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6回 報德祠酬恩塑像 西明巷易服從夫
關燈
小
中
大
。
”李靖道:“兄尊姓大名?”那人道:“弟姓秦名瓊。
”李靖道:“原來是曆城叔寶兄。
”叔寶道:“敢問兄長上姓何名?”李靖道:“弟即是三原李靖。
”叔寶道:“就是藥師兄,久仰。
”兩人重新叙禮,握手就坐,各問來因。
叔寶問李靖所寓,靖答道:“寓在府前西明巷,第三家。
” 兩人正在叙話得濃,忽聽得府内秦樂開門,有一官吏進來喊道:“那個是三原李老爺,有旨請進去相見。
”李靖對叔寶道:“弟此刻要進府去相見,不及奉陪;但弟有一要緊話,欲與兄說。
見若不棄,千萬到弟寓所細談片晌。
”叔寶唯唯。
李靖即同那官兒進府。
越公本是尊榮得緊,文武官僚尚不輕見,緣何獨見李靖?因李靖之父李受,生時與越公同仕于隋,靖乃通家子侄,久聞李靖之才名,故此願見。
其時那官兒,引了李靖,不由儀門而走,乃從右手前道中進去,到西廳院子内報名。
李靖往上一望,見越公據胡床,戴七寶如意冠,披暗龍銀裘褐,執如意。
床後立着翡翠珠冠袍帶女冠十二員,以下群妾甚衆,列為錦屏。
李靖昂然向前揖道:“天下方亂,英雄競起。
公為帝室重臣,當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踞見賓客。
”越公斂容起謝,與靖寒溫叙語,随問随答,娓娓無窮。
越公大悅,欲留為記室,因是初會,未便即言。
時有執拂美人,數目李靖。
靖是個天挺英雄,怎比紉褲之子,見婦人注目偷視,就認做有顧盼小生之意,便想去調戲他?時已将午,李靖隻得拜辭而出。
越公曰通家子侄,即命執拂張美人送靖。
張美人臨軒對吏道:“主公問去的李生行第幾,寓何處?可即他往否?”史往外問明,進來回覆,張美人歸内。
如今且慢題李靖回寓,再說秦叔寶押着禮物,進越公府中來。
原來天下藩鎮官将,差遣赉禮官吏,俱各派在各幕僚處收禮物。
那些收禮的官,有許多難為人處:凡資禮官員,除表章外,各具花名手本,将彼處土産禮物相送。
稍不如意,這些收禮官苛刻起來,受許多的波累。
那山東一路禮物,卻派在李玄邃記室廳交收。
是時秦瓊到來,玄邃看見,慌忙降階迎接,喜出意外。
叔寶呈上表章禮儀,玄邃一覽,叫人盡書,私禮盡壁。
遂留叔寶到後軒取酒款待,細談别後蹤迹。
叔寶把遇見王伯當同來的事,說了一遍。
“但恐兄長事冗,不能出去一會。
”并說:“遇見李靖,資貌不凡,豐神卓荦。
适才府門外傾慕,如同夙契。
小弟出去,就要到他寓所一叙。
回書回批,乞兄作速打發。
”玄邃見說,命青衣斟酒,自己卻在案旁揮寫回書回批,頃刻而就,付與叔寶。
分手時,玄邃囑托緻意伯當,不得一面為恨。
叔寶别了玄邃,竟到西明巷來,李靖接見喜道:“兄真情人也。
”坐定便問:“兄年齒多少?”叔寶道:“二十有四。
”又問道:“兄入長安時,可有同伴否?”叔寶隐卻下處四個朋友,便說:“奉本官差遣赉禮,止有健步兩名,并無他人。
兄長為何問及?”李靖道:“小弟身雖湖海飄蓬,凡諸子百家,九流異術,無不留心探讨。
最喜的卻是風鑒。
兄今年正值印堂管事,眼下有些黑氣侵人,怕有驚恐之災,不敢不言。
然他日必為國家股肱,每事還當仔細。
小弟前日夜觀乾像,正月十五三更時候,彗星過度,民間主有刀兵火盜之災。
兄長倘同朋友到京,切不可貪耍觀燈遊玩。
既批回已有,不如速返山東為妙。
”一番言語,說得叔寶毛骨依然。
念着齊國遠在下處,恐怕惹出事來。
慌忙謝别了李靖,要緊回下處。
今再說張美人,得了官吏回覆明白,進内自思道:“我張出塵在府中,閱人多矣,未有如此子之少年英俊者,真人傑也。
他日功名,斷不在越公之下。
剛才聽他言語,已知他未有家室。
想我在此奉侍,終非了局;若舍此人,而欲留心再訪,天下更無其人。
若此人不是我張出塵為配,恐彼終身亦難定偶。
趁此今夜,非我該班,又兼府中演戲開宴之時,我私自到他寓所一會,豈不是好?”主意已定,把室中箱籠封鎖,開一細帳。
又寫一個禀帖,押在案上。
又恐街上巡兵攔阻,轉到内完去,把兵符竊了。
改裝做後堂官兒,題着一個燈籠,便大模大樣,走出府門。
未有裡許,見三四個巡兵問道:“爺是往裡去的?”張氏道:“我是越府大老爺,有緊要公子,差往兵馬司去的。
你們問我則甚?”那巡兵道:“小的問一聲兒何礙?”說罷,大家鳴鑼擊梆的去了。
不移時,已到府前西明巷口。
張美人數着第三家,見有個大門樓,即便叩門。
主人家出來看了,問:“是會那個爺的?”張氏道:“三原李爺,可是離在此?”主人道“進門東首那間房裡。
”張氏見說,忙走進來。
其時李靖夜膳過後,坐在房中,燈下看那龍母所贈之書,隻聽見敲門,忙開門出來一看: 烏紗帽,翠眉束鬓光合貌。
光含貌,紫袍軟帶,新裝偏巧。
粉 痕隐映櫻桃小,兵符手握殷勤道。
殷勤道,疑城難破,令人思杳。
張美人走進,将兵符供在桌上,便與李靖叙禮坐定。
李靖問道:“足下何處來的,到此何幹?”張氏道:“小弟是越府中的内官姓張,奉敝主之命差來。
”李靖道:“有甚見教?
”李靖道:“兄尊姓大名?”那人道:“弟姓秦名瓊。
”李靖道:“原來是曆城叔寶兄。
”叔寶道:“敢問兄長上姓何名?”李靖道:“弟即是三原李靖。
”叔寶道:“就是藥師兄,久仰。
”兩人重新叙禮,握手就坐,各問來因。
叔寶問李靖所寓,靖答道:“寓在府前西明巷,第三家。
” 兩人正在叙話得濃,忽聽得府内秦樂開門,有一官吏進來喊道:“那個是三原李老爺,有旨請進去相見。
”李靖對叔寶道:“弟此刻要進府去相見,不及奉陪;但弟有一要緊話,欲與兄說。
見若不棄,千萬到弟寓所細談片晌。
”叔寶唯唯。
李靖即同那官兒進府。
越公本是尊榮得緊,文武官僚尚不輕見,緣何獨見李靖?因李靖之父李受,生時與越公同仕于隋,靖乃通家子侄,久聞李靖之才名,故此願見。
其時那官兒,引了李靖,不由儀門而走,乃從右手前道中進去,到西廳院子内報名。
李靖往上一望,見越公據胡床,戴七寶如意冠,披暗龍銀裘褐,執如意。
床後立着翡翠珠冠袍帶女冠十二員,以下群妾甚衆,列為錦屏。
李靖昂然向前揖道:“天下方亂,英雄競起。
公為帝室重臣,當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踞見賓客。
”越公斂容起謝,與靖寒溫叙語,随問随答,娓娓無窮。
越公大悅,欲留為記室,因是初會,未便即言。
時有執拂美人,數目李靖。
靖是個天挺英雄,怎比紉褲之子,見婦人注目偷視,就認做有顧盼小生之意,便想去調戲他?時已将午,李靖隻得拜辭而出。
越公曰通家子侄,即命執拂張美人送靖。
張美人臨軒對吏道:“主公問去的李生行第幾,寓何處?可即他往否?”史往外問明,進來回覆,張美人歸内。
如今且慢題李靖回寓,再說秦叔寶押着禮物,進越公府中來。
原來天下藩鎮官将,差遣赉禮官吏,俱各派在各幕僚處收禮物。
那些收禮的官,有許多難為人處:凡資禮官員,除表章外,各具花名手本,将彼處土産禮物相送。
稍不如意,這些收禮官苛刻起來,受許多的波累。
那山東一路禮物,卻派在李玄邃記室廳交收。
是時秦瓊到來,玄邃看見,慌忙降階迎接,喜出意外。
叔寶呈上表章禮儀,玄邃一覽,叫人盡書,私禮盡壁。
遂留叔寶到後軒取酒款待,細談别後蹤迹。
叔寶把遇見王伯當同來的事,說了一遍。
“但恐兄長事冗,不能出去一會。
”并說:“遇見李靖,資貌不凡,豐神卓荦。
适才府門外傾慕,如同夙契。
小弟出去,就要到他寓所一叙。
回書回批,乞兄作速打發。
”玄邃見說,命青衣斟酒,自己卻在案旁揮寫回書回批,頃刻而就,付與叔寶。
分手時,玄邃囑托緻意伯當,不得一面為恨。
叔寶别了玄邃,竟到西明巷來,李靖接見喜道:“兄真情人也。
”坐定便問:“兄年齒多少?”叔寶道:“二十有四。
”又問道:“兄入長安時,可有同伴否?”叔寶隐卻下處四個朋友,便說:“奉本官差遣赉禮,止有健步兩名,并無他人。
兄長為何問及?”李靖道:“小弟身雖湖海飄蓬,凡諸子百家,九流異術,無不留心探讨。
最喜的卻是風鑒。
兄今年正值印堂管事,眼下有些黑氣侵人,怕有驚恐之災,不敢不言。
然他日必為國家股肱,每事還當仔細。
小弟前日夜觀乾像,正月十五三更時候,彗星過度,民間主有刀兵火盜之災。
兄長倘同朋友到京,切不可貪耍觀燈遊玩。
既批回已有,不如速返山東為妙。
”一番言語,說得叔寶毛骨依然。
念着齊國遠在下處,恐怕惹出事來。
慌忙謝别了李靖,要緊回下處。
今再說張美人,得了官吏回覆明白,進内自思道:“我張出塵在府中,閱人多矣,未有如此子之少年英俊者,真人傑也。
他日功名,斷不在越公之下。
剛才聽他言語,已知他未有家室。
想我在此奉侍,終非了局;若舍此人,而欲留心再訪,天下更無其人。
若此人不是我張出塵為配,恐彼終身亦難定偶。
趁此今夜,非我該班,又兼府中演戲開宴之時,我私自到他寓所一會,豈不是好?”主意已定,把室中箱籠封鎖,開一細帳。
又寫一個禀帖,押在案上。
又恐街上巡兵攔阻,轉到内完去,把兵符竊了。
改裝做後堂官兒,題着一個燈籠,便大模大樣,走出府門。
未有裡許,見三四個巡兵問道:“爺是往裡去的?”張氏道:“我是越府大老爺,有緊要公子,差往兵馬司去的。
你們問我則甚?”那巡兵道:“小的問一聲兒何礙?”說罷,大家鳴鑼擊梆的去了。
不移時,已到府前西明巷口。
張美人數着第三家,見有個大門樓,即便叩門。
主人家出來看了,問:“是會那個爺的?”張氏道:“三原李爺,可是離在此?”主人道“進門東首那間房裡。
”張氏見說,忙走進來。
其時李靖夜膳過後,坐在房中,燈下看那龍母所贈之書,隻聽見敲門,忙開門出來一看: 烏紗帽,翠眉束鬓光合貌。
光含貌,紫袍軟帶,新裝偏巧。
粉 痕隐映櫻桃小,兵符手握殷勤道。
殷勤道,疑城難破,令人思杳。
張美人走進,将兵符供在桌上,便與李靖叙禮坐定。
李靖問道:“足下何處來的,到此何幹?”張氏道:“小弟是越府中的内官姓張,奉敝主之命差來。
”李靖道:“有甚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