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05回 孝順男變産還父債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石峻峰回得家來,關門避事。
自與蕙郎講幾篇文章,論幾章經史。
除此以外,晴明天氣,約相契三四人,閑出郊外,臨流登山,酌酒賦詩而已。
那蕙郎未有妻室,與未入泮宮,是他留心的兩件要事。
一日,在客舍内靜坐。
見兩個媒婆先到面前,一個叫做周大腳,一個叫做馬長腿。
笑着說道:“幸逢老爺在家,俺兩個方不枉費了腳步。
”峻峰問道:“你兩個是為大相公的婚事而來嗎?”二媒婆答道:“正是為此而來。
”峻峰道:“你兩個先到裡面,向太太說知,我随後就到。
”二媒婆聽說,走入中堂去了。
石夫人一見說道:“你兩個老媒,為何久不來俺家走走?”二媒婆答道:“俺不是給大相公揀了一頭好親事,還不得閑上太太家來哩。
”石夫人問道:“是說的那一家?”二媒婆答道:“是十字街南,路東房老爺家。
他家的小姐今年十八,姿色十分出衆。
工針指,通文墨。
房太太隻這一位小姐,還有一付好陪送哩。
太太與老爺商量,若是中意,俺兩個好上那頭去說。
”夫人道:“這卻也好。
”叫來喜:“去請老爺進來。
”峻峰進得房中,坐下。
夫人向着說道:“兩個老媒為蕙郎議親,說的是房家,在十字口南邊住。
你可知道麼?”峻峰道:“這是做太河衛守備的房應魁。
”二媒答道:“正是,正是。
”峻峰道:“這是無庸打聽的,那裡的姑娘多大小了?”二媒道:“十八歲,人材針指,無一不好,且是識文解字。
過門時,又有好陪送。
說的俱是實話,并不敢半點欺瞞。
老爺,若說是好,俺就向那邊說去。
”峻峰道:“别無可說,你房老爺若不嫌我窮時,我就與他結親。
”兩媒婆見峻峰夫婦已是應許,起身就走。
石夫人道:“老媒别走,吃過午飯去。
”二媒笑道:“太太,常言說的好,熱媒熱媒,不可遲回。
俺那頭說妥了,磕頭時一總擾太太罷。
”說畢,就出了大門,直往十字口南去了。
二媒婆到得房宅,正值房應魁與夫人劉氏小姐翠容,在中堂坐着說話。
房太太一見,便問道:“你兩個是來給小姐題媒的嗎?”二媒應道:“太太倒猜的準。
”翠容聽說,把臉紅了紅,頭也不擡,就躲在别房裡去了。
房應魁問道:“說的是那一家?”二媒答道:“永甯街上住的石太爺家。
”房應魁道:“這是石峻峰,他不給魏太監放賬,連知府也不做了,好一個硬氣人。
他的學生,我曾見過。
人物甚好,學問極通,人俱說他是個神童。
目下,卻還未曾進學哩。
門當戶對,這是頭好親事,說去罷了。
”房夫人道:“既是他家,我也曉得。
但他家土地不多,居官未久,無甚積蓄。
恐過門後,日子艱窘。
”房應魁道:“人家作親,會揀的揀兒郎,不會揀的揀宅房。
貧富自有命定,何必隻看眼前。
”夫人道:“主意你拿,妾亦不敢過謬。
”二媒又追問一句道:“老爺太太若是應承,俺兩個明日就磕喜頭了。
”房應魁道:“這是何事,既然應允,豈肯更口。
”二媒聽說辭出。
遲了兩日,兩媒先到石家磕喜頭,每人賞銀二兩。
後到房家磕喜頭,也照數賞銀二兩。
石峻峰看了日期換過庚帖,議定臘月十八日過門。
峻峰的要緊心事,就割去一半了。
隻蕙郎未曾進學,還時刻在念。
到得六月半間,學院行文歲考。
黃州定于七月初二日調齊,初八日下馬。
峻峰聞信,就打點盤纏,領着蕙郎赴府應考。
這個學院最認的文章,又喜好書寫。
蕙郎進得場時,頭一道題,是季路問事鬼神。
次題是,莫非命也。
蕙郎下筆如神,未過午刻,兩篇文章,真草俱就。
略等了一會,學院升堂,蕙郎就把卷子交去。
學院見他人才秀雅,送卷神速。
遂叫到公案桌前,把卷子展開一看。
真個是字字珠玑,句句錦繡。
兼之書寫端楷。
誇獎道:“此誠翰院材也。
”遂拈筆題詩一首以贈之。
其詩雲: 人材非易得,川嶽自降神。
文體追西漢,筆鋒傲晉人。
箕裘千載舊,經濟一時新。
養就從龍器,應為王家賓。
蕙郎出得場來,把文章寫給他父親一看。
峻峰道:“文章雖不甚好,卻還有些指望。
”及至拆号,蕙郎進了案首。
對門王诠進了第二。
卻說王诠乃刑部主事王有章之子,為人甚不端方。
兄弟三個,他系居長。
自他父母去世,持其家資殷厚,往往暗地裡圖謀人家的妻女。
外面總不露像。
蕙郎窺看雖透,因是同進,遂成莫逆之交。
這且不說,卻說峻峰領着蕙郎回到家來,不覺已□就是十月盡間。
蕙郎的婚期漸近。
峻峰打點首飾,制辦衣裳。
到
自與蕙郎講幾篇文章,論幾章經史。
除此以外,晴明天氣,約相契三四人,閑出郊外,臨流登山,酌酒賦詩而已。
那蕙郎未有妻室,與未入泮宮,是他留心的兩件要事。
一日,在客舍内靜坐。
見兩個媒婆先到面前,一個叫做周大腳,一個叫做馬長腿。
笑着說道:“幸逢老爺在家,俺兩個方不枉費了腳步。
”峻峰問道:“你兩個是為大相公的婚事而來嗎?”二媒婆答道:“正是為此而來。
”峻峰道:“你兩個先到裡面,向太太說知,我随後就到。
”二媒婆聽說,走入中堂去了。
石夫人一見說道:“你兩個老媒,為何久不來俺家走走?”二媒婆答道:“俺不是給大相公揀了一頭好親事,還不得閑上太太家來哩。
”石夫人問道:“是說的那一家?”二媒婆答道:“是十字街南,路東房老爺家。
他家的小姐今年十八,姿色十分出衆。
工針指,通文墨。
房太太隻這一位小姐,還有一付好陪送哩。
太太與老爺商量,若是中意,俺兩個好上那頭去說。
”夫人道:“這卻也好。
”叫來喜:“去請老爺進來。
”峻峰進得房中,坐下。
夫人向着說道:“兩個老媒為蕙郎議親,說的是房家,在十字口南邊住。
你可知道麼?”峻峰道:“這是做太河衛守備的房應魁。
”二媒答道:“正是,正是。
”峻峰道:“這是無庸打聽的,那裡的姑娘多大小了?”二媒道:“十八歲,人材針指,無一不好,且是識文解字。
過門時,又有好陪送。
說的俱是實話,并不敢半點欺瞞。
老爺,若說是好,俺就向那邊說去。
”峻峰道:“别無可說,你房老爺若不嫌我窮時,我就與他結親。
”兩媒婆見峻峰夫婦已是應許,起身就走。
石夫人道:“老媒别走,吃過午飯去。
”二媒笑道:“太太,常言說的好,熱媒熱媒,不可遲回。
俺那頭說妥了,磕頭時一總擾太太罷。
”說畢,就出了大門,直往十字口南去了。
二媒婆到得房宅,正值房應魁與夫人劉氏小姐翠容,在中堂坐着說話。
房太太一見,便問道:“你兩個是來給小姐題媒的嗎?”二媒應道:“太太倒猜的準。
”翠容聽說,把臉紅了紅,頭也不擡,就躲在别房裡去了。
房應魁問道:“說的是那一家?”二媒答道:“永甯街上住的石太爺家。
”房應魁道:“這是石峻峰,他不給魏太監放賬,連知府也不做了,好一個硬氣人。
他的學生,我曾見過。
人物甚好,學問極通,人俱說他是個神童。
目下,卻還未曾進學哩。
門當戶對,這是頭好親事,說去罷了。
”房夫人道:“既是他家,我也曉得。
但他家土地不多,居官未久,無甚積蓄。
恐過門後,日子艱窘。
”房應魁道:“人家作親,會揀的揀兒郎,不會揀的揀宅房。
貧富自有命定,何必隻看眼前。
”夫人道:“主意你拿,妾亦不敢過謬。
”二媒又追問一句道:“老爺太太若是應承,俺兩個明日就磕喜頭了。
”房應魁道:“這是何事,既然應允,豈肯更口。
”二媒聽說辭出。
遲了兩日,兩媒先到石家磕喜頭,每人賞銀二兩。
後到房家磕喜頭,也照數賞銀二兩。
石峻峰看了日期換過庚帖,議定臘月十八日過門。
峻峰的要緊心事,就割去一半了。
隻蕙郎未曾進學,還時刻在念。
到得六月半間,學院行文歲考。
黃州定于七月初二日調齊,初八日下馬。
峻峰聞信,就打點盤纏,領着蕙郎赴府應考。
這個學院最認的文章,又喜好書寫。
蕙郎進得場時,頭一道題,是季路問事鬼神。
次題是,莫非命也。
蕙郎下筆如神,未過午刻,兩篇文章,真草俱就。
略等了一會,學院升堂,蕙郎就把卷子交去。
學院見他人才秀雅,送卷神速。
遂叫到公案桌前,把卷子展開一看。
真個是字字珠玑,句句錦繡。
兼之書寫端楷。
誇獎道:“此誠翰院材也。
”遂拈筆題詩一首以贈之。
其詩雲: 人材非易得,川嶽自降神。
文體追西漢,筆鋒傲晉人。
箕裘千載舊,經濟一時新。
養就從龍器,應為王家賓。
蕙郎出得場來,把文章寫給他父親一看。
峻峰道:“文章雖不甚好,卻還有些指望。
”及至拆号,蕙郎進了案首。
對門王诠進了第二。
卻說王诠乃刑部主事王有章之子,為人甚不端方。
兄弟三個,他系居長。
自他父母去世,持其家資殷厚,往往暗地裡圖謀人家的妻女。
外面總不露像。
蕙郎窺看雖透,因是同進,遂成莫逆之交。
這且不說,卻說峻峰領着蕙郎回到家來,不覺已□就是十月盡間。
蕙郎的婚期漸近。
峻峰打點首飾,制辦衣裳。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