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43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

關燈
中,如何擺布?”便對張通守道:“賊人入境,待卑職去剿他;這是逆黨大事,還是大人親去方妥。

    ”張通守道:“不必推辭,去了就是。

    ”叔寶沒奈何,隻得騎着馬,跟了幾個家丁,同差官出城,假意喊地方領到賈家,見門戶鎖着,叫人打進去,室中并無一人。

    訊問鄰裡,說道:“門是前日鎖的,不知人是幾時去的?”差官禀道:“賈潤甫既是挈家逃遁,必是家有黨羽,想去未必遽遠,求秦爺作速去追拿。

    ”叔寶道:“叫我那裡去追,我要趕上張老爺剿賊去。

    ”說了上馬前去。

    差官沒法,隻得同到張通守軍前,讨了回文,回東京投下文書。

     宇文述見回文内,有地鄰招稱賈潤甫一段,差官又禀曾差都尉秦瓊嚴拿未獲,便兜起宇文述心上事來,便對兒子化及道:“秦瓊那厮,我當日不曾害得他,反受來護兒一番奚落。

    不期他在山東為官,我如今題個本,将他陷入楊家道黨,竟說逃犯韋福嗣,招稱秦瓊向與李密、王伯當往來做事,今營任山東都尉圖謀不軌。

    一面具本,一邊移公文一角,差官前去,倘在軍前,就叫張須陀拿下,将他解京,也可報得前仇了。

    ”宇文化及道:“父親此計雖妙,但張須陀勇而有謀,這厮又兇勇異常,倘一時拿他不到,畢竟結連群盜,或自謀反,為禍不小。

    莫苦連他家屬,着齊郡拿解來京,那厮見有他妻子作當,料不敢猖獗,此計更為萬全。

    ”宇文述道:“吾兒所見極高。

    ”商議停當,宇文述随上一本,将秦叔寶陷入李密一黨。

    這本沒個不準的,他就差下兩員官,一員到張通守軍前,一員向齊州郡丞投文,守題犯人,不得違誤。

    時羅士信在齊郡防賊,張須陀與秦叔寶在平原拒賊,無奈賊多而兵少,散而複振,振而複散,那邊退了,這邊又來,怎殺得盡?還虧他三人抵敵得住。

     一日張須陀在平原,正要請叔寶商議招集流民守禦良策;忽然見一個差官,到張須陀軍中,稱有兵部機密文書投遞。

    張須陀拆來看了,仍置封袋中,放在案桌上。

    差官道:“宇文爺吩咐,要老爺即刻施行,恐有走脫。

    ”張須陀道:“知道了,明日領回文。

    ”須陀回到帳中,燈下草成一書稿,替秦瓊辯明,并非李密一黨,不可謬聽奸頑,陷害忠良雲雲,叫一個謹慎書吏錄了,又寫一道回兵部回文。

     次日正待發放差官,恰值叔寶撫安民庶已畢,來議旋師。

    差官聞得叔寶到營,隻道張須陀騙他來拿解,随即進營,見須陀與叔寶和顔悅色,談笑商量。

    叔寶待起身,差官怕他走了,忙過去禀說:“兵部差官領回文。

    ”須陀對差官道:“你這樣性急!”叫書吏把回文與他。

    差官見隻與回文,隻得又道:“差官奉文題解人犯,還求老爺将犯人交割,添人協解。

    ”須陀道:“這事情我已備在回文中,你隻拿去便了。

    ”差官道:“宇文爺臨行吩咐,沒有人犯,你不要回來。

    今人犯現在,求老爺發遣,小官好回覆。

    ”張須陀道:“你這差官好多事!這事我已一面回文,一面具本辨明,去罷!”這差官甚有膽力,又道:“老爺在上,這事關系叛逆,已經具請題解,非同小可;若犯人不去,不惟小官幹系庇護奸黨,在老爺亦有不便。

    ”叔寶不知來由,見差官苦懇,到為他方便道:“大人,是甚逆犯,若是真實,便與解去。

    ”須陀笑道:“莫理他!”這官便極了,嚷道:“奉旨拿逆犯秦瓊,怎麼反與他同坐,将我趕出。

    欽題犯人,這等違抗!”秦叔寶聽見逆犯秦瓊四字,便起身離坐,向須陀道:“大人,秦瓊不知有何悻逆,得罪朝廷,奉旨題解;若果有旨,秦瓊就去,豈可贻累大人。

    ” 須陀初意隻自暗中挽回,不與叔寶知道,到此不得不說道:“昨日兵部有文書行來,道有楊玄感一黨,逃犯韋福嗣,招稱都尉與王伯當家眷窩藏李密,行文題解。

    我想都尉五年血戰,今在山東,日夕與下官相聚,何曾與玄感往來,平白地枉害忠良。

    故此下官已具一個辨本,與彼公文回部。

    這厮倚恃官差,敢如此放潑。

    ”叔寶道:“真假有辨,還是将秦瓊解京,自行展辨。

    當日止因拿李密不着,就将這題目陷害秦瓊,若秦瓊不去,這題目就到大人了。

    ”叫從人取衣帽來,換去冠帶赴京。

    須陀道:“都尉不必如此,如今山東、河北,全靠你我兩人;若無你,我也不能獨定。

    且丈夫不死則已,死也須為國事,烈烈轟轟,名垂青史。

    怎拘小節,任獄吏屠毒,快讒人之口?”叫書吏取那本來與叔寶看了,當面固封,叫一個聽差旗牌即刻設香案,拜了本,給了旗牌路費,又取了十兩銀,賞了差官。

    差官見違拗不過,隻得回京。

    叔寶向前稱謝。

    須陀道:“都尉不必謝,今日原隻為國家地方之計,不為都尉,無心市恩;但是我兩人要并力同心,盡除群盜,撫安百姓,為國家出力便了。

    ”自此叔寶感激須陀,一意要建些功業,一來報國家,二來報知己;卻不知家中早又做出事來。

    正是: 總是奸雄心計毒,故教忠義作強梁——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