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01回 老宿儒七貼方登第

關燈
詩曰: 修士讀書認理真,幾忘氣化有屈伸。

     遊魂為變原不昧,漫道人間無鬼神。

     卻說萬曆年間,湖廣黃州府羅田縣,有一個秀才,姓石名峨,字峻峰,别号岚庵。

    乃洛陽石洪之後。

    為無未避亂,流落此處。

    家有房宅一所,田地數頃。

    為人素性剛方,不随時好,不信鬼神。

    夫人竺氏惠而且賢,中饋針織外,黃卷青燈,恒以相夫讀書為務。

    因此峻峰學業成就。

    每逢考試,獨冠一軍。

    四方聞風,無不争相景仰,樂為結納。

    可惜時運坑坷,赜诠γ。

    凡進六場,不是命題差題,就是文中空白。

    不是策内忘了擡頭,便是表裡漏了年号。

    一連七次,俱被貼出。

    但窮且益堅,立志不懈,待至年過四十,卻又是一個科分。

    這正是: 肯把工夫用百倍,那怕朱表不點頭。

     凡大比之年,前數月内,魁星偏(遍)閱各省。

    揀其學問充足,培植深厚者,各照省數勒定一冊,獻于文昌。

    文昌奏之玉帝,玉帝登之榜上,張諸天門。

    名曰:天榜。

    是科,石峨早已列在天榜數内。

    及至八月秋闱,三場如意而出。

    回至家中,向夫人竺氏道:“今科三場,俱不被貼,吾已中矣!”夫人答道:“相公果能高發,正是合家之慶。

    ”到得揭曉,果然獲蒙鄉薦。

    及來春會試,又捷報南宮。

    二年之間,身登兩榜。

    隻因朝綱不振,權奸當道。

    立意家居,無心宦途。

     生有一子,表字九畹,取名茂蘭,一名蕙郎。

    乃武曲星所轉。

    從小豐姿超衆,聰明非凡,甫離襁褓,即通名物。

    七歲讀書,竟能目視十行,日誦百篇。

    不過三五年間,把五經左史,諸子百家等書,俱各成誦在胸,熟如弗鼎。

    開筆作文,落落有大家風味。

    長至一十五歲,不惟文章工巧,詩賦精通,亦且長于書畫。

    一縣之人群呼為石家神童。

    峻峰竊喜,以為此子頭角峥嵘,日後必能丕振家聲,光昭祖業。

    “吾何必身列邪啵甘于任人進退耶?”不仕之志,因此益堅。

    明朝定例,凡一科會試榜發,除鼎甲詞林外,其餘進士,三年内務要用完。

    因宦官專權,人多畏禍。

    殿試後,假托事故,家居不出者,十人之中,不下四五。

    緣此诠選之時,人材短少,吏部奏道: 朝廷開科取士,原以黼黻皇猷,非使叨膺名器。

    茲逢選期,人材短少,皆因曆科進士,多甘家居,緻有此弊。

    伏乞聖裁,饬各省巡撫,查明報部,提京面檢。

    如或年力精壯,可以備員,即發往各省補缺。

    庶人材出,而百職修矣。

    謹疏奏聞。

     疏上,皇上批道:準依奏覽。

    部文行各省,各省行各府,各府行各縣。

     一日,石峻峰偶到縣衙吏房。

    該管書吏一見峻峰,口稱:“石老爺來的湊巧,我正要着人去送信。

    ”峻峰道:“有何信送?”書吏道:“今有部文提你赴京檢驗,文是夜日晚上到的,今早發房。

    若不信時,請到房裡一看。

    ”遂讓峻峰房裡坐下,把文查出遞與峻峰。

    峻峰一見這文,心中不快,閉口無言。

    書吏又道:“這文提的甚緊,速起縣文,上省去請咨,咨文到縣,約得半月有餘。

    家中速打點行裝,咨文到時,即便起身。

    斷勿遲滞,緻使再催。

    ”方才說完,這個書吏,被傳入宅裡去了。

     峻峰出衙回家,路上度量此事。

    不覺形諸顔色,到了家中,夫人問道:“相公往日,從外而來,甚是歡喜。

    今日面帶憂容,是何緣故?”峻峰道:“今日适到縣衙,見有部文,提我上京檢驗。

    意欲不去,系聖上的旨意。

    去時倘或驗中,目下群小專權,恐易罹禍網,贻累子孫。

    事在兩難,躊躇不決,故爾如此。

    ”夫人道:“這事有何作難,皇上提去驗看,原系隆重人材。

    相公趁此上京,博得一職,選得一縣。

    上任後,自勵清躁,勿蹈貪墨,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