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16回 報德祠酬恩塑像 西明巷易服從夫
關燈
小
中
大
了他的公事,邀國寺來,好候我的嶽父的回書。
”嗣昌對叔寶道:“小生也要回長安看燈,陪恩公一行何如?”叔寶因搭班有些不妥當。
也要借他勢頭進長安去,連聲道好。
嗣昌便吩咐手下收拾鞍馬,着衆将督工修寺。
命随身二人,帶了包匣,多帶些銀錢,陪同秦爺進京送禮。
飯後起身,共是五俦英俊、七騎馬、兩名背包健步,從者二十二人,離永福寺進長安。
叔寶等從到寺至今,才過半月,路上景色,又已一變: 柳含金粟拂征鞍,草吐青芽媚遠灘。
春氣着山萌秀色,和風沾水弄微瀾。
雖是六十裡路,起身遲了些,到長安時,日已沉西。
叔寶留心不進城中安下處,恐出入不便。
離明德門還有八裡路遠,見一大姓人家,房屋高大,挂一個招牌,寫“陶家店”。
叔寶就道:“人多日晚,怕城中熱鬧,尋不出大店來,且在此歇下罷。
”催趱行囊馬匹進店,各人下馬,到主人大廳上來,上邊挂許多不曾點的珠燈。
主人見衆豪傑行李鋪陳仆從,知是有勢力的人,即忙笑臉殷勤道:“列位老爺,不嫌菲肴薄酒,今晚就在小店,看了幾盞粗燈,權為接風洗塵之意。
到明日城中方才燈市整齊,進去暢觀,豈不是好?”叔寶是個有意思的人,心中是有個主意:今日才十四,恐怕朋友們進城沒事幹,街坊頑耍,惹出事來,況他公幹還未完,正好趁主人酒席,挽留諸友。
到五更天,赍過了壽禮,卻得這個閑身子,陪他們看燈。
叔寶見說,便道:“即承賢主人盛情,我們總允就是了。
”于是衆友開懷痛飲,三更時盡歡而散,各歸房安歇。
叔寶卻不睡,立身庭前,主人督率手下收拾家夥,見叔寶立在面前,問:“公貴衙門。
”叔寶道:“山東行台來爺标下,奉官赍壽禮與楊爺上大壽,正有一事奉求。
”店主道:‘湛麼見教?”叔寶道:“長安經行幾遍,街道衙門日間好認。
如今我不等天明,要到明德門去,寶店可有識路的尊使,借一位去引路?”主人指着收家夥一人道:“這個老仆,名叫陶容,不要說路徑,連禮貌稱呼,都是知道的。
陶容過來!這位山東秦爺,要進明德門,往越府拜壽去,你可引路。
”陶容道:“秦爺若帶得人少,老漢還有個兄弟陶化,一發跟秦父拿拿禮物。
叔寶道:“這個管家果然來得。
”回房中叫健步取兩串皮錢,賞了陶容、陶化,就打開皮包,照單順号,分做四個氈包,兩名健步,與陶容弟兄兩個拿着,跟随在後。
叔寶乘衆友昏睡中,不與說知,竟出陶家,進明德門去了不題。
卻說越公乃朝廷元輔,文帝隆寵已極。
當陳亡之時,将陳宮妃妾女官百員賜與越公為晚年娛景。
越公雖是爵尊望重的大臣,也是一個奸雄漢子。
一日因西堂丹桂齊開,治酒請幕僚宴飲,衆人無不谀辭迎合,獨李玄邃道:“明公齒爵俱尊,名震天下,所欠者惟老君丹一耳。
”越公會意,即知玄邃道他後廷幸寵,恐不能長久的意思,即便道:“老夫老君丹也不用,自有法以處之。
”到明日越公出來,坐在内院,将内外錦屏大開,即叫人傳旨與衆姬妾道:“老爺念你們在此供奉日久,辛勤已著,恐怕誤了你們青春。
今老爺在後院中,着你們衆姬妾出去。
如衆女子中,有願去擇配者立左,不願去者立右。
”衆女子見說,如開籠放鳥,群然蜂擁将出來,見越公端坐在後院,越公道:“我剛才叫人傳谕你們,多知道了麼?如今各出己見站定,我自有處。
”衆女子雖在府中受用,每想單夫獨妻,怎的快樂。
準百女子,倒有大半跪在左邊。
越公蹩轉頭來,隻見還有兩個美人:一個捧劍的樂昌公主,陳主之妹,一個是執拂美人,是姓張名出塵,顔色過人,聰穎出衆,是個義俠的奇女子。
越公向他兩個說道:“你二人亦該下來,或左或右,亦該有處。
”二人見說,走下來跪在面前。
那個捧劍的涕泣不言,隻有那執拂的獨開言道:“老爺隆恩曠典,着衆婢子出來擇配,以了終身,也是千古奇逢,難得的快事;但婢子在府,耳目口鼻,皆是豪華受用,怎肯出去,與甕牖繩樞之子,舉案終身?古人雲:‘受恩深處便為家。
’況婢子不但無家,視天下并無人。
”越公見說,點頭稱善。
又問捧劍的:“你何故隻顧悲泣?”樂昌公主便将昔曾配徐德言破鏡分離之事,一一陳說,後得徐德言為門下幕賓,夫妻再合是後話。
當時越公見說,也不嗟歎,便叫二美人起來站後,随吩咐總管領官,開了内宅門。
那些站左的女子四五十人,俱令出外歸家,自擇夫婿。
凡有衣飾私蓄,悉聽取去。
于是衆女子各各感恩叩首,泣謝而出。
越公見那些粉黛嬌娥,擁擠出門,後覺心中爽快。
自此将樂昌公主與執拂張氏,另眼眷寵為女官,領左右兩班金钗。
光陰荏苒。
那年上元十五,又值越公壽誕,天下文武大小官員,無不赉禮上表,到府稱賀。
其時李靖恰在長安,聞知越公壽誕,即具揭上谒,欲獻奇策。
未及到府,門吏把揭拿去。
時越公尚未開門,隻得走進側室班房裡伺候。
那些差官将吏,俱亦在内忙亂。
西邊坐着一個虎背熊腰、儀表不凡的大漢,李靖定睛一看,便舉手道:“兄是那裡人氏?”那大漢亦起身舉手道:“弟是山東人
”嗣昌對叔寶道:“小生也要回長安看燈,陪恩公一行何如?”叔寶因搭班有些不妥當。
也要借他勢頭進長安去,連聲道好。
嗣昌便吩咐手下收拾鞍馬,着衆将督工修寺。
命随身二人,帶了包匣,多帶些銀錢,陪同秦爺進京送禮。
飯後起身,共是五俦英俊、七騎馬、兩名背包健步,從者二十二人,離永福寺進長安。
叔寶等從到寺至今,才過半月,路上景色,又已一變: 柳含金粟拂征鞍,草吐青芽媚遠灘。
春氣着山萌秀色,和風沾水弄微瀾。
雖是六十裡路,起身遲了些,到長安時,日已沉西。
叔寶留心不進城中安下處,恐出入不便。
離明德門還有八裡路遠,見一大姓人家,房屋高大,挂一個招牌,寫“陶家店”。
叔寶就道:“人多日晚,怕城中熱鬧,尋不出大店來,且在此歇下罷。
”催趱行囊馬匹進店,各人下馬,到主人大廳上來,上邊挂許多不曾點的珠燈。
主人見衆豪傑行李鋪陳仆從,知是有勢力的人,即忙笑臉殷勤道:“列位老爺,不嫌菲肴薄酒,今晚就在小店,看了幾盞粗燈,權為接風洗塵之意。
到明日城中方才燈市整齊,進去暢觀,豈不是好?”叔寶是個有意思的人,心中是有個主意:今日才十四,恐怕朋友們進城沒事幹,街坊頑耍,惹出事來,況他公幹還未完,正好趁主人酒席,挽留諸友。
到五更天,赍過了壽禮,卻得這個閑身子,陪他們看燈。
叔寶見說,便道:“即承賢主人盛情,我們總允就是了。
”于是衆友開懷痛飲,三更時盡歡而散,各歸房安歇。
叔寶卻不睡,立身庭前,主人督率手下收拾家夥,見叔寶立在面前,問:“公貴衙門。
”叔寶道:“山東行台來爺标下,奉官赍壽禮與楊爺上大壽,正有一事奉求。
”店主道:‘湛麼見教?”叔寶道:“長安經行幾遍,街道衙門日間好認。
如今我不等天明,要到明德門去,寶店可有識路的尊使,借一位去引路?”主人指着收家夥一人道:“這個老仆,名叫陶容,不要說路徑,連禮貌稱呼,都是知道的。
陶容過來!這位山東秦爺,要進明德門,往越府拜壽去,你可引路。
”陶容道:“秦爺若帶得人少,老漢還有個兄弟陶化,一發跟秦父拿拿禮物。
叔寶道:“這個管家果然來得。
”回房中叫健步取兩串皮錢,賞了陶容、陶化,就打開皮包,照單順号,分做四個氈包,兩名健步,與陶容弟兄兩個拿着,跟随在後。
叔寶乘衆友昏睡中,不與說知,竟出陶家,進明德門去了不題。
卻說越公乃朝廷元輔,文帝隆寵已極。
當陳亡之時,将陳宮妃妾女官百員賜與越公為晚年娛景。
越公雖是爵尊望重的大臣,也是一個奸雄漢子。
一日因西堂丹桂齊開,治酒請幕僚宴飲,衆人無不谀辭迎合,獨李玄邃道:“明公齒爵俱尊,名震天下,所欠者惟老君丹一耳。
”越公會意,即知玄邃道他後廷幸寵,恐不能長久的意思,即便道:“老夫老君丹也不用,自有法以處之。
”到明日越公出來,坐在内院,将内外錦屏大開,即叫人傳旨與衆姬妾道:“老爺念你們在此供奉日久,辛勤已著,恐怕誤了你們青春。
今老爺在後院中,着你們衆姬妾出去。
如衆女子中,有願去擇配者立左,不願去者立右。
”衆女子見說,如開籠放鳥,群然蜂擁将出來,見越公端坐在後院,越公道:“我剛才叫人傳谕你們,多知道了麼?如今各出己見站定,我自有處。
”衆女子雖在府中受用,每想單夫獨妻,怎的快樂。
準百女子,倒有大半跪在左邊。
越公蹩轉頭來,隻見還有兩個美人:一個捧劍的樂昌公主,陳主之妹,一個是執拂美人,是姓張名出塵,顔色過人,聰穎出衆,是個義俠的奇女子。
越公向他兩個說道:“你二人亦該下來,或左或右,亦該有處。
”二人見說,走下來跪在面前。
那個捧劍的涕泣不言,隻有那執拂的獨開言道:“老爺隆恩曠典,着衆婢子出來擇配,以了終身,也是千古奇逢,難得的快事;但婢子在府,耳目口鼻,皆是豪華受用,怎肯出去,與甕牖繩樞之子,舉案終身?古人雲:‘受恩深處便為家。
’況婢子不但無家,視天下并無人。
”越公見說,點頭稱善。
又問捧劍的:“你何故隻顧悲泣?”樂昌公主便将昔曾配徐德言破鏡分離之事,一一陳說,後得徐德言為門下幕賓,夫妻再合是後話。
當時越公見說,也不嗟歎,便叫二美人起來站後,随吩咐總管領官,開了内宅門。
那些站左的女子四五十人,俱令出外歸家,自擇夫婿。
凡有衣飾私蓄,悉聽取去。
于是衆女子各各感恩叩首,泣謝而出。
越公見那些粉黛嬌娥,擁擠出門,後覺心中爽快。
自此将樂昌公主與執拂張氏,另眼眷寵為女官,領左右兩班金钗。
光陰荏苒。
那年上元十五,又值越公壽誕,天下文武大小官員,無不赉禮上表,到府稱賀。
其時李靖恰在長安,聞知越公壽誕,即具揭上谒,欲獻奇策。
未及到府,門吏把揭拿去。
時越公尚未開門,隻得走進側室班房裡伺候。
那些差官将吏,俱亦在内忙亂。
西邊坐着一個虎背熊腰、儀表不凡的大漢,李靖定睛一看,便舉手道:“兄是那裡人氏?”那大漢亦起身舉手道:“弟是山東人