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姨 第02節
關燈
小
中
大
格非常象科西嘉①人,強悍的本能,照理是喜歡軟弱的男人的;但因為在京城裡住久了,京城的氣息把她表面上改變了。
頑強的個性給巴黎文化磨鈍了些。
憑着她的聰明狡狯,——那在真正獨身的人是很深刻的——再加她思想的尖刻,在任何别的環境中她準是一個可怕的人物。
狠一狠心,她能夠離間一個最和睦的家庭—— ①科西嘉:法國島名,為拿破侖出生地,以民風強悍著稱。
早期,當她不露一點口風而抱着希望的時候,她曾經穿胸褡,注意時裝,在某一時居然收拾得相當光鮮,男爵認為她可以嫁人了。
貝特那時頗象法國舊小說裡的火辣辣的黑發姑娘。
銳利的眼神,橄榄色的皮膚,蘆葦似的身段,大可叫什麼退職的少校之流動心;但她笑着對人說,她隻預備給自己鑒賞。
并且,物質方面不用操心之後,她也覺得生活很美滿:從日出到日落做完了一天的工,她總在别人家裡吃晚飯,這樣,她隻消管中飯和房租的開支了;人家供給她衣着,也給她不傷體面的食物,例如糖,酒,咖啡等等。
一半靠于洛夫婦和斐歇爾叔叔支持的生活,過了二十七年之後,到一八三七年,貝姨已經死心塌地不想再有什麼成就,也不計較人家對待她的随便;她自動的不參加宴會,甯願在親密的場合露面,還可以有她的地位,而不緻傷害她的自尊心。
在于洛将軍家裡、克勒韋爾家裡、男爵夫人家裡、小于洛家裡、在她吵過架又和好而又很捧她的裡韋家裡,到處她都象自己人一樣。
到處她懂得讨下人們的好,不時賞他們一些酒錢,進客廳之前老跟他們談一會兒天。
這種親熱,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做和他們一般高低的親熱,博得了下層階級的好感,這是吃閑飯的清客必不可少的條件。
背後大家都說:“這個老小姐心地善良,是個好人。
”再說,她的殷勤,自發的、無限的殷勤,同她假裝的好脾氣一樣,也是她的地位逼成的。
看到處處要依賴人家,她終于了解了人生;因為要讨個個人的好,她跟年輕人一塊兒嘻嘻哈哈,在他們心目中,她是那種最受歡迎的甜言蜜語的跟班人物,她猜到而且贊成他們的欲望,做他們的代言人;他們把她當做最好的心腹,因為她沒有權利責備他們。
她的極端穩重,使她同時得到成年人的信任,因為她象尼侬一樣有男人的長處。
一般而論,一個人的心腹話,總是下達而非上聞的。
幹什麼秘密的事,總是跟上司商量的時候少,跟下屬商量的時候多,他們幫我們設謀劃策,參與我們的會議;但連黎塞留①尚且不明白這一點,初次出席禦前會議就自命為已經登峰造極。
人家以為這個可憐的姑娘處處要仰人鼻息,非閉上嘴巴不可。
她也自命為全家的忏悔箱。
隻有男爵夫人一個人,還記得小時候吃過大力氣的堂妹妹的苦,至今防她一著。
再說,為了顧全顔面,她夫婦之間的悲苦,也隻肯對上帝傾訴—— ①黎塞留(1585-1642),紅衣主教,路易十三的宰相,法國史上有名的能臣權相。
在此也許得說明一下,男爵夫人的屋子,在貝姨眼中還是金碧輝煌,她不象暴發的花粉商會注意到破爛的沙發、污黑的花綢、和傷痕累累的絲織品上所表現的窮相。
我們看待有些家具,象看待我們自己一樣。
一個人天天打量自己的結果,會象男爵那樣自以為沒有改變也沒有老,可是旁人發覺我們的頭發已經象龈鼠的毛,腦門上刻着人字形的皺紋,肚子上鼓起累累的南瓜。
因此,貝特覺得這所屋子始終反映着帝政時代的光華,始終那麼耀眼。
年複一年,貝姨養成了老處女的怪脾氣。
譬如說,她不再拿時裝做标準,反而叫時裝來遷就她的習慣,迎合她永遠落後的怪癖。
男爵夫人給她一頂漂亮的新帽子,或是什麼裁剪入時的衣衫,貝姨馬上在家裡獨出心裁的改過一道,帶點兒帝政時代的形式,又帶點兒洛林古裝的樣子,把好好的東西糟蹋了。
三十法郎的帽子變得不三不四,體面的衣衫弄成破破爛爛。
在這一點上,貝姨象騾子一樣固執;她隻求自己稱心,還以為裝束得挺可愛呢;殊不知她那番把服裝與人品同化的功夫,表現她從頭到腳都是老處女固然很調和,卻把她裝扮得奇形怪狀,人家縱有十二分的心意,也不敢讓她在喜慶日子露面了。
男爵給她提過四次親(一次是他署裡的職員,一次是個少校,一次是個糧食商,一次是個退休的上尉),都給她拒絕了,另外她又拒絕了一個後來發了财的鋪繡商。
這種固執,任性,不受拘束的脾氣,莫名其妙的野性,使男爵開玩笑地替她起了一個外号,叫做山羊。
但這個外号隻能說明她表面上的古怪,說明我們個個人都會在人前表現的那種變化無常的脾氣。
仔細觀察之下,這個姑娘,的确有鄉下人性格中兇狠殘忍的方面,她始終是想摘掉堂姊鼻子的女孩子,要不是有了理性,說不定她在妒性發作的時候會把堂姊殺死的。
知道了法律,認識了社會,她才不至于露出鄉下人的本性,象野蠻人那樣迫不及待的,把情感立刻變為行動。
本色的人跟文明人的區别,也許全在這一點。
野蠻人隻有情感,文明人除了情感還有思想。
所以野蠻人的腦子裡可以說沒有多少印象存在,他把自己整個兒交給一時的情感支配;至于文明人,卻用思想把情感潛移默化。
文明人關心的有無數的對象,有無數的情感;而野蠻人一次隻能容納一種情感。
就因為此,兒童能夠暫時壓倒父母,取得優勝,但兒童的欲望一經滿足,優勝的條件也就消滅;可是這個條件,在近乎原始的人是繼續存在的。
貝姨這個野性未馴的、帶點兒陰險的洛林姑娘,就屬于這一類的性格;在平民之中這種性格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普遍,大革命時代許多群衆的行為,也可以用這種性格解釋。
在本書開場的時代,要是貝姨肯穿着入時,象巴黎女子一樣,時興什麼就穿什麼,那麼她場面上還算拿得出,但她始終直僵僵的象一根木棍。
而在巴黎,沒有風韻的女人就不算女人。
黑頭發、冷冷的美麗的眼睛、臉上硬繃繃的線條、幹枯的皮色、頗有喬托①畫像的風味:這些特點,一個真正的巴黎女子一定會加以利用而獨具一格的,但在貝特身上,尤其是她莫名其妙的裝束,把她弄成怪模怪樣,好似薩瓦省的孩子們牽在街上走的、猴子扮的女人。
于洛家的親戚,都知道她喜歡待在家裡,隻在小圈子裡活動,所以她的古怪已經誰也不以為怪,一到街上,更是無人理會了,因為熙熙攘攘的巴黎,隻有漂亮女人才會受人注意—— ①喬托(1266-1336),意大利畫家,鑲嵌藝術家:風格雄渾,被公認為現代繪畫的先驅。
那天奧棠絲在花園裡的傻笑,是因為戰勝了貝姨的固執,把追問了三年的心事逼了出來。
一個老姑娘盡管諱莫如深,還是不能咬緊牙關,一貫到底,為什麼?為了虛榮心!三年以來,奧棠絲對某些事情特别感到興趣,老是向姨母提出些天真的問話;她要知道姨母為什麼不嫁人。
五次提親都被拒絕的事,奧棠絲都知道的,她便編了一個小小的羅曼史,認定貝姨心上有人,并且拿這一點來和貝姨彼此開玩笑。
她提到自己跟貝姨的時候,總喜歡說:“呃!我們這輩小姑娘!”好幾次貝姨說笑話似的回答,“誰跟你說我沒有愛人哪?”于是,真的也罷,假的也罷,貝姨的愛人成了大家取笑的材料。
無傷大雅的鬥嘴,已經有兩年的曆史。
貝姨上次到這兒來,奧棠絲第一句就問: “你的愛人好嗎?” “好呐,”她回答,“就是有點兒不舒服,可憐的孩子。
” “啊!他身體很嬌?”男爵夫人笑着問。
“對啦……他是黃頭發的……我這麼一個黑炭,自然要挑一個白白嫩嫩的、象月亮般的皮色喽。
” “他是什麼人呢
頑強的個性給巴黎文化磨鈍了些。
憑着她的聰明狡狯,——那在真正獨身的人是很深刻的——再加她思想的尖刻,在任何别的環境中她準是一個可怕的人物。
狠一狠心,她能夠離間一個最和睦的家庭—— ①科西嘉:法國島名,為拿破侖出生地,以民風強悍著稱。
早期,當她不露一點口風而抱着希望的時候,她曾經穿胸褡,注意時裝,在某一時居然收拾得相當光鮮,男爵認為她可以嫁人了。
貝特那時頗象法國舊小說裡的火辣辣的黑發姑娘。
銳利的眼神,橄榄色的皮膚,蘆葦似的身段,大可叫什麼退職的少校之流動心;但她笑着對人說,她隻預備給自己鑒賞。
并且,物質方面不用操心之後,她也覺得生活很美滿:從日出到日落做完了一天的工,她總在别人家裡吃晚飯,這樣,她隻消管中飯和房租的開支了;人家供給她衣着,也給她不傷體面的食物,例如糖,酒,咖啡等等。
一半靠于洛夫婦和斐歇爾叔叔支持的生活,過了二十七年之後,到一八三七年,貝姨已經死心塌地不想再有什麼成就,也不計較人家對待她的随便;她自動的不參加宴會,甯願在親密的場合露面,還可以有她的地位,而不緻傷害她的自尊心。
在于洛将軍家裡、克勒韋爾家裡、男爵夫人家裡、小于洛家裡、在她吵過架又和好而又很捧她的裡韋家裡,到處她都象自己人一樣。
到處她懂得讨下人們的好,不時賞他們一些酒錢,進客廳之前老跟他們談一會兒天。
這種親熱,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做和他們一般高低的親熱,博得了下層階級的好感,這是吃閑飯的清客必不可少的條件。
背後大家都說:“這個老小姐心地善良,是個好人。
”再說,她的殷勤,自發的、無限的殷勤,同她假裝的好脾氣一樣,也是她的地位逼成的。
看到處處要依賴人家,她終于了解了人生;因為要讨個個人的好,她跟年輕人一塊兒嘻嘻哈哈,在他們心目中,她是那種最受歡迎的甜言蜜語的跟班人物,她猜到而且贊成他們的欲望,做他們的代言人;他們把她當做最好的心腹,因為她沒有權利責備他們。
她的極端穩重,使她同時得到成年人的信任,因為她象尼侬一樣有男人的長處。
一般而論,一個人的心腹話,總是下達而非上聞的。
幹什麼秘密的事,總是跟上司商量的時候少,跟下屬商量的時候多,他們幫我們設謀劃策,參與我們的會議;但連黎塞留①尚且不明白這一點,初次出席禦前會議就自命為已經登峰造極。
人家以為這個可憐的姑娘處處要仰人鼻息,非閉上嘴巴不可。
她也自命為全家的忏悔箱。
隻有男爵夫人一個人,還記得小時候吃過大力氣的堂妹妹的苦,至今防她一著。
再說,為了顧全顔面,她夫婦之間的悲苦,也隻肯對上帝傾訴—— ①黎塞留(1585-1642),紅衣主教,路易十三的宰相,法國史上有名的能臣權相。
在此也許得說明一下,男爵夫人的屋子,在貝姨眼中還是金碧輝煌,她不象暴發的花粉商會注意到破爛的沙發、污黑的花綢、和傷痕累累的絲織品上所表現的窮相。
我們看待有些家具,象看待我們自己一樣。
一個人天天打量自己的結果,會象男爵那樣自以為沒有改變也沒有老,可是旁人發覺我們的頭發已經象龈鼠的毛,腦門上刻着人字形的皺紋,肚子上鼓起累累的南瓜。
因此,貝特覺得這所屋子始終反映着帝政時代的光華,始終那麼耀眼。
年複一年,貝姨養成了老處女的怪脾氣。
譬如說,她不再拿時裝做标準,反而叫時裝來遷就她的習慣,迎合她永遠落後的怪癖。
男爵夫人給她一頂漂亮的新帽子,或是什麼裁剪入時的衣衫,貝姨馬上在家裡獨出心裁的改過一道,帶點兒帝政時代的形式,又帶點兒洛林古裝的樣子,把好好的東西糟蹋了。
三十法郎的帽子變得不三不四,體面的衣衫弄成破破爛爛。
在這一點上,貝姨象騾子一樣固執;她隻求自己稱心,還以為裝束得挺可愛呢;殊不知她那番把服裝與人品同化的功夫,表現她從頭到腳都是老處女固然很調和,卻把她裝扮得奇形怪狀,人家縱有十二分的心意,也不敢讓她在喜慶日子露面了。
男爵給她提過四次親(一次是他署裡的職員,一次是個少校,一次是個糧食商,一次是個退休的上尉),都給她拒絕了,另外她又拒絕了一個後來發了财的鋪繡商。
這種固執,任性,不受拘束的脾氣,莫名其妙的野性,使男爵開玩笑地替她起了一個外号,叫做山羊。
但這個外号隻能說明她表面上的古怪,說明我們個個人都會在人前表現的那種變化無常的脾氣。
仔細觀察之下,這個姑娘,的确有鄉下人性格中兇狠殘忍的方面,她始終是想摘掉堂姊鼻子的女孩子,要不是有了理性,說不定她在妒性發作的時候會把堂姊殺死的。
知道了法律,認識了社會,她才不至于露出鄉下人的本性,象野蠻人那樣迫不及待的,把情感立刻變為行動。
本色的人跟文明人的區别,也許全在這一點。
野蠻人隻有情感,文明人除了情感還有思想。
所以野蠻人的腦子裡可以說沒有多少印象存在,他把自己整個兒交給一時的情感支配;至于文明人,卻用思想把情感潛移默化。
文明人關心的有無數的對象,有無數的情感;而野蠻人一次隻能容納一種情感。
就因為此,兒童能夠暫時壓倒父母,取得優勝,但兒童的欲望一經滿足,優勝的條件也就消滅;可是這個條件,在近乎原始的人是繼續存在的。
貝姨這個野性未馴的、帶點兒陰險的洛林姑娘,就屬于這一類的性格;在平民之中這種性格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普遍,大革命時代許多群衆的行為,也可以用這種性格解釋。
在本書開場的時代,要是貝姨肯穿着入時,象巴黎女子一樣,時興什麼就穿什麼,那麼她場面上還算拿得出,但她始終直僵僵的象一根木棍。
而在巴黎,沒有風韻的女人就不算女人。
黑頭發、冷冷的美麗的眼睛、臉上硬繃繃的線條、幹枯的皮色、頗有喬托①畫像的風味:這些特點,一個真正的巴黎女子一定會加以利用而獨具一格的,但在貝特身上,尤其是她莫名其妙的裝束,把她弄成怪模怪樣,好似薩瓦省的孩子們牽在街上走的、猴子扮的女人。
于洛家的親戚,都知道她喜歡待在家裡,隻在小圈子裡活動,所以她的古怪已經誰也不以為怪,一到街上,更是無人理會了,因為熙熙攘攘的巴黎,隻有漂亮女人才會受人注意—— ①喬托(1266-1336),意大利畫家,鑲嵌藝術家:風格雄渾,被公認為現代繪畫的先驅。
那天奧棠絲在花園裡的傻笑,是因為戰勝了貝姨的固執,把追問了三年的心事逼了出來。
一個老姑娘盡管諱莫如深,還是不能咬緊牙關,一貫到底,為什麼?為了虛榮心!三年以來,奧棠絲對某些事情特别感到興趣,老是向姨母提出些天真的問話;她要知道姨母為什麼不嫁人。
五次提親都被拒絕的事,奧棠絲都知道的,她便編了一個小小的羅曼史,認定貝姨心上有人,并且拿這一點來和貝姨彼此開玩笑。
她提到自己跟貝姨的時候,總喜歡說:“呃!我們這輩小姑娘!”好幾次貝姨說笑話似的回答,“誰跟你說我沒有愛人哪?”于是,真的也罷,假的也罷,貝姨的愛人成了大家取笑的材料。
無傷大雅的鬥嘴,已經有兩年的曆史。
貝姨上次到這兒來,奧棠絲第一句就問: “你的愛人好嗎?” “好呐,”她回答,“就是有點兒不舒服,可憐的孩子。
” “啊!他身體很嬌?”男爵夫人笑着問。
“對啦……他是黃頭發的……我這麼一個黑炭,自然要挑一個白白嫩嫩的、象月亮般的皮色喽。
” “他是什麼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