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風鈴的聲音
關燈
小
中
大
風鈴的聲音并不一定隻有在有風的時候才能聽見。
風鈴的聲音,也不一定是風鈴發出來的。
對丁甯來說,風鈴的聲音隻不過是一種可以令人銷魂的聲音而已。
每當他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想起一個夢一樣的女人。
現在他仿佛又聽到了這種聲音。
可是現在距離那一個清涼的四月黃昏,已經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甚至可以說,已經有了一段超越過人生中萬事萬物,甚至已超越生死的距離。
那個黃昏,他和姜斷弦正在插花。
四月的黃昏,總是清涼的。
最後的一枝花已經插下去,瓶中的花已滿,滿得連那滿天夕陽都照不進一絲去。
瓶中錯落的花枝,每一根枝,每一朵花,每一片葉,每一個陰影,都被安置在最好的地位上,恰巧能擋住滿天夕陽,讓它連一絲都照不進來。
丁甯凝視着這一瓶花,眼中就好像服食了某種丹砂的術士一樣,忽然變得說不出的空虛和渙散,卻又顯出了一種無法描述的光芒。
──他是不是看到了他的神? 過了很久,他才能開口問姜斷弦。
“這是不是真的?” “是。
” “你真的做到了?” “不是我做到了,而是你做到了。
”姜斷弦說:“你自己應該明白這一點。
” “你也明白?” 姜斷弦慢慢的點頭,他的神情更嚴肅,甚至已嚴肅的接近悲傷。
“别人不明白,可是我明白。
”姜斷弦說:“在别人眼中看來,也許會認為是我看出了你這一局的破綻,及時攻入,隻有我才知道,刀與花的精魂已經盡在瓶中,我這最後一枝花如果不插進去,反而更見其妙。
” “為什麼?” “因為有餘既不足,有空靈的情緻,就比‘滿’好。
” 姜斷弦悠悠的說。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做得太滿,否則他就要敗。
” 這道理本來是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的,隻可惜這個世界上偏偏有大多數人都不明白。
丁甯忍不住問姜斷弦: “你既然明白這道理,剛才為什麼還要把那最後一枝花插下去?” 姜斷弦的回答簡單而明确:“因為我好勝。
” 丁甯沉默。
他也明白姜斷弦的意思,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就敗在“好勝”這兩個字上。
姜斷弦直視着他,“如果你是我,剛才你會不會那麼做?” 丁甯沒有回答,隻是用一種很奇怪的态度說:“剛才我布的那一局,如果不是花陣,而是刀陣,我留下的那最後一隙之地,恐怕就是死地了。
” “恐怕是的。
” “在那種情況下,你會不會做同樣的事?” 姜斷弦也沉默良久:“我不知道,”他說:“未到那一刻之前,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會怎麼做!” 他說的是真話。
高手相争,決生死于瞬息間,在那一瞬間所下的決定,不僅是他這生武功智慧和經驗結晶,還要看他當時的機變和反應,甚至連當時風向的變換,光線的明暗,都可能會影響到他。
高手相争,生死勝負本來就是一念間的事。
在那一刻,生死勝負之間,幾乎已完全沒有距離。
丁甯長長歎息。
“是的。
”他說:“未到那一刻之前,誰也不能猜測我們的生死勝負,因為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那一刻會下哪一種決定。
” 他蒼白的臉上仿佛露出像夕陽般凄豔的笑容。
“這一點,恐怕也就是我們這種人覺得有趣的地方。
” “是的。
” “那麼,姜先生,”丁甯偏頭:“你看我們今天是不是應該為這一點,破例喝一點酒?” 姜斷弦嚴峻的眼中也有了笑意。
“能夠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喝一點酒,也是人生中比較有趣的幾件事之一,”他看着丁甯說:“你能想到這一點,就表示你的心情和體力都已好多了。
” 這時夕陽将落,廚房裡已經傳出了冬筍燒雞的香氣。
冬筍燒雞,恰巧酒飯兩宜。
對一個生在農村裡的孩子來說,廚房裡的香氣永遠是最迷人的。
城市裡的大戶人家子弟,對廚房的感覺,隻有肮髒、雜亂、油膩。
因為他們的母親不在廚房裡。
丁甯的感覺也是這樣子的,他這一生幾乎從未走入過廚房。
他甚至不願看到那些帶着一身油膩從廚房裡走出來的人。
可是現在他的想法居然改變了。
這兩個月來,他天天都在廚房裡吃飯,伴伴總是把廚房整理得很幹淨,而且經常洗刷,大竈裡的火光明亮而溫暖,鍋子裡散發出的香氣總是讓人覺得垂涎欲滴,靠牆的角落裡那張已經被洗得發白的木桌上,擺滿了醬油、麻油、醋、胡椒、辣椒、蒜頭,和各式各樣可以幫助你增長食欲的調味品。
丁甯終于了解,當一個饑餓而疲倦的丈夫,攜着他孩子,冒着寒風歸來,聽到他的妻子,正在廚房裡炒菜,嗅到廚房裡那種溫暖的香氣時,心裡是什麼感覺了。
有時還不到吃飯的時候,他甚至也想到廚房裡去走一走,尤其是在那些凄風苦雨的夜晚,能夠坐在爐火邊安适的吃頓飯,真是種無法形容的享受。
流浪在天涯的浪子們,你們幾時才能有這種享受?你們幾時才懂得領略這種享受? 用砂鍋炖的冬筍燒雞已經擺在桌子上,鍋蓋掀開,鍋裡還在“嘟嘟”的冒着氣泡。
伴伴正把一壇放在爐灰裡溫着的酒,從大竈裡拿出來。
她彎着腰,把一身本來已經很緊的衣裳繃得更緊,襯得她的腰更高,腿更長。
而且,一到春天,年輕的女孩們還有誰肯穿太厚的衣裳? 丁甯盡量不去看她,隻是去看她手裡的那壇酒。
在這種荒僻的地方,能夠有這麼樣一壇酒喝已經很不錯了,隻不過對兩個酒量都非常好的人來說,這壇酒實在未免太少了一點。
“此時此地,酒本來就不宜過多。
少飲為佳,過量就無趣了。
” 他們都這麼樣說,都希望對方能少喝一點,讓自己多喝一點。
喝酒的人都是這樣子的。
看見有足夠的酒,就希望自己能先把别人灌醉,酒不夠的時候,就要搶着喝。
幸好他們都還可以算是相當斯文的人,所以搶得還不算太兇。
用山泉釀成的新酒,當然不是好酒,卻自有一種清冽的香氣。
對他們這種酒量的人來說,喝這種酒簡直就好像喝茶一樣。
兩個人雖然盡量保持斯文,可是一砂鍋燒雞隻吃了兩筷子,一壇酒就已隻剩下一半了。
伴伴輕輕柔柔的說:“這種酒有後勁,你們還是慢點喝的好。
” 姜斷弦忽然大笑。
姜斷弦是世代的劊子手,是世襲的刑部執事,世世代代,都是以砍取人頭為他們的職業,雖然他們砍的人頭是該砍的頭,也是人頭。
在這種家族裡生長的孩子,從小就會感受到一種别的小孩們無法想像也無法承受的陰郁之氣,他們六七歲的時候,隻要站到那裡看别的孩子一眼,就可以把比他們大很多歲的孩子吓跑。
尤其是姜斷弦。
甚至連他的長輩們都說他是個很特别的人,從小就很特别
風鈴的聲音,也不一定是風鈴發出來的。
對丁甯來說,風鈴的聲音隻不過是一種可以令人銷魂的聲音而已。
每當他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想起一個夢一樣的女人。
現在他仿佛又聽到了這種聲音。
可是現在距離那一個清涼的四月黃昏,已經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甚至可以說,已經有了一段超越過人生中萬事萬物,甚至已超越生死的距離。
那個黃昏,他和姜斷弦正在插花。
四月的黃昏,總是清涼的。
最後的一枝花已經插下去,瓶中的花已滿,滿得連那滿天夕陽都照不進一絲去。
瓶中錯落的花枝,每一根枝,每一朵花,每一片葉,每一個陰影,都被安置在最好的地位上,恰巧能擋住滿天夕陽,讓它連一絲都照不進來。
丁甯凝視着這一瓶花,眼中就好像服食了某種丹砂的術士一樣,忽然變得說不出的空虛和渙散,卻又顯出了一種無法描述的光芒。
──他是不是看到了他的神? 過了很久,他才能開口問姜斷弦。
“這是不是真的?” “是。
” “你真的做到了?” “不是我做到了,而是你做到了。
”姜斷弦說:“你自己應該明白這一點。
” “你也明白?” 姜斷弦慢慢的點頭,他的神情更嚴肅,甚至已嚴肅的接近悲傷。
“别人不明白,可是我明白。
”姜斷弦說:“在别人眼中看來,也許會認為是我看出了你這一局的破綻,及時攻入,隻有我才知道,刀與花的精魂已經盡在瓶中,我這最後一枝花如果不插進去,反而更見其妙。
” “為什麼?” “因為有餘既不足,有空靈的情緻,就比‘滿’好。
” 姜斷弦悠悠的說。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做得太滿,否則他就要敗。
” 這道理本來是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的,隻可惜這個世界上偏偏有大多數人都不明白。
丁甯忍不住問姜斷弦: “你既然明白這道理,剛才為什麼還要把那最後一枝花插下去?” 姜斷弦的回答簡單而明确:“因為我好勝。
” 丁甯沉默。
他也明白姜斷弦的意思,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就敗在“好勝”這兩個字上。
姜斷弦直視着他,“如果你是我,剛才你會不會那麼做?” 丁甯沒有回答,隻是用一種很奇怪的态度說:“剛才我布的那一局,如果不是花陣,而是刀陣,我留下的那最後一隙之地,恐怕就是死地了。
” “恐怕是的。
” “在那種情況下,你會不會做同樣的事?” 姜斷弦也沉默良久:“我不知道,”他說:“未到那一刻之前,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會怎麼做!” 他說的是真話。
高手相争,決生死于瞬息間,在那一瞬間所下的決定,不僅是他這生武功智慧和經驗結晶,還要看他當時的機變和反應,甚至連當時風向的變換,光線的明暗,都可能會影響到他。
高手相争,生死勝負本來就是一念間的事。
在那一刻,生死勝負之間,幾乎已完全沒有距離。
丁甯長長歎息。
“是的。
”他說:“未到那一刻之前,誰也不能猜測我們的生死勝負,因為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那一刻會下哪一種決定。
” 他蒼白的臉上仿佛露出像夕陽般凄豔的笑容。
“這一點,恐怕也就是我們這種人覺得有趣的地方。
” “是的。
” “那麼,姜先生,”丁甯偏頭:“你看我們今天是不是應該為這一點,破例喝一點酒?” 姜斷弦嚴峻的眼中也有了笑意。
“能夠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喝一點酒,也是人生中比較有趣的幾件事之一,”他看着丁甯說:“你能想到這一點,就表示你的心情和體力都已好多了。
” 這時夕陽将落,廚房裡已經傳出了冬筍燒雞的香氣。
冬筍燒雞,恰巧酒飯兩宜。
對一個生在農村裡的孩子來說,廚房裡的香氣永遠是最迷人的。
城市裡的大戶人家子弟,對廚房的感覺,隻有肮髒、雜亂、油膩。
因為他們的母親不在廚房裡。
丁甯的感覺也是這樣子的,他這一生幾乎從未走入過廚房。
他甚至不願看到那些帶着一身油膩從廚房裡走出來的人。
可是現在他的想法居然改變了。
這兩個月來,他天天都在廚房裡吃飯,伴伴總是把廚房整理得很幹淨,而且經常洗刷,大竈裡的火光明亮而溫暖,鍋子裡散發出的香氣總是讓人覺得垂涎欲滴,靠牆的角落裡那張已經被洗得發白的木桌上,擺滿了醬油、麻油、醋、胡椒、辣椒、蒜頭,和各式各樣可以幫助你增長食欲的調味品。
丁甯終于了解,當一個饑餓而疲倦的丈夫,攜着他孩子,冒着寒風歸來,聽到他的妻子,正在廚房裡炒菜,嗅到廚房裡那種溫暖的香氣時,心裡是什麼感覺了。
有時還不到吃飯的時候,他甚至也想到廚房裡去走一走,尤其是在那些凄風苦雨的夜晚,能夠坐在爐火邊安适的吃頓飯,真是種無法形容的享受。
流浪在天涯的浪子們,你們幾時才能有這種享受?你們幾時才懂得領略這種享受? 用砂鍋炖的冬筍燒雞已經擺在桌子上,鍋蓋掀開,鍋裡還在“嘟嘟”的冒着氣泡。
伴伴正把一壇放在爐灰裡溫着的酒,從大竈裡拿出來。
她彎着腰,把一身本來已經很緊的衣裳繃得更緊,襯得她的腰更高,腿更長。
而且,一到春天,年輕的女孩們還有誰肯穿太厚的衣裳? 丁甯盡量不去看她,隻是去看她手裡的那壇酒。
在這種荒僻的地方,能夠有這麼樣一壇酒喝已經很不錯了,隻不過對兩個酒量都非常好的人來說,這壇酒實在未免太少了一點。
“此時此地,酒本來就不宜過多。
少飲為佳,過量就無趣了。
” 他們都這麼樣說,都希望對方能少喝一點,讓自己多喝一點。
喝酒的人都是這樣子的。
看見有足夠的酒,就希望自己能先把别人灌醉,酒不夠的時候,就要搶着喝。
幸好他們都還可以算是相當斯文的人,所以搶得還不算太兇。
用山泉釀成的新酒,當然不是好酒,卻自有一種清冽的香氣。
對他們這種酒量的人來說,喝這種酒簡直就好像喝茶一樣。
兩個人雖然盡量保持斯文,可是一砂鍋燒雞隻吃了兩筷子,一壇酒就已隻剩下一半了。
伴伴輕輕柔柔的說:“這種酒有後勁,你們還是慢點喝的好。
” 姜斷弦忽然大笑。
姜斷弦是世代的劊子手,是世襲的刑部執事,世世代代,都是以砍取人頭為他們的職業,雖然他們砍的人頭是該砍的頭,也是人頭。
在這種家族裡生長的孩子,從小就會感受到一種别的小孩們無法想像也無法承受的陰郁之氣,他們六七歲的時候,隻要站到那裡看别的孩子一眼,就可以把比他們大很多歲的孩子吓跑。
尤其是姜斷弦。
甚至連他的長輩們都說他是個很特别的人,從小就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