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 馬周嗜酒受挫跌 王公疏财識英雄

關燈
下雙靴,便伸腳下去洗濯。

    聚客見了,無不驚怪。

    那王公暗暗稱奇,如其為非常人,安頓他歇宿了。

    同時岑文本,晝得有《馬周濯足圖》,後有煙波釣叟題曰: 世人尚口,吾獨尊足。

    口易興波,足能陟塵。

     處丁不傾,千裡可逐。

    勞重賞薄,無言忍辱。

     酬之以酒,慰爾仆仆。

    今爾忘憂,勝吾厭腹。

     籲嗟賓王,見超凡俗。

     馬周安歇了一夜。

    次日,王公早起會鈔,打發行客登程。

    馬周身無财物,想天氣漸熱了,便脫下狐裘,與王公作酒飯錢。

    王公見他是個慷慨之士,又嫌狐裘價重,再四不受,道:“客官身不便,下回補還就是了,這個斷不敢領。

    況客官将來大有發迹,必非庸流,豈是少此房錢者,小老已知矣。

    ”馬周兄他執意不受,乃索筆題詩壁上,曰: 古人感一飯,千金棄如苁; 匕箸安足酬,所重在知己。

     我飲新豐酒,狐裘不用抵; 賢哉主人翁,意氣傾闾裡。

     題罷,莊平人馬周書。

    王公見他寫作俱高,心中十分敬重,便問:“先生如今何往?”馬周道:“欲往長安求名。

    ”王公道:“可有相熱的寓所麼?”馬周道:“沒有。

    ”王公道:“先生此去,必然富貴,但資斧既空,将何存立?老夫有個甥女,嫁在萬壽街賣馍趙三郎家。

    老夫寫封書,送先生到彼作寓罷了。

    更有白銀三兩,權助路賀,休嫌菲薄。

    ”馬周感其厚意,隻得受了。

    王公寫書已畢,遞與馬周。

    馬周道:“他日寸進,決不相忘。

    ”作謝而别。

    行至長安,果然是花天錦地,大不相同。

    馬周迳問到萬壽街趙賣馍家,将王公的書信投遞。

     原來,趙家積世賣這粉食為生。

    前年趙三郎已故了,妻子王淑英在家守寡,管理店面。

    這就是王公的外甥女,年紀也有三十上下,卻甚豐豔勝人。

    這王淑英初時坐店賣馍,神相袁天罡一見,大驚歎道:“此婦面如滿月,唇若紅蓮,聲響神清,山根不斷,乃大貴之相。

    他日定為一品夫人,如何屈居此地!”偶在中郎将常何面前,談及此事。

    常何深信袁天罡之語,吩咐蒼頭以買馍為名,每日到他店中閑話,挑撥王氏嫁入,欲娶為妾,王氏全不瞧睬。

    正是: 姻緣本是前生定,不是姻緣莫強求。

     卻說馬周來到頭一日,王氏先得一夢,夢見一匹白馬,自東而來,到她店中,把粉馍一口食盡,自己手趕逐,不覺騰上馬背,那馬忽化成火龍,沖天而去。

    及醒來滿身身熱,思想此夢非常,旦起直至将午,猶在想夢不休。

    恰好忽一堂堂書生進店,遞上書信。

    王氏展開看了一遍,見來的姓馬,又身穿白衣,想起夢來心中大疑,就留下作寫,一日三餐,殷勤供給。

    那馬周吃她的,便似理之當然一般,隻是持心飲酒,不敢過醉。

    這王氏始終不怠,甚是欽敬。

    不想鄰裡中有一班輕薄子弟,平日見王氏是個俏麗孤孀,常輕嘴薄舌,在言挑撥,王氏全不招惹,因而罷了。

    今見她留個遠方單客在家,未免言三語四,生造議論。

    王氏是個一精一細人,耳邊聞得,便對馬周道:“賤妾本欲相留,奈孀婦之家,人言不雅。

    先生前程遠大,宜擇高枝栖止,以圖上進,若埋沒大才于此,枉自可惜。

    ”馬周道:“小生情願為人館賓,但無路可投耳。

    ”言之未已,隻見常中郎的蒼頭,又來買馍。

    王氏想着常何,是個武官,必定少不了個文士相幫,乃問道:“我這裡有個薄親馬秀才,乃博州來的,是個飽學之士。

    在此覓一館地,未知你家老爺要得着否?”常蒼頭應道:“甚好!待我去禀知來迎。

    ” 原來,那時正值天旱,太宗降诏,凡五品以上官員,都要直言得失,以憑采擇。

    常何亦該具奏,正要尋個飽學,請他下筆,恰好蒼頭回去,将王氏說話禀知。

    常何大喜,即刻具帖,遣人牽馬來迎。

    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