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02回 幼神童一相定終身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蕙郎在家,自他父親上京去後,逐日不離書房,功夫愈加純正。
母親竺氏亦時常查考,凡平日讀過的書籍,從新溫了一遍。
每逢三八會期,求他母親命題一道,作文一篇。
非迎送賓客,足迹并不到大門。
如是者,兩月有餘。
一日,偶到門前,見街上走路的,這個說呂公在世,那個說陳抟複生。
唧唧哝哝,三五成群,一直往東去了。
蕙郎問趙才道:“這是為何?互相稱獎。
”趙才答道:“十字街口東,有個相面先生,說他系雲南大理府人,姓曹名奇,道号通玄子。
一名曹半仙。
他的相法,是從天台山得來的。
相的委實與衆不同,因此哄動了一城人。
大相公何不也去相相呢!”蕙郎道:“我去是要去,倘或太太找我,你說上對門王相公家講書去了。
”趙才應道:“曉得。
” 蕙郎出了大門,往東直走。
又轉過兩道小巷,擡頭一看,已是寓首了。
但見口東路北,一簇人圍着個相士。
裡三層,外三層,擁擠不動。
蕙郎到了跟前,并不能鑽入人空裡去,隻得在外邊靜聽。
聞其指示詳細,評斷決絕,心中已暗暗稱奇。
适值相士出來小解,看見蕙郎便驚道:“相公也是來相面的嗎?”蕙郎答道:“正是。
”相士道:“好個出奇的貴相!”蕙郎道:“小生陋貌俗态,有何奇貴?先生莫非過獎了。
”相士道:“良骥空群,自應詫目,豈是過獎。
相公真要相時,今日天色已晚,一時相不仔細。
明日飯後,在敝寓專等,肯賜光否?”蕙郎道:“既是如此,明日定來請教。
但不知先生寓在何處?”相士道:“從這條街上東去,見一個小胡同,往北直走,走到盡北頭,向東一拐,又是一條東西街,名為賢孝坊。
從西頭往東數,路北第五家,就是敝寓。
門口有招牌可認。
”蕙郎道:“我明日定去領教,但恐先生不在家,被人請去。
”相士道:“一言約定,決不相欺。
”蕙郎作别而去。
相士也收拾了壇場,去回寓所。
卻說蕙郎回到家中,步進書房。
适趙才送茶到此,蕙郎問道:“太太曾找我麼?”趙才答道:“不曾。
請問大相公,曾叫他相過否?”蕙郎道:“這人真正相的好,但今日時候迫促,相不仔細,說定明日在下處等我。
我禀知太太,明日飯後,一定要去的。
”蕙郎把相面一事擱在心頭,通夜并沒睡着。
次早起來,向母親竺氏道:“今日天氣晴明,孩兒久困書房,甚是疲倦,意欲出去走走。
街上有個相士,相的出奇,還要求他給相相。
孩兒不敢擅去,特來禀知母親。
”夫人道:“這我卻不禁止,你但出去,務要早回,我才放心。
”蕙郎答道:“孩兒也不敢在外久住,毋煩母親囑咐。
”用過早飯,封了五錢銀子,藏在袖内。
并不跟人,出門徑往賢孝坊去了。
蕙郎一來,這正是: 展開奇書觀異相,鼓動鐵舌斷英才。
蕙郎到了這街西頭,向東一望,路北第五家門口,果然有個招牌,上寫“通玄子寓處”五字。
蕙郎走到門前,叫道:“曹先生在家麼?”内有一小厮應道:“現在。
”蕙郎走進大門。
往西一拐,又有個朝南的小門。
進了這門,迎門是一池竹子。
竹子旁邊,有兩株老梅,前面放着許多的花盆。
轉過池北是三間堂房,前出一廈,甚是幹淨。
往裡一看,後檐上放着一張條桌,上面擺着三事。
前邊八仙桌一張,擱着幾本相書,放着文房四寶。
牆上挂一橫匾,寫道:“法宗希夷”四字。
旁邊貼一對聯,上寫道: 心頭有鑒斷明天下休咎事, 眼底無花觀遍域中往來人。
蕙郎正在打量,小厮進去說道:“有客來訪。
”那相士連忙走出相迎,道:“相公真不失信,老夫久候多時了。
”讓到屋裡,分賓主坐下。
叫小厮潑了一壺好茶來,彼此對飲了
母親竺氏亦時常查考,凡平日讀過的書籍,從新溫了一遍。
每逢三八會期,求他母親命題一道,作文一篇。
非迎送賓客,足迹并不到大門。
如是者,兩月有餘。
一日,偶到門前,見街上走路的,這個說呂公在世,那個說陳抟複生。
唧唧哝哝,三五成群,一直往東去了。
蕙郎問趙才道:“這是為何?互相稱獎。
”趙才答道:“十字街口東,有個相面先生,說他系雲南大理府人,姓曹名奇,道号通玄子。
一名曹半仙。
他的相法,是從天台山得來的。
相的委實與衆不同,因此哄動了一城人。
大相公何不也去相相呢!”蕙郎道:“我去是要去,倘或太太找我,你說上對門王相公家講書去了。
”趙才應道:“曉得。
” 蕙郎出了大門,往東直走。
又轉過兩道小巷,擡頭一看,已是寓首了。
但見口東路北,一簇人圍着個相士。
裡三層,外三層,擁擠不動。
蕙郎到了跟前,并不能鑽入人空裡去,隻得在外邊靜聽。
聞其指示詳細,評斷決絕,心中已暗暗稱奇。
适值相士出來小解,看見蕙郎便驚道:“相公也是來相面的嗎?”蕙郎答道:“正是。
”相士道:“好個出奇的貴相!”蕙郎道:“小生陋貌俗态,有何奇貴?先生莫非過獎了。
”相士道:“良骥空群,自應詫目,豈是過獎。
相公真要相時,今日天色已晚,一時相不仔細。
明日飯後,在敝寓專等,肯賜光否?”蕙郎道:“既是如此,明日定來請教。
但不知先生寓在何處?”相士道:“從這條街上東去,見一個小胡同,往北直走,走到盡北頭,向東一拐,又是一條東西街,名為賢孝坊。
從西頭往東數,路北第五家,就是敝寓。
門口有招牌可認。
”蕙郎道:“我明日定去領教,但恐先生不在家,被人請去。
”相士道:“一言約定,決不相欺。
”蕙郎作别而去。
相士也收拾了壇場,去回寓所。
卻說蕙郎回到家中,步進書房。
适趙才送茶到此,蕙郎問道:“太太曾找我麼?”趙才答道:“不曾。
請問大相公,曾叫他相過否?”蕙郎道:“這人真正相的好,但今日時候迫促,相不仔細,說定明日在下處等我。
我禀知太太,明日飯後,一定要去的。
”蕙郎把相面一事擱在心頭,通夜并沒睡着。
次早起來,向母親竺氏道:“今日天氣晴明,孩兒久困書房,甚是疲倦,意欲出去走走。
街上有個相士,相的出奇,還要求他給相相。
孩兒不敢擅去,特來禀知母親。
”夫人道:“這我卻不禁止,你但出去,務要早回,我才放心。
”蕙郎答道:“孩兒也不敢在外久住,毋煩母親囑咐。
”用過早飯,封了五錢銀子,藏在袖内。
并不跟人,出門徑往賢孝坊去了。
蕙郎一來,這正是: 展開奇書觀異相,鼓動鐵舌斷英才。
蕙郎到了這街西頭,向東一望,路北第五家門口,果然有個招牌,上寫“通玄子寓處”五字。
蕙郎走到門前,叫道:“曹先生在家麼?”内有一小厮應道:“現在。
”蕙郎走進大門。
往西一拐,又有個朝南的小門。
進了這門,迎門是一池竹子。
竹子旁邊,有兩株老梅,前面放着許多的花盆。
轉過池北是三間堂房,前出一廈,甚是幹淨。
往裡一看,後檐上放着一張條桌,上面擺着三事。
前邊八仙桌一張,擱着幾本相書,放着文房四寶。
牆上挂一橫匾,寫道:“法宗希夷”四字。
旁邊貼一對聯,上寫道: 心頭有鑒斷明天下休咎事, 眼底無花觀遍域中往來人。
蕙郎正在打量,小厮進去說道:“有客來訪。
”那相士連忙走出相迎,道:“相公真不失信,老夫久候多時了。
”讓到屋裡,分賓主坐下。
叫小厮潑了一壺好茶來,彼此對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