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3回 夢周公王世棄絕魏 棄徐勣李立邃歸唐

關燈
們被他殺退了下去,已有六七裡,何知起一陣怪風,沖出無數陰兵,這還大家盡力混殺。

    不意他們陣裡擁過一個錦袍金甲,與明公面貌無異,背剪在馬上。

    我們軍士,隻認真是主帥被擒,軍士都無心戀戰。

    鄭營中四下軍馬,如山倒海翻,裹将攏來,稗将樊文超即便領衆投降。

    我不得已卸甲逃走到倉城。

    豈知邴元真己将全城歸降王世充。

    我故又趕到這裡,幸喜明公無恙,多是喊人使的詭計。

    ” 話未說完,隻見魏征一騎來到,魏公大駭,忙問道:“為什麼你亦離了金墉,莫非亦有甚事麼?”魏征道:“昨夜五更時分,有一起人馬,叫喊開城。

    鄭司馬上城看時,隻見燈火之下,果然是明公坐在馬上。

    鄭司馬忙開城門,出來迎接。

    隻見喝道:‘諸将不行救應!’就叫手下捆縛,裴仁俨亦被擒下。

    我着了急,知中賊人之計,如飛着宮侍報知王娘娘同世子逃出了南門,恰好在路上遇着了王當仁,交付與他送上瓦崗去了。

    故此我特地尋來,恰好多在這裡。

    剛才我在路上,聽見逃回兵卒說:‘王世充大隊人馬,又追将下來。

    ’”正說時,隻見賈潤甫手下巡邏走卒來報道:“虎牢關也失了。

    鄭家大兵隻離我們洛口三十裡地,我們快走罷!”此時連魏征也沒了主意。

    李密見王世充勢大,量此洛口一隅,怎能支撐?隻得同衆進守河陽。

    河陽乃祖君彥所守地方,未及兩日,巡卒又報偃師、洛口俱失。

    李密歎道:“誰料賊子弄這些詭計,失去這許多地方,又戰失了好幾員名将,這都是孤自己大意,以至于此。

    如今方寸已亂,教孤如何是好?”王伯當道:“為今之計,隻有南阻河,北守太行,東連黎陽。

    徐世-為人忠義,不以成敗利鈍易心。

    且足智多謀,堪當一面,着他同守黎陽,移兵食以資河北,雖與世充相近,未将不才,願為死守。

    明公身居太行,呼吸兩地,身既在此,當時部曲必然來歸,力薄則拒險而守,力足則相機而戰,方是妙計。

    ”李密道:“此計甚善。

    ”問衆将,多默默不答。

    李密又問,衆将隻得說道:“前日北邙一戰,人心皆驚,雄信投降,仁基、智略就縛,以緻河陽疾破,倉城即降,惬師、洛口、虎牢地方,接踵而失。

    将無固守之志,兵無敢死之心,人情趨利,比比皆然。

    今明公麾下,尚有二萬,恐再俄延,怕從人日散,公欲扼守,誰人相助?” 李密聽了,不覺兩行淚落道:“孤仗諸君毅力同心,首取洛口,又據黎陽,北抗世充,南破化及。

    不意今日一戰,至于衆叛親離,欲守無人,欲歸無地。

    要此六尺何為?”言罷,拔劍便欲自刎。

    伯當一把抱定,兩淚交流道:“明公,你備經困苦,方能得成大業;今雖失利,安知不能複興,何作此短見?”兩人号哭連聲,衆将也齊淚下。

    李密哽咽了半日,才出得一聲道:“罷,罷,我壯志不甘居人之下,今天喪我,無計可施,黎陽我斷不去。

    諸君若不棄,同到關中歸于唐主,諸君諒亦不失富貴。

    ”衆将齊聲道:“願随明公同歸唐主。

    ”李密對王伯當道:“将軍家室,多在瓦崗,今日入關,家室日遠,恐必挂念;不若将軍且回。

    ”伯當道:“昔與明公共誓生死同随,安肯今日相棄?便分身原野,亦所甘心,何況家室哉!”這幾句連同行的人都感動,沒一個肯離散。

    獨有程知節跳起身來說道:“不是兄弟無情,你們卻去得,我卻不敢追随。

    ”衆人道:“這是為什麼?”李密道:“我曉得了,尊堂尚在瓦崗,不去也罷了。

    ”程知節道:“不是這話,老娘在瓦崗,尤大哥與我不比别的弟兄,時刻肯照顧我母親,我可以放心無憂。

    當年李世民,監禁在南牢百日,多是我程咬金陷他。

    ”衆人道:“這是公事,豈獨罪你一人?”程知節道:“當日世民窺探金墉城,衆臣隻道他詭計,無人敢去拿他,獨有我老程,不怕死趕出城外。

    追至老君堂,見他躲在神櫃裡。

    我認他是個蟒蛇精,一斧幾乎把他砍死。

    幸虧秦大哥止住了,說道:‘留活的拿去見魏公。

    ’所以他君臣兩個,困陷這幾時。

    如今的人,恩則便忘,怨則分明。

    我今去正中唐家的意,把咬金一刀兩段,叫我老娘誰來照看?不去,不去!”說罷,竟一恭而去了。

    衆人道:“此時各從其志,他不去,我們是随明公去便了。

    ” 李密恐怕耽延有變,也不待秦叔寶回來,亦不去知會徐世-,隻帶部下兵有二萬人西行。

    先差元帥府椽柳燮,赍表奏知唐帝。

    唐帝久知李密才略可用,況他河南、山東,舊時部曲甚多;若收得他,即可以招來為我用,所以不勝大喜。

    先差将軍段志玄來慰勞他,又差司法許敬宗來迎。

    隻是李密想起當日希圖作盟主,就是唐帝何等推尊,誰知一旦失利,卻俯首為他臣子,心中無限不平,無限悒快。

    今事到其間,不得不為人下了。

    率領王伯當一幹人進長安,朝見唐帝。

    諸将拜舞畢,宣李密上殿。

    唐帝賜坐道:“賢弟,戰争勞苦,當俟吾兒世民豳州回來,與賢弟共平東都,以雪弟仇。

    ”就傳旨授李密光祿卿上柱國,賜邢國公。

    王伯當左武衛将軍,賈潤甫右武衛将軍,魏征為西府記室參軍。

    其餘将士,各各賜爵。

    李密等謝恩而出。

    唐帝又念他無家,将表妹獨孤氏與他為妻。

    官職雖不大,恩禮可謂隆矣。

    正是: 憶昔為龍螭,今乃作地鼠。

     屈身伍绛灌,哽咽不得語——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