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十八卷 楊八老越國奇逢

關燈
君不見平陽公主馬前奴,一朝富貴嫁為夫?又不見鹹陽東門種瓜者,昔日封侯何在也?榮枯貴賤如轉丸,風雲變幻誠多端。

    達人知命總度外,傀儡場中一例看。

     這篇古風,是說人窮通有命,或先富後貧,先賤後貴,如雲蹤無定,瞬息改觀,不由人意想測度。

    且如宋朝呂蒙正秀才未遇之時,家道艱難。

    三日不曾飽餐,天津橋上賒得一瓜,在橋柱上磕之,失手落于橋下。

    那瓜順水流去,不得到口。

    後來狀元及第,做到宰相地位,起造落瓜亭,以識窮時失意之事。

    你說做狀元宰相的人,命運未至,一瓜也無福消受。

    假如落瓜之時,向人說道:“此人後來榮貴。

    ”被人做一萬個鬼臉,啐幹了一千擔吐沫,也不為過,那個信他?所以說:前程如黑漆,暗中摸不出。

    又如宋朝軍卒楊仁杲為丞相丁晉公治第,夏天負土運石,汗流不止,怨歎道:“同是一般父母所生,那住房子的,何等安樂!我們替他做工的,何等吃苦!正是:有福之人人伏侍,無福之人伏侍人。

    ”這裡楊仁杲口出怨聲,卻被管工官聽得了,一頓皮鞭,打得負痛吞聲。

    不隔數年,丁丞相得罪,貶做崖州司戶。

    那楊仁杲從外戚起家,官至太尉,号為皇親,朝廷就将丁丞相府第,賜與楊仁杲居祝丁丞相起夫治第,分明是替楊仁杲做個工頭。

    正是: 桑田變滄海,滄海變桑田。

     窮通無定準,變換總由天。

     閑話休題。

    則今說一節故事,叫做“楊八老越國奇逢”。

     那故事,遠不出漢、唐,近不出二宋,乃出自胡元之世,陝西西安府地方。

    這西安府乃《禹貢》雍州之域,周曰王畿,秦曰關中,漢曰渭南,唐曰關内,宋曰永興,元曰安西。

    話說元朝至大年間,一人姓楊名複,八月中秋節生日,小名八老,乃西安府-屋縣人氏。

    妻李氏,生子才七歲,頭角秀異,天資聰敏,取名世道。

    夫妻兩口兒愛惜,自不必說。

     一日,楊八老對李氏商議道:“我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

    祖上原在閩、廣為商,我欲湊些資本,買辦貨物,往漳州商販,圖幾分利息,以為贍家之資,不知娘子意下如何?”李氏道:“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乘此壯年,正堪跋-,速整行李,不必遲疑也。

    ”八老道:“雖然如此,隻是子幼妻嬌,放心不下。

    ”李氏道:“孩兒幸喜長成,妾自能教訓,但願你早去早回。

    ”當日商量已定,擇個吉日出行,與妻子分别。

    帶個小厮,叫做随童,出門搭了船隻,往東南一路進發。

    昔人有古風一篇,單道為商的苦處;人生最苦為行商,抛妻棄子離家鄉。

    餐風宿水多勞役,披星戴月時奔忙。

    水路風波殊未穩,陸程雞犬驚安寝。

    平生豪氣頓消磨,歌不發聲酒不飲。

     少資利薄多資累,匹夫懷璧将為罪。

    偶然小恙卧床帏,鄉關萬裡書誰寄?一年三載不回程,夢魂颠倒妻孥驚。

    燈花忽報行人至,阖門相慶如更生。

    男兒遠遊雖得意,不如骨肉長相聚。

    請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阙生計? 話說楊八老行至漳浦,下在檗媽媽家,專待收買番禺貨物。

    原來檗媽媽無子,隻有一女,年二十三歲,曾贅個女婿,相幫過活。

    那女婿也死了,已經周年之外,女兒守寡在家。

    檗媽媽看見楊八老本錢豐厚,且是志誠老實,待人一團和氣,十分歡喜,意欲将寡女招贅,以靠終身。

    八老初時不肯,被檗媽媽再三勸道:“楊官人,你千鄉萬裡,出外為客,若沒有切己的親戚,那個知疼着熱?如今我女兒年紀又小,正好相配官人,做個‘兩頭大’。

    你歸家去有娘子在家,在漳州來時,有我女兒。

    兩邊來往,都不寂寞,做生意也是方便順溜的。

    老身又不費你大錢大鈔,隻是單生一女,要他嫁個好人,日後生男育女,連老身門戶都有依靠。

    就是你家中娘子知道時,料也不嗔怪。

    多少做客的,娼樓妓館,使錢撒漫,這還是本分之事。

    官人須從長計較,休得推阻。

    ”八老見他說得近理,隻得允了,擇日成親,入贅于檗家。

    夫妻和順,自此無話。

    不上二月,檗氏懷孕。

    期年之後,生下一個孩子,合家歡喜。

    三朝滿月,親戚慶賀,不在話下。

     卻說楊八老思想故鄉妻嬌子幼,初意成親後,一年半載,便要回鄉看觑;因是懷了身孕,放心不下,以後生下孩兒,檗氏又不放他動身。

    光陰似箭,不覺住了三年,孩兒也兩周歲了,取名世德,雖然與世道排行,卻冒了檗氏的姓,叫做檗世德。

    楊八老一日對檗氏說,暫回關中,看看妻子便來。

    檗氏苦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