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姨 第03節
關燈
小
中
大
客不就得了嗎?廢話少說,給我一千法郎!”
裡韋老頭回家的路上替斐歇爾小姐很高興,她是每星期一到他家吃飯的,那天正好能碰到她。
“要是你能叫他好好的工作,”他說,“那你不但聰明,還可以交好運,你的錢,連本帶利都能收回。
這個波蘭人是有本領的,會掙錢的;可是你得把他的褲子鞋子一齊藏起,不讓他踏進茅廬遊樂場和洛雷特聖母院那些區域①,把他的缰繩抓緊,放松不得。
要不這樣防着,你的雕塑家就會閑逛,你可不知道什麼叫做藝術家的閑逛!簡直該死,告訴你!我剛才親眼看見,一千法郎一張鈔票,一天就花完了。
”—— ①二處均是巴黎娼妓集中地。
這段插曲,對于文賽斯拉和貝特兩人之間的生活大有影響。
當她想起老本靠不住了,而且常常以為丢定了的時候,異鄉人吃了她的飯,同時就得飽受一頓埋怨。
好媽媽變做了後娘,老是呵斥這可憐的孩子,嘀嘀咕咕,一會兒罵他工作不夠勁,一會兒怪他挑了一門沒出息的行業。
她不信,一些紅土的模型、小小的人像兒、裝飾的花樣、雛型、能值什麼錢。
過了一會,她又不滿意自己的嚴厲,用溫存與體貼來挽回一下。
可憐的青年,在這個潑婦手裡受她鄉下女人的壓迫,隻有長籲短歎的份兒;然後,得到一點眉開眼笑的款待和母性的殷勤,他又立刻心花怒放的得意起來。
可是那種母性的殷勤,隻是噓寒問暖,純粹屬于物質方面的。
他仿佛做妻子的,在暫時和好的階段中受到一點兒溫存,就忘記了一星期的怨氣。
就是這樣,李斯貝特把這顆心徹底的收服了。
喜歡支配人的性情,在老姑娘心中本來隻是一隻芽,如今很快的長發了。
她的驕傲,她的喜歡活動,都得到了滿足:可不是嗎?她有了一個屬于她的人,好由她埋怨、指揮、奉承,連他的快樂都由她管制,而且不用怕旁人競争!她性格之中好的壞的同時發揮了出來。
雖然她有時磨難可憐的藝術家,但另一方面,她有體貼入微的表現,象田裡的野花一樣可愛;她要他生活上一無欠缺才覺得快活,她肯為他拚命:這是文賽斯拉絕對相信的。
正如一切高尚的心靈,可憐的青年永遠隻記得恩惠,而記不得這姑娘的壞處與缺點,何況她早已把過去的生涯告訴他,作為她性情粗暴的辯護。
有一天,為了文賽斯拉丢下工作閑蕩,老姑娘氣極了,跟他大吵一場。
“你是屬于我的!”她對他說,“你要是一個規矩人,就應當早早還我的錢,越早越好……” 這一下可惹動了文賽斯拉的貴族脾氣,他臉色發了白。
“天哪!”她又說,“咱們眼見要沒得吃了,隻靠我這可憐的女人,一天掙三十個銅子。
” 兩個窮人你一句我一句,争得彼此都動了火,可憐的藝術家,破題兒第一遭怪他的恩人不該把他救活,教他做苦工,他說死了至少是休息,苦工可是比死還難受。
他說要逃走了。
“逃走!……”老姑娘叫道,“啊!裡韋先生料得一點不錯!” 于是她一點不含糊的解釋給波蘭人聽,她能夠在廿四小時之内,送他到監獄裡去過一輩子。
這簡直是當頭一棒。
斯坦蔔克沉着臉不做聲了。
下一天晚上,李斯貝特聽見準備自殺的響動,便帶着文件和一張正式收據上樓,眼睛濕漉漉的對他說: “喂,孩子,請你原諒!别傷心啦,咱們分手吧,我把你磨得太苦了;但望你偶爾想到我這個可憐的女人,使你有了謀生的本領。
沒有法兒的!你惹我發脾氣;我會死的,可是沒有我,你怎麼辦?所以我急切的巴望你做出一些能賣錢的東西。
得了罷,我不要你還我錢了!……我就怕你的懶,你卻叫做幻想,我怕你的想心思,眼睛瞪着天,不知糟掉了多少時間;我隻盼望你養成工作的習慣。
” 她這時的聲調、眼神、态度、眼淚,把心胸高尚的藝術家感動了;他抓着恩人摟在懷裡,吻着她的前額。
“把這些紙張收起來罷,”他帶着高興的神氣回答,“幹嗎你要送我進克利希?我不是為了感激你而關在這兒嗎?” 他們共同生活中的這段波瀾,發生在六個月以前,結果是文賽斯拉做成了三件作品:一件是存在奧棠絲那裡的銀印,一件是放在古玩鋪裡的銅雕,還有一件是此刻剛好完工的精美的座鐘,——他正在旋緊模型上最後幾隻螺絲帽。
座鐘上十二個時辰,很巧妙的由十二個不同的美女作代表,她們手挽手在跳舞,跳得那麼狂那麼快,以緻爬在一堆花朵與葉子上面的三個愛神,隻能抓住那個代表十二點的美女,她的寬大的外氅撕破了,給一個最大膽的愛神抓在手裡。
下面是一個點綴得極美的圓座,雕些神怪的野獸。
其中有一隻在張着嘴巴打哈欠,每到一個鐘點,這大嘴巴中顯出一幕景象,象征那個鐘點上的日常生活。
李斯貝特為什麼對立沃尼亞人那樣的割舍不得,現在我們不難了解了:她要他快樂,卻眼見他在閣樓上面黃肌瘦的衰弱下去。
造成這可怕局面的原因是不難想象的。
洛林女人對這北方孩子的管束,象母親一般溫柔,妻子一般嫉妒,潑婦一般暴戾;她想出辦法使他絕對不能到外邊去荒唐胡鬧:永遠不讓他身上有一個錢。
她要把她的犧牲品兼伴侶,一個人獨占,要他過着不得不規矩的生活,她不明白這種荒謬的欲望多麼殘忍,因為她自己就是過慣禁欲生活的。
她對于斯坦蔔克的愛,一方面使她覺得不能嫁給他,一方面又不肯把他讓給别的女人;她不能甘心情願的隻做他的母親,而想到做他母親以外的旁的角色時,她又覺得自己瘋了。
這些矛盾,這種殘酷的嫉妒,這種獨占一個男人的快樂,大大的攪亂了這個姑娘的心。
為他風魔了四年,她癡心妄想要把這矛盾的、沒有出路的生活永遠繼續下去,可是以她這樣的死抓不放,她所稱為孩子的前途一定要斷送了的。
本能與理性的交戰,促成了她的蠻橫專制。
她把自己的既不年輕,又不富有,又不美麗,在這個年輕人身上出氣;然後,每次出完了氣,她又覺得自己的不應該,便卑躬屈膝,溫柔得不得了。
她先要大肆斧钺,顯出了她的威力之後,再想到獻給偶像的祭禮。
這恰好和莎士比亞《暴風雨》的情節相反,惡神凱列班做了善神阿裡埃爾與普洛斯彼羅公爵的主宰。
至于那思想高遠,耽于冥想,貪閑好逸的不幸的青年,卻象植物園獸欄裡的一頭獅子,無精打采的眼神,表示在他的保護人掃蕩之下,他的靈魂隻剩下一片荒涼。
李斯貝特逼他做的苦工,并不能解決他感情上的饑渴。
他的煩悶成了肉體的疾病,他苦惱得要死,卻不能要求,也無法張羅一些零錢,去滿足他往往必須滿足的欲望。
有些精力充沛的日子,苦悶的情緒使他格外氣憤,他眼睜睜的瞪着貝特,仿佛一個口渴的行人,走在不毛之地的海岸上,瞪着海中的鹹水。
在巴黎的幽禁和貧窮結成的苦果,對于貝特卻是其味無窮的享受。
所以她戰戰兢兢的預料到,隻消一點兒熱情就能把她的奴隸搶走。
她的專制與責備,使這個詩人隻能成為一個制作小品的大雕塑家,但她有時還後悔當初不該培養了他自立的能力。
絕望的母親、瑪奈弗夫婦、可憐的亡命者、三方面都是過的悲慘生活,悲慘的方式那麼不同而又那麼實在。
下一天,這三方面的生活都大起變化,為了奧棠絲天真的熱情,也因為男爵對約瑟法的倒黴的癡情,出乎意料的告了一個段落——
“要是你能叫他好好的工作,”他說,“那你不但聰明,還可以交好運,你的錢,連本帶利都能收回。
這個波蘭人是有本領的,會掙錢的;可是你得把他的褲子鞋子一齊藏起,不讓他踏進茅廬遊樂場和洛雷特聖母院那些區域①,把他的缰繩抓緊,放松不得。
要不這樣防着,你的雕塑家就會閑逛,你可不知道什麼叫做藝術家的閑逛!簡直該死,告訴你!我剛才親眼看見,一千法郎一張鈔票,一天就花完了。
”—— ①二處均是巴黎娼妓集中地。
這段插曲,對于文賽斯拉和貝特兩人之間的生活大有影響。
當她想起老本靠不住了,而且常常以為丢定了的時候,異鄉人吃了她的飯,同時就得飽受一頓埋怨。
好媽媽變做了後娘,老是呵斥這可憐的孩子,嘀嘀咕咕,一會兒罵他工作不夠勁,一會兒怪他挑了一門沒出息的行業。
她不信,一些紅土的模型、小小的人像兒、裝飾的花樣、雛型、能值什麼錢。
過了一會,她又不滿意自己的嚴厲,用溫存與體貼來挽回一下。
可憐的青年,在這個潑婦手裡受她鄉下女人的壓迫,隻有長籲短歎的份兒;然後,得到一點眉開眼笑的款待和母性的殷勤,他又立刻心花怒放的得意起來。
可是那種母性的殷勤,隻是噓寒問暖,純粹屬于物質方面的。
他仿佛做妻子的,在暫時和好的階段中受到一點兒溫存,就忘記了一星期的怨氣。
就是這樣,李斯貝特把這顆心徹底的收服了。
喜歡支配人的性情,在老姑娘心中本來隻是一隻芽,如今很快的長發了。
她的驕傲,她的喜歡活動,都得到了滿足:可不是嗎?她有了一個屬于她的人,好由她埋怨、指揮、奉承,連他的快樂都由她管制,而且不用怕旁人競争!她性格之中好的壞的同時發揮了出來。
雖然她有時磨難可憐的藝術家,但另一方面,她有體貼入微的表現,象田裡的野花一樣可愛;她要他生活上一無欠缺才覺得快活,她肯為他拚命:這是文賽斯拉絕對相信的。
正如一切高尚的心靈,可憐的青年永遠隻記得恩惠,而記不得這姑娘的壞處與缺點,何況她早已把過去的生涯告訴他,作為她性情粗暴的辯護。
有一天,為了文賽斯拉丢下工作閑蕩,老姑娘氣極了,跟他大吵一場。
“你是屬于我的!”她對他說,“你要是一個規矩人,就應當早早還我的錢,越早越好……” 這一下可惹動了文賽斯拉的貴族脾氣,他臉色發了白。
“天哪!”她又說,“咱們眼見要沒得吃了,隻靠我這可憐的女人,一天掙三十個銅子。
” 兩個窮人你一句我一句,争得彼此都動了火,可憐的藝術家,破題兒第一遭怪他的恩人不該把他救活,教他做苦工,他說死了至少是休息,苦工可是比死還難受。
他說要逃走了。
“逃走!……”老姑娘叫道,“啊!裡韋先生料得一點不錯!” 于是她一點不含糊的解釋給波蘭人聽,她能夠在廿四小時之内,送他到監獄裡去過一輩子。
這簡直是當頭一棒。
斯坦蔔克沉着臉不做聲了。
下一天晚上,李斯貝特聽見準備自殺的響動,便帶着文件和一張正式收據上樓,眼睛濕漉漉的對他說: “喂,孩子,請你原諒!别傷心啦,咱們分手吧,我把你磨得太苦了;但望你偶爾想到我這個可憐的女人,使你有了謀生的本領。
沒有法兒的!你惹我發脾氣;我會死的,可是沒有我,你怎麼辦?所以我急切的巴望你做出一些能賣錢的東西。
得了罷,我不要你還我錢了!……我就怕你的懶,你卻叫做幻想,我怕你的想心思,眼睛瞪着天,不知糟掉了多少時間;我隻盼望你養成工作的習慣。
” 她這時的聲調、眼神、态度、眼淚,把心胸高尚的藝術家感動了;他抓着恩人摟在懷裡,吻着她的前額。
“把這些紙張收起來罷,”他帶着高興的神氣回答,“幹嗎你要送我進克利希?我不是為了感激你而關在這兒嗎?” 他們共同生活中的這段波瀾,發生在六個月以前,結果是文賽斯拉做成了三件作品:一件是存在奧棠絲那裡的銀印,一件是放在古玩鋪裡的銅雕,還有一件是此刻剛好完工的精美的座鐘,——他正在旋緊模型上最後幾隻螺絲帽。
座鐘上十二個時辰,很巧妙的由十二個不同的美女作代表,她們手挽手在跳舞,跳得那麼狂那麼快,以緻爬在一堆花朵與葉子上面的三個愛神,隻能抓住那個代表十二點的美女,她的寬大的外氅撕破了,給一個最大膽的愛神抓在手裡。
下面是一個點綴得極美的圓座,雕些神怪的野獸。
其中有一隻在張着嘴巴打哈欠,每到一個鐘點,這大嘴巴中顯出一幕景象,象征那個鐘點上的日常生活。
李斯貝特為什麼對立沃尼亞人那樣的割舍不得,現在我們不難了解了:她要他快樂,卻眼見他在閣樓上面黃肌瘦的衰弱下去。
造成這可怕局面的原因是不難想象的。
洛林女人對這北方孩子的管束,象母親一般溫柔,妻子一般嫉妒,潑婦一般暴戾;她想出辦法使他絕對不能到外邊去荒唐胡鬧:永遠不讓他身上有一個錢。
她要把她的犧牲品兼伴侶,一個人獨占,要他過着不得不規矩的生活,她不明白這種荒謬的欲望多麼殘忍,因為她自己就是過慣禁欲生活的。
她對于斯坦蔔克的愛,一方面使她覺得不能嫁給他,一方面又不肯把他讓給别的女人;她不能甘心情願的隻做他的母親,而想到做他母親以外的旁的角色時,她又覺得自己瘋了。
這些矛盾,這種殘酷的嫉妒,這種獨占一個男人的快樂,大大的攪亂了這個姑娘的心。
為他風魔了四年,她癡心妄想要把這矛盾的、沒有出路的生活永遠繼續下去,可是以她這樣的死抓不放,她所稱為孩子的前途一定要斷送了的。
本能與理性的交戰,促成了她的蠻橫專制。
她把自己的既不年輕,又不富有,又不美麗,在這個年輕人身上出氣;然後,每次出完了氣,她又覺得自己的不應該,便卑躬屈膝,溫柔得不得了。
她先要大肆斧钺,顯出了她的威力之後,再想到獻給偶像的祭禮。
這恰好和莎士比亞《暴風雨》的情節相反,惡神凱列班做了善神阿裡埃爾與普洛斯彼羅公爵的主宰。
至于那思想高遠,耽于冥想,貪閑好逸的不幸的青年,卻象植物園獸欄裡的一頭獅子,無精打采的眼神,表示在他的保護人掃蕩之下,他的靈魂隻剩下一片荒涼。
李斯貝特逼他做的苦工,并不能解決他感情上的饑渴。
他的煩悶成了肉體的疾病,他苦惱得要死,卻不能要求,也無法張羅一些零錢,去滿足他往往必須滿足的欲望。
有些精力充沛的日子,苦悶的情緒使他格外氣憤,他眼睜睜的瞪着貝特,仿佛一個口渴的行人,走在不毛之地的海岸上,瞪着海中的鹹水。
在巴黎的幽禁和貧窮結成的苦果,對于貝特卻是其味無窮的享受。
所以她戰戰兢兢的預料到,隻消一點兒熱情就能把她的奴隸搶走。
她的專制與責備,使這個詩人隻能成為一個制作小品的大雕塑家,但她有時還後悔當初不該培養了他自立的能力。
絕望的母親、瑪奈弗夫婦、可憐的亡命者、三方面都是過的悲慘生活,悲慘的方式那麼不同而又那麼實在。
下一天,這三方面的生活都大起變化,為了奧棠絲天真的熱情,也因為男爵對約瑟法的倒黴的癡情,出乎意料的告了一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