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1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計龍飛

關燈
詞曰: 何事雄心自逞,無端囗裡羁國。

    君臣瞥見淚交流,甚日放眉 頭。

    幸遇佳人夢,感群英盡吐良謀。

    玉鞭驕馬贈長遊,三疊唱 離愁。

     調寄“錦堂春” 哲人雖有前知之術,能趨吉避兇,究竟莫逃乎數。

    當初郭璞與蔔诩,皆精通易理。

    一日郭璞見诩歎道:“吾弗如也,但汝終不免兵厄!”蔔瑚道:“吾年四十一,為卿相,當受禍耳;但子亦未見能令終。

    ”郭璞道:“吾禍在江南,素營之未見免兆。

    ”蔔诩道:“子勿為公吏可免。

    ”郭璞道:“吾不能免公吏,猶子不能免卿相也。

    ”後蔔诩為劉聰軍将,敗死晉陽;而郭璞亦以公吏,為三郭所殺。

    故知數之既定,不但古帝王不能免,即精于易者,亦難免耳。

     如今再說夏王窦建德,來到樂壽。

    曹後接入宮中,拜見了,便道:“陛下軍旅勞神,喜逆臣已誅,名分已正,從此聲名高于唐、魏多矣。

    但隋皇泰主,尚在東都,未知陛下可曾遣臣奉表去奏聞否?”夏王道:“孤已差楊世雄赍表去了。

    宮中彩币绫錦,宮娥彩女,均作四分,以二分賜與功臣将士,以二分酬唐、魏兩家同謀滅賊之功。

    孤但存其國寶珍器圖籍而已。

    ”曹後道:“陛下處分甚當,還有一個活寶在此,未知陛下貯之何地?”夏王道:“禦妻勿認孤為化及之流。

    孤自起兵以來,東征西讨,宇宙至廣,未有一隅可為止足之地,何暇計及歡樂之事?孤所以帶蕭後來者,恐留在中原,又為他人所辱,故與女兒同來,自有所在安放他去。

    ”曹後道:“妾非妒婦,上不過為國家計耳;若如此,則是宗廟之福也。

    ” 過了一宵,夏王即差淩敬送蕭後等,到突厥義成公主國中去。

    蕭後原是好動不好靜的人,宵來受了曹後許多譏辱,已知他不能容物,今聽見要送到義成公主那邊去,心中甚喜。

    想道:“倒是外國去混他幾年好,強如在這裡受别人的氣。

    ”催促淩敬起身,下了海船,一帆風直到突厥國中。

    淩敬遣人赍書币去報知義成公主。

    啟民可汗因往賀高昌王囗伯雅壽,不在國中。

    義成公主即命王義發駝馬去接蕭後;又差文臣去請淩敬,到驿館中款待。

     蕭後在舟中,見王義下船來叩見,正是他鄉遇故知,不覺滿眼流淚,問道:“王義,你為何在此?”王義道:“臣是外國人,受先帝深恩,何忍再事新主?故護持趙王同沙夫人在此。

    先帝不聽臣谏,把一座江山輕輕的弄擲。

    今娘娘到這裡來,原是至親骨肉,盡可安身過日。

    公主差臣來接娘娘,快到宮中去相見。

    ”蕭後起岸,上了一匹絕好的逍遙駿馬,來到宮中。

    義成公主同沙夫人出來,接了進去。

    行過禮,大家抱頭大哭。

    蕭後對沙夫人道:“你們卻一窩兒的到了這裡,止丢了我受盡苦惱!”沙夫人道:“妾等又聞娘娘仍舊正位昭陽,還指望計除逆賊,異日來宣召我們,複歸故土;不想又有變中之變。

    ” 正議時,隻見薛冶兒與姜亭亭出來朝見。

    蕭後問沙夫人道:“還有幾位夫人,想多在這裡?”薛冶兒答道:“那同出來的狄、秦、李、夏四位夫人,已削發空門,作比丘尼矣!”蕭後見說,長歎了一聲,又對沙夫人道:“夫人既在這裡,趙王怎麼不見?”沙夫人道:“他剛才同孩子們打圍去了。

    ”蕭後道:“我倒時常想念他。

    ”沙夫人道:“少刻回來,見了母後,是必分外歡喜。

    ”一回兒擺上宴來,止不過山禽野獸,鹿脯駝珍。

    其時王義已為彼國侍郎,姜亭亭已封夫人,薛冶兒做了趙王保母,大家坐定,各訴衷腸。

     日色已暮,隻見小内侍進來報道:“小王爺回來了。

    ”蕭後兩年不見趙王,今見長得一表人材,身軀高偉,打了許多野獸,喊進來道:“母親,孩兒回來了。

    ”望見裡邊擺了酒席,忙要退出去。

    沙夫人道:“你大母後在這裡,快過來拜見。

    ”趙王站定了腳,薛冶兒與姜亭亭忙下來對趙王說道:“此是你父皇的正宮蕭娘娘,他是你的大母,自然該去拜見。

    ”趙王見說,隻得走上去,朝上兩揖。

    蕭後正開言說道:“兒兩年不見,不覺這等長成了。

    ”隻見趙王兩揖後,如飛往外就走。

    沙夫人道:“這該行大禮才是,怎麼就走了去?”薛冶兒重新要去攙他轉來。

    趙王道:“保母,你不知當年在隋宮中,他是我的嫡母,自然該行大禮。

    今聞他又歸許氏,母出與廟絕,母子的恩情已斷;況他又是失節之婦,連這兩揖,在沙氏母親面上不好違逆,算來已過分了。

    ”說完,灑脫了薛保母的手,往外就走。

    蕭後聽見,不覺良心發現,放聲大恸,回思炀帝舊時,何等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