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 馬周嗜酒受挫跌 王公疏财識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謝别了王氏,來到常中郎家。
常何見他儀表非俗,好生欽敬,當日置酒相待,打掃書房,安頓歇下。
次日,常何取白金二十兩,彩絹十端,親送到書房中來,以作賀禮,才将聖旨求言一事與馬周相議。
馬周道:“這個不難。
”即時取筆,手不停揮,草成便宜二十條。
常何逐一看過,歎服不已,連夜命人繕寫。
明日早朝,進呈禦寬。
太宗皇帝看罷,事事稱善,便問常何道:“此等見識議論,非卿所及,卿從何處得來?”常何拜伏在地,口稱:“死罪,臣愚,實不能建白,此乃臣家客馬周所為也。
”太宗問道:“馬周何在?可速宣來見朕。
”黃門官即宣旨,迳到常中郎家,宣了馬周。
到了午門,常何引進金銮見駕。
拜舞已畢,太宗問道:“卿何處人氏?曾出仕否?”馬周奏道:“臣乃莊平縣人,曾為博州助教,因不得志,棄官遊于京都。
今獲觀天顔,實出萬幸。
”太宗大喜,即日拜為監察禦史,欽賜袍笏官帶。
馬周穿了,謝恩而出,仍到常何家拜謝舉薦之恩。
常何重開筵席,置酒稱賀。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他在書館,吩咐備轎馬,送馬爺到王奶奶家去。
馬周忙道:“那王氏原非親戚,弟前日不過借寓其家而已。
此婦明眼施惠,理法自持,其令人可敬!”常何聞說,大驚道:“禦史公有宅眷否?”馬周道:“慚愧,家貧未娶。
”常何道:“那王氏看來具雙識英雄的俊眼了。
既然未娶,弟想袁天罡,曾相此婦有一品夫人之貴。
禦史公若不棄嫌,明日下官即去作伐何如?”馬周感其恩侍殷勤,亦有此意,便道:“若得先輩玉成,深荷大德。
”便仍歇下。
次日,馬周又同常何面君。
其時突厥反叛,太宗正遣四大總管出兵征剿,命馬周獻平虜策。
馬周在禦前口誦如流,句句中了聖意,便改為給事中之職。
常何舉賢有功,賜絹百疋。
常何謝恩出朝,吩咐從人,便路引到買馍店中,要請王氏相見。
王氏還隻道常中郎來,是要強娶她作妾,急忙躲過,不肯出來。
常何乃叫蒼頭找個鄰妪來,将為馬周求親、并馬周得官始末,俱托她傳語進去。
王氏方知情由,向時白馬化龍之夢果驗,即時應允。
常何便将禦賜絹匹,替馬周行聘。
賃下一所大屋,教馬周住下,擇吉與王氏成親。
百官都來慶賀。
正是: 分明乞相寒儒,忽作朝家貴客。
王氏嫁了馬周,把自己一家一夥都搬到馬家來了。
人人稱羨,也不在話下。
且說馬周做官,不上三年,直做到吏部尚書,王氏淑英封做夫人。
這馬周,太宗時時召見議事,把從前嗜酒性情都改換了,絕不緻酒誤事。
忽一日,新豐店主人王公知馬周發迹,特到長安,先去看外甥女,方知改嫁的就是馬周。
王公大喜,忙到尚書府中投貼。
馬周夫婦知了,接入相見,設酒厚待。
住了月餘,要回,苦留不住,馬周隻得将千金相贈。
王公哪裡肯受。
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一飯千金,豈可忘也?”王公方受了,作謝而回,遂作新豐富室。
再說達奚刺史因丁憂回籍,及服滿到京,問吏部家宰即是馬周。
自知先時得罪,不敢去報名補官。
馬周知此情,忙差人再三請見。
達奚無奈,隻得入府請罪。
馬周扶起,道:“當年教訓,本宜取端謹學士。
彼時嗜酒狂呼,乃馬周之罪,後已知過,改悔久矣,賢刺史無複追憶也。
”即舉達奚為京兆尹。
京師官員見馬周度量寬宏,各個敬服。
後來馬周與王氏富貴偕老,子孫顯榮。
看官,你道馬周若不知節飲,則新豐店不禮于王公;即禮于王公,粉馍店斷不禮于王氏;此二處即幸兔矣,常中郎家,豈乏美酒?為給谏時,甯少酒錢?當宣召見駕時,又不知作何狂呼矣!詩曰: 一代名臣屬酒人,賣馍王媪亦奇人; 時人不具波斯眼,枉使明珠混俗塵。
常何見他儀表非俗,好生欽敬,當日置酒相待,打掃書房,安頓歇下。
次日,常何取白金二十兩,彩絹十端,親送到書房中來,以作賀禮,才将聖旨求言一事與馬周相議。
馬周道:“這個不難。
”即時取筆,手不停揮,草成便宜二十條。
常何逐一看過,歎服不已,連夜命人繕寫。
明日早朝,進呈禦寬。
太宗皇帝看罷,事事稱善,便問常何道:“此等見識議論,非卿所及,卿從何處得來?”常何拜伏在地,口稱:“死罪,臣愚,實不能建白,此乃臣家客馬周所為也。
”太宗問道:“馬周何在?可速宣來見朕。
”黃門官即宣旨,迳到常中郎家,宣了馬周。
到了午門,常何引進金銮見駕。
拜舞已畢,太宗問道:“卿何處人氏?曾出仕否?”馬周奏道:“臣乃莊平縣人,曾為博州助教,因不得志,棄官遊于京都。
今獲觀天顔,實出萬幸。
”太宗大喜,即日拜為監察禦史,欽賜袍笏官帶。
馬周穿了,謝恩而出,仍到常何家拜謝舉薦之恩。
常何重開筵席,置酒稱賀。
至晚酒散,常何不敢屈留他在書館,吩咐備轎馬,送馬爺到王奶奶家去。
馬周忙道:“那王氏原非親戚,弟前日不過借寓其家而已。
此婦明眼施惠,理法自持,其令人可敬!”常何聞說,大驚道:“禦史公有宅眷否?”馬周道:“慚愧,家貧未娶。
”常何道:“那王氏看來具雙識英雄的俊眼了。
既然未娶,弟想袁天罡,曾相此婦有一品夫人之貴。
禦史公若不棄嫌,明日下官即去作伐何如?”馬周感其恩侍殷勤,亦有此意,便道:“若得先輩玉成,深荷大德。
”便仍歇下。
次日,馬周又同常何面君。
其時突厥反叛,太宗正遣四大總管出兵征剿,命馬周獻平虜策。
馬周在禦前口誦如流,句句中了聖意,便改為給事中之職。
常何舉賢有功,賜絹百疋。
常何謝恩出朝,吩咐從人,便路引到買馍店中,要請王氏相見。
王氏還隻道常中郎來,是要強娶她作妾,急忙躲過,不肯出來。
常何乃叫蒼頭找個鄰妪來,将為馬周求親、并馬周得官始末,俱托她傳語進去。
王氏方知情由,向時白馬化龍之夢果驗,即時應允。
常何便将禦賜絹匹,替馬周行聘。
賃下一所大屋,教馬周住下,擇吉與王氏成親。
百官都來慶賀。
正是: 分明乞相寒儒,忽作朝家貴客。
王氏嫁了馬周,把自己一家一夥都搬到馬家來了。
人人稱羨,也不在話下。
且說馬周做官,不上三年,直做到吏部
這馬周,太宗時時召見議事,把從前嗜酒性情都改換了,絕不緻酒誤事。
忽一日,新豐店主人王公知馬周發迹,特到長安,先去看外甥女,方知改嫁的就是馬周。
王公大喜,忙到尚書府中投貼。
馬周夫婦知了,接入相見,設酒厚待。
住了月餘,要回,苦留不住,馬周隻得将千金相贈。
王公哪裡肯受。
馬周道:“壁上詩句猶在,一飯千金,豈可忘也?”王公方受了,作謝而回,遂作新豐富室。
再說達奚刺史因丁憂回籍,及服滿到京,問吏部家宰即是馬周。
自知先時得罪,不敢去報名補官。
馬周知此情,忙差人再三請見。
達奚無奈,隻得入府請罪。
馬周扶起,道:“當年教訓,本宜取端謹學士。
彼時嗜酒狂呼,乃馬周之罪,後已知過,改悔久矣,賢刺史無複追憶也。
”即舉達奚為京兆尹。
京師官員見馬周度量寬宏,各個敬服。
後來馬周與王氏富貴偕老,子孫顯榮。
看官,你道馬周若不知節飲,則新豐店不禮于王公;即禮于王公,粉馍店斷不禮于王氏;此二處即幸兔矣,常中郎家,豈乏美酒?為給谏時,甯少酒錢?當宣召見駕時,又不知作何狂呼矣!詩曰: 一代名臣屬酒人,賣馍王媪亦奇人; 時人不具波斯眼,枉使明珠混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