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48回 遺巧計一良友歸唐 破花容四夫人守志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好還每見天公巧,知心自有知心報。
看鶴禁沈冤,天涯路杳, 離恨知多少。
黎陽鼙鼓連天噪,孤忠奇策存隋廟。
一線雖延, 名花破損,佛面重光好。
右調“雨中花” 自古知音必有知音相遇,知心必有知心相與,鐘情必有鐘情相報。
炀帝一生,每事在婦人身上用情,行動在婦人身上留意,把一個錦繡江山,輕輕棄擲;不想突出感恩知己報國亡身的幾個婦人來,殉難捐軀,毀容守節,以報鐘情,香名留史。
再說司馬德戡,缢死了炀帝,随來報知宇文化及。
化及令裴虔通等勒兵殺戮宗室蜀王秀、齊王(日東)、燕王亻炎及各親王,無少長皆被誅戮;惟秦王浩,素與智及往來甚密,故智及一力救免,方得保全。
蕭後在營中,将營中漆床闆為棺木,把朱貴兒、袁寶兒同殡于西院流珠堂。
正是: 珠襦玉匣今何在?馬鬣難存三尺封。
宇文化及既殺了各王,随自帶甲兵入宮來,要誅滅後妃,以絕其根。
不期剛走到正宮,隻見一婦人,同了許多宮女在那裡啼哭。
宇文化及喝道:“汝是何人,在此哭泣?”那婦人慌忙跪倒,說道:“妾乃帝後蕭氏,望将軍饒命。
”宇文化及見蕭後花容,大有姿色,心下十分眷愛,便不忍下手,因說道:“主上無道,虐害百姓,有功不賞,衆故殺之,與汝無幹,毋得驚怖。
我雖擅兵,亦不過除殘救民,實無異心;倘不見嫌,願共保富貴。
”随以手挽蕭後起來。
蕭後見宇文化及聲口留情,便嬌聲涕泣道:“主上無道,理宜受戮。
妾之生死,全賴将軍。
”宇文化及道:“汝放心,此事有我為之,料不失富貴也。
”蕭後道:“将軍既然如此,何不立其後以彰大義?”宇文化及道:“臣亦欲如此。
”遂傳令奉皇後懿旨,立秦王浩為帝,自立為大丞相,總攝百僚,封其弟宇文智及為左仆射,封異母弟宇文士及為右仆射,長子丞基、次子丞址,俱令執掌兵權;其餘心腹之人,俱重重封賞。
有宇文化及平昔仇忌之臣,如内史侍郎虞世基、禦史大夫裴蘊、密書監袁克、左诩衛大将軍來護兒、右诩衛将軍宇文協、千牛宇文晶、梁公蕭臣,連各家子侄,俱骈斬之。
更有給事郎許善心,不到朝堂朝賀,化及遣人就家擒至朝堂,既而釋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怒而殺之。
其母範氏,年九十二,臨喪不哭,人問其故。
範氏說道:“彼能死國難,我有子矣,複何哭為?”因卧不食而卒。
宇文化及因将士要西歸,便奉皇後新是還長安,并帶剩下貪生圖樂的那些夫人美人,一路搜括船隻,取彭城水路西上。
行至顯福宮,逆黨司馬德敬與趙行樞,惡宇文化及穢亂宮闱,不恤将士,要将後軍襲殺化及,不期事機不密,反為化及所殺。
行到滑台,将皇後新皇,留付王軌看守,自己直走黎陽,攻打倉城,接下不題。
再說王義夫人,領了趙王與衆夫人等,離了蕪城二三十裡,借一民戶人家歇了,隻聽見城中炮聲響個不絕,往來之人信息傳來,都說城内大變。
王義叫趙王仍舊女妝,叫妻子姜亭亭與袁紫煙、薛冶兒,俱改了男妝,沙、秦、狄、夏、李五位夫人與使女小環,仍舊女妝。
袁紫煙道:“我夜觀乾像,主上已被難;我們雖脫離樊籠,不知投往何處去才好?”王義道:“别處都走不得,隻有一個所在。
”衆人忙問:“是何處?”王義道:“太仆楊義臣,當年主上聽信讒言,把他收了兵權,退歸鄉裡。
他知隋數将終,變姓埋名,隐于濮州雷夏澤中。
此人是個智勇兼全忠君愛主的人,我們到他鄉裡去,他見了幼主,自然有方略出來。
”袁紫煙喜道:“他是我的母舅,我時常對沙夫人說的,必投此處方妥,不意你們同心。
”因此一行人,泛舟意往濮州進發。
卻說楊義臣自大業七年被讒納還印绶,猶恐禍臨及己,遂變姓名,隐于濮州雷夏澤中,日與漁樵往來。
其日驚傳宇文化及在江都弑帝亂宮,不勝憤恨道:“化及庸暗匹夫,乃敢猖獗如此!可惜其弟士及向與我交甚厚,将來天下合兵共讨,吾安忍見其罹此滅族之禍?速使一計,叫他全身避害。
”即遣家人楊芳,赍一瓦罐,親筆封記,徑投黎陽來,送與士及。
士及接見楊芳,大喜道:“我正朝夕在這裡想,太仆公今在何處?不意汝忽到來。
”随引進書齋,退去左右,問道:‘大仆公現居何處?近
看鶴禁沈冤,天涯路杳, 離恨知多少。
黎陽鼙鼓連天噪,孤忠奇策存隋廟。
一線雖延, 名花破損,佛面重光好。
右調“雨中花” 自古知音必有知音相遇,知心必有知心相與,鐘情必有鐘情相報。
炀帝一生,每事在婦人身上用情,行動在婦人身上留意,把一個錦繡江山,輕輕棄擲;不想突出感恩知己報國亡身的幾個婦人來,殉難捐軀,毀容守節,以報鐘情,香名留史。
再說司馬德戡,缢死了炀帝,随來報知宇文化及。
化及令裴虔通等勒兵殺戮宗室蜀王秀、齊王(日東)、燕王亻炎及各親王,無少長皆被誅戮;惟秦王浩,素與智及往來甚密,故智及一力救免,方得保全。
蕭後在營中,将營中漆床闆為棺木,把朱貴兒、袁寶兒同殡于西院流珠堂。
正是: 珠襦玉匣今何在?馬鬣難存三尺封。
宇文化及既殺了各王,随自帶甲兵入宮來,要誅滅後妃,以絕其根。
不期剛走到正宮,隻見一婦人,同了許多宮女在那裡啼哭。
宇文化及喝道:“汝是何人,在此哭泣?”那婦人慌忙跪倒,說道:“妾乃帝後蕭氏,望将軍饒命。
”宇文化及見蕭後花容,大有姿色,心下十分眷愛,便不忍下手,因說道:“主上無道,虐害百姓,有功不賞,衆故殺之,與汝無幹,毋得驚怖。
我雖擅兵,亦不過除殘救民,實無異心;倘不見嫌,願共保富貴。
”随以手挽蕭後起來。
蕭後見宇文化及聲口留情,便嬌聲涕泣道:“主上無道,理宜受戮。
妾之生死,全賴将軍。
”宇文化及道:“汝放心,此事有我為之,料不失富貴也。
”蕭後道:“将軍既然如此,何不立其後以彰大義?”宇文化及道:“臣亦欲如此。
”遂傳令奉皇後懿旨,立秦王浩為帝,自立為大丞相,總攝百僚,封其弟宇文智及為左仆射,封異母弟宇文士及為右仆射,長子丞基、次子丞址,俱令執掌兵權;其餘心腹之人,俱重重封賞。
有宇文化及平昔仇忌之臣,如内史侍郎虞世基、禦史大夫裴蘊、密書監袁克、左诩衛大将軍來護兒、右诩衛将軍宇文協、千牛宇文晶、梁公蕭臣,連各家子侄,俱骈斬之。
更有給事郎許善心,不到朝堂朝賀,化及遣人就家擒至朝堂,既而釋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怒而殺之。
其母範氏,年九十二,臨喪不哭,人問其故。
範氏說道:“彼能死國難,我有子矣,複何哭為?”因卧不食而卒。
宇文化及因将士要西歸,便奉皇後新是還長安,并帶剩下貪生圖樂的那些夫人美人,一路搜括船隻,取彭城水路西上。
行至顯福宮,逆黨司馬德敬與趙行樞,惡宇文化及穢亂宮闱,不恤将士,要将後軍襲殺化及,不期事機不密,反為化及所殺。
行到滑台,将皇後新皇,留付王軌看守,自己直走黎陽,攻打倉城,接下不題。
再說王義夫人,領了趙王與衆夫人等,離了蕪城二三十裡,借一民戶人家歇了,隻聽見城中炮聲響個不絕,往來之人信息傳來,都說城内大變。
王義叫趙王仍舊女妝,叫妻子姜亭亭與袁紫煙、薛冶兒,俱改了男妝,沙、秦、狄、夏、李五位夫人與使女小環,仍舊女妝。
袁紫煙道:“我夜觀乾像,主上已被難;我們雖脫離樊籠,不知投往何處去才好?”王義道:“别處都走不得,隻有一個所在。
”衆人忙問:“是何處?”王義道:“太仆楊義臣,當年主上聽信讒言,把他收了兵權,退歸鄉裡。
他知隋數将終,變姓埋名,隐于濮州雷夏澤中。
此人是個智勇兼全忠君愛主的人,我們到他鄉裡去,他見了幼主,自然有方略出來。
”袁紫煙喜道:“他是我的母舅,我時常對沙夫人說的,必投此處方妥,不意你們同心。
”因此一行人,泛舟意往濮州進發。
卻說楊義臣自大業七年被讒納還印绶,猶恐禍臨及己,遂變姓名,隐于濮州雷夏澤中,日與漁樵往來。
其日驚傳宇文化及在江都弑帝亂宮,不勝憤恨道:“化及庸暗匹夫,乃敢猖獗如此!可惜其弟士及向與我交甚厚,将來天下合兵共讨,吾安忍見其罹此滅族之禍?速使一計,叫他全身避害。
”即遣家人楊芳,赍一瓦罐,親筆封記,徑投黎陽來,送與士及。
士及接見楊芳,大喜道:“我正朝夕在這裡想,太仆公今在何處?不意汝忽到來。
”随引進書齋,退去左右,問道:‘大仆公現居何處?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