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望穿秋水
關燈
小
中
大
天黑了。
石慧的目力也不再能看到很遠,她所期待着的人仍沒有回來。
她忘去了疲勞、饑餓,心胸中像是堵塞住什麼似的,甚至連憂郁都無法再容納得下。
“為什麼他還沒有回來呢?”她幽幽地低語着,忖道:“難道他遭遇到什麼變故了嗎?他武功雖高,但到了天妖的居處,恐怕也是兇多吉少哩,我該怎麼辦?我怎麼辦呢?” 望着那一片水不揚波的碧水,她心中積慮,不但四肢麻木,連腦海中都變成了麻木的一片混亂了。
這兒根本無法推測出時辰來,但是黑夜來了,竟像永不再去,寒意越發濃了,夜色越發濃郁,她失落在青海湖邊──當然,她所失落的并不是她自己,而僅是她的心。
一天,二天…… 第四天的夜晚已來了,若有人經過青海湖邊,他就會在這兒發現一個失常的女孩子,頭發蓬亂,面目憔悴,兩目凝視着遠方,那雙秀麗而明媚的眸子,已明顯地深陷了下去。
她不去理會任何人、任何事,心中的情感,紊亂得連織女都無法理清。
她是焦急、關切的,但是這份焦急和關切,竟漸漸變成失望,或者是有些氣忿。
“無論如何,我在今晚都要趕回來。
”她重述着白非的話,忖道:“無論如何……可是怎麼直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呢?” 她開始想起那紅衫少女,想起那紅衫少女和白非之間的微笑,想起白非在她憂郁的時候也許正在愉快而甜蜜中。
這種思想是最為難堪的,若是她肩生雙翅,她會不顧一切的趕到海心山,使自己心中的一切疑問都能得到答案。
終于,内心的忿恚勝過了她等待的熱望,她孤零而落寞地離開了這四無人迹的青海湖邊。
就在她離去的同一時辰裡,青海湖面上急駛來一片黑影,有兩條人影并肩而立,卻正是白非和那紅衫少女。
皮筏一到岸邊,白非就迫不及待的掠了上來,目光急切的搜索着四周,那紅衣少女乃俏生生的伫立在皮筏上,向白非揚着羅巾,滿臉笑容中卻隐隐含着依依不舍之情。
白非搜索後失望了,他并不太理會那依依惜别的紅衫少女,這幾天來,他的面龐也顯然較為消瘦甚至也有些憔悴了。
這世上的人,沒有一個知道他這幾天來的遭遇是甜、是苦、是酸、是澀、是辣,隻有這滿面惘然的白非自己心中知道。
伫立在皮筏上的紅衫少女幽幽歎了口氣,柳腰一折,那皮筏便又離岸而去,消失在水天深處,隻剩下白非在岸邊。
四周依然寂靜,水面也再無一絲皮筏劃過的水痕,像是任何事都沒有發生過,然而白非的身側卻少了一個依依相偎的倩影,而他心中卻加了一重永生都無法消失的怅惆和負擔。
他焦急的在湖岸四側搜着,希冀能尋得他心上之人,夜色雖濃,但他仍可以看得很遠。
像任何一個失去了他所最心愛的事物的人似的,他無助地呼喚着石慧的名字,而他此刻的心境也正和石慧在等待着他時一樣。
他沿着這一帶湖岸奔馳着,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已快亮了,他的精力也顯然不支,但是他仍期望在最後一刻裡發現石慧的影子,這也正如石慧在等待着他時的心境一樣。
人間之事,往往就是如此,尤其兩情相悅之人,往往會因着一件巧合而能永偕白首,也可能因着另一件巧合而勞燕分飛,而這種事,在此間人世上又是絕對無法避免的。
于是,他也是由焦急而變得失望和忿怒了。
“她為什麼不在這裡等我?她是什麼時候走的,唉,她難道不知道我的困難,我的苦衷,她為什麼不肯多等我一刻?” 于是他也孤獨怅惘的走了,但是在經過一個遊牧人家的帳篷時候,他忍不住要去詢問一下,但言語不通,也是毫無結果。
第二個帳篷也是如此,于是以後即使他再看到遊牧人家,他也隻是望一眼便走過,他卻不知道就在他經過的第三處帳篷裡,就靜卧着因太多的疲勞和憂傷而不支的石慧。
而那一道帳篷,就像萬重之山,隔絕了他和石慧的一切。
回去的路和來時的路,在白非說來竟有着那麼大的差别,幾乎是快樂和痛苦的極端,這原因隻是少了一人而已。
景物未變,但就因為景物未改而使得白非更為痛苦,無論經過任何一個他和石慧曾經在一起消磨過一段時間的地方,他都會想到石慧,即使看到一件和石慧稍有關連的東西,他也會聯想到她。
這種痛苦幾乎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補償的,若他是貪杯之人,他會以酒澆愁,若他嗜賭,他會狂賭,然而他什麼都不會。
他隻有加速趕路,借着速度和疲勞,他才能忘記一些事,然而隻要稍微停頓,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苦,便會又折磨着他。
蘭州的瓜果、黃河的皮筏,以及一切他們以前曾經共同分享的歡樂,現在都變成獨自負擔的痛苦,歡樂愈大,痛苦也就愈深。
很快的,他穿過甘肅,他自己知道,此行的結果可算圓滿的,他身上不正帶着那被武林中人垂涎着的九抓烏金紮嗎?然而他為這些付出的代價,他卻知道遠在他這補償之上。
一路上他也曾打聽過石慧,但石慧并不是個成名的人物,又有誰知道她?入了陝甘邊境,他心情更壞,須知世上最苦之事莫過于一切茫無所知,而此刻的白非便是茫無所知的。
對石慧的去向,他有過千百種不同的猜測,這種猜測有時使他痛苦,有時使他擔心,有時使他忿怒,有時使他憂慮。
這許多種情感交相紛沓,使他幾乎不能靜下來冷靜地思索一下,石慧究竟是到哪裡去了。
但在這種紊亂的情緒裡,他仍未忘卻他該先去靈蛇堡一趟,用他這費了無窮心力得來的九抓烏金紮去救出那在石窟中囚居已有數十年的武林前輩,至于其他的事,他都有些惘然了。
忽然,他想起司馬小霞曾告訴他,當自己困于石窟中而大家都認為他又失蹤時,司馬之等曾經去尋訪那聾啞老人,當時曾發生一件奇事,使得樂詠沙含淚奔出,在大家都悲傷她的離去時,卻不知她已回到堡裡。
于是白非暗忖道:“慧妹是不是也回到靈蛇堡裡去了呢?”此念一生,他速度便倏然加快很多,因為他極欲回去,求得這問題的解答。
兩人同來,卻剩得一人歸去,白非難過之餘,但速度卻比來時快了許多,不多日,已少了凄清荒涼的景緻,白非極為熟悉的黃土高原已在眼前,他雖疲憊,但卻有種難言的興奮。
這種興奮雖有異于遊子歸家,卻也相去無幾,因為在這裡,至少他可以看到一些和石慧有關的事物和石慧有關的人們。
此外幾無人迹,他也不需遊人耳目,是以在白天他也施展出夜行身法,快如流星的飛掠着,四野茫茫,他稍微駐足,想辨清那靈蛇堡的方向,一陣風吹過,他忽然瞥見前面地上嵌着的一點光閃,不用思索,他就知道那必定就是通往地穴的途徑了。
他心中微動,又忖道:“聽小霞說,覃師祖叔被劈死在樂詠沙的一掌之下,但這是絕不可能的,必定是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身份洩漏,不願多惹麻煩,才會施此一着──”他微微搖頭,又忖道:“但是他老人家又會跑到哪裡去呢?以他老人家的年齡,雖然身具無上内功,但是歲月侵人,何況他老人家又是久病纏身──唉!” 他不願再想下去,因為他眼前幾乎已看到那瘦弱的老人正在孤寂地慢慢死去,而身旁卻無一個親人為他送終。
于是幾乎是下意識的,白非沿着九爪龍覃星昔年做下的暗記,走向那使得他習得足以揚威天下的武學奧秘的地穴。
“也許他老人家又回到那裡去了。
”他暗忖着,片刻,他已走完所有的暗記,但是那地穴的入口卻已神秘的在這片荒涼高原上失去了。
他愕了許久,才怅惘的朝靈蛇堡掠去,悠長的歎息聲,随着風聲四下飄散── 人事雖多變遷,但方向卻是亘古不變的,你沿着那方向走,你就必定可以找到你所要尋找的地方,這當然要比尋找一個人容易得多。
白非當然看到了那片樹林,而且也确信那樹林後的靈蛇堡必定會像他離開時那樣存在,因為他依靠着是不變的方向。
他箭也似的掠進了樹林,小徑旁側的林木後,忽然有人輕喝道:“站住!” 白非聲一入耳,身随念轉,倏然懸崖勒馬,硬生生頓住身形在那麼快的速度裡能突然頓住,看起來都是有些神妙的。
他腳跟半旋,面對着發聲之處目光四掃,冷然發語道:“是哪位朋友出聲相喚?有何見教?” 他目光凝注,一株粗大的樹幹後一條玄色人影微閃,輕飄飄的掠了出來,伫立在白非的面前,聲音尖銳地說道:“果然是你。
” 白非在那人影現身的一刹那裡,已經凝神聚氣,因為他在這幾個月裡已經學會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裡的涵義。
此刻他目光四掃,打量着這人,這人的面目在一塊巨大玄巾包頭下,顯得冷漠而生硬,身上也是一色玄衣,他搜索着記憶,斷然知道這人的面目是絕對生疏的,因為這人的面目一經入目便很難忘卻。
“但是他為什麼好像認得我的樣子?”白非沉吟着,朗聲道:“在下白非,朋友有何見教?” 那玄衣人冷哼一聲,道:“你把我女兒帶到哪裡去了?” 白非倏然一驚,想到石慧受傷時,面上不也是戴着人皮制成的面具,自己幾乎也認不出嗎?這人此話一出,當然就是那在土牆上和自己見過一面的無影人丁伶了,而她的面上必定也戴着面具,是以自己認不出她,她卻認得自己。
他又微一沉吟,那人已走上一步,厲聲喝道:“你怎麼不回答我的話,難道──”她冷哼一聲:“你要是不把慧兒的去向說出來,我要不将你挫骨揚灰,就不姓丁。
” 白非長歎一聲,道:“你老人家想必就是──石伯母了?” 他考慮着對丁伶的稱呼,然後又道:“慧妹到哪裡去了,小侄委實不知道,而且小侄也極欲得到她的下落──” 他語聲未落,無影人丁伶已掠了上來,揚起右掌,啪的一聲,在白非的臉上清脆的打了一下。
須知白非此刻的武功又在丁伶之上,丁伶之所以一掌打到他的臉上,隻是他不願閃避而已。
而無影人丁伶眼見他力敵天赤尊者時的身法,一掌打中後也微微一怔,厲聲道:“我三進靈蛇堡,都說慧兒跟你走了,現在你又說不知道她的下落,哼──你老實對我說,到底你們将慧兒弄到哪裡去了?” 白非仍然怔在那裡,臉頰上仍然火辣辣的痛,心中也翻湧着萬千難言的滋味。
丁伶雖然打了他一下,但是他并不懷恨,雖然他生平未曾被人打過,但是他了解得到無影人丁伶此刻的心情,母親對子女的疼愛,有時還會遠遠超過情人的憐愛之上。
但丁伶的話他又不知該如何答複,這英姿飄逸的人物此刻竟像一個呆子似的站着,目光動處,看到丁伶又一掌向他拍來── 丁伶關懷愛女,曾經不止一次到靈蛇堡去打聽石慧的下落,也不曾一次失望而歸,丁伶幾曾受到這種冷落?但她怯于千蛇劍客的大名,雖然心中有氣,卻也無可奈何的忍住了。
此刻她見到白非,滿腔的悶氣就全出在白非身上,見到白非說話吞吞吐吐的,心中更急,又想打第二下,隻是她此刻的出手當然迥異于對敵過掌
石慧的目力也不再能看到很遠,她所期待着的人仍沒有回來。
她忘去了疲勞、饑餓,心胸中像是堵塞住什麼似的,甚至連憂郁都無法再容納得下。
“為什麼他還沒有回來呢?”她幽幽地低語着,忖道:“難道他遭遇到什麼變故了嗎?他武功雖高,但到了天妖的居處,恐怕也是兇多吉少哩,我該怎麼辦?我怎麼辦呢?” 望着那一片水不揚波的碧水,她心中積慮,不但四肢麻木,連腦海中都變成了麻木的一片混亂了。
這兒根本無法推測出時辰來,但是黑夜來了,竟像永不再去,寒意越發濃了,夜色越發濃郁,她失落在青海湖邊──當然,她所失落的并不是她自己,而僅是她的心。
一天,二天…… 第四天的夜晚已來了,若有人經過青海湖邊,他就會在這兒發現一個失常的女孩子,頭發蓬亂,面目憔悴,兩目凝視着遠方,那雙秀麗而明媚的眸子,已明顯地深陷了下去。
她不去理會任何人、任何事,心中的情感,紊亂得連織女都無法理清。
她是焦急、關切的,但是這份焦急和關切,竟漸漸變成失望,或者是有些氣忿。
“無論如何,我在今晚都要趕回來。
”她重述着白非的話,忖道:“無論如何……可是怎麼直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呢?” 她開始想起那紅衫少女,想起那紅衫少女和白非之間的微笑,想起白非在她憂郁的時候也許正在愉快而甜蜜中。
這種思想是最為難堪的,若是她肩生雙翅,她會不顧一切的趕到海心山,使自己心中的一切疑問都能得到答案。
終于,内心的忿恚勝過了她等待的熱望,她孤零而落寞地離開了這四無人迹的青海湖邊。
就在她離去的同一時辰裡,青海湖面上急駛來一片黑影,有兩條人影并肩而立,卻正是白非和那紅衫少女。
皮筏一到岸邊,白非就迫不及待的掠了上來,目光急切的搜索着四周,那紅衣少女乃俏生生的伫立在皮筏上,向白非揚着羅巾,滿臉笑容中卻隐隐含着依依不舍之情。
白非搜索後失望了,他并不太理會那依依惜别的紅衫少女,這幾天來,他的面龐也顯然較為消瘦甚至也有些憔悴了。
這世上的人,沒有一個知道他這幾天來的遭遇是甜、是苦、是酸、是澀、是辣,隻有這滿面惘然的白非自己心中知道。
伫立在皮筏上的紅衫少女幽幽歎了口氣,柳腰一折,那皮筏便又離岸而去,消失在水天深處,隻剩下白非在岸邊。
四周依然寂靜,水面也再無一絲皮筏劃過的水痕,像是任何事都沒有發生過,然而白非的身側卻少了一個依依相偎的倩影,而他心中卻加了一重永生都無法消失的怅惆和負擔。
他焦急的在湖岸四側搜着,希冀能尋得他心上之人,夜色雖濃,但他仍可以看得很遠。
像任何一個失去了他所最心愛的事物的人似的,他無助地呼喚着石慧的名字,而他此刻的心境也正和石慧在等待着他時一樣。
他沿着這一帶湖岸奔馳着,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已快亮了,他的精力也顯然不支,但是他仍期望在最後一刻裡發現石慧的影子,這也正如石慧在等待着他時的心境一樣。
人間之事,往往就是如此,尤其兩情相悅之人,往往會因着一件巧合而能永偕白首,也可能因着另一件巧合而勞燕分飛,而這種事,在此間人世上又是絕對無法避免的。
于是,他也是由焦急而變得失望和忿怒了。
“她為什麼不在這裡等我?她是什麼時候走的,唉,她難道不知道我的困難,我的苦衷,她為什麼不肯多等我一刻?” 于是他也孤獨怅惘的走了,但是在經過一個遊牧人家的帳篷時候,他忍不住要去詢問一下,但言語不通,也是毫無結果。
第二個帳篷也是如此,于是以後即使他再看到遊牧人家,他也隻是望一眼便走過,他卻不知道就在他經過的第三處帳篷裡,就靜卧着因太多的疲勞和憂傷而不支的石慧。
而那一道帳篷,就像萬重之山,隔絕了他和石慧的一切。
回去的路和來時的路,在白非說來竟有着那麼大的差别,幾乎是快樂和痛苦的極端,這原因隻是少了一人而已。
景物未變,但就因為景物未改而使得白非更為痛苦,無論經過任何一個他和石慧曾經在一起消磨過一段時間的地方,他都會想到石慧,即使看到一件和石慧稍有關連的東西,他也會聯想到她。
這種痛苦幾乎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補償的,若他是貪杯之人,他會以酒澆愁,若他嗜賭,他會狂賭,然而他什麼都不會。
他隻有加速趕路,借着速度和疲勞,他才能忘記一些事,然而隻要稍微停頓,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苦,便會又折磨着他。
蘭州的瓜果、黃河的皮筏,以及一切他們以前曾經共同分享的歡樂,現在都變成獨自負擔的痛苦,歡樂愈大,痛苦也就愈深。
很快的,他穿過甘肅,他自己知道,此行的結果可算圓滿的,他身上不正帶着那被武林中人垂涎着的九抓烏金紮嗎?然而他為這些付出的代價,他卻知道遠在他這補償之上。
一路上他也曾打聽過石慧,但石慧并不是個成名的人物,又有誰知道她?入了陝甘邊境,他心情更壞,須知世上最苦之事莫過于一切茫無所知,而此刻的白非便是茫無所知的。
對石慧的去向,他有過千百種不同的猜測,這種猜測有時使他痛苦,有時使他擔心,有時使他忿怒,有時使他憂慮。
這許多種情感交相紛沓,使他幾乎不能靜下來冷靜地思索一下,石慧究竟是到哪裡去了。
但在這種紊亂的情緒裡,他仍未忘卻他該先去靈蛇堡一趟,用他這費了無窮心力得來的九抓烏金紮去救出那在石窟中囚居已有數十年的武林前輩,至于其他的事,他都有些惘然了。
忽然,他想起司馬小霞曾告訴他,當自己困于石窟中而大家都認為他又失蹤時,司馬之等曾經去尋訪那聾啞老人,當時曾發生一件奇事,使得樂詠沙含淚奔出,在大家都悲傷她的離去時,卻不知她已回到堡裡。
于是白非暗忖道:“慧妹是不是也回到靈蛇堡裡去了呢?”此念一生,他速度便倏然加快很多,因為他極欲回去,求得這問題的解答。
兩人同來,卻剩得一人歸去,白非難過之餘,但速度卻比來時快了許多,不多日,已少了凄清荒涼的景緻,白非極為熟悉的黃土高原已在眼前,他雖疲憊,但卻有種難言的興奮。
這種興奮雖有異于遊子歸家,卻也相去無幾,因為在這裡,至少他可以看到一些和石慧有關的事物和石慧有關的人們。
此外幾無人迹,他也不需遊人耳目,是以在白天他也施展出夜行身法,快如流星的飛掠着,四野茫茫,他稍微駐足,想辨清那靈蛇堡的方向,一陣風吹過,他忽然瞥見前面地上嵌着的一點光閃,不用思索,他就知道那必定就是通往地穴的途徑了。
他心中微動,又忖道:“聽小霞說,覃師祖叔被劈死在樂詠沙的一掌之下,但這是絕不可能的,必定是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身份洩漏,不願多惹麻煩,才會施此一着──”他微微搖頭,又忖道:“但是他老人家又會跑到哪裡去呢?以他老人家的年齡,雖然身具無上内功,但是歲月侵人,何況他老人家又是久病纏身──唉!” 他不願再想下去,因為他眼前幾乎已看到那瘦弱的老人正在孤寂地慢慢死去,而身旁卻無一個親人為他送終。
于是幾乎是下意識的,白非沿着九爪龍覃星昔年做下的暗記,走向那使得他習得足以揚威天下的武學奧秘的地穴。
“也許他老人家又回到那裡去了。
”他暗忖着,片刻,他已走完所有的暗記,但是那地穴的入口卻已神秘的在這片荒涼高原上失去了。
他愕了許久,才怅惘的朝靈蛇堡掠去,悠長的歎息聲,随着風聲四下飄散── 人事雖多變遷,但方向卻是亘古不變的,你沿着那方向走,你就必定可以找到你所要尋找的地方,這當然要比尋找一個人容易得多。
白非當然看到了那片樹林,而且也确信那樹林後的靈蛇堡必定會像他離開時那樣存在,因為他依靠着是不變的方向。
他箭也似的掠進了樹林,小徑旁側的林木後,忽然有人輕喝道:“站住!” 白非聲一入耳,身随念轉,倏然懸崖勒馬,硬生生頓住身形在那麼快的速度裡能突然頓住,看起來都是有些神妙的。
他腳跟半旋,面對着發聲之處目光四掃,冷然發語道:“是哪位朋友出聲相喚?有何見教?” 他目光凝注,一株粗大的樹幹後一條玄色人影微閃,輕飄飄的掠了出來,伫立在白非的面前,聲音尖銳地說道:“果然是你。
” 白非在那人影現身的一刹那裡,已經凝神聚氣,因為他在這幾個月裡已經學會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裡的涵義。
此刻他目光四掃,打量着這人,這人的面目在一塊巨大玄巾包頭下,顯得冷漠而生硬,身上也是一色玄衣,他搜索着記憶,斷然知道這人的面目是絕對生疏的,因為這人的面目一經入目便很難忘卻。
“但是他為什麼好像認得我的樣子?”白非沉吟着,朗聲道:“在下白非,朋友有何見教?” 那玄衣人冷哼一聲,道:“你把我女兒帶到哪裡去了?” 白非倏然一驚,想到石慧受傷時,面上不也是戴着人皮制成的面具,自己幾乎也認不出嗎?這人此話一出,當然就是那在土牆上和自己見過一面的無影人丁伶了,而她的面上必定也戴着面具,是以自己認不出她,她卻認得自己。
他又微一沉吟,那人已走上一步,厲聲喝道:“你怎麼不回答我的話,難道──”她冷哼一聲:“你要是不把慧兒的去向說出來,我要不将你挫骨揚灰,就不姓丁。
” 白非長歎一聲,道:“你老人家想必就是──石伯母了?” 他考慮着對丁伶的稱呼,然後又道:“慧妹到哪裡去了,小侄委實不知道,而且小侄也極欲得到她的下落──” 他語聲未落,無影人丁伶已掠了上來,揚起右掌,啪的一聲,在白非的臉上清脆的打了一下。
須知白非此刻的武功又在丁伶之上,丁伶之所以一掌打到他的臉上,隻是他不願閃避而已。
而無影人丁伶眼見他力敵天赤尊者時的身法,一掌打中後也微微一怔,厲聲道:“我三進靈蛇堡,都說慧兒跟你走了,現在你又說不知道她的下落,哼──你老實對我說,到底你們将慧兒弄到哪裡去了?” 白非仍然怔在那裡,臉頰上仍然火辣辣的痛,心中也翻湧着萬千難言的滋味。
丁伶雖然打了他一下,但是他并不懷恨,雖然他生平未曾被人打過,但是他了解得到無影人丁伶此刻的心情,母親對子女的疼愛,有時還會遠遠超過情人的憐愛之上。
但丁伶的話他又不知該如何答複,這英姿飄逸的人物此刻竟像一個呆子似的站着,目光動處,看到丁伶又一掌向他拍來── 丁伶關懷愛女,曾經不止一次到靈蛇堡去打聽石慧的下落,也不曾一次失望而歸,丁伶幾曾受到這種冷落?但她怯于千蛇劍客的大名,雖然心中有氣,卻也無可奈何的忍住了。
此刻她見到白非,滿腔的悶氣就全出在白非身上,見到白非說話吞吞吐吐的,心中更急,又想打第二下,隻是她此刻的出手當然迥異于對敵過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