時候丢的?怎麼?難道這絹帕和遺失劍決有關?” 她本是聰明之人,略一忖思,已知道陳紫雲間話含意。

     陳紫雲笑道:“眼下還很難說,但這絹帕失落之處,确給人很大懷疑,妹妹,你要用心想想,也許從這塊絹帕之上能追出劍訣失蹤的線索……”當下把撿得絹帕之處,說給了白燕兒聽。

     程玉玲沉忖良久,搖搖頭,道:“我一時确實想不起這絹帕何時失落,也許在我搬家之時,掉在少林寺外院?” 陳紫雲一整臉色,道:“如果這絹帕确實遺落少林寺外院,那偷盜劍訣之人,必是少林寺僧衆無疑,哼!事情就不難查出,隻需桑師叔轉告少林寺掌門方丈百拙大師,從外院幾個少沙彌身上查問,定不難追個水落石出。

    問題是在這絹帕之上,你是否确記是遺落在少林外院?” 程玉玲忽然一揚柳眉,輕咬櫻唇,恨着聲說道:“莫非是他不成?” 陳紫微微一笑,道:“你可說的是嶽鳳坤?” 程玉玲驚的一呆,“姊姊……你怎麼會知道我指的是嶽鳳坤?” 陳紫雲道:“這有何難,我初見這絹帕之時,心中就懷疑到可能是他,因為這絹帕繡着你江湖綽号,要是素不相識的人,決不會撿來藏起,如肯撿藏這塊絹帕,縱非和你相識,也必然見到過你。

    那夜我們雙鬥冥靈真人,雖然說不上立威少林寺,使他們望而生畏,但也決不敢輕捋虎須,這一推想,就使我想到了嶽鳳坤,他對你糾纏不舍,情愛仍深。

    這一方絹帕,雖然微不足道,但在他也許會珍惜收存……”說此,忽然歎息一聲,道:“這人雖然讨厭,但對你用情之專,可算得難能可貴。

    ” 程玉玲哼了一聲,道:“姊姊,人不可貌像,嶽鳳坤外表看起來,雖然很有君子之風,但他存心,卻是險惡難測,那天他引我到後山幽谷之中,初還能守禮自重,哪知後來,他竟敢動手抱我,惹得我心頭火起,劈手給他了兩個耳刮子,現在想起來,必是他在動手抱我之時,順勢取去這方絹帕,當時我正在氣急之下,也沒有留心……” 陳紫雲笑道:“偷得好,要不是他偷了你這一方絹帕,如何能留下痕迹,隻怕我們也不會推想到他的身上。

    ” 玉玲道:“姊姊這推斷一點不錯,别人隻怕以沒有那身本領,能偷潛入這茅舍之中,不讓我們發覺……”她一沉忖,接道:“隻是他行蹤不定,四海為家,我們縱然知道那劍訣是他偷的,但又往哪裡找他?” 陳紫雲道:“此事雖已找出眉目,但眼下還沒有确切把握,暫時先不要對桑師叔和弟弟說,要知桑師叔生性剛猛,如果知道了,定然要上衡山去找一葉道人,追讨劍訣。

    以一葉道人為人,決不肯當面認錯,那就免不了一場生死拼搏,桑師叔武功雖高,但要勝衡山劍客,隻怕也未必能夠,至多是一個兩敗俱傷之局。

    英弟弟雖已得師父大部分武功真傳,但功力要遜人一着,勝負之判,很難預料,正值中原武林英雄聚會中嶽,籌謀對付群魔之時,掀起這一場毫無制勝把握之戰,時機十分不宜,何況,真要是嶽鳳坤盜去劍訣,他就未必肯回衡山,說不定會找一處人迹罕到的深山大澤,去苦習劍術,總之,這一戰,不管勝敗,追讨回劍訣的希望,都不很大……” 程玉玲聽得一颦黛眉,道:“以姊姊這等說法,難道我們就不找他讨劍決訣嗎?” 陳紫雲勸道:“一葉道人生性雖然冷僻,但他是自負極高之人,嶽鳳坤決不敢把偷盜劍訣之事告訴師父,隻要那劍訣不到一葉道人手中,眼下就不必太急,以嶽鳳坤的劍術來說,要想在短短年餘之内,想把那太極、兩儀,三才劍訣悟透,恐怕還沒有那麼容易,再說,事已至此,急也于事無益,我們總不能把全國每一處地方都搜到……” 程玉玲道:“那我們怎麼辦呢?難道等着他給我們送回來不成!” 陳紫雲道:“不錯,隻有讓他自蹈羅網,把劍訣送回,最低限度,要他自己送上門來,不過要他自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