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0回 借寇兵義臣滅叛臣 設宮宴曹後辱蕭後
關燈
小
中
大
,雖有雙翅,亦難飛去,何不棄邪歸正,從降夏主,同讨化及,與炀帝報仇,官封極品,受享爵祿,豈不強如在這裡為寇?”範願道:“祭酒之言雖是,但恐夏主未肯相容。
”淩敬道:“夏主招賢納士,忘怨封仇,有何不容?”範願聽了大喜,即棄戈下馬投降。
賊衆二千,亦皆解甲羅拜。
範願欲請二人到山寨裡去叙禮,然後領衆起行。
淩敬道:“劉将軍與足下且在寨中歇馬,我去雷夏澤中,邀請楊太仆來,一同起行。
”說了,即别二人,帶領從者去了。
卻說楊義臣自别淩敬之後,每夜仰觀天像,忽見西北上太乙纏于陬宿之間,其星晦暗欲滅,心中大喜,對楊芳道:“化及死期至矣!汝速收拾軍器,候淩大夫到來,即去殺賊,與主報仇。
”楊芳應諾。
次早,忽報淩敬到,義臣接入。
淩敬道:“奉夏主之命,特來邀請。
太仆所言三事,俱已應允,範願亦已遵計收降,在山寨奉候。
”義臣大喜,即設酒款待,咐咐家人,勤事農桑,我去一月之間便回。
随同淩敬起身,離了雷夏,到了太行山,早見劉黑闼同範願一支人馬,接入寨中。
範願已知楊義臣用計取他,忙下拜道:“願本魯夫,蒙老将軍題挈,敢不執鞭,以效犬馬之力,同老将軍征讨?”義臣道:“足下肯改邪歸正,不失老夫企慕之心;但寨中所擄子女,宜贈其路費,釋放回家,将來建功立業,何愁不有?”範願允從。
随将女子放回,燒了山寨。
同楊義臣等共有六七千人馬,離曹州徑投樂壽。
淩敬安頓楊義臣于驿中,随同劉黑闼、範願拜見夏主。
範願将寶物獻上,以為進見之禮。
夏主道:“卿肯來附孤,盡力王事,便是國家之寶了,孤安用此無益之寶?卿還收去,後日頒賜将士。
”範願深敬夏主之賢。
夏主問淩敬道:“義臣曾邀來否”?淩敬道:“現在城外驿中。
臣意此人,昔年曾與陛下對敵,多不相讓,今日若不聖駕出迎,加以隆禮,恐彼猶不自安,焉得盡其才能?”夏主道:“卿所見甚明。
”遂備車駕,率領百官出城迎接。
到了驿中,義臣下拜,夏主見義臣濃眉白發,鶴氅星冠,是扶宇宙的班頭,安邦國的領袖,忙簽以半禮。
義臣道:“亡國之臣,深感大王來召,安敢受答拜之禮?”夏主道:“孤敬太仆,乃忠義之士,故特屈來,共讨弑君之賊。
”義臣道:“賊臣化及,臣恨不能立刻誅之,以謝天下。
然祭酒代奏之事,事畢之後,望大王仁慈,放臣歸隐田裡。
”夏主道:“孤出語欲取信于天下,安忍食言也?”随同進城,送義臣至公館,設宴以賓禮待之。
君臣議論,直飲至日已沉西,方才回朝進宮。
擇吉出師,命劉黑闼為大将軍,挂元帥印,範願為先鋒,高雅賢為前軍,孫安祖、齊善行為後軍,曹旦為參軍納言,裴矩、宋正本為運糧納言,勇安公主為監軍正使;淩敬同孔德紹留守樂壽,與曹後監國;楊義臣從夏主帷幄,晝策定計。
大兵十萬,浩浩蕩蕩,向魏縣殺來。
時秦王世民與淮安王神通,先引兵到魏縣。
劉文靜赍書各國回來,說:“魏公李密,領兵來會。
王世充無心北伐。
夏主建德,拜覆大王,不必遠勞龍體,隻消遣一二副将,領兵來同誅逆賊足矣。
”秦王道:“正合吾意。
昨日父皇有旨意來,說定陽可汗劉武周,引兵攻并州,洛陽王世充侵犯伊州,梁蕭銑剽掠峽州,三路鋒勢甚銳,要吾去征讨。
卿與淮安王。
李靖,齊心并力,同誅化及。
”秦王就将兵印交與神通,自己徑回長安。
原來李靖當年攜張出塵,遊至太原,訪着了張仲堅、徐洪客,投見劉文靜。
時秦王正開招賢館,文靜引他三人來見秦王。
秦王見三人氣宇,知非常人,便優禮結納。
洪客見秦王龍顔鳳姿,知是當今真主;又見秦王與仲堅手局,仲堅第二局将敗,急收拾東南一角,秦王猶欲點睛攻擊。
仲堅道:“君何并吞若此彈丸一角,猶不讓我稍竟其局?”秦王微曬住手。
因此洪客對仲堅道:“天下大事已定,兄何心強求?”仲堅等别了秦王,遂把家資贈與出塵一妹,自同洪客飄然往海外扶餘國去,别做一番事業了。
李靖在秦王幕中,情投意合,故令助夏伐許。
把軍機大事,托付他與淮安王同事。
卻說宇文化及,知三路兵業,鋒銳難敵,便将府庫珍寶金珠緞帛,招募海賊,以拒諸侯之兵。
徐懋功探知化及募兵,密使心腹将王簿,帶領三千人馬,暗藏毒藥三百餘斤,授以密計,假名殷大用,投入化及城中。
化及大喜,封為前殿都虞候。
淮安王李神通得了秦王兵符将印,進兵攻讨化及,離城四十裡下寨。
化及探知秦王已去救西北之兵,欺神通等無謀,忙統衆
”淩敬道:“夏主招賢納士,忘怨封仇,有何不容?”範願聽了大喜,即棄戈下馬投降。
賊衆二千,亦皆解甲羅拜。
範願欲請二人到山寨裡去叙禮,然後領衆起行。
淩敬道:“劉将軍與足下且在寨中歇馬,我去雷夏澤中,邀請楊太仆來,一同起行。
”說了,即别二人,帶領從者去了。
卻說楊義臣自别淩敬之後,每夜仰觀天像,忽見西北上太乙纏于陬宿之間,其星晦暗欲滅,心中大喜,對楊芳道:“化及死期至矣!汝速收拾軍器,候淩大夫到來,即去殺賊,與主報仇。
”楊芳應諾。
次早,忽報淩敬到,義臣接入。
淩敬道:“奉夏主之命,特來邀請。
太仆所言三事,俱已應允,範願亦已遵計收降,在山寨奉候。
”義臣大喜,即設酒款待,咐咐家人,勤事農桑,我去一月之間便回。
随同淩敬起身,離了雷夏,到了太行山,早見劉黑闼同範願一支人馬,接入寨中。
範願已知楊義臣用計取他,忙下拜道:“願本魯夫,蒙老将軍題挈,敢不執鞭,以效犬馬之力,同老将軍征讨?”義臣道:“足下肯改邪歸正,不失老夫企慕之心;但寨中所擄子女,宜贈其路費,釋放回家,将來建功立業,何愁不有?”範願允從。
随将女子放回,燒了山寨。
同楊義臣等共有六七千人馬,離曹州徑投樂壽。
淩敬安頓楊義臣于驿中,随同劉黑闼、範願拜見夏主。
範願将寶物獻上,以為進見之禮。
夏主道:“卿肯來附孤,盡力王事,便是國家之寶了,孤安用此無益之寶?卿還收去,後日頒賜将士。
”範願深敬夏主之賢。
夏主問淩敬道:“義臣曾邀來否”?淩敬道:“現在城外驿中。
臣意此人,昔年曾與陛下對敵,多不相讓,今日若不聖駕出迎,加以隆禮,恐彼猶不自安,焉得盡其才能?”夏主道:“卿所見甚明。
”遂備車駕,率領百官出城迎接。
到了驿中,義臣下拜,夏主見義臣濃眉白發,鶴氅星冠,是扶宇宙的班頭,安邦國的領袖,忙簽以半禮。
義臣道:“亡國之臣,深感大王來召,安敢受答拜之禮?”夏主道:“孤敬太仆,乃忠義之士,故特屈來,共讨弑君之賊。
”義臣道:“賊臣化及,臣恨不能立刻誅之,以謝天下。
然祭酒代奏之事,事畢之後,望大王仁慈,放臣歸隐田裡。
”夏主道:“孤出語欲取信于天下,安忍食言也?”随同進城,送義臣至公館,設宴以賓禮待之。
君臣議論,直飲至日已沉西,方才回朝進宮。
擇吉出師,命劉黑闼為大将軍,挂元帥印,範願為先鋒,高雅賢為前軍,孫安祖、齊善行為後軍,曹旦為參軍納言,裴矩、宋正本為運糧納言,勇安公主為監軍正使;淩敬同孔德紹留守樂壽,與曹後監國;楊義臣從夏主帷幄,晝策定計。
大兵十萬,浩浩蕩蕩,向魏縣殺來。
時秦王世民與淮安王神通,先引兵到魏縣。
劉文靜赍書各國回來,說:“魏公李密,領兵來會。
王世充無心北伐。
夏主建德,拜覆大王,不必遠勞龍體,隻消遣一二副将,領兵來同誅逆賊足矣。
”秦王道:“正合吾意。
昨日父皇有旨意來,說定陽可汗劉武周,引兵攻并州,洛陽王世充侵犯伊州,梁蕭銑剽掠峽州,三路鋒勢甚銳,要吾去征讨。
卿與淮安王。
李靖,齊心并力,同誅化及。
”秦王就将兵印交與神通,自己徑回長安。
原來李靖當年攜張出塵,遊至太原,訪着了張仲堅、徐洪客,投見劉文靜。
時秦王正開招賢館,文靜引他三人來見秦王。
秦王見三人氣宇,知非常人,便優禮結納。
洪客見秦王龍顔鳳姿,知是當今真主;又見秦王與仲堅手局,仲堅第二局将敗,急收拾東南一角,秦王猶欲點睛攻擊。
仲堅道:“君何并吞若此彈丸一角,猶不讓我稍竟其局?”秦王微曬住手。
因此洪客對仲堅道:“天下大事已定,兄何心強求?”仲堅等别了秦王,遂把家資贈與出塵一妹,自同洪客飄然往海外扶餘國去,别做一番事業了。
李靖在秦王幕中,情投意合,故令助夏伐許。
把軍機大事,托付他與淮安王同事。
卻說宇文化及,知三路兵業,鋒銳難敵,便将府庫珍寶金珠緞帛,招募海賊,以拒諸侯之兵。
徐懋功探知化及募兵,密使心腹将王簿,帶領三千人馬,暗藏毒藥三百餘斤,授以密計,假名殷大用,投入化及城中。
化及大喜,封為前殿都虞候。
淮安王李神通得了秦王兵符将印,進兵攻讨化及,離城四十裡下寨。
化及探知秦王已去救西北之兵,欺神通等無謀,忙統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