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秘史 第五十六回 晉解揚出使不屈 養由基百步穿楊

關燈
第五十六回晉解揚出使不屈養由基百步穿楊 公視之,此人姓解名揚字聲遠,曲沃人也。

    衆皆曰:“聲遠抱忠心不貪大位,執古道不求名譽,非此子則不可往也!” 景公許之。

    解揚遂與來使辭謝出城,将至衡雍,忽有數十遊騎奄至,問是何人?解楊以其實告,遊騎遂擄解楊而去。

    宋使樂嬰齊尚差三五裡聞知,遂匿林中方得脫難。

     原來此數十遊騎乃楚王差出打探者也,遂囚解揚來見楚王。

    楚王見解揚,峨冠博帶,顔色端莊,又且聞其名譽,乃親出轅門,釋其綁縛,延入中軍賜坐。

    問曰:“大夫欲往何國? 吾左右不識高士,自犯行軒,萬希恕責。

    “揚亦知其挾己,乃正色而告曰:”臣奉寡君之命,往寬宋氏,教其堅守城池,不可出降!“楚王曰:”大夫乃高明之士,懷仁慈之德,此回入宋,萬望改晉侯之命,教宋公出降,免緻屠陷生民,豈不美哉?“解揚對曰:”大王倘不納三國之怨,解圍班師,庶免刀兵不動;果欲圍宋,臣當入宋報知,使其堅守,焉敢政命,而令出降乎?“伍參從旁出曰:”解揚抗拒吾主,何不枭之?“ 揚視參曰:“人臣事君,知奉其令而已,何謂抗拒?”楚王笑曰:“聲遠之言是也!然吾治兵百萬,圍宋三匝,宋城陷于目下,大夫更令匆降,則是徒勞生民而已!煩大夫一言,教宋公出城降楚,免卻全城之命,亦大夫之德也。

    ”解揚本欲不從,然在其掌握之中,不得不從。

    乃詐許曰:“諾!”于是楚王厚宴待之,令高車驷馬,送解揚至宋城下,密令将士守護,不與入城。

    解揚至城下,大叫宋侯。

    宋侯在城上相見了,解揚躬身謂宋侯曰:“吾乃晉大夫解揚是也!奉使來告汝國,且勿降楚,吾晉之救兵不日将至矣!”楚之将士聞解揚不改舊辭,齊喊一聲,擁解揚而去。

    宋文公急令亂箭下射,楚兵奔走。

    有步軍養由基架上勁管,望宋公端射一箭,宋公應弦落馬,倒翻城下,諸将救入朝去。

     卻說楚兵提解揚來見楚王,楚王責其改辭之罪,喝令斬首!解揚曰:“臣聞之,君能制命為義,臣能奉命為信,臣職在晉,故但知奉晉侯之命而已,豈敢改命而布大王之令乎?”楚王立命斬之!解揚脫衣伸頸,了無懼色。

    孫叔敖曰:“解揚辭氣慷慨有忠臣之風。

    況人臣奉使來告汝國,各為其主,乞大王赦之!”楚王俯思良久,令整衣冠,賜其車馬而還。

    後晉杜預讀《春秋左氏傳》至此有八句詩曰:解揚豪傑士,重義若丘山。

     奪帥吾知易,摧威卻不難。

     精金堪百煉,璧玉可重全。

     雖蹈虎狼袕,執辭不變顔。

     唐人姚鹄有詩雲:楚戟林林困宋時,解揚出使隻單騎。

     堂堂正氣盛難屈,耿耿丹心勇怎欺。

     款曲安能摧虎豹,盤桓談笑傲鲸鲵。

     解揚既出,叔敖曰:“可令速攻,緩則晉之救至矣!”薪水俱無,百姓餓死者如山積,至于易子以食。

    拆骸而炊,号哭之聲震天動地。

    時,宋公又被養由基射中一箭,不能起朝,聞楚兵攻城甚急,百姓又餓,乃謂下大夫華元曰:“城池将陷,救兵不至,吾豈忍困百姓哉?汝可出城,令楚兵暫退一舍,我當奉表出降。

    ”華元從城上吊下,來見楚王。

    王問來故?華曰:“敝邑受圍日久,城中易子而食,,拆骸以炊,寡君不忍以虛城而陷百姓,将率文武出降,然城下之盟,不敢奉命,乞退兵三十裡,姑客奉表出降。

    ”楚王側然歎曰:“噫!此寡人之過也!”遂令退屯三十裡。

     次日,宋文公與群臣,素服銜璧,膝行至軍門,楚王親扶而起。

    左大夫潘崇進曰:“宋既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