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0回 借寇兵義臣滅叛臣 設宮宴曹後辱蕭後
關燈
小
中
大
出城迎敵。
豈知李靖足智多謀,暗出奇兵,伺化及方立寨觀陣,令劉宏基斜刺裡飛騎來取化及。
化及手下大将杜榮、馬華兩枝畫戟,如飛招架隔住,被劉宏基一口刀,左右一并,兩戟齊斷。
杜榮、馬華隻得将戟杆向宏基馬頭上亂打,化及疾忙逃回,宏基亦撥馬回陣。
杜榮掣軍士手中槍趕來,李靖搭上箭,望杜榮心窩便射,應弦落馬,許兵大敗。
幸虧長子丞基接應救回。
因此化及棄卻魏縣,連夜同蕭後逃奔聊城。
唐兵探知,李靖道:“賊兵雖敗走聊城,聲勢尚大,一時難滅,吾欲觀其動靜,探其虛實,用奇計然後進兵。
”李神通道:“正合吾意。
”帶領數騎,離營二十裡外,放馬于高阜之處,遙望氣色。
李靖道:“化及逆賊,敗在旦夕矣。
”諸将道:“賊勢正熾,何能便敗?”李靖道:“聊城上氣色已絕,安得不死;但觀唐魏二營,亦非得勝之兆,不知此賊死于何人之手?”言未絕,隻見正北上一陣殺氣橫沖鬥牛之間,直與天連,風送南來,猶如煙火之狀,李靖欣然道:“原來擒獲此賊,乃屬正北之兵。
”時已抵暮,鴉鵲歸噪,成群進城投巢。
李靖道:“吾得計矣。
”遂帶馬回營。
淮安王問李靖:“所得何計?”李靖向神通附耳數句,神通點頭稱善,密差一将屈突通,帶領能捕獵者五百人,各帶兵器羅網之屬,遊行郊外,看聊城内飛出禽鳥,随往捕之,活者照數給賞。
屈突通領命而去。
卻說夏主請義臣商議破城之策。
義臣道:“初臨敵境,未知虛實,且命範願領三千人馬,前往挑戰,探賊動靜,然後定計,可保萬全。
”夏主從之。
義臣即喚範願領兵迎敵:“但令汝敗,不令汝勝。
”範願領命,統兵聊城。
化及差長子宇文丞基出戰,兩人鬥了五十餘合,範願詐敗,退去二十餘裡,丞基亦不來追,各自嗚金收軍。
義臣吩咐黑闼全軍,亦退下二十裡。
惟李靖知楊義臣用誘敵之計,便将屈突通所捕獵的烏鴉、燕雀。
鹞鴿等鳥,不計其數,将胡桃李杏之核,打開去仁,俱裝艾火于内,用線拴系飛禽之尾,叫軍士齊放入聊城。
當日宇文丞基敗了範願,領兵回城,面奏化及,以為夏兵不足憂,兒明日領精兵五萬,再與決戰,務使北擒建德,西破唐兵。
宇文智及道:“三路之兵甚銳,豈可隻以一面拒之?”莫若遣諸将分頭埋伏,四路接應截殺,可保無虞。
”化及稱善,便遣大将楊士覽、鄭善果、司馬雄、甯虎受計,埋伏四方。
太子丞基為前軍,禦弟智及為中軍,化及自己為後軍。
分撥已定,俱于聊城六十裡外紮營,以号炮為信出兵,留殷大用與丞址守城保駕。
各将領計出城,隻有化及尚未動身。
是夜正與蕭後酣寝宮中,忽報滿城發火,化及忙出營巡視,隻見煙沖霄漢,烈焰通天,瞬息之間,被李靖用暗火燒得城内一派通紅,倉庫糧儲,城樓殿宇,惟留赤地。
殷大用又假救火為名,叫軍士汲存三日之水,命将毒藥分投滿城井内。
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者,後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以為天譴災殃,來奪朕命。
晝夜驚惶。
夏兵細作報知夏主,義臣知是魏國徐懋功與唐李靖用計,速召範願領步兵一萬,扮作許兵,各存記号,乘夜偷過智及大營二十裡外埋伏。
又命劉黑闼、曹旦、王琮引兵五萬,與智及對敵。
又撥精兵二萬,義臣親自劫奪智及營壘。
高雅賢、孫安祖、宋正本領兵四萬,埋伏中道,以截丞基救應。
留兵二萬,與裴矩留守大營,勇安公主護駕。
分派已定,軍士飲食戰飯,三聲大炮,夏主統兵直逼聊城。
唐魏二營探知夏主攻城,也放炮助威,四門攻打。
化及催督将士同殷大用出城迎敵。
夏主認得化及,更不打話,忙将偃月刀,直砍進來。
化及挺槍來戰。
戰了二十餘合,指望殷大有來接戰,豈知大用反退進城,将城門大開。
化及因有智及途中伏軍,且戰且走。
隻見楊義臣劫了智及大營,縱馬前來,向夏主道:“主公快進城去撫安百姓,收拾國寶國籍,待老臣來斬此賊。
”夏主兜轉馬頭領兵進城去了。
楊義臣挺槍來刺化及,兩個戰了三四合。
勇安公主恐怕義臣有失,忙向錦囊内,取出彈丸來,拽滿弓看準彈去,正中化及面門。
三四個蠻婆,手持團牌砍刀,直滾到馬前,把化及的馬亂砍。
楊義臣加上一槍,化及直撞下馬來。
義臣叫手下捆了,上了囚車。
隻見曹旦已斬了楊士覽;劉黑闼與諸将,尚與智及三四将一堆兒戀戰。
楊義臣分開衆兵,将化及囚車推出軍前,向許兵大聲說道:“汝等俱是隋國軍民,為逆賊所逼。
汝之家屬,盡在關中。
今逆賊已擒,汝等若欲西歸關中,願歸夏者,錄官
豈知李靖足智多謀,暗出奇兵,伺化及方立寨觀陣,令劉宏基斜刺裡飛騎來取化及。
化及手下大将杜榮、馬華兩枝畫戟,如飛招架隔住,被劉宏基一口刀,左右一并,兩戟齊斷。
杜榮、馬華隻得将戟杆向宏基馬頭上亂打,化及疾忙逃回,宏基亦撥馬回陣。
杜榮掣軍士手中槍趕來,李靖搭上箭,望杜榮心窩便射,應弦落馬,許兵大敗。
幸虧長子丞基接應救回。
因此化及棄卻魏縣,連夜同蕭後逃奔聊城。
唐兵探知,李靖道:“賊兵雖敗走聊城,聲勢尚大,一時難滅,吾欲觀其動靜,探其虛實,用奇計然後進兵。
”李神通道:“正合吾意。
”帶領數騎,離營二十裡外,放馬于高阜之處,遙望氣色。
李靖道:“化及逆賊,敗在旦夕矣。
”諸将道:“賊勢正熾,何能便敗?”李靖道:“聊城上氣色已絕,安得不死;但觀唐魏二營,亦非得勝之兆,不知此賊死于何人之手?”言未絕,隻見正北上一陣殺氣橫沖鬥牛之間,直與天連,風送南來,猶如煙火之狀,李靖欣然道:“原來擒獲此賊,乃屬正北之兵。
”時已抵暮,鴉鵲歸噪,成群進城投巢。
李靖道:“吾得計矣。
”遂帶馬回營。
淮安王問李靖:“所得何計?”李靖向神通附耳數句,神通點頭稱善,密差一将屈突通,帶領能捕獵者五百人,各帶兵器羅網之屬,遊行郊外,看聊城内飛出禽鳥,随往捕之,活者照數給賞。
屈突通領命而去。
卻說夏主請義臣商議破城之策。
義臣道:“初臨敵境,未知虛實,且命範願領三千人馬,前往挑戰,探賊動靜,然後定計,可保萬全。
”夏主從之。
義臣即喚範願領兵迎敵:“但令汝敗,不令汝勝。
”範願領命,統兵聊城。
化及差長子宇文丞基出戰,兩人鬥了五十餘合,範願詐敗,退去二十餘裡,丞基亦不來追,各自嗚金收軍。
義臣吩咐黑闼全軍,亦退下二十裡。
惟李靖知楊義臣用誘敵之計,便将屈突通所捕獵的烏鴉、燕雀。
鹞鴿等鳥,不計其數,将胡桃李杏之核,打開去仁,俱裝艾火于内,用線拴系飛禽之尾,叫軍士齊放入聊城。
當日宇文丞基敗了範願,領兵回城,面奏化及,以為夏兵不足憂,兒明日領精兵五萬,再與決戰,務使北擒建德,西破唐兵。
宇文智及道:“三路之兵甚銳,豈可隻以一面拒之?”莫若遣諸将分頭埋伏,四路接應截殺,可保無虞。
”化及稱善,便遣大将楊士覽、鄭善果、司馬雄、甯虎受計,埋伏四方。
太子丞基為前軍,禦弟智及為中軍,化及自己為後軍。
分撥已定,俱于聊城六十裡外紮營,以号炮為信出兵,留殷大用與丞址守城保駕。
各将領計出城,隻有化及尚未動身。
是夜正與蕭後酣寝宮中,忽報滿城發火,化及忙出營巡視,隻見煙沖霄漢,烈焰通天,瞬息之間,被李靖用暗火燒得城内一派通紅,倉庫糧儲,城樓殿宇,惟留赤地。
殷大用又假救火為名,叫軍士汲存三日之水,命将毒藥分投滿城井内。
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者,後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以為天譴災殃,來奪朕命。
晝夜驚惶。
夏兵細作報知夏主,義臣知是魏國徐懋功與唐李靖用計,速召範願領步兵一萬,扮作許兵,各存記号,乘夜偷過智及大營二十裡外埋伏。
又命劉黑闼、曹旦、王琮引兵五萬,與智及對敵。
又撥精兵二萬,義臣親自劫奪智及營壘。
高雅賢、孫安祖、宋正本領兵四萬,埋伏中道,以截丞基救應。
留兵二萬,與裴矩留守大營,勇安公主護駕。
分派已定,軍士飲食戰飯,三聲大炮,夏主統兵直逼聊城。
唐魏二營探知夏主攻城,也放炮助威,四門攻打。
化及催督将士同殷大用出城迎敵。
夏主認得化及,更不打話,忙将偃月刀,直砍進來。
化及挺槍來戰。
戰了二十餘合,指望殷大有來接戰,豈知大用反退進城,将城門大開。
化及因有智及途中伏軍,且戰且走。
隻見楊義臣劫了智及大營,縱馬前來,向夏主道:“主公快進城去撫安百姓,收拾國寶國籍,待老臣來斬此賊。
”夏主兜轉馬頭領兵進城去了。
楊義臣挺槍來刺化及,兩個戰了三四合。
勇安公主恐怕義臣有失,忙向錦囊内,取出彈丸來,拽滿弓看準彈去,正中化及面門。
三四個蠻婆,手持團牌砍刀,直滾到馬前,把化及的馬亂砍。
楊義臣加上一槍,化及直撞下馬來。
義臣叫手下捆了,上了囚車。
隻見曹旦已斬了楊士覽;劉黑闼與諸将,尚與智及三四将一堆兒戀戰。
楊義臣分開衆兵,将化及囚車推出軍前,向許兵大聲說道:“汝等俱是隋國軍民,為逆賊所逼。
汝之家屬,盡在關中。
今逆賊已擒,汝等若欲西歸關中,願歸夏者,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