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06回 貞烈女舍身報母仇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房翠容回到娘家,一則挂念石生,又掂度着王家五百兩空銀子。
日夜憂愁,容顔漸覺憔悴。
房應魁見他女兒這般光景,心裡十分肮髒,積得成病死了。
剩下翠容母子二人,更加凄楚。
這王诠自見翠容之手,心圖到手,苦于無方。
聞說房守備已死,他生了一計。
因長安現任知縣是他父親的門生,就騎了一個極快的騾子,一日可行五六百裡,遂往長安縣去了。
進得衙門,住了幾天,知縣金日萃偶然說及石家這樁事來。
王诠道:“石公子是弟的同進,且系對門。
他變了産業來賠修河工,料他不久就到了。
但有句話不得不向世兄說知,石生為人甚是詭谲。
完工之後,定叫他看守三年,才可放他回家。
不然,偶有差失就累及世兄了。
”金日萃應道:“相為之言,小弟自當銘心。
”王诠又停留了幾日,就回羅田縣來了。
石茂蘭來到西安府,落了店。
差人投了文。
次日早堂,見了太府,太府限他六個月完功。
差人把石公子并銀子五千,押送長安縣去。
長安的知縣把銀子存庫。
每日隻發銀子二十五兩,着差人同石公子覓夫二百多名,往河上去修理。
挑的挑,抉的抉,隻消得一百四十五天,就修的依舊如初了。
剩下的銀子還有兩千,石生去領。
長安縣開出一本上司衙門使費的賬來,給石生看說:“剛剛足用并沒剩得分毫。
”石生也不敢十分強要,親去禀知太府,工已告竣。
太府驗過,把功收訖。
石生送了一個求回籍的禀帖,太府批道:“工雖已竣,尚須保固三年,方許回籍。
私逃者,拿回重責。
”就把石生羁絆在此處了。
吃飯沒錢買,住店沒錢雇。
隻得在河岸上搭了一個窩鋪住着。
日間在城裡賣些字畫,落得錢數銀子,聊且糊口。
晚上回到窩鋪裡去睡。
受了許多饑寒,嘗了無限苦楚。
作詩以自傷,其詩曰: 河工告峻不許還,身受艱辛幾百般。
異域無親誰靠戀,故鄉相隔多雲山。
白晝街頭空擾擾,夜間卧聽水潺潺。
轉籌返旆在何日?心痛曷勝雨淚潸。
石生在外住過一年,王诠在家寫了一封假書,着人送到房宅,說是石生的家報。
翠容拆開一看,上寫道: 予自修河長安,躁勞過度。
飲食不均,積成一病。
迩來日就垂危,料此生斷難重聚。
賢妻年當青春,任爾自便,勿為我所誤。
餘言不宣。
拙夫石茂蘭手書 翠容問家人道:“這書字是誰送來的?”那家人答道:“是西頭王宅裡人送來的。
”翠容心裡道:“孽畜是來行離間計了。
”也寫了一封回書道: 妾自丈夫西去,久已封發自守。
此心不惟堅若金石,亦且皎如日月。
但祈生渡玉門,以圖偕老。
如有不諱,情甘就木。
禽獸之行,斷不肯為。
臨啟曷勝怆凄之至。
賤妾房翠容泣書 寫完封好,着人送給王诠說:“這是石家娘子的家信,煩王大爺千萬托人捎到長安去。
”王诠收下,拆開一看。
知此計斷是不行了。
心中又畫了一策:“聽聞那劉氏夫人,夜間常起來焚香拜鬥。
再把這個老媽治煞,單剩翠容,一個女子,斷難逃脫我手了。
”主意拿定,他家有個家生子名喚黃虎。
年紀二十多歲,甚是兇惡,且善于跳牆。
許了他五十兩銀子,叫他往房家去行刺。
黃虎應允。
到了次夜,黃虎拿了一個金剛圈。
竟跳入房宅内院,轉過堂前一望,見劉氏夫人跪在地下,正磕頭拜鬥哩。
黃虎暗暗走到背後,一把掀倒,使腳蹬住喉嚨。
頓飯時間,把個劉氏夫人活活的扪死了。
翠容在房等候多時,不見他母親回去。
起來看時,早已死了。
叫人擡進屋裡,痛哭一場。
天明料理喪事,不題。
翠容想道:“害吾母者非他人,定是王诠。
”欲待鳴官,苦無憑證。
且身系女流,不便出去。
無奈何,忍氣吞聲,把劉氏夫人殡葬了。
是時,正當八月盡間。
一日,陰雨蒙蒙,金風飒飒。
凄涼之狀,甚是難言。
到得晚間,點起燈來,追念雙親,懷想丈夫,滴了幾點血淚。
因題詩一首道: 征人一去路悠悠,孤守深閨已再秋。
萬裡堤旁草漸蔓,望夫石畔水空流。
遊魚浮柬渺無望,飛雁銜書向誰投? 憂思常萦魂夢内,幾時相逢在重樓。
詩已題完,千思萬想,總是無路。
長歎道:“這等薄命,卻不如早死為妙。
”遂取了一根帶子,拴在門上闌上。
正伸頭時,忽見觀音老母,左有金童,右有玉女,祥雲霭霭,從空而降。
把帶子一把
日夜憂愁,容顔漸覺憔悴。
房應魁見他女兒這般光景,心裡十分肮髒,積得成病死了。
剩下翠容母子二人,更加凄楚。
這王诠自見翠容之手,心圖到手,苦于無方。
聞說房守備已死,他生了一計。
因長安現任知縣是他父親的門生,就騎了一個極快的騾子,一日可行五六百裡,遂往長安縣去了。
進得衙門,住了幾天,知縣金日萃偶然說及石家這樁事來。
王诠道:“石公子是弟的同進,且系對門。
他變了産業來賠修河工,料他不久就到了。
但有句話不得不向世兄說知,石生為人甚是詭谲。
完工之後,定叫他看守三年,才可放他回家。
不然,偶有差失就累及世兄了。
”金日萃應道:“相為之言,小弟自當銘心。
”王诠又停留了幾日,就回羅田縣來了。
石茂蘭來到西安府,落了店。
差人投了文。
次日早堂,見了太府,太府限他六個月完功。
差人把石公子并銀子五千,押送長安縣去。
長安的知縣把銀子存庫。
每日隻發銀子二十五兩,着差人同石公子覓夫二百多名,往河上去修理。
挑的挑,抉的抉,隻消得一百四十五天,就修的依舊如初了。
剩下的銀子還有兩千,石生去領。
長安縣開出一本上司衙門使費的賬來,給石生看說:“剛剛足用并沒剩得分毫。
”石生也不敢十分強要,親去禀知太府,工已告竣。
太府驗過,把功收訖。
石生送了一個求回籍的禀帖,太府批道:“工雖已竣,尚須保固三年,方許回籍。
私逃者,拿回重責。
”就把石生羁絆在此處了。
吃飯沒錢買,住店沒錢雇。
隻得在河岸上搭了一個窩鋪住着。
日間在城裡賣些字畫,落得錢數銀子,聊且糊口。
晚上回到窩鋪裡去睡。
受了許多饑寒,嘗了無限苦楚。
作詩以自傷,其詩曰: 河工告峻不許還,身受艱辛幾百般。
異域無親誰靠戀,故鄉相隔多雲山。
白晝街頭空擾擾,夜間卧聽水潺潺。
轉籌返旆在何日?心痛曷勝雨淚潸。
石生在外住過一年,王诠在家寫了一封假書,着人送到房宅,說是石生的家報。
翠容拆開一看,上寫道: 予自修河長安,躁勞過度。
飲食不均,積成一病。
迩來日就垂危,料此生斷難重聚。
賢妻年當青春,任爾自便,勿為我所誤。
餘言不宣。
拙夫石茂蘭手書 翠容問家人道:“這書字是誰送來的?”那家人答道:“是西頭王宅裡人送來的。
”翠容心裡道:“孽畜是來行離間計了。
”也寫了一封回書道: 妾自丈夫西去,久已封發自守。
此心不惟堅若金石,亦且皎如日月。
但祈生渡玉門,以圖偕老。
如有不諱,情甘就木。
禽獸之行,斷不肯為。
臨啟曷勝怆凄之至。
賤妾房翠容泣書 寫完封好,着人送給王诠說:“這是石家娘子的家信,煩王大爺千萬托人捎到長安去。
”王诠收下,拆開一看。
知此計斷是不行了。
心中又畫了一策:“聽聞那劉氏夫人,夜間常起來焚香拜鬥。
再把這個老媽治煞,單剩翠容,一個女子,斷難逃脫我手了。
”主意拿定,他家有個家生子名喚黃虎。
年紀二十多歲,甚是兇惡,且善于跳牆。
許了他五十兩銀子,叫他往房家去行刺。
黃虎應允。
到了次夜,黃虎拿了一個金剛圈。
竟跳入房宅内院,轉過堂前一望,見劉氏夫人跪在地下,正磕頭拜鬥哩。
黃虎暗暗走到背後,一把掀倒,使腳蹬住喉嚨。
頓飯時間,把個劉氏夫人活活的扪死了。
翠容在房等候多時,不見他母親回去。
起來看時,早已死了。
叫人擡進屋裡,痛哭一場。
天明料理喪事,不題。
翠容想道:“害吾母者非他人,定是王诠。
”欲待鳴官,苦無憑證。
且身系女流,不便出去。
無奈何,忍氣吞聲,把劉氏夫人殡葬了。
是時,正當八月盡間。
一日,陰雨蒙蒙,金風飒飒。
凄涼之狀,甚是難言。
到得晚間,點起燈來,追念雙親,懷想丈夫,滴了幾點血淚。
因題詩一首道: 征人一去路悠悠,孤守深閨已再秋。
萬裡堤旁草漸蔓,望夫石畔水空流。
遊魚浮柬渺無望,飛雁銜書向誰投? 憂思常萦魂夢内,幾時相逢在重樓。
詩已題完,千思萬想,總是無路。
長歎道:“這等薄命,卻不如早死為妙。
”遂取了一根帶子,拴在門上闌上。
正伸頭時,忽見觀音老母,左有金童,右有玉女,祥雲霭霭,從空而降。
把帶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